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广东省博“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

向阳红花

<p>期待已久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特展(展期原定为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现延至5月17日),原本想在春节前来个先睹为快,但因诸多事务缠身耽搁无暇前往,紧接着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省博闭馆画展暂停。</p><p>随着疫情远去,社会生活也逐步回复正常,那颗期盼的心又按耐不住了,不禁要问:“伦勃朗和莫奈还在展吗”?</p><p>然而得到的是令人兴奋的好消息:</p><p>“伦勃朗仍在,莫奈仍在!”</p><p>广东省博已恢复开放了,</p><p>真是太好了。</p> <p>抽空,预约,按照参观要求做好防护,终于可以在家门口近距离欣赏伦勃朗等著名艺术大师作品真迹的风采了。</p> <p>此次“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是广东省博物馆联合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从美国纽菲尔兹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引进的欧洲大师杰作国际巡展。精选的60件展品包括了比较熟悉的提香、鲁本斯、伦勃朗、莫奈、高更等一批欧洲美术史上著名大师的作品,以向观众展现14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意大利南部到荷兰、英国的艺术风貌概况。展品跨越了不同的时空,涵盖欧洲艺术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流派,力求打造一部能反映欧洲绘画精华的浓缩简史。</p><p><br></p> <p>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前四个部分主要展示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的绘画作品,分为:宗教绘画、寓言画、静物画和风俗画、肖像画以及风景画,第五、六部分展示了19世纪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宗教绘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350一一1700</b></p> <p>在中世纪(公元5一15世纪),欧洲绘画几乎仅限于表现宗教题材。所描绘的对象主要为《圣经》故事及先知、圣徒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耶穌基督和圣母玛利亚。在意大利,对圣徒和《圣经》故事场景的描绘是以拜占庭(原东罗马帝国)画家们的作品为基础的,在整个13一14世纪,对圣像画的描绘都必须遵循着严格的规则,包括规定的色调、一成不变的姿勢,以及在背景中大量使用金、银装饰等。</p> <p>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意大利和其他地方的画家开始热衷于以更自然的方式描绘宗教场景,他们运用明艳的色彩和立体造型,使作品更加直观,引人入胜。到了16世纪,罗马成了欧洲最重要的艺术中心,吸引着欧洲各地满怀抱负的画家们。像西班牙的塞斯佩德斯和比利时的彼得・保罗・鲁本斯这样的画家,开始转向古典主义寻求灵感,并以古罗马雕塑和绘画作为他们创作的模型,对基督教题材的绘画不再拘泥于天主教的范式,到了17世纪末,荷兰和德国北部等新教地区的画家们基于自己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发展出了一种复杂的现实主义绘画形式。</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相关拓展:文艺复兴美术</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艺复兴美术是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美术风格的统称,是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部分,大致发展阶段是在14世纪兴起,15世纪全面展开,16世纪达到了鼎盛期。17世纪后,欧洲美术风格渐渐转向矫饰主义。</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为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开端主要指13世纪末到14世纪,这个时期的美术在各个方面(人物比例、姿态表情、透视等)开始尝试摆脱中世纪程式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向现实靠拢,确立了绘画的现实主义原则,但在很多方面显得幼稚和生硬。</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抹大拉的圣玛利亚、圣本尼迪克特、克莱维尔的圣伯纳德与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380-139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阿尼奥洛・加迪(意大利,1345一1396)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有声望画师家庭,是当时最重要的画家之ー。其绘画作品几乎都是宗教题材,主要表现《圣经》人物和基督教圣徒。他还受委托去装饰佛罗伦萨具有重要地位的圣十字教堂,共创作完成了九幅大型宗教壁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件作品中,四位圣徒分别绘于独立的画屏上,共同构成了多面祭坛画屏,又称多联画屏。这些画屏最初可能放置在祭坛中心画屏的两旁,而中心画屏可能描绘了坐在宝座上的圣母玛利亚和幼年耶稣(现有的画框并非原始画框)。阿尼奥洛在每幅画屏的背景中都以金箔来营造人物的神圣感,将他们与日常世界区分开来,黄金背景象征光明,意味着画中形象超越尘俗世界,来自天国,这也是该时期的惯常做法。</p><p>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可以通过随身物品辨认出来:抹大拉的圣玛利亚(左)拿着一罐药膏,圣凯瑟琳(右)站在一个破损的带刺轮前,手握象征着殉难的棕榈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母玛利亚和圣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和抹大拉的圣玛利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49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内鲁西奥・迪巴托洛梅奥・兰迪(意大利,1447一1500),内鲁西奥出生于佛罗伦萨南部锡耶纳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故乡多从事绘画和雕塑工作,那里是托斯卡纳地区主要的艺术中心。在整个14一15世纪,锡耶纳的画家们发展出一种独具特点的风格,与佛罗伦萨和罗马同行的作品有所不同,在15世纪的锡耶纳非常流行半身圣母子与两侧簇拥圣徒的宗教主题绘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作中精妙的色彩和人物纤长的手指是典型的锡耶纳风格。有趣的是,尽管根据圣经中的描述,耶稣和施洗者圣约翰的年龄只相差六个月,但内鲁西奥却选择将背景中的圣约翰绘制成一名中年男子。因此,画面中出现的圣约翰也预示着未来他与圣母玛利亚怀里圣子的重要关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家族与施洗者圣约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550一156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乔凡尼・弗朗西斯科・贝齐,又名诺萨黛拉(意大利,1529一1571,活跃时期约1549一1571)是16世纪中期活跃于博洛尼亚的画家和绘图员。他的作品与上一代意大利画家有所不同,其价值不在于古典风格的和谐与理想化的美感,而在于形式感上的复杂性和博学性。诺萨黛拉的宗教绘画中频繁使用明艳的色彩,人物被扭曲成意想不到的奇怪姿势。</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与大多数的圣母子绘画不同,诺萨黛拉并没有将圣母玛利亚的正面绘于画面中央,而是让她以背向观画者扭头的姿势展现,圣子在画作的左上部,肌肉发达的施洗者圣约翰斜身位立着。诺萨黛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作品构图的紧凑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基督降临至地狱边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0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巴勃罗・德・塞斯佩德斯(西班牙,1538一1608),画家、艺术理论家和人文主义者,他出生于西班牙托莱多,先在马德里学习神学和艺术,随后前往罗马,在那儿对米开朗基罗和费德里科・祖罗等人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1577年回到西班牙后,他在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继续从事绘画与写作,为大教堂绘制重要的作品并撰写艺术理论方面的文章。</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作品中,塞斯佩德斯集中展现了他一生中所接触过的16世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绘画训练技巧和相关知识。画作中描绘了身着白袍的耶稣基督在受难后降临地狱,并解救画作右下角的义人灵魂。他身后,裸体的亚当和夏娃代表着全人类,他们毫无瑕疵的形体象征着他们已恢复到完美的状态。裸体画在当时的西班牙极为罕见,但在意大利则相对普遍。在那里,裸体画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画家水平的真正标准。为了突显人物的人性,塞斯佩德斯似乎用了自己的面容特征来描绘亚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相关拓展:矫饰主义</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矫饰主义( Mannerism)主要流行于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末,它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16世纪的意大利正处于各方面的危机中,社会动荡,人们陷入精神困境,因此艺术家专注于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试图走出心灵的困境。同时,矫饰主义的艺术家们面对的是文艺复兴盛期高度完善的技术和伟大的艺术成就,于是他们一面模仿文艺复兴盛期的风格,一面求新求异。最后,对盛期风格的模仿使其趋向程式化,对表达形式的求新求异使矫饰主义具有了骚动刺激的题材、奇特的构图、夸张的透视比例、扭曲变形的人物造型、光怪陆离的色彩等特点。</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圣马太》</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10-161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埃尔・格列柯(1541一1614),希腊人埃尔·格列柯,这个被世人熟知的名字其实只是这位画家的西班牙语别名。他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他的艺术是对晚期拜占庭和晚期意大利矫饰主义的个性化综合,其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力。</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作是一个绘画系列的其中一幅,该系列描绘了基督和他的每一位使徒或信徒。虽然作品描绘的是《圣经·新约》中的使徒圣马太,采用的却是当时肖像画中常用的半身像和大半身像的构图范式。画家还为圣马太注入了鲜明的面部特征,赋予了这位他素未谋面的人物独特的个性与活力。在这幅画中,圣马太似乎正在思索着什么,画面传达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君士坦丁凯旋罗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21)</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彼得・保罗・鲁本斯(佛兰德斯地区,1577一1640),鲁本斯是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画家,也是誉满欧洲的绘画大师,其在17世纪的欧洲画坛产生过的巨大影响。鲁本斯在1600年前往意大利,那里的古罗马艺术和文学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为他提供了层出不穷的古典题材,并融入到作品中。</p><p>鲁本斯的作品气势磅礴、华丽且富有质感,画中人物大多健壮、圆润,人物布局严谨洗练,充满鲜活的故事性。</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作是为了制作表现君士坦丁大帝(272一337)生平事迹的系列挂毯画而創作的十二幅油画素描之ー,描绘了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4年战胜马克森提乌斯进入罗马时的著名场景。鲁本斯明显受到古典传统的熏陶,骑着骏马气宇轩昂的君士坦丁大帝位于画面中心,除了天使以外,所有人物都是侧面视图,体现出他借鉴了古罗马浮雕的惯用技法。画面右侧是倒在地上的罗马柱和戴着头盔做出欢迎姿势的罗姆人,手里拿着象征胜利的奖杯,身后跟着两位神职人员。画面左侧是带有希腊符号的帝国旗帜,充满动感的人物和突显肌肉感的马匹是鲁本斯特有的风格,在白色基调的画面中显得格外浪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利利海风暴中的基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9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卢多尔夫・巴克赫伊森(荷兰,1630一1708),出生于德国小镇埃姆登。最初父母是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书家,但他却在17世纪的最后25年里成了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海景画家。尽管他很晚才成为一名专业画家,但却很快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众多客户的青睐。他的客户身份显赫,包括数位强大的欧洲统治者,例如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托斯卡的大公等。