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锡锋:谨以我的两篇旧文悼念作家刘维颖先生

成锡锋

<h3>  翻阅微信,无意间从朋友圈看到吕梁作家刘维颖先生于前天去世的消息。震惊之余,想起了和他交往的点点滴滴……</h3><div><br><h3> 谨发我15年前写的两则旧文,以表达对刘维颖先生的悼念之情。一篇是2006年我给先生的一封回函,另一篇是2005年我应先生之约给他的散文集《绿色雨丝》写的一则评论。</h3></div><h3></h3> <div><br></div><div><br></div><div><h1> <b>1.成锡锋:给作家刘维颖先生的一封回信</b></h1> (写于2006-02-19 17:09)<br></div><div><br></div><div><br> <b>今天打开邮箱,看到吕梁作家刘维颖先生的一封信。信很短,只寥寥一句“首长春节好!当官的滋味还好吗?”于是,写了以下几句作为回信。</b><br><br> 刘老师您好! 很高兴看到您的信。 其实我最近很少看电子邮箱了。您发过来,我居然正好看到。幸事。<br> 不论是从教,还是治学,抑或是做官,我的体会是本质上都是做人。做人是本,“惟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br> 当然,教育有教育的本质,治学有治学的特点,行政也有行政的规律,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过,不论做什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与时俱进,总没有错。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需要与可能,眼前与长远——一切的一切在于辩证地把握“度”而已。<br> 我的性格是生活上可以随缘自娱、随遇而安,但政治上不会随人俯仰、随波逐流。我自嘲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酒肉可穿肠过,我注意柳树的灵活性;但是佛祖在心中留,我讲究松树的原则性。工作中,不多事,不惹事,不揽事,但是也不怕事,不推事,并且力求为大家多做点事。对于官场的机巧,我争取做到心明如镜,但不会太当回事,“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br><h3> 在个人发展上,我一直是以无为求有为。也许您难以相信,直到现在,从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到副厅,我从来没有向哪位领导说过一句请求对方提拔我的话,我说不出,因为我觉得就和爱一样,我不愿“自作多情”。也没有哪位提拔我的领导抽了我的一根烟,花了我的一分钱,因为我不想玷污一种关系。一方面“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另一方面,我试图通过我个人的经历考证什么或证明什么。我只有一点:不论是品德,还是工作,我不会让关心过我的每一个人失望。</h3> 前不久有家报纸的记者在做我个人的专访时问:"身为政府官员,您的手中有了权力,您是怎么看自己事业的发展?怎么规划自己的政治人生的?"我的回答是:“我觉得青年干部要在浮躁的时代风潮中站得稳脚跟、耐得住寂寞、把握住自己、紧抓住工作,不应该老唯唯诺诺看上司脸色,而应忠心耿耿坚持党的领导、扎扎实实干党的事业、大大方方来解放思想、认认真真谋山西发展、堂堂正正去追求进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上进心建立在事业心的基础之上,用良好品德赢得组织的青睐,用踏实作风表达进步的愿望,用一流的成绩争取个人的进步。要通过实干表示对领导的尊重,通过实绩表达对党的忠诚,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br> 其实,名垂千古易,无愧寸心难。特别在今天,副职能做多少事,估计您也有体会。但是,我会在我的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争取做到无愧自己,无愧人民。<br><h3> 此致</h3>顺颂春安!<br><br><br><h3>             成锡锋</h3><h3>         xifengcheng@sina.com</h3><h3>           2006-02-19</h3></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言论关时务 笔端见真情</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刘维颖《绿色语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锡锋</div><h3>(应先生之约写于2005秋,后被刊发在《吕梁文学》)</h3></div><div><br></div> <br>  在我看来,真正的文学评论应当深入作家和作品的内核和精神要塞。毋庸讳言,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正是我不愿意轻易就作家作品进行评论的原因之一。但是当刘维颖先生的随笔散文集《绿色语丝》从我的手指间一页页滑落而过的时候,我却觉得我有话想说。我不是说我已经深入了作者的内心,洞悉了作品的底蕴。