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看羊庄

马涛

<p>羊庄,是一个庄;</p><p>羊庄,是一个镇;</p><p>羊庄,是一条历史长河……</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史前文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史前文化看遗址,羊庄文化缩万年</span></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杜堂遗址,</i>由官桥北辛遗址向东不远,在羊庄镇杜堂村东北的薛河南岸,发现一件后李文化时期陶釜残片。这是目前发现的滕州人居最古老之地。</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2、东于遗址,</i>位于滕州市羊庄镇东于村附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 。 </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前台文化遗址,</i>位于羊庄镇前台村,为山区丘陵高台地,地名“庙台地”,也叫“化姑庵”。前台遗址内涵丰富,包含了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以及汉、唐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上下延续了6000余年。</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4、北台上遗址</i>,紧依滕州市羊庄镇北台上村西的大台带,长约一里许。 这处遗址内涵丰富,包括龙山、殷、西周及汉代几个时代。剖面土层中夹杂着从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3000年前后的岳石文化,经商周、秦汉、唐宋,直到当代的人类生活遗迹,如同一本厚重的地层历史书,一个朝代一层土,一“页”就是千年……</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5、滥国昌虑故城遗址</i>,位于羊庄镇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东南30公里。地处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p> <p>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p> <p>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夷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p> <p>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p> <p>小邾国历史上处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代。大赵庄和东庄里有出土的土陶为证。</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朝代更替</span></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范蠡建羊庄</i></p> <p>相传,春秋时期越国上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功成名就,急流勇退,遂与西施毅然离开了越国。他俩隐姓埋名,泛舟北上来到齐国。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拜为相国。三年后,范蠡再次辞官,散尽家财,到小邾国来寻访墨子。在墨子家乡附近,他看到滥国邑城(今羊庄土城)一带山清水秀、草茂粮丰,陶醉于这里的山水风光,就居住了下来。</p><p>不久,范蠡就在滥国邑城北(今羊庄镇赵庄村附近)和城东(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一带)建了两处烧窑,制作、经营陶器(当地居民至今还保留着制陶的传统)。同时,他还在城外的华采山上搭建茅屋开坛讲学,给附近的居民传授经商之道。西施则和人们一起牧羊于薛河岸边。由于牧羊人都想去听范蠡讲学,为了不让羊走失或弄混,西施便让他们在地上楔下许多木桩,把羊拴上固定下来。这样,大家就可以放羊听课两不误了。木桩后来被人叫作“羊桩”,今天的“羊庄”之名就是由其演化而来的。</p><p>由于在邾国主要靠制陶发家,所以,范蠡就自号陶朱公。几年之后,他们的三个儿子相继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于是,大儿子选择了在滥国邑城边薛河南岸造屋建舍。老二就紧挨着大哥,在西边安家落户。老三一看大哥、二哥都选好了地方,他就来到不远处的豹头山居住下来。因此,留下了“大在东,次在西,三幺选了豹头山”的民谣。这也就是范东、范西、豹头山(现更名为胡村)村的由来。</p><p>薛河自华采山东蜿蜒而来,绕山半周向西而去。河面到山北突然变宽,水平似镜,如一湾碧玉,人们把它叫做“范蠡湖”。岸边有一处一丈五尺的土台子,它经历风雨洪水的冲刷,仍安然无恙,这土台子被称为“钓鱼台”。传说,范蠡在经商讲学之余常到这里钓鱼。后来,有朱姓迁来在此南面几里处建村,便借这“钓鱼台”取其村名。</p><p>后来,范蠡、西施又悄然离去。由于他们好善乐施、仗义疏财。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便把陶朱公讲学的华采山叫作“陶山”。又在薛河之阴和陶山之阳建了两处范蠡祠(庙),“财神”、“商圣”范蠡被人们供奉起来。居住在陶山之阳范蠡祠南的一个村落,也被人叫作陶庄(今薛城区陶庄)。而住在陶山东、西的两个村庄则分别被叫作陶山东和陶山西村。</p><p><br></p> <p>西施饼</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2、鲁班在羊庄</i></p> <p><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曹操恨羊庄</i></p> <p>曹王墓位于滕州市羊庄镇上曹王村后山上,为一汉代墓群。</p><p><br></p><p>传此地埋葬了汉末遇难的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奴仆和其他亲属数十人。曹嵩死后,其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迫使朝廷追封其父为曹王,今曹王墓村因此而得名。曹王墓汉墓群,清末还较完整,山上建有纪念亭,墓群周围桃李满山,故曹王墓村又名桃花村。