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攻克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

途次早行客

今天在《药物化学》中看到了氯喹,介绍说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老祖宗。看着它的结构和奎宁有点渊源,以前读博士时候有段时间对奎宁很有兴趣,就查了一下文献。一不小心就被最近一篇法国马赛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在《国际抗菌药物期刊》上的论文标题吸引了:<font color="#ED2308"><u>氯喹和羟基氯喹:攻克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u></font> 本人自以为略懂些化学和药物,但对于病毒和治病就是门外汉了。百度之,科技部发布的一则消息映入眼帘:化学专业的我着实有点兴奋:这么小个分子如今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而且就在几天前,钟院士也发现了类似结论,马上也要发表了!!我更加激动,对这个氯喹的好奇心和信心也顿时增长了好多分。 不过,很快又被今天早上的这条新闻“冷”了一下。不过是药三分毒嘛,这氯喹与几个月前的“双黄连口服液”大抵是不同的吧。<br> 氯喹(chloroquine)和羟基氯喹(hydroxychloroquine)结构十分简单,它们能拯救2020吗?Therefore,这好奇心就更加强烈了。 氯喹的来头到底如何?不查资料就不能凸显本人寡闻,除了青蒿素和奎宁,竟不知道原来这个药物80年前已经开始用于治疗疟疾了。发明这个药的人我也找到了,他叫Hans Andersag,拜耳公司的化学家。1934年首次合成了氯喹,并且很快发现它的抗疟疾活性比亚甲基蓝和疟疾平好很多,关键是还不会让皮肤变色!!这位科学家目光迥异,十分笃定,见之忘俗。 根据现有资料,Hans Andersag于1902年2月16日晚上10点30分出生于原奥匈帝国的一座叫Lana的小城(下面是他的出生证明:牛掰的人连这都会被人记录下来)。25岁就获得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跟随Richard Kuhn完成了维生素B6的首次合成。这个大名鼎鼎的Kuhn在1938年因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原来,Andersag也是名门之后啊。一想到这里和我的平庸,心里顿时也坦然了一些。 拜耳公司不愧是大公司,那么久远的实验记录本也被完好地保存在档案馆里。下面是1934年8月17日Andersag合成氯喹分子的实验记录:发黄的记录纸上,记下的可是人类与疟疾斗争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啊!德语版的,字迹有些模糊。用ChemDraw画出来,十分简单,丝毫也不酷炫:<b><font color="#ED2308">没有金属,没有催化,没有偶联!Simple enough is good enough!</font></b><br> 最后一张,是Andersag博士去世的头两年(1953年)在拜耳公司的实验室里工作的场景(67年前拜耳的实验室看上去就已经很高大上了,不是吗?这这样日耳曼古朴风格的实验室里工作应该是很多化学奖的梦想吧)最左边那位就是他!还是很年轻啊,谁能料到两年后就因为癌症去世了……<br> <div> 凝视着这个分子量只有319.18的氯喹分子,想想自己曾经在化学文献里面见过的那么多的类似的分子,怎么也看不出来它的神奇之处啊!于是,更加期待氯喹能在80多年后点燃奇迹。</div><div> 最后,我想,一个化学家如果能像Andersag博士一样,一辈子贡献一个这样有用的分子,活多少岁都是无关紧要的了。</div> <div>参考文献:</div><div>(1) Colson, P.; Rolain, J.-M.; Lagier, J.-C.; Brouqui, P.; Raoult, D., Chloroquine and hydroxychloroquine as available weapons to fight COVID-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20, 105932.<br>(2) Cortegiani, A.; Ingoglia, G.; Ippolito, M.; Giarratano, A.; Einav, S.,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loroqu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20, doi:10.1016/j.jcrc.2020.1003.1005.<br>(3) Krafts, K.; Hempelmann, E.; Skórska-Stania, A., From methylene blue to chloroquine: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antimalarial therapy, Parasitology Research 2012, 111, 1-6.<br>(4) Coatney, G. R., Pitfalls in a Discovery: The Chronicle of Chloroqu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1963, 12, 121-128.<br><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