<p>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冠病毒肆虐让孩子们开学时间推迟到三月中旬。在紧张忙碌的防疫、复课工作中,自治区蔡万茹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老师们,并没有停下学习研究的脚步,在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的领导下,工作室积极参与了教研网推出的“互联网+学科联研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行动研究”线上主题教研活动的研究。</p><p> </p> <p> 本着“疫情防控、教育科研”两不误的要求,工作室一直努力提供平台,提高教师在线学习、研讨的实效,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p> <p> 工作室主持人蔡万茹老师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参加线上教研活动。由于学校已经复课,身兼数职的老师们,无法按时参加直播活动,于是下班后开启直播回放学习模式。4月2日、4月9日两次主题教研活动对老师们的启发特别大,能够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一起学习,聆听名师吴正宪老师的专业点评受益良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 习 札 记 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月2日</b></p><p><br></p> <p> 北京市海淀区北航实验学校小学部胡林青老师进行单元说课《万以内数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在基于学情前测和各版本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主要借助方块模型、计数器模型、数线、素材模型等进行数数,运用不同数数策略,感受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积累数数经验,理解十进制,培养数感。</p> <p> 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分校刘婧老师进行单元说课《分数的意义》,刘老师从角度、形式、内容和起点不同,解读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教材,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思考:一是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研讨方式认识单位“1”呢?二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从计数单位的累加的角度再次认识分数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通过回顾、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应用和度量等环节的设计,来促进分数概念的内化学习。</p> <p> 北京房山区教师进修校武维民老师结合四节说课,做了题为《如何促进“数的认识”深度学习》,她强调要把握结构化的两个维度,促进概念的深入理解,实现三种能力的迁移和重视四种学习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 习 札 记 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月9日</b></p> <p> “数的运算”主题下加减乘除运算等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贯通,能够帮助老师建立“数的运算”教学主题的承重墙,打通各教学单元之间的隔断墙。</p> <p> 来自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的贾福录老师,带来“数的运算”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思考专题讲座。贾老师抛砖引玉,提出三点思考。</p><p>一、探讨了如何理解《课标》提出的运算能力。</p><p>二、提出如何理解运算教学的“承重墙”与“隔断墙”。</p><p>三、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实践探索。</p> <p> 接下来,是来自北京、河南、宁夏等地学校的优秀课例展示,就具体课例研究数的运算。</p> <p> 第二部分,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周烨、谢泽暖老师,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祁连路小学高洁、张桓滋老师进行了《运算定律》单元整体教学说课。</p><p> </p> <p> 北京市七一小学副校长朱凤书老师进行点评。对于运算律的三个误区,第一是教师常常将对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关注以及对解决问题的关注割裂开来,使得学生学习僵化。第二是教师重视规律的发现,不够重视运算律存在的道理。第三是重视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教学,忽视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其次,提出在课标下运算律的教学目标:探索、了解、运用。重视探索的过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发现。肯定了两节课都体现了重视探索的过程。理解比了解更深一步,理解才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建构。验证猜想两节课都做得很好,例如用多种方式讲故事等,都体现了由扶到放。运用虽然体现不多,但是在单元的后续有所涉及。值得肯定的地方是:第一,都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调动,对于理解大有益处。第二: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做好了前期调研。第三:都对单元进行了整体设计,有轻有重。</p> <p> 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周烨、谢泽暖老师,以运算意义为基础,建好运算律的承重墙;以方法结构为核心,打通运算律的隔断墙;以感悟数学思想为目标,推动运算律学习向深度发展。</p> <p> 吴正宪老师总评,每个说课课例都是老师所在学校集体的智慧,很好的提现了校本教研,老师们在研究中创造出了新成果,是深度学习的再思考。吴老师再次强调深度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有主题的学习活动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p> <p>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育科研亦如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创新,一点点累积教学经验,在原有课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最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编 辑:李央慧</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审核编辑:蔡万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