该墓群清末以来屡遭破坏,地表已荡然无存。</p><p><br></p><p>据说该曹王墓村坐落在蟠龙山下,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相传是曹操之父曹嵩埋葬于此,该村因此取名曹王墓村。 相传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而逃往南方。曹操之父曹嵩闻儿子闯了大祸,惹下了灭门之罪,连夜带着家眷、家丁逃往徐州东南深山老林去避难。董卓死后,农民起义军蜂起,各霸一方,曹操亦趁机扩充势力,拥兵数十万,旋回中原,意图争霸中原。此时,曹嵩探知儿子得势后,便携眷仆70余人投奔。途径徐州郡时,徐州刺史陶谦想借机讨好曹操,随即将曹嵩一行留下设宴款待。因曹嵩寻儿心切,陶谦挽留不住,于是送与曹嵩大宗金银、珠宝玉器作为路上的开支,目的是要曹嵩在曹操面前美言几句。临别时又派部将张闿率百余人护送,并训令限期安全抵达兖州,并严防曹操政敌追杀曹嵩等人,若超期不到或者路上照顾不周定当问罪。</p><p><br></p><p>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夏,张闿等护送曹氏一家从徐州启程,途径兰陵郡昌虑县三官庙村(今羊庄镇曹王墓村)。该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山清水秀,桃李芬芳,庙堂宽宏,东院六间客房专供俗家子弟、过往商贾、善男信女投宿之用。此时,曹氏一行经几天奔波,身心疲惫,便决定宿在三官庙。午夜,忽然狂风大作,雷雨倾盆,暴雨一直持续了三天。这时张闿已生歹心,便暗中与部将商量:“曹氏带了那么多珠宝银两,我们如若是夺取这笔财帛准能享用后半生。我们投靠陶谦数年,劳碌弥志,终无出头之日,曹操乃一奸雄,我们投靠定得不到重用,反正已误了到兖州的日期,那我们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曹嵩,然后远走他乡如何?”部将纷纷表示同意。几人商定后,便叫来亲信,许以重金,将曹氏亲属奴仆70余口全部杀光。据传,当时有村民晓知现场者:曹嵩单衣冒雨翻墙逃跑,刚过墙即被追上杀掉,经过半夜杀戮,随行的眷属无一幸存。随后,张闿及部众便携财帛远遁东南琅琊占山为王了。</p><p><br></p><p>曹操得知全家遇难,悲痛欲绝,因此一时失去理智,带数万兵马从兖州十里横队直扑昌虑县而来。赶到三官庙看到父亲被害的惨状后,立刻下令:“排成十五里横队,见人就杀,鸡犬不留,直奔彭城,血洗徐州”!曹军所经之地一片血海,军令如山,曹部属不忍心滥杀无辜,几位大将冒死进谏说:杀害您父亲的是陶谦部将张闿,庶民百姓无罪,我们应当讨伐陶谦杀张闿。”经部将的请求,曹操停止杀戮令。回到三官庙,曹操就地厚葬了遇难的父亲、亲属及奴仆。墓群在蟠龙山之阳,从山顶向下,依次排列:曹嵩居上,亲属家眷居中,奴仆在下。曹嵩死后,曹操回到中原,积聚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迫使汉献帝追封其父为曹王。随后,又迁来居民,改三官庙村为曹王墓村。</p><p>曹王墓村有着文化遗存较丰富的汉墓群,明清时保存还较为完整,建有纪念亭,后因屡遭破坏,地表物荡然无存。</p><p><br></p><p>曹嵩(?—193年 或194年 ),字巨高, 沛国 谯县(今安徽省 亳州市)人,是 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 中常侍 大长秋 曹腾的养子 。</p><p><br></p><p>延康元年(220年), 魏文帝 曹丕继任 魏王后,追尊曹嵩为太王。同年, 曹丕登基为皇帝,追尊曹嵩为太皇帝。</p><p>据传,太平天国北伐以及韩复榘主山东时,两次开挖过曹王墓,其中即1933年中央研究院及山东古迹研究会联合对曹王墓汉墓群进行了清理,发现石室墓10余座,出土了一批贵重汉画像石,汉代制钱、护心镜等文物。见当年香港大公报及《续滕县志》。据考,韩复渠执政山东时、大跃进期间、文化大革命中屡遭破坏,现墓碑已平,仅有墓碣数块。曹王墓根据出土文物及墓椁石画像,确定为东汉至晚期墓葬群。</p> <p><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4、徐懋公葬羊庄</i></p> <p>徐懋公墓位于距市区20公里的羊庄镇白杭村东南。墓碑碑高225厘米,宽100厘米,碑首正书“唐太尉徐公墓志铭金章宗明昌四年正月立”。碑身四周皆刻文字。</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张孝纯望羊庄</i></p> <p>望林台,又名“阁老台”,建于北宋初年,为阁老张 孝纯所建。相传,张阁老在与村子一河相隔的张家林地修建了自己的陵墓,因害怕被别人抢占,就修建了一座高六余丈的品字形土台,每日登台眺望看守。虽然经过 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望林台已不复当年风貌,但仍留下了如今的北台上遗址,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6、沈万山离羊庄</i></p> <p><br></p><p>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沈家村有个财主沈万山,家有土地九顷,雇用长短工10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将要旱死,这时沈万山家中的割草佣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绿鲜嫩的草,日子长了,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就问割草人:“天这么旱,怎么割来这么多好青草”。当时,他没把割草的地方如实告诉东家。沈万山一连几天,跟随割草人后边,偷看着,见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华里处的沈家桥底睡觉,睡到中午无人时,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一天,沈万山强令割草人领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岭上有一片圆形的草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草,于是就让割草人割,割后随即又出来了,割得快,长得快,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此山西南靠凤凰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第二天带着两人到那里挖出了一个铁盆。后来沈万山买了一头猪用它喂猪,猪长的很快,把猪杀了以后,就用此盆洗手洗脸,一次沈万山的儿媳妇洗脸时,不慎把一戒指丢进盆中,越捞越多,沈万山知道后,认为此盆是件好东西。