巴克赫伊森的海景画以其戏剧性的主题而闻名,画作中经常出现狂风暴雨、波涛汹涌的场景,偶尔还有沉船的场面。</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画作中,巴克赫伊森选择了描绘《圣经・新约》中的一个故事:在被惊涛骇浪包围的船上,耶稣基督平静地坐着,神情笃定,身边是一群焦躁不安的门徒。狂风撕开了船帆上的绳素,烟尘色的云预示着倾盆大雨即将来临。虽然风暴几乎要倾覆船只,但画面左上角的几缕阳光却预示着耶稣基督将要命令海浪逐渐平息。巴克赫伊森的这幅画作朴实而又悬念丛生,展示了坚定信仰的力量及其回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井边的利百加和以利以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55一1657)</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卡洛・马拉蒂(意大利,1625一1713)是17世纪下半叶罗马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通常被认为是巴洛克古典主义最后的大师之一。巴洛克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讲求运用平衡的构图和尽可能少的人物,以宏伟和清晰的方式来创作绘画叙事。卡洛・马拉蒂在罗马的宫殿中绘制了许多重要的天顶壁画,其中以他描绘的童贞女玛利亚形象最受欢迎,并赢得了一个呢称:圣母玛利亚的小卡洛。</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描绘了《圣经・旧约》中先知亚伯拉罕仆人以利以谢的故事。闪米特系宗教都认为自已为先知亚伯拉罕的后裔。如《圣经・旧约》中《世纪》所说,亚伯拉罕派遣以利以谢带着十匹骆驼到沙漠里为他的儿子以撒聘请妻子。以利以谢停在井边,向上帝祷告,祈求以撒未来的妻子会帮他给骆驼喂水。而后他得到了少女利百加的善意帮助。以利以谢送给利百加珠宝作为礼物,意味着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那名女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约瑟的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0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卢卡・焦尔达诺(意大利,1632一1705)是17世纪晚期意大利那不勒斯最著名、最高产的油画家和版画家,并以作画神速而闻名。据说他曾在一天内完成了一幅大型的祭坛画,有“神速画师”的绰号。在油画和壁画方面,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692年他被国王卡洛斯二世召唤到西班牙,在那里完成了大量作品,包括几幅大型壁画,并在十年之后重回到那不勒斯。</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光线明亮、色彩艳丽的画作是典型的焦尔达诺后期作品,为18世纪法国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奢华洛可可风格做了铺垫。这幅画结合了两个关于耶稣诞生的独立事件:画作左侧是耶稣的肉身母亲童贞女玛利亚跪在上帝和圣灵的神示之下,这代表着西方宗教体系中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概念,暗示着基督即将出现在她的腹中。画面右侧是玛利亚的丈夫约瑟睡在他的木匠店里,一位天使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向他解释着在另一侧发生的神迹。</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各寻求以扫的宽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52)</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扬·维克多(荷兰,1619~约1676),出生于阿姆斯特丹,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当地最知名的画家伦勃朗的学生。与伦勃朗一样,维克多也很喜欢用戏剧性的布光、舞台化的姿态和异域风情的服装来描绘《圣经》中的场景,尤其是《圣经·旧约》中的场景。然而,他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40岁出头时他似乎就完全放弃了绘画,但原因未知。1676年,他离开阿姆斯特丹,在东印度群岛成为一名病患抚慰者,不久后在那里去世。</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精美的画作毫无疑问是维克多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创世纪》中雅各和以扫故事的一个场景。雅各欺骗了他的哥哥以扫,使以扫失去了应有的继承权,后来他向哥哥请求宽恕。维克多并没有描绘两兄弟和解时的动人场画,而是选择了在此之前,雅各被以扫断然拒绝,在哥哥面前屈膝下跪七次的紧张时刻。画作中,维克多只画了雅各,巧妙地将观画者置于以扫的视角,进一步增强了这幅画的场景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基督进入耶路撒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17)</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安东尼·凡·戴克(佛兰德斯地区,1599一1641),作为当时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被公认为艺术史上最有成就的色彩大师和肖像画家之一。他还是一个神童,出生于安特卫普,10岁开始学徒生涯,18岁时被当地画家协会接纳为大师级画家。接下来的两年,他在杰出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工作室里度过。鲁本斯丰富的色彩运用和热情洋溢的风格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凡・戴克游历了意大利。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待在了英格兰,并作为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而闻名于世。</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是凡・戴克18岁时的作品,描述了《圣经・新约》中所讲的耶稣骑在驴驹背上,在众民的欢呼中成功进入耶路撤冷的故事。画中耶稣身上深红色和蓝色的长袍包裏着小驴,身旁围绕着步行的门徒。凡・戴克巧妙地将画面的重心引到耶稣的形象上,他把耶稣的侧影置于画面中心,并将一位肌肉发达的男子放在前景的位置,男子正在将树枝放到耶稣脚边,向耶稣致敬。自然主义和巨大的人物造型,给画面中的故事增添了戏剧性。凡・戴克试图增强画中的视觉冲击,而这幅画也被认为是他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画中有“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欧洲寓言画、静物画和风俗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600一1750</b></p><p>文艺复兴之后,由于画家和赞助人的品位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绘画种类也发展起来了,而这些画作所蕴藏的内涵,对于现代观众来说可能不太容易领会。寓言画一般都是映射一个主题或者抽象的概念(如小扬・勃鲁盖尔工作室的作品《味觉》就是描述感知的方法),或者通过展示一个复杂的故事来强调其中的道德意义。</p><p>一般来说,经典的寓言画通常在一个精心安排的场景下描绘一个或多个人和物。静物画展示的则是一组精心挑选过的物体,通过它们的摆放方式来昭示其蕴含的深意,如人类的死亡或者世事之无常。静物画在当时的荷兰尤为时兴,这里的画家们(如威廉・卡尔夫)特别擅长描绘种类细分后的某些物品,从简单的早餐场景到繁杂堆砌的奢侈品等。</p><p>在这一时期,一种相关且同样受欢迎的绘画类型开始崭露头角,这就是风俗画:一种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虽然风俗画的场景对于现代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从简陋的街道和小酒馆,到富裕商人和贵族家中浮夸的装饰,但画中的人物都是泛指,而非真实的个体。与寓言画和静物画一样,风俗画一般也蕴含了某种微妙的含义,如瓦伦丁・德・布伦的《音乐会》,就间接地告诚观画者注意酗酒以及其他消遣方式的危害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沉睡的丘比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0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临摹者(意大利,1571一1610)。</p><p>这福画几乎可以确定是与卡拉瓦乔原作同时期的临摹作品。卡拉瓦乔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最具才华和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虽然他的一生短暂而动荡,但还是凭借直接而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大型宗教画和风俗画赢得了巨大的声替。他经常研究人体模特并发展出一种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即使用明和暗的强烈对比(“明暗对照法”)来突出所画场景的残剧性和感染カ。但当卡拉瓦乔正蜚声罗马的时候,却因杀了竞争对手而声名狼藉,因此他的余生几乎在逃避审判的流亡中度过。</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描绘的是古罗马爱神丘比特。他把箭射到人们的身上,令他们堕入爱河。然而,卡拉瓦乔用特别拟人化的方式将这位爱神描绘出来,画中的丘比特睡在弓的旁边,头枕在箭袋上。沉睡的丘比特是古代艺术的著名题材,并在16一17世纪再次得到作家和画家的青睐。虽然许多画家重点强调的是他作为神的特质,但卡拉瓦却赋予丘比特有血有肉的现实形象,用巧妙的方式提醒人们世俗之爱的危险。</p> <p>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味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18)</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小扬・勃鲁盖尔工作室(佛兰德斯地区,1601一1678),作为老扬・勃鲁盖尔(1568一1625)的儿子以及赫赫有名的老彼得・勃鲁盖尔(约1525一1569)的孙子,小扬・勃鲁盖尔是佛兰德斯举足轻重的画师家族后裔。他创作的众多绘画包括风景画和寓言画,其中的细节都经过细致的描绘。小扬・勃鲁盖尔经常临摹自己父亲的画作,然后署上父亲的名字来出售,不过这些复制品通常色调较淡且技巧相对没有那么娴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便是小扬・勃鲁盖尔众多临摹画作之一,他临摹的是他父亲五幅感官系列画作中的一幅,该系列的每幅作品分别描绘的是人体的五觉之一(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五觉是17世纪艺术中的一个传统寓言题材,其复杂的象征意义令画家能够用画笔尽情展现绘画技巧。在这幅画中,一个摆满了珍馐美味的盛宴场景成为味觉的代言。餐桌上摆满了熟食,前景的位置放满了各种食物,如猎鸟、鹿、鱼、虾蟹、洋蓟、瓜果和葡萄等。而对一位穿着优雅的女士的描绘,则将味觉拟人化了:在她的同伴举起一杯酒时,她正准备吃生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嘉年华与四旬斋之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33一163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扬·米恩斯·莫勒纳尔(荷兰,约1610一1668)出生于荷兰的著名城市哈勒姆,是一位多产的画家和绘图师,他凭借巧妙而风趣的风俗画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1636年,为了偿还高额债务,他被迫迁往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他的经济状况得以改善,所以在1648年又回到了哈勒姆并在附近购置了几处房产。但不幸的是,莫勒纳尔再度出现了经济问题,并频繁因为欠债而被告上法庭,而他通常用自己的画作来抵债。他暴躁的性格似乎也给他带来了其他的麻烦,比如被控告斗殴和粗言。</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面面中的群殴场景描绘了一群拿着食物、炊具的农民正在与一群同样装备的修道士和神父进行较量。农民们对着修道士激动地挥舞起烤鸡串和香肠,而修道士挥动自己手里的一捆鳕鱼干。这两组吵闹的“斗士”分别象征着嘉年华和四旬斋节。四旬斋节在基督教礼拜年历里是忏悔和禁食的时期,这两者之间的“争斗”,代表着放纵与禁欲之间的较量,住往是开斋节前流行的庆祝活动之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1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瓦伦丁・德・布伦(法国,1591一1632),当他来到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罗马时,他很快受到了鲁莽却又极具才华的米兰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卡拉瓦乔的画作在整个17世纪都被广泛模仿,他极具戏剧性的绘画风格而享有盛名,包括鲜明的明暗对比以及现实主义的细节。与卡拉瓦乔的其他临摹者一样,瓦伦丁试图在画作中注入强烈的戏剧色彩和自然主义元素。他的作品使得卡拉瓦乔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推广到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虽然创作了很多宗教画、寓言画和风俗画,但瓦伦丁还是更喜欢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描绘了三位穿着讲究的绅士坐在一张简单的桌子旁。每一位都以不同的基本色来区分:一位弹着鲁特琴,一位吹着笛子,还有一位正在唱歌,并凝视着最左边被挡住的女子。然而这名女子并不太光彩,当另外一位站着的男士为人们倒酒的时候,她狡猾偷走了前面男士的手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相关拓展: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时间关系上,洛可可风格可理解为巴洛克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巴洛克艺术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后发展到欧洲各个地区。