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 4日13日业务学习:感觉统合训练

快乐允允

<p>2020年4月13日上午,由兰丽婵老师给全校老师讲解感觉统合课相关知识及训练注意事项。</p> <p>感觉统合(sensory intergraition)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72年系统地体出来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感觉统合。</p> <p>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有些孩子脑子并不笨,就是在学习的某些能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困难、阅读困难、计算粗心、情绪不稳定,等等,靠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不奏效,他们是多动症吗?是智力低下吗?是眼睛、耳朵有什么毛病吗?该怎么帮助这些孩子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多动症,也不是智力或生理问题,而是感觉-动作系统出现了问题,是训练不足而出现失调。这种症状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p> 一、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br>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如何进行训练?<br>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p>进行下列训练来刺激平衡能力的发展:</p><p>① 旋转运动: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p><p>② 摇晃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p><p>③ 平衡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p><p>④ 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p><p>⑤ 姿势反应性运动: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p><p>⑥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p> <p><br></p><p><br></p><p><br></p><p>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是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训练内容:堆积木、插棒。</p><p>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p><p>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综合训练能促进孩子协调性的发展。</p><p>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进行的相应训练有:小滑行板、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骑车等。</p><p>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进行的相应训练是:爬行、打滚、翻跟头、玩土、玩沙子石子、水、大些的孩子可以进行大笼球、羊角球、袋鼠跳、游泳等活动。</p><p>以上的训练项目和所用到的训练器材,教师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做出完整的训练动作。</p>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br>人是通过六感(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来感受外界事物,并通过感官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去,大脑在经过整合之后再指挥四肢行动,这个能力被称为感觉统合能力。它决定了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反应灵敏性、情绪稳定性、手眼耳协调性等。孩子是在母体中开始形成这种能力,并在后天的不断训练中完善。但<br>是,有些孩子由于先兆流产、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难产、摇抱少、爬行不足、活动受限、运动协调性差等原因,造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表现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写字比划和部首颠倒,阅读困难,计算粗心;做事或写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胆小害羞,板社交能力差,容易受挫折,缺乏自信;脾气急躁,粘人爱感哭闹;偏食,饮食习惯不良;怕人碰触,攻击性强,喜欢球招惹别人,等等。<br>这些问题在有些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项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觉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发集中,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题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据调查,普通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子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意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p>平衡木演示</p> <p>跳床演示</p> <p>旋转盆演示</p> <p>插棒演示</p> <p>示范羊角球用法</p> <p>滑板示范</p> <p>半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满满!学习路上永不停止!</p>

统合

孩子

训练

感觉

失调

大脑

儿童

学习

能力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