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群峰唯苍岩

GQ

<p>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地处井陉县境内,海拔1117米,是太行山的余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苍岩山群峰巍峨,怪石嶙峋,深涧幽谷,古树名木,清泉碧湖,构成了奇特、幽静、秀丽的自然景观。千年古刹福庆寺以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建筑艺术构成奇异壮观的人文之美,使之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美誉。福庆寺建于1400年前的隋代初期。据碑文记载,隋朝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度过了62个春秋。在苍岩山的半山腰直到山顶分布着福庆寺的各式庙宇和楼殿、书院、经楼、佛塔、碑亭及祠、堂等二十几处建筑,所有建筑依山就势,或建于断岩,或跨于险壁,或建于山上开阔地段,或小巧玲珑,或雄伟大气,斗拱飞檐,构造宏丽,各有特色,颇为壮观。福庆寺做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游览苍岩山如果是步行上山,必然是从山脚沿石涧入山。进入山涧,一路向上攀行,映入眼帘的是嶙峋怪石满布于险径深壑之间,禅房古刹掩映于青松白檀之内和悬崖峭壁之中。经过一路攀爬台阶和悬崖栈道,一路观赏苍岩古树和红墙绿瓦的古代寺庙,到达山顶后,顿感眼前一亮,是又一种群峰巍峨、苍山绿翠且成片的古寺庙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丛中或者零星地点缀在山坡之上的壮丽景色。</p> <p>2019年9月20日,我们老弟兄老姐妹一行8人游览了苍岩山。步行登山观景在过去肯定是唯一的方式,但是现如今又增加了一种方式,那就是坐索道上山,观赏山上的巍壮美景后,从山崖一路步行下山观景。我们一行8人都是70岁上下的老年人,必然是选择坐索道上山,再步行下山😄。下面照片即是我们团友坐索道上山的情景。</p> <p>乘坐索道上山后,往那边眺望:是成片的古寺庙建筑群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p> <p>往这边看:是苍山之上,在三面环山的一片高低不平的小盆地中点缀着的古、现代建筑相伴的景色。</p> <p>下面几张照片是在山顶上拍摄的有代表性的几处古寺庙建筑。第一张是在苍岩山最高的一处寺庙:玉皇顶。</p> <p>下面照片也是山上的殿宇菩萨顶。</p> <p>下面是臥佛寺。</p> <p>当我们走到山顶边缘即将下山的拐弯处,看到的是苍岩山有名的“南阳公主庙”。南阳公主庙是苍岩山景区的重要景点,原址始建于隋唐时代,是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出家修行之地。据有关历史记载:南阳公主出生在皇宫,目睹父皇暴敛横征,看破红尘,愤极出家,削发为尼,修行六十二载,静禅林,扶济贫,德在四方。公主圆寂后,葬于南阳公主庙后的公主墓内。清代光绪帝敕封南阳公主为“慈佑菩萨”,由于南阳公主庙历经风雨,殿宇倾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遂对南阳公主庙进行了修复。重修后的南阳公主庙,构思独特,布局合理,气势宏伟,整个建筑呈隋唐建筑风格。殿内注像端庄,均系黄铜铸成,为国内所罕见。</p> <p>离开南阳公主庙后,我们即开始了顺着悬崖峭壁的道路下山。下面所拍摄的照片就是建在苍岩山悬崖峭壁上的庙宇 佛塔 碑亭等部分古建筑及其建筑周边的古树,还有连接各处建筑的栈道。走在这悬崖峭壁的栈道上,真的感受到眼前是一步一景的别具特色的绝妙景色。</p> <p>悬崖下 庙宇前 栈道边 峭壁上的古树。</p> <p>当我们沿着栈道走到半山腰时,猛然发现右下前方有一处特别耀眼的古寺庙建筑,这就是被誉为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的苍岩山悬空寺。其正式名称是桥楼殿,是福庆寺的主殿!(另两大悬空寺是:山西省浑源县境内恒山下金龙口悬空寺;云南省昆明市西山景区的三清阁。)</p> <p>桥楼殿是苍岩山最有名的一处建筑。只见在两壁断崖之上,凌空架有三座单孔石拱桥,即天桥、大石桥、小石桥,大石桥和小石桥上还各建有一座楼殿。从山下仰望,桥楼凌空飞跨,云移楼动,恍然欲飞,真不愧为悬空寺之称!</p> <p>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赐名“福庆寺”,一直沿用至今;清光绪时封南阳公主为慈佑菩萨。由于两度皇封,因而香火兴盛。福庆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整座寺庙借山势幽险,成殿宇奇绝,空灵毓秀,静中寓动,天工人力浑然一体。