巴洛克风格的画作多描绘历史寓言、宗教、皇室题材等,整体显得恢弘壮丽,画面时常熠熠生辉,充满戏剧性与动态感;而18世纪的早期,整个法国社会充满着及时行乐的氛围,一种新兴的具有享乐主义特征的贵族化艺术由此产生了。洛可可风格尽显细腻柔美,崇尚自然,偏爱粉红、粉绿的色彩,题材也转变为更迎合中产阶级,多描绘悠闲且自由浪漫的生活化的场景。</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村舞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06一171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让・安东尼・华托(法国,1684一1721),当满怀抱负的让・安东尼・华托18岁时来到巴黎,身无分文,前途渺茫。然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声名鹊起,成功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吸引了许多有权势的顾客。他的抒情画是盛行于18世纪的典型的洛可可风格,给人以轻盈、优雅和幽默之感。但是,也许是由于身患肺病的原因,现实生活的喜庆气氛并没有使他满足,于是他开始创作一些关于摆脱苦难和琐事、如梦境般美好生活的绘画,而这些美丽的景象总是流露出一丝难以描述的伤感,使华托的绘画艺术超越了单纯的技巧和精美。华托对色彩和色调的处理极为精致,像鲁本斯一样善于用一点白垩或色彩表现有生命的、颤动的肌肤感。</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是目前已知的华托最早的作品,作品采用了佛兰德斯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和彼得・保罗・鲁本斯偏爱的欢快的集市、农民婚礼、乡村舞蹈,灰暗的树林背景与亮丽的人物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描述了一群农民跳舞的场景,一对夫妇踏着舞步,身后的孩童模仿着女士的动作,旁边的音乐家们演奏着乐器,又羞涩地把目光投向观众。</p><p>华托赋予了画面一种优雅的风度,掩盖了画中人物卑微的处境。这幅画的乡村背景反映了这个时期田园主题的日益流行,也反映了当时对法国小说和戏剧中所想象的和谐、简单乡村生活的全新喜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乐派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7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彼得・德・霍赫(荷兰,1629一1684),当他开始了职业画家生涯后,便主要绘制家庭场景和欢乐的人群。1661年左右他移居阿姆斯特丹,画作中开始呈现越来越优雅的室内布景。</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唤起了人们对阿姆斯特丹富商阶层奢华享受的记忆。房间里的装饰采用了刻有凹槽的壁柱和镶嵌雕像的壁龛,这些经典元素在17世纪中叶前后日渐流行,连当时的大市政厅也是类似建筑风格。身着盛装的人们在这里开展各种休闲活动,包括创作音乐、品尝美酒、谈情说爱等。透过背景中的门可以看到阳光明媚的运河景色,它为这幅画营造出一种宁静、愉悦、富丽堂皇氛围。</p><p>画作展示了一群快乐的伙伴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屋中尽情享受音乐和美酒,这是这座城市的居民在17纪能够享有的极大繁荣。暗室与背景中的阳光形成对比,闪耀光泽的缎面礼服在其中十分突出。这里的建筑反映了宏伟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的内部结构,包括经典的壁柱和花环,圆形拱门和几何拼花大理石地板。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清晰界定的空间和门扇(从一个区域观看另一个区域),这样的构图方式是17世纪荷兰画家擅长的绘画技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瓷静物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69)</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威廉<b style="font-size: 20px;">·</b>卡尔夫(荷兰,1619一1693),是一位负有盛名的静物画家。他出生于鹿特丹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巴黎接受艺术教育,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十多年。1653年他回到荷兰,最终定居在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因绘制各种静物画而声名鹊起。有趣的是,卡尔夫后来放弃绘画成了艺术品经销商和鉴定师,他又开始欣赏这些静物画的独特价值了。</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是卡尔夫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创作的,是他极其华丽的静物画作的完美代表。通过吸睛的中国明代瓷瓶、波斯的地毯、威尼斯和荷兰的玻璃器皿,卡尔夫展示了荷兰的黄金时代里,人们可以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阿姆斯特丹购买到各式各样的奢侈品。他研究色彩和质地的对比,试图在富丽的波斯地毯、闪光的瓷器、色</p><p>泽鲜艳的水果和锃光瓦亮的金属之间获得新的和谐。与此同时,卡尔夫以显眼位置所描绘的削皮柠檬和打开的怀表,暗指世俗追求的可笑和生命的短暂,象征尘世的腐朽与时间的必然流逝。这是静物画虚空派的表现形式。</p><p>虚空派的静物画中每件逼真的物品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如蜡烛、沙漏、腐烂的水果等物件,隐喻着时间流逝,人人都不能逃脱死亡。此外,贝売象征着财富,镜子代表智慧,而落满灰尘的镜子则象征着人类被无知所蒙蔽。后来的静物画则更注重表现人的生活多于象征意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爱的乐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5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法国,1732一1806),出生在法国格拉斯的一个中下层家庭。尽管如此,他仍然设法前往巴黎,求学于当时最有成就的一些画家,其中包括弗朗索瓦・布歇。1749年左右,弗拉戈纳尔加入布歇的工作室,几年后,他获得了巴黎艺术院著名的“罗马大奖”奖学金,得以前往意大利学习。1761年,弗拉戈纳尔回到巴黎,很快就赢得了有权势的客户的委托,其中包括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妇杜巴丽夫人。弗拉戈纳尔最享有盛名的大概是他的田园风光、诱惑和官廷爱情主題的装饰画。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华丽的主题遭遇寒冬,弗拉戈纳尔也在相对寂寂无闻的境况下度过了他余下的职业生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格洛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62)</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乔治·斯塔布斯(英国,1724一1806),他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皮匠。年轻时,斯塔布斯曾短暂地当过一名画家的学徒,但基本上是自学成才。早期对于解剖学的兴趣后来成为他一生钟爱的事情,并促使他在18世纪50年代对马的身体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斯塔布斯很快声名鹊起,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马肖像画家。他对猎人和赛马的精湛描绘,给他带来大量身份尊贵的客户的订单,他们希望斯塔布斯的画作能够给自己珍贵的马匹留下纪念。</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斯塔布斯的作画特点是先画马,然后在画室里完成周围的风景。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故意把这匹叫作潘格洛斯的马的背景画得非常简单朴素,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马的皮毛、漂亮的线条和精细的纹理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惟妙惟肖:肖像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580一1800</b></p><p>(一)个性化与理想化:传统天主教区绘画。</p><p>虽然肖像画在欧洲古来有之,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有了新的重要意义。当时的画家、作家和学者从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中汲取灵感,强调个性和人性的巨大潜力。这在意大利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特别明显,当地的贵族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成员是最主要的艺术品赞助人,那个时期最受欢迎的定制绘画作品多是罕见且昂贵的肖像画。出于这个原因,画家们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描绘他们的对象。对象的身份不仅仅通过画作中的容貌来传达,还可以通过人物身上的装扮,如衣服、珠宝,甚至</p><p>是发型,来凸显其社会地位或婚姻状况。偶尔,特征描绘也可以传达更多特殊的信息,如个人兴趣、造诣成就与性格特征,如维热·勒布伦给拿骚王子画的肖像画。</p><p>由于肖像画的传统风格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欣赏画家们经常将它们运用到其他类型的绘画中,例如胡塞佩・德・里贝拉画的疑似古代希腊哲学家欧几里得的肖像画。</p><p>严格来说,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肖像画,因为里贝拉根本不可能亲眼看到这位生活在古希腊的学者,然而他却刻画出了这位学者的独特之处,从而给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增添了几分真实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男子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508一151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提香(意大利,约1488一1576),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国内,虽然提香的名字并不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样的画家为大家耳熟能详,但在西方国家,提香是公认的油画之父,如果说米开朗基罗是素描的典范,那么,提香则是色彩的化身,任何从事油画者绕不开这部圣经,许多欧洲大师都终其一生,谦卑而认真地临摹、研究提香杰作。</p><p><br></p><p>提香因其对色彩的出色处理、娴熟的肖像和流畅的绘画技巧受同时代人的赞赏,成为了威尼斯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提香赢得了众多欧洲帝王们的青睐,其中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他令提香成为宫廷画家并提升为贵族,相传,查理五世曾为提香拾起过掉在地上的画笔以表敬意。</p><p><br></p><p>正因为提香不是达芬奇那样包罗万象的学者,不是米开朗基罗那样超群出众的名人,也不是拉斐尔那样多オ多艺、博雅迷人的人物,更加证明这是艺术的一个胜利。提香驾驭色彩的技艺可以跟米开基罗精通的素描技法相匹敌。这种至高无上的技艺使他能够无视任何久负盛名的构图规则,而依靠色彩去恢复显然被他拆散了的整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提香的名画《时间的寓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提香也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同样精彩。这是提香为教皇保罗三世画的肖像画,由于太过神似,连教皇本人看到那阴鸷的眼神,都由衷地赞叹:这也太逼真了!(本图来自互联网)</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本次展出的这幅富有感染力的画像可能是提香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510年左右。这幅像与观画者的坦率互动令人印象深刻。画中人物曾一度被认为是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画中的他充满自信地凝视着观画者。画家笔触下奢华的皮毛、柔软的头发和下垂的天鹅绒与人物脸部的精细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香通过简单的几何结构提炼出人物特征,赋予画中人一种理想化的美感和高贵感。这种流畅的技法处理是提香提倡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特征。着色是如此重要和引人注目,当画家很好地模仿了肌肤和肉体的柔和度,以及任何物体的特征时,他的画看起来都栩栩如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蒂隆夫人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560一1565)</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柯奈·德·里昂(荷兰,活跃于法国,1500/1510一1575),出生于海牙,1524年移居法国,后开始为里昂的皇室工作。1541年,他被任命为未来国王亨利三世的宫廷画家,并为他创作了许多肖像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较小的画像是柯奈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具有16世纪法国宫廷肖像的典型特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弗朗索瓦・德・塞波元帅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66)</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弗朗索瓦・克鲁埃(法国,1510一1572),1540年成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宫廷画家,并作为首席肖像画家为瓦洛瓦王朝服务了三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为王室成员绘制精美的画像,包括这幅弗朗索瓦・德・塞波元帅(1510一1571)的肖像。