我只是觉得,当散文随笔贵族化成为时尚,做作与矫情充斥文坛,来源于生活的本色的富有生命激情的文章已经不多见了,而《绿色语丝》却分明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绿色,感受到了作者汩汩奔涌的生活激情。 <br><br>  开卷展读,扑面而来的是真实的生活;披文入情,发人深省的是跃动的思想。第一部分《校园里,那一片新绿》是作者在高校代课时忙里偷闲的智慧结晶,从管理到教学,从师德到师能,从校风到学风,广泛涉猎,议论风生。《从藏獒的训导说起》、《大学不能没有思想》、《应坚决扼制教育贵族化倾向》表达了对教育独特的见解,《一日为师,焉能行此》、《中国教育界:于成龙在哪里》、《挑破肥皂泡》等篇什则渗透了对教育深沉的忧思。作者是在担任政府官员多年后涉足教坛而成为“编外教授”的,一级作家笔耕不辍的创作经历,处级干部行政管理的多年历练,都化做了三尺讲台上面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诲和对国家未来的殷殷期盼。因此,作者对教育的审视也就既有一份深入其中的热忱,又多了一份超越其上的清醒。正是由于这热忱与清醒,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激情荡漾而又思想深刻,颇值得所有从事教学和关心教育的人咀嚼再三。 <br><br>  第二部分《远事与近情》中,有几篇文章通过对文革“大串连”和庆典锣鼓的回忆,对既往历史中荒唐的岁月进行了深刻反思;又通过对乳名“大嘴娃”来历的介绍,追述了昔日梦魇一般食不果腹的苦涩生活。也许,现在的年轻人阅读之后会因为不可思议而感到过去的可笑,但是你最终难以笑起来,因为字里行间有着作者对历史发展的严肃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我常想,一个知识分子如果躲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而不关注现实,就不会纯粹,不会保持先锋性,不会有活力。很多的建树、作为、思想的飞跃,都来自对现实的深情注视,正是关注现实使得一个人会越来越走向心灵的深处。刘先生自农村进城市、从干部到作家、由官场而校园的生活经历,正是一部不断介入生活、不断参与社会、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历史。生活的历炼不仅激发了创作热情,催生了灵感火花,同时也升华了作者的人生境界。熟悉刘维颖的人都惊叹于他的近乎自虐的勤奋,殊不知这种勤奋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自觉追求。读了《我不是名人》与《耻做冒牌货》,你会感受到作者严格的自律,而看了《时间的脚步》和《最后一次赴考》我们又会为作者不懈的自强而肃然起敬。“作为一个传统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我无法避免摆脱社会责任感的拘囿。于是便永远无法规避良知的自醒,灵魂的拷问,于是便总有好多书需读好多事需想好多字需写好多活需干。于是便无以闲适,便总是步履匆匆。” 这是刘维颖《步履匆匆》中的一段话,它分明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也值得我们置诸座右,以为镜鉴。 <br><br>  最见锋芒的是第三部分《校园外的世界》中的30篇杂文。《墙里花开墙外红,何也》、《新世纪,让假话走开》、《关于“癞子忌说烛”》、《里(礼)从外来为哪般》、《论“副职腐败”》,单看标题就觉直面现实,切中时弊,引人入胜。在这些篇什里,作者由此及彼,激浊扬清,忧虑与希望同在,激情与理性交融,既有对腐败的鞭挞,对丑恶的摒斥,更有对政治文明的热切呼唤与期盼。我觉得,当表达思想、袒露真诚和呈现锋芒、捍卫公正成为作者的智力劳作和精神熔炼之后,那么,我们期望的闪烁着人性光芒、充满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好文章就诞生了。而《绿色语丝》正随处可见这样的佳作。 <br><br>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文学的贫乏状况缺乏吸引力,这就产生了一种对风格的迷信。相信这种迷信的人认为,风格不是指作品是否有效,而是专注于表面的技巧,从而忽略了灵魂深处的信念与激情。文集第四部分《阅读与感悟》中,有不少对作家作品的精辟评论,从中可以感受到刘维颖践行的“审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统一”的文学创作观。然而,当我一页页地浏览他的文章时,技巧和艺术的东西并没有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感同身受的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真情缺失、心智贫乏的时代,刘维颖先生的语言里却凝结着粘稠的精神血液。所以,文字高下的本质并不在文字本身,差别正在于心魂。灌铸了语言之美的,并不仅仅是什么“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 <br><br>  真正的作家是思想的先驱者,不懈的追求会使得其不断进行思想的蝉蜕与灵魂的涅槃,从而与时代同步。该书封二的一帧作者小照,刘维颖正托颐沉思注视着什么,仿佛对自己生活着的当下环境总是怀着感受、观察和观照的心情。我想,写作之于刘维颖,是生命张开的过程,是感官充分触摸和延展的过程,也是提醒生命时时葆有敏锐和鲜活的过程。他会有更多的好作品面世,以充实实在贫瘠干瘪的吕梁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