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世纪6、7十年代,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人是老大哥,没有地,吃粮本,孩子成年后可以安排工作,吃商品粮是很优越的。</p><p> 1956年,刚满17岁的父亲就随爷爷到天津参加了工作,参加工作前父亲没有做过农活。父亲喜欢读书写字,虽然学历不高,但父亲读的书和买的书都不少,唐诗宋词、红楼聊斋、辞海史记、人物传记等等都有。自我记事时起,每次父亲休假回来的大多数时间,白天坐在屋里读书,晚上给我们兄弟姐妹讲故事。哥哥们贪玩儿,晚上也出去疯跑,我和弟弟是听故事最多的人,母亲边做针线活也边听父亲讲故事。</p><p> 1970年,父亲随工厂迁往邯郸,户口保留在津。据母亲说她与父亲结婚时,爷爷奶奶是有承诺的,留在天津,那时候在天津也置办了两间房子。但是,大哥出生后,奶奶就以家里没有劳动力为由,让妈妈带着大哥回到农村。父亲是孝子,奶奶说的话就是圣旨。1969年,老姑结婚后,奶奶给三个儿子分了家,随爷爷去天津居住了。弟弟当时还没出生,妈妈既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又得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很吃力的,父亲回家不方便,便生出给我们转成非农业的想法。那个年代,种地很辛苦,口粮也不足,吃了商品粮,就意味着可以吃饱饭,可以等招工,工作也十拿九稳。</p><p> 1972年的春天,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妈妈终于等到了父亲单位派来的外调人员。妈妈说当时吓得有点哆嗦。那天妈妈已经下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突然听到村广播喇叭里喊自己的名字,说父亲单位来人到家里看看。父亲春节回厂前把转非农业需“外调、配偶身体不好、孩子小、家庭负担重”等相关重要信息都给妈妈进行了描述。妈妈听到广播急急忙忙回家,想到外调人员来了,得到家换个衣服,干干净净、板板生生的呀,然后躺在炕上盖上被子装病。由于从来没说过假话、没欺骗过人,这次“组织”来调查却躺在炕上装病,这不是欺骗组织嘛!所以就吓得有些哆嗦了。估计因为存在着“戏假”、穿着比较新的衣服、住着四合院等问题,单位就以大哥当时超过10岁为由没有通过父亲的申请。后来,单位提出给转三个孩子,在那个粮食缺乏的年代,父亲考虑5个人的口粮养活不了六个人,就放弃了带我们去邯郸的念头。后来父亲又考虑调回沧州工作,当时政策卡的紧,没有机会。</p><p> 1977年开始政策有所松动,两地分居的人员可以自主对调互换。由于父亲是天津户口,互换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当时父亲到天津市劳动局备上案,等待着沧州劳动局的消息。1978年,终于等到了符合条件的对象,调回沧州。1979年,父亲仍然想托人给我们转成非农业,需要到郊区的北甫子村过度一下,慢慢等机会。那时大哥已经在本村做民办老师,还面临着找对象,妈妈说北甫子也是农村,去了大哥还得找工作,还得盖房子,压力比较大,父亲就又没有给我们转成非农业。但父亲一直有个心结,就是孩子们千万不要种地,种地辛苦,生活艰难。(看看现在,农民多么幸福!)</p><p> 1988年,二哥接了父亲的班,我们兄妹四人都成了非农业,吃了商品粮,父亲的心结也终于了了。</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