</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塞波既是一位杰出的军人、朝臣,也是一名外交官。克鲁埃描绘他戴着一条显眼的金项链,这是为国王尽忠职守的常见嘉奖。除了因军事能力和忠诚而备受尊敬,塞波也因英勇和谦逊而闻名。画像的下方也巧妙地暗示了这些特征:圣迈克尔骑士团勋章悬挂在项链上,却只露出一小部分。1552年,塞波被授予这枚骑士团勋章,这是当时法国的最高荣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哲学家,疑似欧几里得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37)</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胡塞佩・德・里贝拉(西班牙,1590一1652),出生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他的绘画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著名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里贝拉于1613年前往罗马,后来搬到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那不勒斯。里贝拉现存的所有绘画都可以追溯到他在那不勒斯的岁月,他在那里为西班牙总督和罗马天主教会等机构不懈地工作。他的绘画作品包括宗教画、古典题材、风俗画,还有一些肖像画。里贝拉模仿卡拉瓦乔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光影对比和逼真的细节刻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画中,里贝拉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穿着破旧斗篷的男人一一这是六幅系列画像中的一幅,主题是想象中的古代学人们。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然而最近对画作下方纸上数学图表的研究表明,它实际上描绘的可能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欧几里得。里贝拉将哲学家干瘪的脸和布满皱</p><p>纹的手描绘得十分细致,因此他很可能是以他认识的某人为原型而绘制的这幅画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拿骚王子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76)</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法国,1755一1842)作为肖像画家,维热—勒布伦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于18世纪的一位女性画家来说是相当罕见的伟大成就。她自幼师从父亲,1779年获得到凡尔赛宫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画像的机会。随后,王后频繁的邀约令维热—勒布伦接触到更多的顾客,从此开启了职业绘画生涯,她的足迹遍布欧洲所有主要城市,包括罗马、伦敦、巴黎、维也纳和莫斯科。就像她伟大的前辈伦勃朗一样,维热—勒布伦一生也画了许多自画像,其中有不少是刻意模仿了她崇拜的画家们的风格。她的艺术风格被普遍认为是洛可可风格的一种,并采用了新古典主义的元素。</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维热—勒布伦的早期作品《拿骚王子画像》是在被召入法国王宫前三年完成的。她在画作中影射了拿骚王子爱好冒险的特点:桌上的地球仪和地图意指1766一1769年,这位王子曾与法国探险家路易—安托万・德・布干维尔一道环球航行。而地图上标记的“大溪地”字样,暗喻了他与大溪地女王那场著名的邂逅。据说,在那场邂逅中,女王打算把王座让予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士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世纪40年代末)</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雅各布·约丹斯(佛兰德斯地区,1593一1678)1640年和1641年,彼得・保罗・鲁本斯、安东尼・凡・戴克相继去世,之后雅各布・约丹斯成了安特卫普首屈一指的画家。他发展了大批私人和教会客户,偶尔也受市政当局的委托进行创作。他和曾经合作过几次的鲁本斯一样,也经营着一家繁忙的工作室,有众多学生和助手帮助完成一些大型作品。</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肖像画是约丹斯成熟风格的典型代表作。他赋予了这位不知名的人物平静而庄严的外表,并加上大量物质财富的象征,如珍珠首饰、羽毛扇,以及画面左上角的一只毛色鲜亮的鹦鹉。鹦鹉在佛兰德斯的肖像画中通常代表已婚,因此,它的出现说明这幅作品原本是与画中人丈夫的画像配对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克罗扎特・德・蒂耶斯夫人和她的女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33)</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让—马克・纳蒂埃(法国,1685一1766)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宫廷的主要画家之一,他以寓言肖像画而闻名,所画人物常被描绘成寓言或神话故事中的形象。</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肖像中,画家将一位身份显赫的巴黎银行家的妻女画在盛开的花朵中一一这是古罗马花朵与春天之神弗洛拉的象征。在令人叹为观止的简洁和克制的构图中,纳蒂埃在人物个体的写实和女性美的普遍形象之间取得了平衡。</p><p>这幅画像展现出画家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细节上的无微不至,这种独特的风格也让他在宫廷中获得赏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菲利克斯・哥伦布・德・拉里亚特吉画像》(1794)</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1746一1828)是18世纪末西班牙继委拉斯开兹之后的另一位伟大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的主要肖像画家。戈雅一生非常成功,通常被认为是最后的“古典大师”和第一位“现代绘画大师”,他也是当时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尽管戈雅最初几次申请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均未成功,但在1780年他终于入选,五年后就成了那里的副院长。1799年,他被卡洛斯四世任命为首席画师,得到上流社会可观的赞助。戈雅是18世纪少数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画家之一。经历过法国大革命年代,激进、革命的思想对戈雅影响颇大,他曾创作出许多充满时代精神的肖像画。戈雅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创作的情感艺术不仅证明了浪漫主义愿景的魅力,还证明了西班牙的动荡以及戈雅生活中的冲突。</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作描绘的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直系后裔菲利克斯・哥伦布。菲利克斯・哥伦布是皇家步兵卫队的军官,著有一套七卷关于军事司法的论著。戈雅将人物描绘成手握羽毛笔的样子,面前放着七卷论著中的一本,扉页打开,表示他是这些论著的作者。为了让人物的形象更加庄严,戈雅使用了较低的绘画视角和暗调的背景,衬托出人物浅色的皮肤和上衣银色的锦缎。戈雅还画出了菲利克斯·哥伦布佩戴着他在1794年获得的圣地亚哥骑士团指挥官徽章。几乎可以背定,菲利克斯・哥伦布正是为了这个殊荣才请戈雅为其创作了这幅肖像。当时的人们认为他的肖像画不同凡响,因为其作品不仅与人物原貌精确一致,还能丝丝入扣地再现人物的个性和内涵。</p> <p>(二)简洁与繁复:宗教改革区绘画。</p><p>1517年,德国神学家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1483一1546)编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的各种行为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決裂,从而开启了新教改革。</p><p>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根本上的转变也反映在视觉艺术中:</p><p>在德国和欧洲北部其他地区,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一1528)等画家开创了一种更直接的表现形式,他们更注重视觉形象(尤其是宗教人物),而弱化其作为宗教信仰的作用。</p><p>欧洲北部的新教画家们不再关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量涌现的天主教圣像画,而是转向一些新颖和通俗的绘画类型,包括静物画、风景画和肖像画。新教地区的肖像画家开始以一种更为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绘画:强调创作对象的人性和个性,取代了前一时期的理想化描绘。17世纪荷兰的肖像画达到了一个新的技艺高度,伦勃朗以及和他同类型的画家大受欢迎,因为他们能刻画出肖像原型的独特性格。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肖像画技艺在英国又达到了新的水平,乔舒亚·雷诺兹等肖像画家以善于捕捉与塑造原型对象的独特品质而闻名。他们不再拘泥于已有技法,尽力展现出人物迷人的个性与魅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十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轻男子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0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老汉斯・施费尔林(德国,约1480一1540),老汉斯・施费尔林多才多艺,是德国一个知名画家群体的元老级人物,这群人中有大师级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施费尔林曾学习绘画、版画及彩绘玻璃设计,1503年左右加入丢勒位于纽伦堡的工作室,次年便创作了这幅油画。丢勒非常欣赏施费尔林,委以其最重要的绘画项目。1508年,施费尔林搬到奥格斯堡,加入了老汉斯・荷尔拜因的工作室,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宗教作品。施费尔林最终定居在讷德林根,在那里他创作了大量的大型宗教作品、肖像画、素描及版画作品。</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肖像画中的人物身份不明,但画作里关于他的信息还是很丰富的。除了画面顶部的标记表明了他的年龄(25岁)和画作时间(1504)外,镇嵌宝石的戒指和华丽的锦缎衬衫也显示出他拥有一定的财富。他手上的绿叶小枝可能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象征着婚烟的忠诚。这幅肖像画可能是用于新婚纪念,一般还应配个画着新娘画像的坠饰(现已遗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玫瑰篱笆前的男子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12一1513)</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汉斯・巴尔东(德国,1484一1545)</p><p>阿尔布雷特・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德国画家,而汉斯・巴尔东无疑是他最具オ华的门生。1503一1507年,巴尔东在丢勒的工作室中做学徒。巴尔东是一位博オ多艺的画家,除油画外,他充满活力的素描、雕刻、版画、挂毯和彩绘玻璃设计等皆闻名天下。他在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成为独立画家,大约五年后,即1512年左右完成了这幅肖像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画中人物的身份不明,但他那绿色锦衣袖和毛皮衣领都彰显着他的富有。身后的花丛通常象征着年轻,不过也有可能是巴尔东用来表达这名男子姓名的视觉双关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查尔斯・布兰德林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6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乔舒亚·雷诺茲(英国,1723一1792),作为同时代英国肖像画家中的翘楚,雷诺兹已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忠实地描绘人物特征。他对艺术的传承也有很深的认识,因此在画作中不断地向前人致敬,以期可以提高英国肖像画的地位和影响力。</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雷诺兹曾在意大利进行修学旅行,其间学习了意大利最伟大画家们的作品,几年后完成了这幅肖像画。他对《查尔斯・布兰德林画像》的描绘方式效仿了凡・戴克1632年为沃顿勋爵菲利普创作的画作。当时凡・戴克借鉴了梵蒂冈一尊希腊雕像的表现方式。查尔斯・布兰德林是一名富有的银行家,并即将成为地位显赫的议员。雷诺兹将他描绘成一位完美的乡间绅士:他放松地坐在户外,双腿交叉,右手插在精致的金边马甲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绅士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71)</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尼古拉斯・梅斯(荷兰,1634一1693)是荷兰最著名画家伦勃朗的高徒与忠实的助手之一,是一名成功的风俗画及人物肖像画家。</p><p>在阿姆斯特丹求学期间以及刚刚结束学习的那段日子(1650一1654),他的作品主要是与他老师风格接近的日常题材场景的风俗画。1660一1670年,梅斯居住在安特卫普,这时他将创作的注意力几乎全部转向了肖像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画中绅士的优雅和庄重是梅斯晚期风格的</p><p>特征,显示出他对佛兰德斯画家安东尼・凡・戴克以及雅各布・约丹斯等人的仰慕。