沈万山得宝后,借助宝盆的神力,为村民打了72眼井,铺路架桥造福村民。此后沈万三广置田财,几年间,他“地有千顷、瓦舍百间、骡马成群、财宝万贯”成为鲁南首富;后来沈万三来到江南苏州周庄,见周庄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之地,他便开始在这里打拼,很快成为富甲天下的沈万三。数年后,长江决口,朝内推测某地方一定出现宝贝(据说一出现宝贝长江就要决口),皇帝下告示“谁若能堵住长江决口,就赐给谁高官厚禄”,沈万山知道后,揭回告示,带着聚宝盆来到南京与皇帝讲好条件,皇帝随口答应“四更借、五更还”。沈万山来到决口处,拿出“聚宝盆”往盆内放一把土,放到决口后,立即堵住决口。然后,沈万山去朝内讨取高官厚禄,并到五更去取“聚宝盆”,谁知道等到天明,才打四更鼓,据说这是皇上为了骗取宝物将五更改到四更,南四北五的说法以此说起。沈万山到朝内就被扣住,问他得宝的情况,并说他得宝不献,罪该万死,前辈该斩,后灭九族。把沈万山家的坟墓掘成了坑(今沈井村内的大水坑,就是原沈家的林地),沈井村的百姓听说沈万山得宝不献,犯了灭门之罪。有的外逃,有的改名换姓,沈家从此绝后,沈家村的水井也被填平。</p><p><br></p><p>  后来,迁此定居的人们,为了不忘沈万山的恩义,又把该村易名为沈井村,但至今沈井村没有一家姓沈的。沈万山当时的住宅在沈井村东南角,在大跃进时期,沈井村的魏某在平整土地时,一镢揭开一眼神秘的井。井深12米,直径1.5米,水位2.1米,石砌结构完整,表层风化变黄,这眼古井就是当年沈万山用过的水井。</p><p><br></p><p>  “聚宝盆”堵住长江决口后,成为大土原,后来就在上面搞建设,传说“聚宝盆”已落在南京中华门底下,民国时期,国民党当局听说沈万山的“聚宝盆”在中华门底下,就下令挖洞取宝,结果挖了能住一个连的大洞也没找到宝盆,据说宝盆又回了沈井村,后来做防空洞用。</p><p><br></p><p>  至今,沈井村北牛蛋山的小丘岭上还有个小坑,坑内直到现在还不长草。</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革命年代</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李乐平是大赵庄人</b></p> <p><br></p><p>   李乐平(1906—1971)原名李子升。滕县(今滕州市)羊庄镇赵庄人。20岁到上海法租界以巡捕为职业作掩护, 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委任为上海法租界华捕地下党支部书记兼中共江苏省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4月6日被捕入狱。 1937年8月,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后获释,后返回原籍滕县。经中共南京办事处批准, 留滕开展抗日工作,与中共滕县党组织接上关系。1938年3月,他与王见新等人在滕东善崮村创办了“农民抗日训练班”。继而在其基础上组建了120余人的“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5月,沛、滕、峄三县抗日武装合编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亦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 ,9月,被任命为第一总队政治委员,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政委。1939年12月,调地方工作,历任鲁南区党委秘书长、鲁南专署专员、鲁中南区党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副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局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71年9月19日逝世,同年11月17日被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政工组批准为革命烈士。</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洪振海是北塘村人</b></p> <p>洪振海,又名洪衍行,1910年生,山东滕县人。自幼随父亲在枣庄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抗日战争时期,洪振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枣庄路矿工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的枣庄、临城和微山湖一带,威名远扬的人民抗日武装,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他是第一任大队长。</p><p>出生地滕州市羊庄镇大北塘村</p><p>出生日期1910年</p><p>逝世日期1941年</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3、滕县县委旧址</b></p> <p>旧址在羊庄镇庄里村</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滕县县委诞生地</b></p> <p>诞生地在羊庄镇大赵庄村</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悠久古树</span></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u>1、薛河古槐树</u></i></p> <p>薛河古槐树 位于滕州市羊庄镇薛河村河东岸,由于地面垫高,树在坑里,坑深约一米余。树种国槐,树龄2000年,虽然历尽沧桑,但仍枝繁叶茂。据传曹操曾在此树下拴马,原有栓马亭一座。往北不远处有“曹王墓”村。</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2、千年园柏</u></i></p> <p>大赵庄村大圣寺内园柏,树龄1100余年。</p> <p><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u>3、古银杏</u></i></p> <p>明朝山西会馆在镇政府院里,内有一棵400多年的银杏树,是明朝山西会馆的遗物。</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昨日羊庄,历史悠久,明天羊庄,灿烂辉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