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桥楼殿,你看三座石拱桥横跨于好似万丈深渊的两边为东西走向的苍岩峭壁之上,并且其中两座桥上各建有一座楼殿,形成“桥殿飞虹”的天下奇观!</p> <p>下面照片所显示的建筑,总体称为桥楼殿,具体讲分四部分:一是照片中站着游客(是我们一起旅游的团友)的桥称作“天桥”,是供人员通行的桥梁;二是天桥往里边是第二座桥(在这个角度只看见建在桥上的建筑,看不见桥),桥上的二层红墙绿瓦建筑称桥楼殿,是苍岩山福庆寺最主要的核心建筑。也可以说悬空寺主要是指这座寺庙。三是在桥楼殿往里边有第三座桥,桥上也有一个楼殿,名称为天王殿亦称小楼殿,但是在这个角度既看不见桥,也看不见楼殿,因为是被第二座桥特别是桥上的楼殿遮挡着,所以在照片上显示不出来;四是桥的南面有一红墙綠瓦庙宇,称作圆觉殿亦称大佛殿。照片整个画面由悬崖断壁、苍岩绿树、天桥和金碧辉煌的楼殿庙宇组成。</p> <p>下面照片中建在桥上的建筑即是桥楼殿。桥楼殿属歇山九脊重檐楼阁大木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围出廊。建筑面积135平方米。殿顶敷黄绿琉璃瓦,翼角翅起较高。殿身上下檐均有斗拱。殿内塑释迦、毗卢、药师三尊,并在释迦佛背面悬塑山中观音,四周塑十八罗汉。两稍间有楼梯,可以登临楼上。据有关资料称,桥楼殿建于唐代。</p><p>&nbsp;&nbsp;&nbsp;&nbsp;桥楼殿座落在大石桥上,(由于天桥遮挡,在照片上看不见大石桥)该桥所处两崖间距大于往西17米处承载天王殿的小石桥,其凌空高度89米,跨度宽大,仿赵州大石桥,筑成敞肩拱桥,桥长15米,宽7.8米,拱石为青石质。为了与天桥和小石桥区别,所以人们称其为大石桥。</p> <p>天桥:位于桥楼殿东,长17.60米,宽4.40米,横跨两崖山间,由16道拱券纵向并列砌筑的独拱敞肩拱桥。东侧拱券石上,有带角的吸水兽各2幅,荷花,士兵举旗图案。天桥护栏为青石雕刻素面拦板。东面石上刻“飞虹并驾”。据考证,天桥建于隋代。</p> <p>天桥的桥面及栏板栏杆。</p> <p>从桥的西面拍天桥及圆觉殿。</p> <p>天桥的背面。</p> <p>天桥的南端即园觉殿,亦称大佛殿,福庆寺主殿之一,位于桥楼殿东南,坐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137平方米,单檐黄绿琉璃瓦敷顶,正脊为黄绿相间的高浮雕龙琉璃大花塔。殿前有一对方一尺的石雕,双狮盘卧,雕法古拙,中国少见。殿之檐挂一道光时的木匾额,上书“福缘善庆”。据碑文记载圆觉殿建于元代。</p> <p>从山上下来过了天桥后,从桥楼殿南侧往里走十几米下到低洼处拍摄了下面这张天王殿亦称小桥楼殿的照片。天王殿坐落在西南绝谷的小石桥上,小石桥横跨在两崖间的峭壁上。为拱券纵向并列砌筑的独拱桥。天王殿为歇山黄绿琉璃瓦顶的重檐楼阁式大木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顶殿身设计精巧奇特。殿左次间后山墙上壁有一小门,置楼梯以通上下。据碑文载,桥与殿同时建造于金代大定年间(公元1162-1189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p> <p>千百年来苍岩山以“雄、奇、秀、险、幽”众美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咏诗作画、拍摄影视外景。《西游记》、《乙未豪客传奇》、《卧虎藏龙》、《白龙剑》、《鸡毛信》、《大国医》、《破袭战》、《花木兰》……许多影视镜头在这里拍摄。</p> <p>站在下山道路中的两个绝壁山崖中间的阶梯上拍照桥楼殿和天桥。</p> <p>走到下山的半道,回过身拍照用于上、下山的台阶(共有300多个台阶)和远处的天桥和桥楼殿。</p> <p>下山途中景色</p> <p>我们的团友在桥楼殿留影。</p> <p>苍岩山庙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为每年阴历三月和十月。三月庙会尤为盛大,每逢此节香客云集,热闹非凡。苍岩山庙会源于对苍岩圣母的崇拜。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在苍岩山出家后,利用在宫中学到的医术在当地治病救难。她恩泽四方,留下许多动人故事,她涅槃后被尊为苍岩圣母。庙会已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艺术表演,人们自发组织各种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拉花、皇杠、耍狮舞龙等。</p><p>&nbsp;&nbsp;&nbsp;&nbsp;下面照片为苍岩山景区的游客服务区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