与这幅肖像画成对的另一幅描绘的是画中人的妻子,现藏于波士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马斯·伍德肖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9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亨利·雷伯恩(英国,1756一1823)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附近,自小就展示出过人的才华。尽管他主要依靠自学,缺乏正式的培训,却很快因高超的肖像画技艺而树立声誉,并被称为“苏格兰的雷诺兹”。也正是听从了这位“雷诺兹”,即杰出英国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的建议,他前往意大利学习意大利著名家的作品。1787年回到爱丁堡后,雷伯恩开设了一间肖像画工作室,生意兴旺。当地最富有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纷纷请他作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肖像画虽然是他从意大利归来不久后的作品,却充分展示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强烈的光影对比和随性高超的笔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29)</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伦勃朗・凡・莱因(荷兰,1606一1669),无疑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甚至被公认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p><p>伦勃朗出生于莱顿,并在那里接受了早期的艺术训练。1631年他移居阿姆斯特丹,在那里成名并且名利双收,他工作室经常是门庭若市,主要服务一些富商家族。他还培养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学生,因此作为艺术教师也声名远扬。</p><p>作为一代大师,他的作品充满细致的观察,以及令人回味的生动氛围,常常是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伦勃朗一生留下了无数的作品,为更好地去了解这位大师,特在网上又搜罗了几幅较有名的作品。)</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名作《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伦勃朗成名之作《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以突破传统群体肖像画的画法,着重画面构图的改变与人物表情的细腻刻画,使整体画面增强了戏剧张力,标志着他的创作步入成熟阶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沙撒王的盛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威胁岳父的西姆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官员的群体肖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位老妇的肖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母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斯姬亚是伦勃朗的妻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河里洗澡的亨德里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伦勃朗最著名的是1642年他为国民兵团体画的群像画《夜巡》,伦勃朗将人物戏剧性地置身于游行场景之中,解决了众多人物整合的构图问题,但却遭到出资人的不满和攻击,其事业也随之走向下坡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p>虽然,伦勃朗以创作出众多充满戏剧张力的历史画和《圣经》场景画而名声大噪,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还完成了至少75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中的他穿着不同的服装,流露不同的神情,展示了从年轻得意到年老孤独的样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伦勃朗的自画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采自互联网)</p> <p>此次在省博展出的是一幅伦勃朗早期自画像习作,完成时间约1627一1629,现藏于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伦勃朗在这幅画作中捕捉到了自己23岁时的自我意识和雄心勃勃,他当时没有雇模特(可能是雇不起),他通过观察自己来训练敏锐的目光,极其真实地再现了自己脸上最细微的细节一一微张的嘴巴、邋遢的下巴,甚至一两颗小疙瘩。倾斜的姿势和脸部的表情唤起了一种惊喜的动态。他穿上华丽的服装,配以紫色围巾和闪亮的金属饰领,用单色色调和工笔在未干的颜料上勾勒出每一缕头发,以独特的方式运用戏剧化布光和阴影效果。</p> <p>伦勃朗对光的运用是他绘画风格的标志之一。早期艺术家注重画面的层次感,他们用扁平的、中性的造型光来表现面孔,它们代表的是光的概念,而不是客观的光影效果。而伦勃朗通过光和影的方向、强度、距离、表面纹理,表现人物性格、情绪和场景氛围的差异。在他的自画像中,光明与黑暗并不冲突,它们协调一致,柔和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如画的自然,欧洲风景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600一1750</b></p><p><b style="font-size: 20px;"></b>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开始用一种高度自然主义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周围的世界。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但风景画最早形成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却是在欧洲北部。“纯粹”的风景画脱胎于14一15世纪一些欧洲北部知名画家创作的宗教画。在这些画作中,茂密的森林、峻峭的山峦以及宽广的远景共同组成生动、细致的景观,而《圣经》的母题内容则被巧妙地呈现在风景之中。到了16世纪中晚期,老彼得・勃鲁盖尔、老扬・勃鲁盖尔父子结合他们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实地体验,开始创作自然主义风景画。</p><p>17世纪,风景画在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地区兴盛起来。在荷兰,迈因德特・霍贝玛等画家从乡村景色中汲取灵感。</p><p>而罗马也逐渐成为风景画的重要中心,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欧洲北部画家格外热衷于此。像克劳德・洛兰这样的法国画家开创了一种理想化的风景画,这种风景画取材于罗马周边的乡村景观,画面往往由希腊、罗马神话人物或《圣经》人物构成。随着欧洲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地位越发重要,帕尼尼和加纳莱托等意大利画家开始以城市景观为绘画主题。当时,富裕的贵族开始在欧洲大陆旅游休闲,同时对所到城市纪念品的需求日渐旺盛,于是这类风景绘画作品便应运而生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磨坊(特雷弗景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67)</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迈因德特・霍贝玛(荷兰,1638一1709)</p><p>霍贝玛师从大名鼎鼎的荷兰风景画家雅各布・凡・雷斯达尔(1628一1682),但与他的老师不同,霍贝玛更喜欢描绘安静的乡间景色:光影斑驳、树木繁盛、村舍零落,偶见人物点缀其间。他田园诗般的风景构图,以细致匀勒的枝叶和平缓的地形见长。霍贝玛在世时名不见经传,最终在一贫如洗中逝于故乡阿姆斯特丹。然而他却在死后名声大噪,尤其深受18一19世纪的英国艺术收藏界追捧。</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又名《特雷弗景观》,以18世纪收藏它的英国人命名,是霍贝玛创作的一系列水坊题材风景的巅峰之作。在整个艺术生涯中,霍贝玛共创作了三四十幅水磨坊题材风景画。这些画作许多都是学习雷斯达尔的作品。雷斯达尔从17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创作有水磨坊的风景画。在17世纪的荷兰,水磨坊有多重含义:时光飞逝、命途多变(就像水磨坊转动的叶片),同时它还象征着荷兰的工业奇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逃往埃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3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克劳德·洛兰(法国,1604一1682)出生于法国东北的洛林省(洛兰的名字亦是由此而来),但他几乎整个艺术生涯都在罗马度过。他是最伟大的理想风景画大师之一,这类画家追求展现比真实的自然更加优美和谐的景观。克劳德作画的主要灵感来自罗马周边的乡村,他对这些景观进行精心的调整和重现后运用到历史或宗教题材作品中。这些作品让克劳德名声大噪,到17世纪30年代中期,他已经被公认为意大利风景画的领军人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是克劳德早期的画作。当时他仍在探索自己的独特风格,希望从众多旅居罗马创作的欧洲北部画家中脱颖而出。虽然这幅画表面上是传统的《圣经》主题,描绘了圣家族为摆脱希律王的迫害,骑着毛驴逃往埃及的场景,但是主体画面却是大片风景。它以柔和的金色光线和对空气细腻的渲染,完美展示了克劳德描罗马乡村风光的精湛技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流景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12)</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老扬・勃鲁盖尔(佛兰德斯地区,1568一1625),他是老彼得・勃鲁盖尔的次子,因其喜欢画花卉等静物画,便有“花卉勃鲁盖尔”的掉号。</p><p>勃鲁盖尔家族是15一16世纪荷兰南部最重要的画师家族。老彼得・勃鲁盖尔(约1525一1569)是知名画家和绘图员,也是这个家族里名声最大的画家。老扬・勃鲁盖尔以小幅历史画、花卉静物画、寓言和神话故事画以及各类风景画独树一帜。</p><p>老扬・勃鲁盖尔与父亲一样曾去罗马游历,并在那里赢得了几位重要的赞助人。1596年重返安特卫普后,他成为安特卫普画家协会的大师,并创办了一间成功的工作室。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十年,他常受托为欧洲各地重要的天主教赞助人创作,其中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和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1615一1625年,老扬・勃鲁盖尔曾与鲁本斯合作,并作为鲁本斯的助手协助画风景和花卉静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老扬・勃鲁盖尔在这幅画中展示了他在风景画方面的高超技艺。通过对色彩和画面景深的娴熟掌控,佛兰德斯乡间平常的景象在画家笔下变得沉静而壮丽。画面细节丰富,有满载马匹和乘客的船只,还有一些人正在下船走上熙熙攘攘的河岸。这幅画源自画家父亲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版画作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少年纳西素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63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克劳德·维尼翁(法国,1593一1670)出生于法国图尔市,在巴黎接受绘画训练。1610年左右他开始活跃于罗马并加入当地一个法国画家团体,瓦伦丁・德・布伦也是成员之一。在那里,维尼翁受到了卡拉瓦乔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p><p>同时,威尼斯艺术的鲜明色彩以及同样活跃于罗马的佛兰德斯和法国风景画家也影响着他。1623年维尼翁返回巴黎,并很快在路易十三的宫廷里崭露头角。他曾为路易十三创作数幅画作,并担任其旅行途中的艺术顾问。维尼翁也为富有的顾客创作,并为法国多座修道院和教堂作画。</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描绘了奥维德的拉丁叙事诗《变形记》中美少年纳西索斯的神话故事。故事里的纳西索斯是一名俊美而自负的青年,拒绝了众多钦慕者的追求。一次外出打猎时,纳西索斯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便立即爱上了自己的形象。当发现这个影像并非真人而仅仅是转瞬即逝的映像后,他绝望地自杀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十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马随想曲:斗兽场和其他古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3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乔瓦尼・保罗・帕尼尼(意大利,1691一1765)是18世纪绘制罗马城市景观画的最杰出画家,同时还是一名建筑师。帕尼尼对古罗马遗迹的描绘虚实结合,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加入了对这座古老城市的怀旧之情。在18世纪的欧洲,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和日常,年轻而富裕的贵族开始了在欧洲大陆的“修学旅行”。修学旅行几乎涵盖了整个意大利,其中罗马和威尼斯尤为受欢迎。那些富裕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外国游客希望从国外旅行中带回些纪念品,帕尼尼的这些作品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藏对象。到18世纪30年代中期,帕尼尼已经积累了众多英国客户,其中包括这幅画的前任主人一一诺福克公爵。帕尼尼并没有将城市遗迹按原本的地址重现,而是经常充满想象力地把一些建筑过和雕塑混合在一起,创作出随想集锦。</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景观图是对建筑古迹和雕塑充满想象力的视图,画面中有两尊最著名的古代雕像,左边是博格斯武士雕像,右边是垂死的高卢雕像。此外还聚集了古罗马斗兽场、图拉真柱和塞维鲁凯旋门。