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方民俗(39)影子戏

张光友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影子戏</b></p><p><br></p><p><b>影子戏是衡阳方言,其实就是北方人讲的皮影戏。其演出形式与其他地方大体相同,因是用衡阳曲调和方言演出,在衡阳民间受到热捧。</b></p><p><br></p><p><b>衡阳影子戏,由于设备简单,对场地要求不高,过去在农村,常常是将一个扮桶倒扣在地,再在四周围上晒箪,在面对观众处留一个缺口,用两根竹竿支撑起一块白布,再置一张桌子和两把櫈子,挂上两盏煤油灯,场地布置便告完成。</b></p><p><br></p><p><b>整个演出只有两个人,过去有人戏称这种班子为“一套锣鼓一个打,一台菩萨一人耍”,二人班为一人在前台“掌桥”,边操影子边演唱;一人在后台操一套打击乐,边打边唱。两人协同,能演出一台数十个人物出场的大戏。</b></p><p><br></p><p><b>影子戏的行李箱不足30公斤,前箱内装各类影型50—60个,那些皮影造型,可谓美仑美奂,它们吸收了剪纸、绘画、雕刻等多门艺术的精华,其造型美观,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影型分为人物“身子类”,即构成人物躯体外形的袍褂、宫装、闲装、兵勇、肉身、猴子的“身子类”,构成人物脸部相貌的“头子类”,构成人物身份的“帽子类”,以及各种道具和兵器。后箱专装各种乐器和乐器支架。</b></p><p><br></p><p><b>用于影子戏演出的亮窗,也叫蒙子,是通过灯光将影型投到上面,让人们可以观看人物的举手投足的细节。旧时,蒙子以土皮纸糊在杉木框上,后改用白布。搭影子戏台的支架用竹竿和木棍,俗称把子,其中4根木棍做台柱,24根长短不一的竹竿支撑起整个影子戏台。戏台占地不到2平方米。影子戏用光,旧时一盏大号煤油即可;有电后,一个60—100瓦的灯泡,接上电源就可演出。</b></p><p><br></p><p><b>影子戏的头子用仔牛皮晾干、磨薄后制作,一般先在干皮上画好不同人物的脸面、着好颜色,雕刻成型,然后涂上生桐油。20世纪50年代,艺人开始用照相用的底片、幻灯片所用的胶来制作头子片。身型均由壳纸制成。壳纸的材料为一种叫做关刀纸的士纸,做壳纸要用放有明矾的糨糊,明矾与面粉的比例为1∶10。放明矾一是防虫、鼠咬,二是防潮不起霉。壳纸是在干净的门板上将关刀纸一层层反复叠合黏结、干燥而成。五层的壳纸用来制作影型的身子和帽子,七层的壳纸用来制作黑色身型的躯体和道具。壳纸晾干后用玻璃或木板压平。然后,艺人才在壳纸上描样、下裁、雕刻。</b></p><p><br></p><p><b>雕刻的工具是叫做油盘或蜡盘的垫板。用牛油、羊油制作的为油盘;用蜂蜡制作的为蜡盘。油盘或蜡盘做的垫板用来雕刻纸型时,一是松刀,能雕得透;二是不钝刀具;三是垫板经久耐用,可反复使用两三年。影型雕刻好、安装好各部位、操作签子之后,即用生桐油或透明漆涂纸型之上,然后晾干。涂了油的纸型即防潮,又耐用。</b></p><p><br></p><p><b>影子戏的演出内容十分广泛,内容多为传统戏。一般艺人可以演唱数百出剧目;一些名家可以演唱上千个剧目。有些连台本戏,可唱数天到半月,如《封神榜》《西游记》《列国志》《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征东》、《征西》《平南》《扫北》《粉妆楼》、《岳飞传》《包公案》《杨家将》等。</b></p><p><br></p><p><b>影子戏由于演出场地要求不高,收费也不贵,两个人的一场演出,除了吃饭外,每一次演出有三五块钱便可对付,农村家庭但凡有喜事,常常会请他们前来演出助兴,记得当年有的生产队为封山育林,就专门请来影子戏班在队里连续演出好几个晚上。</b></p><p><b> </b></p><p><b> 现在,影子戏在农村己无市场,留下只是我们这一代的记忆。</b></p><p><br></p><p><b> 注:照片来自网络,最一张借自孙先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