这种画作通常作为古典雕塑收藏的补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马可广场南视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73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加纳莱托(意大利,1697一1768)本名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擅长描绘故乡威尼斯及伦敦的细致景观。他最初被父亲培训为一名舞台美术画师,后来成为18世纪最著名的地形画家之一。他的画作深受富有的外国贵族青睐,他们会买下这些作品当作意大利旅行纪念品。对于故乡威尼斯,加纳莱托倾注了一生的热爱,创作过很多描绘这座城市的作品。他的风景画风格质朴,具有乡土气息和威尼斯地方特征。</p><p>进入18世纪后,意大利各绘画流派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只有威尼斯画派还保持了一定的繁荣,继承了现实主义艺术的传统。这一时期,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特别出名,涌现出了一系列著名的风景画家,加纳莱托就是其中一员。</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的描绘相当精确,画中的古迹至今仍能看到:从圣马可广场向南望去,左边是公爵府的建筑西面,右边是回廊和威尼斯钟楼,远处可以看到圣马可石柱与圣乔治马乔雷教堂的穹顶和钟楼。广场上聚集着戴面具的人群,表明这幅画描绘的是年度狂欢节期间的威尼斯。不同于城市景观画的虚实结合,加纳莱托这幅画反映了城市的准确面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子垂钓的田园风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61)</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弗朗索瓦·布歇(法国,1703一170)是洛可可时期最重要的装饰画家,以其感性和轻松的神话故事画和田园风景画而闻名。在18世纪,风景画的地位还很低,人们认为历史题材的绘画才称得上是严肃作品。然而,布歇通过他精致而有趣的画风使得风景画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路易十五宫廷风格的标志。</p><p>18世纪是洛可可艺术盛行的时代,流行于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艺术体现了宫廷和贵族享乐主义的艺术趣味。洛可可艺术指一种轻盈、精致并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形式上表现为自由优雅的构图、灵动的线条和精致的色彩;内容上描绘的是贵族无忧无虑的生活。布歇的作品在洛可可画家中最能体现法国宫廷生活的优雅。他的田园风景画以古典主题、装饰寓言和田园风光而闻名。</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画面中有法国乡村一些生动的标志性景观,如牧民、垂钓的女子、充满艺术感的破败废墟、茂盛的植物和绚烂的天空……。这些元素让人们想起布歇生活的时代里用来装饰剧院舞台的田园背景图,让观画者可以远离巴黎的喧闹街道,置身于田园幻境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改变过去的传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800年以后的欧洲艺术</b></p><p><b style="font-size: 20px;"></b>19世纪是欧洲发生深刻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时代之ー,毫无疑问,这对欧洲绘画及艺术机构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当时意大利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学习绘画和获取灵感的重要阵地,但欧洲绘画活动的中心却在百年间渐渐转移到了法国及其首都巴黎。许多画家抱着建立声誉的愿望,进入法国的各个美术学院,或参加法国著名的年度学院派展览,即大名鼎鼎的“沙龙展”。有一些画家,例如让—莱昂・杰罗姆到美术学院求学并参加学院派的年度沙龙展,最终成为学院派体系内的一名教授。还有一些画家,例如比利时的查尔斯・巴格涅特,他在其他地方学习绘画,但将画作送到年度沙龙展进行展出,并最终在巴黎定居。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画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在画家与公众之间穿针引线,取代了过去几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教会、市政厅或皇室等雇主。</p><p>虽然风景画在画作题材分类中一直被认为是声望较低的类别之一,但在19世纪,许多画家却对风景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们越来越多地抛弃宗教、神话和历史场景的主题,其中卡米耶・柯罗对后世的风景画家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年轻的柯罗在探访了意大利乡村之后,终生都致力于捕捉他的家乡巴黎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古斯塔夫・多雷这样的画家虽然关注很多主题,但作为一名狂热的登山者,他描绘了自己在苏格兰、西班牙和瑞士看到的许多风景。画家们的创作仍然需要建立于过去的绘画范式之上,但他们也开始注重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努力为新世纪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埃及的第五次瘟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0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英国,1775一1851),透纳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英国的英国画家。透纳生于伦敦,其父亲是一名理发师和假发制作师,在当地很有名气,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支柱。因幼年家庭的变故,使透纳的性格变得古怪,他后来那种对个人生活的极度神秘主义以及到处旅行写生的习惯,可能都来自这个因素。</p><p>与同时期的风景画家追求真实的风格不同,透纳的绘画充满对世界的幻想。他注重于捕捉大自然的戏剧性氛围及其变化,并逐渐建立起个人风格。透纳将色彩从轮廓中释放出来,让人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的无力与渺小。</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画作的题材源于《出埃及记》:埃及法老不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返回家园,于是摩西请求耶和华降下十次灾难。虽然作品描绘的是第七次冰雹之灾,透纳却把题目写成了“第五次”,后来大家发现这个问题,但已经约定俗成。</p><p>尽管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透纳还是刻意刻画埃及市镇上方那片暴风雨的天空,并将一座闪闪发光的白色金字塔呈现在画面中央。这种氛围的营造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的法国画家,尤其是那些摒弃了形状和形式的印象派画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p>金字塔白色的塔尖在黑暗的天空映衬下十分醒目,就像是在发光一样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人清楚的感受到这里是埃及。</p><p>画面体现透纳特色的可能要算右边的那片旋涡样的云,一团旋转狂暴的云雾被闪电照的惨白,而地面上应该还有由于雷击而蔓延开的火灾,火光也照亮了一部分天空和地面上的建筑物。</p><p>在画面左边,透纳还画了一片乌云没有遮蔽洒下阳光的蓝色天空,可能是为了平衡画面或也在暗示神的力量使这场风暴来势凶猛而集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p>主人公摩西被画在右下角的前景中,他高举双臂祈求耶和华降下灾难,他脚边还有一个跪着的人,粗糙急促的笔触几乎让人无法辨认。</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p>前景中央是被冰雹砸死的人和马匹,后面是折断的树枝(马匹和人物都画的相对简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地上的洪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81)</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古斯塔夫・多雷(法国,1832一1883)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如今作为伟大的文学作品插图画家而广为人知。他的作品涉及众多艺术领域,包括水彩、绘画和雕塑。他的取材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宗教、历史、风俗和自然景观。多雷非常热爱登山,在游历群山后,他创作了大量表现雄奇山脉景观的作品。为了给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戏剧之一《麦克白》创作插画,他曾两次前往苏格兰寻找背景景观。遺憾的是这个项目最终未能完成。</p><p>多雷是个神童,年少时就为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创作插图,并因此一举成名。他为《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人的著作画的插图也成为插图界无人能超越的巔峰。他一生创作的雕版插图超过一万幅。多雷领导的工作室在19世纪引领了整个版画工业。他的作品多是黑白两色,以铜版画为主。画面具有充实饱满,层次分明、质感强烈的特征,善于用极细的线条编织出物象的表面和体块。</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通过气势磅礴、水流奔腾激荡的山川景观与崎岖山路旁两个矮小人物的反差烘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萨的那不勒斯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6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约翰·布雷特(英国,1830一1902),约翰·布雷特属于拉斐尔前派,这群英国画家崇尚中世纪晚期艺术的纯粹性。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确,促进了画家们对大自然的仔细观察。而布雷特则更进一步成为自然现象专家,擅长描绘山景和海景。布雷特的意大利海景闪耀着绚丽的色彩和光亮,并以精确的笔触渲染出微小的细节。</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可能是于船上创作,在其描绘的那不勒斯湾波光粼粼的海岸风景中,还可以觅得远处卡普里岛的一线风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维尼翁新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36)</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让-巴蒂斯-卡米耶・柯罗(法国,1796一1875),学生时期的柯罗就已经掌握了法国古典风景绘画的传统,强调清晰有序的构图。他一生都致力于风景画创作,被认为是后世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的重要灵感来源。</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1836年夏天,柯罗在法国南部度过,他和他的画家同伴们每天早起,直接从大自然中取材作画。在这幅描绘阿维尼翁新城的画作中,景色明亮的氛围,简洁迅速的笔触,无不体现了他在意大利学到的技艺。画面右边是建在著名的阿维尼翁桥附近的中世纪塔楼,现在那里已成一片废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羊拉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845-185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罗莎・博纳尔(法国,1822-1899)成长于一个艺术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她的兄弟姐妹都是画家和雕望家。她擅长描</p><p>绘家养动物,被认为是19世纪最著名的女性画家,其作品在法国和英国都很受欢迎。</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博纳尔在巴黎的屠宰场研究动物解剖学,并自学解剖动物。这种对公羊的写实描绘是她的典型作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摹威廉・布格罗1877年的创作《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5年之后)</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伊丽莎白・简・加德纳・布格罗(美国,活跃于法国,1837一1922),1864年伊丽莎白简・加德纳来到法国,为那些对艺术感兴趣的富有美国客户临摹藏于巴黎卢浮官和其他博物馆的绘画作品。她是极少数在享有盛名的巴黎沙龙展上获得奖牌的女性之一,这一年度展览巩固了艺术家的声誉。自19世纪70年代起,她在著名画家威廉・布格罗的工作室工作。1896年,在经过19年的爱情长跑后,加德纳与布格罗共结连理。她的风格受到布格罗的强烈影响:以精确、细致的笔触和层次丰富的色彩变化来尽可能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这种绘画类型为法国美术学院所推崇,许多画家正是在这样的美术学院接受艺术的熏陶,因此他们这一类型的画作又被称为“学院派绘画”。后来,学院派风格受到印象派画家的诟病,他们开始寻求摆脱学院派的影响,从而另辟蹊径。</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是加德纳直接临摹布格罗的一幅作品,很可能是在她丈夫1905年去世后所画。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是一幅表现姐弟情深的画作:一名年轻女孩紧紧抱着她的弟弟。尽管如此,这幅作品明显参考了圣母子主题的绘画,透露出历经几个世纪的西方艺术的坚实传统。将此作品与本次展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如内鲁西奥和诺萨黛拉的画作比较,就能明显感受到这一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盛顿的生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78)</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查尔断・巴格涅特(比利时,活跃于法国,生于1814年),巴格涅特在布鲁塞尔接受艺术训练,专门为政治家、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皇室成员和贵族绘制肖像画,先是制作石版画,后来画油画。当摄影取代写实绘画时,许多艺术家转向摄影,但巴格涅特仍然致力于绘制肖像和时尚社交场景,这幅作品正是这样的题材。在伦教居住了几年后,巴格涅特于1860年搬到巴黎,严谨而细致的画风使他的作品能够经常现身巴黎沙龙展。</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画中,四位年轻时尚的女性和一个小孩聚集在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肖像周围,为他献上桂冠以示敬意。巴格涅特为美国观众构思了这幅作品,希望把它送去参加1876年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办的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并且可能有意为它找到一位美国买家。然而,记录显示由于不断修改画作,他错过了展览的截稿日期。后来,当他终于确认作品完成后,作品被安排在1878年的巴世界博览会和1881年的巴沙龙展中展出。油漆的自然老化使得画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透明,因此当我们仔细现察华盛顿肖像左侧和右侧的区域时,可以看到巴格涅特所做的一些修改。华盛顿肖像的两边曾有一面旗帜,还有两幅镶框的画,然而由于某种无法查明的原因,巴格涅特随后将它们都抹去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十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衣少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88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保罗・塞萨尔・以路(法国,1859一1927)以路是一位擅长彩粉笔和蚀刻版画的艺术家。他今天被人们记住的成就主要是衣着靓丽的社会女性肖像画。虽然他的调色板总是被各种白色所占据,他生动的笔触却明显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画是他年轻时所创作的。从他女儿的记录中可知,画中的年轻女模特穿着借来的衣服,坐在一把借来的椅子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守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89)</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让·莱昂·杰罗姆(法国,1824一1904),杰罗姆所接受的教育既有法国学院派的精确、严谨,又有浪漫主义画派的异域风格。在有生之年,他一直被认为是巴黎美术学院最重要的画家和教师之一。1856年,他第一次到中东游历,此后他因作品中展现的中东风情而声名大噪。杰罗姆创作的大部分形象都突显出理想化的特质,使人们沉醉于对那些遥远土地的浪漫遐想。</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守卫》这幅作品实际上是对中东小镇日常生活的想象。打盹的动物、引人遐想而又阴暗的街道,与庭院门ロ的守卫形成一种对比,熟悉与未知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六部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印象派,一种新的风格与趣味</b></p><p>随着欧洲艺术界的不断变化,画家们逐渐开始提倡描绘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代生活的非正式场景。为了表达新观点,部分画家尝试摒奔传统学院派所青睐的那种笔触精细、亳无瑕疵的风格,转而选择采用更明亮、更具感染力,甚至清晰可见的笔触去展现特定环境中的光影效果和氛围。这些志趣相投的画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团体,卡米耶・毕沙罗、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克劳德・莫奈等画家便是这个非正式团体的成员,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印象派画家。</p><p>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阿尔伯特・杜波依斯皮勒,采用点彩的方式,用纯色的点并排重新创造出风景中的光影效果和氛围,</p><p>甚至还尝试以点彩画法来创作肖像。这些19世纪晚期的艺术运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具有强烈实验性的艺术道路,时至今日对西方艺术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相关拓展:印象派艺术</i></p><p><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如今被我们所熟知、追捧的“印象派”一词在出现之初其实是带有嘲笑的意味。由于在学院派举办的各种展览中落选,毕沙罗、莫奈、雷诺阿等志趣相投的画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非正式团体,并于1874一1886年间,租场举办“落选者沙龙”等一系列展览来展出自己的作品,这些画家更强调绘画的过程,而不再拘泥于所画造型的逼真性,提倡描绘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代生活的非正式场景,捕捉自然中的光影关系,记录身边的某一场景或瞬间。这对当时以程式化、标准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学院派而言,明显是一种不同的声音。“印象派”正是学院派对这一特立独行的风格的称呼。</i></p><p><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印象派”一词源自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是当时的艺术权威对这一风格蔑视的体现。</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杨沐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75)</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保罗・高更(法国,1848一1903),高更原来是一位成功的巴黎证券经纪人,自学成为业余画家并放弃了金融事业去追求绘画创作,因此生活也开始变得非常拮据。卡米耶・毕沙罗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在巴黎展出的作品激发了高更,使他完全投身于绘画创作,高更后来成为后印象派的画家。</p><p>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高更和凡・高的关系都是世人热议的话题,两人相识于一场画展,高更对凡・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881年,高更和凡・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一起生活和工作了九周,但他们的关系不断恶化,最终高更决定离开,凡・高因失望和自责,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与凡・高分别后的高更来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一一塔希提岛(即大溪地),从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汲取营养。他的许多伟大的作品都创作于这一时期,高更的艺术活动反映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的倾向。</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1875年《白杨沐风》问世时,高更融合了若干画家标志性的风格,例如选用更浅的颜色,侧重描绘仿佛平淡无奇、偶然得见的巴黎郊区的景色。尽管高更后来的风格更加偏向非常明艳的色彩和强烈的色调,但在这幅风景画中他却避免使用褐色和泥土色,而这正是印象。高更标志性的风格是他毕生对不同寻常甚至扭曲形态的特殊迷恋,这种风格在这幅作品中已有所呈现,如远处一排瘦削的树,以及画面中不对称、不平衡的总体结构。像其他19世纪中期的法国风景画家一样,高更作品表现的主体是暴风雨天空下的树叶,正在洗衣的年轻女子和乡间河边的那群白鹅都显得无足轻重,从而呈现了大自然的力量。这幅画作中,高更在向画家前辈们致敬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在风景画创作上另辟径的愿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更的印象派油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更的印象派油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印象派”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オ被普遍使用,泛指印象派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派相左的艺术潮流。主要人物除高更外还有塞尚(1839一1906)、凡・高(1853一1890)、劳特累克(1864一1901)等人。</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印象派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不同于塞尚对自然的表现,高更和凡・高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意味。他们还反对分割色彩,大胆地采用平面的鲜明色调,并且注重线条的作用。</i></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印象派直接影响了20世纪法国画坛的两大思潮:立体主义和野兽派。高更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先锋艺术以及许多现代艺术家,包括毕加索(1881一1973)和马蒂斯(1869一1954)。</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溪旁浣足的女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卡米耶・毕沙罗(法国,1830一1903),毕沙罗常被誉为“印象派之父”,他是印象派画家当中最年长的一位,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位参加过八次印象派画展(1874一1886)的画家。毕沙罗和善稳重的性格以及他对新理念的热情,让年轻的印象派艺术家们,如修拉、塞尚、凡・高和高更等为之钦佩,并向他学习。</p><p>印象派画家常常选用非常普通的乡村风景作为题材,在描绘人物时往往选择捕捉他们的日常生活瞬间。毕沙罗钟情于风景画创作,常常到户外作画。他致力于探索阳光和氛围对大自然及其元素的影响,这个革新性的关注点促使印象派的画家们用色更为明亮和丰富。他的思想比较激进,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他把绘画上的革新与思想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他同情农民,注重描写农民和农村景色。</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就展现了一名农家女子在乡间小溪旁浣足的情形。毕沙罗晚年一度迷恋西涅克(1863一1935)和修拉(1859一1891)的点彩画法。这幅画作虽然明显运用了印象派画家常用的短促笔触,但也零星融入了点彩画法的点式笔触和色彩对比。色轮上相反的绿色和玫瑰色的色点彼此交替使用,这样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戴帽子的小女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4)</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法国,1841一1919),雷诺阿的绘画之路始于在瓷器厂做学徒。或许是这段绘画瓷器的经历,让他一生都痴迷于在创作中运用多种色彩。在巴黎一家私人工作室学习素描和油画时,雷诺阿遇见了克劳德・莫奈、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和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艺术家。他们热衷于在画作中采用较浅的用色,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创作的主题,从而对绘画进行革新。几年后,莫奈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创立了一个非正式团体,我们现在称之为“印象派”。最初某位艺术评论家用“印象派”这个说法来贬损克劳德・莫奈的《日落》,暗指对某一视野的“印象”远没有对其理想化或逼真的描绘重要。时至今日,印象派已成为全球公认最受尊敬、最具吸引カ的艺术运动之一。</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当雷诺阿的创作兴趣转向描绘人物时,他通常画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尽管我们并不知道画布上这名小女孩是谁,但雷诺阿的风格暗示着二人亲近的关系。通过长短不</p><p>宽窄有别的松散笔触,雷诺阿以虚化的方式描绘实体形象,从而反映出创作时的不拘小节和非凡的速度。雷诺阿的笔触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的,在这幅画作中,他完全摒弃了学院派画家们所推崇的精细轮廓。和其他的印象派画家一样,雷诺阿为绘画的色彩和线条引入了新的艺术语言。他被称为“从鲁本斯到华托直接传承的传统绘画的最终代表”。雷诺阿早期的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色彩柔和,画面具有梦幻感。他的绘画风格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他重新关注素描造型,轮廓转变得更加具体,色彩平滑而细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诺阿的印象派油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诺阿的印象派油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诺阿的印象派油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尔先生的肖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87)</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阿尔伯特・杜波依斯-皮勒(法国,1846一1890)19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开始在艺术界大放异彩。这种风格主要受到艺术家乔治・修拉的影响,并以法国化学家米歌尔・欧仁・谢弗勒尔和美国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奥格登・鲁德关于视觉与色彩对比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它不同于以往将颜料混合调色的方式,而是将两种对比色(如红色和绿色)的色点置于画布,由观画者的视觉将色点混合。修拉的好友阿尔伯特・杜波依斯-皮勒是最早尝试使用这一技法的艺术家之一,这种风格后来被称作“点彩派”或“新印象派”。杜波依斯-皮勒非常善于使用这种技巧,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军官。在画作署名时,他都会在自己的签名后加上母亲的娘家姓氏“皮勒”。</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杜波依斯-皮勒在作品中捕捉到了他的朋友劳伦特・普尔上尉的形象。普尔于1886年被授予荣军团的骑士称号,这是1802年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首次设立的国家级荣誉,以表彰受勋者在军事或内政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画作中的普尔自豪地佩戴着骑士勋章,背景为画家所拥有的高加索地毯,色彩斑斓,颇具視觉冲击力。</p><p>杜波依斯-皮勒遵循新印象派的创作风格,将多种对比色的色点一同展现于画面中,从而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融入观画者的视觉:画作中,普尔先生所穿着的制服大量使用蓝色和橙色的色点,脸部的肤色则用紫罗兰色和黄色呈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ath in the Count乡间小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886)</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查尔斯・安格朗(法国,1855一1926),安格朗19世纪80年代居住在巴黎,是一名数学老师。当时,他接触到了前卫艺术圈的艺术。从这幅描绘乡村景色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安格朗开始采用新印象派的风格进行创作。</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这幅作品中运用的笔触与他后来成熟期的新印象派作品一致,但还不具备彼时清晰而完美的色点。鲜艳的色彩表明了安格朗对印象派色调的认知,但他对颜色的分类完全是随意和不确定的,没有做系统性的安排。橙色和玫瑰色色点点缀在绿色和黄绿色的叶子之间,整个天空则以单一的蓝色色调进行渲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埃特勒塔悬崖景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88)</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克劳德・爱弥儿・舒夫内克(法国,1851一1934),舒夫内克和他的朋友保罗・高更一样,放弃了自己在商业领域的事业,转而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他曾多次到诺曼底海岸游玩,而这幅作品展现了英吉利海峡埃特勒塔悬崖的全景。该地是许多画家喜爱的去处。</p><p>舒夫内克以快速、断断续续的笔触呈现了阳光照耀下光线反射在海浪和悬崖上的情景。在前景中,他使用点彩画法描绘嶙峋的岩石,这表明他对乔治·修拉的绘画方法有所了解,而他对海景的描绘基本还是印象派的风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89)</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乔治·德·蒙弗里德(法国,1856一1929)是一位富有的独立画家,以在大溪地的岁月里慷慨资助保罗・高更而闻名。虽然蒙弗里德尝试过几种前卫的风格,但他主要遵循的仍然是印象派的创作原则。</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画作以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小镇勒卡特为背景,蒙弗里德不仅捕捉到了现场的炙热感和地中海的耀眼阳光,也呈现出小木屋和岩石海岸的厚重质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尔谢讷附近的熔渣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8)</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马克西米利安・卢斯(法国,1858一1941),卢斯成长于一个工薪家庭,最初作为一名插图画家以绘制版画课生。当转向绘画创作时,他开始掌握点彩派的技艺。他与画家查尔斯・安格朗、阿尔伯特・杜波依斯—皮勒的关系良好。</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卢斯早期致力于点彩画法,并遵守严格的分色理论。但在这幅画作中,他的笔触已变得更加自由,色彩使用更加直观,并具有更强烈的社会评论意义。这幅作品描绘了当时比利时南部“黑炭国”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劳工问题的关注。“黑炭国”是重要的采矿和钢铁生产中心。在画作中,不知名的工人们被画得细小又模糊,多名女性工人在矿渣堆顶上竭尽全力推煤车的剪影,戏剧化地吸引着观画者的视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6)</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爱德华·维亚尔(法国,1868一1940),尽管维亚尔是在巴黎的美术学院接受传统学院派教育的,但他却认为装饰艺术与传统的绘画具有相同价值,维亚尔是一位极其独立的艺术家,如今他最广为人知的是那些小尺寸的巴黎室内场景画。这种室内场景更加注重色彩和图案,而不是对人物的描绘。</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在这幅静物画中,维亚尔利用多个花瓶和切花组合,创造出一个具有丰富质感画面。这种随意的安排体现了他极具活力的笔触以及对蓝色和红色阴影的大量运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画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查令十字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约1900)</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介绍:</span></p><p>克劳德·莫奈(法国,1840一1926),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克劳德・莫奈已经成为无数文章、专著和展览的主题,也是人们非常熟知的印象派画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莫奈的《日出</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印象》</span></p><p>勒阿弗尔港口被薄雾笼罩,初生的太阳还没有发出耀眼的光芒,小船已经启动,远处是若隐若现的众多大船、吊车,港口即将开始繁忙的一天。据说,印象派之名因此画而得。(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p><p>莫奈曾为躲避普法战争带着妻儿在伦敦生活过一段时间。在伦敦,他接触到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勃尔和透纳的画作,激发了他在色彩方面的创新,返回巴黎后便创作了一系列震惊画坛的印象派作品,莫奈也成为印象派创始人及领军人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罂粟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的人物风景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的人物风景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莫奈善于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室外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各种色彩来捕捉四季晨昏光影以及景色氛围的细微差异,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围绕某一主题的系列作品,如干草堆、杨树、鲁昂大教堂、威尼斯风光、睡莲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代表作《睡莲》系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代表作《睡莲》系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代表作《睡莲》系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奈代表作《睡莲》系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图来自互联网)</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品介绍:</span></p><p>莫奈在其职业生涯中曾多次前往伦敦,为伦敦的雾霭所吸引,而工业时代日益增多的烟雾使伦敦的雾更为浓重。</p><p>查令十字桥是伦敦一座桥梁,站在伦敦萨沃伊酒店五楼阳台正是观赏桥梁的绝佳观景处。据传,莫奈创作了与这幅画作类似的描绘桥梁景色的作品共37幅。借助明亮的色彩和画布丰富的表面纹理,莫奈用他的画笔创造出蓝色、玫瑰色和紫罗兰色的优美线条,如卷发和缎带一般。画面上逸笔草草,却产生出一种即逝性的梦幻而又鲜活效果。而这幅画最后尚未署名,仅大致完成,很可能是莫奈打算修改完善的作品初稿。在莫奈去世前,该画作一直藏于其巴黎城外花园庄园的吉维尼工作室内。</p> <p>莫奈对伦敦情有独钟,他曾在1899一1905年多次前往伦敦。人们可以感受到莫奈笔下雾气氤氲之中光线的微妙变化。或许是因为透过雾气的光线会反射出物体的各种颜色,能表现光与空气的关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以莫奈为首的印象派艺术家们受到现代光学原理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那是文化史上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工业化和各种新兴事物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村料、颜料、新色素等。19世纪40年代颜料管出现,这让莫奈得以自由地在室外写生。这是让他能捕捉当下画面的关健因素之一,得益于可以在室外工作,使得像莫奈这样的画家可直接创作,不断发掘颜料层次的架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局部</p> <p>莫奈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未让人失望,他的技巧无与伦比。他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反复斟酌画作应该是怎样的。莫奈执着于同一景致在不同心情及不同时间的展现。他最为关注的并非物体,而是那时那刻他对于光线的印象。他的创新风格最终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新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此次展出的作品虽只有60幅,但能够在如此近距离欣赏到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大师级作品,确实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p><p><br></p><p>从这些时间跨度达500多年的作品中,可以概略地感受和了解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方绘画艺术无论从思想、内容、形式、手法和技巧等方面都经历了从刻画虚幻的宗教题材向描写现实的世俗社会、从赞美神圣的众神世界到宣扬人性真实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讲述沉闷的神话故事到表达向往神奇的大自然和美好的生活、从为特定的权贵阶层服务到面向普罗大众的普遍追求、从僵化呆板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向追求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解放和多元化发展等的回归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人们思想观念发展与解放的过程。</p><p><br></p><p>艺术是生活和历史的记录和反映,透过这些记录可以了解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使我们从这些历史的镜子当中得到感悟和收获,不断吸收借鉴不同文化的精华和养分,可以令我们不断的获得进步和繁荣,从而更加好地去认识世界和领略享受文化艺术与生活之美。</p> <p>享受完如此美妙的艺术大餐,仍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走出省博的大门,眼前美丽的花城广场沐浴在灿烂的春光里,傲气的小蛮腰矗立在珠江边,在经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后,花城广州依然是如此的秀美和亲切,不禁生出由衷的感慨,感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感恩我们身处在伟大的国家和英雄的城市,感恩在之前那段特别的日子里勇于逆行的英雄们,也感恩无数以自信、自觉、自律配合抗疫、恪尽本分而又平凡普通的我和你,因为有了这所有的一切,我们才能拥有心中所向往的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本篇所引述资料根据广东省博物馆展览介绍资料整理,为便于对相关画作及其作者等的了解,篇中编入了部分从互联网收集的一些著名大师的其他作品,仅作爱好交流、学习美术基本知识及方便了解所展出的美术作品相关信息,不作其他用途,如要转载请注明相关出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4月于广州</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