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万物可爱,春风温柔;四月,草长莺飞,阳光正好;四月,月色溶溶,花开锦绣。人间最美四月天,一切都充满着让人愉悦的生机。 美好的季节,要做美好的事。费小英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学科顾问梁夫霞老师和工作室领衔人房昀老师的引领下,认真进行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系列课程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词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交流与学习,工作室定于四月十日晚上七点召开词汇教学研讨会。 为了提高线上研讨效率,学科顾问梁夫霞老师别出心裁,以抢红包领任务的方式,确定了本次研讨会上发言的六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话题的汇报,并通过制作课件来发言汇报,进行研讨。工作室是第一次以这样新颖生动的方式开展研讨活动,抢到任务的老师们都精心准备,跃跃欲试。 四月十日晚七点,工作室全体成员准时相聚于云端,一场别开生面的词汇教学研讨活动如期而至。研讨会在房昀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六位老师针对有关小英词汇教学的六个研讨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精彩的发言汇报,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老师们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 No.1 率先发言的是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赵玉凤老师。赵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采用了三段五环式的教学模式,即:Warm u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和Progress。 然后结合自己平时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方法策略,并以六上5A Let’s learn为例,娓娓道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她是如何具体进行词汇教学的。最后,赵老师还分析了自我感觉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了大家很大的启示,值得学习。 No.2 任广娟老师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词汇教学中关注的方面和具体做法。同时进行了自我剖析,反思了自己还需要加强的方面。任老师对平时词汇教学中三大误区的分析,说出了我们工作室大多数成员的心声,这些误区也是我们大对数老师心中存在的困惑。任老师的汇报,为我们解开了许多困惑,大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成长。 No.3 刘桂娟老师从词汇的音、义、形三方面,具体分享了自己的语音教学策略、词形教学策略和词义教学策略。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大家听完之后都觉得受益匪浅,这些策略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刘老师平时爱学习、并善于总结,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学习。作为一名小英教师,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去,才能更好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与发展。 No.4 沙瑞雪老师梳理了有关情境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剖析了词汇教学中情境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就为什么要进行情境创设、如何进行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都做了具体的阐述。沙老师认为“境为情设,情由境生”,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教和学”在情境中达到互补,才能最终达到老师易教,学生爱学的目的。通过聆听沙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词汇教学中的情境性原则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No.5 刘阳老师以第3讲中的课例(沪教版小学英语3AM3U2第3课时)为例,阐述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如何体现词汇教学的重复性与趣味性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通过活动来实现目标。刘老师的解读,让我们对词汇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重复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我们工作室下一步进行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No.6 房昀老师从第3讲中的课例(沪教版小学英语4AM3U3第1课时)入手,分析了教材单元结构以及本课时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课例中应用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并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举例说明了应用性原则在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房老师的独特见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p>房昀老师就其他五位老师的发言也分别给予了点评与肯定,并期望工作室其他成员们也能受到启发,多多学习各位老师分享的宝贵经验。同时,房老师鼓励大家,要坚持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就会收获很多。</p> <p>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讨学习,大家都总会受益匪浅,满载而归。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记录了大家的所思所获,点点滴滴,都是痕迹。瞧,我们认真的样子,真美!</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巧教会教 活学活用</b>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词汇课例研究学习体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 房昀</div>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明师学院,专家引领;巧教会教,深度学习。<br>根据工作室的学习计划安排,我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针对词汇教学的内容、重要性以及词汇教学的原则进行了专项学习,收获还是非常多的。<br>一、对于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刻<br>《义务教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br>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提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机会,还要为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创造条件。英语词汇教学亦是如此,因为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根基。通过近期的学习,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最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br>二、对于教材的研究更加深入<br>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获取信息或表达观点。在各项学习活动中有许多的方法和原则,如:识别和归纳词法规则,记忆词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和用法;根据语境使用适合的词汇等等。通过车建琴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对于词汇教学的解读,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教学反思:词汇教学中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是否理解并运用了词汇的学习规律?是否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词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br>为此,对于自己所教的四年级下册教材,尤其是各单元词汇课部分的内容,我进行了更加反复的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自己还是走了很多弯路的,对课例的研究不够透彻,教材中的很多“经典”没有挖掘出来,甚至总是不敢给学生讲教材以外的知识,自己被教材的表象给框住了。通过近期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路更开阔了,而且有了很多的新想法,比如: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深挖教材内容、关注教学细节、增加语言输入的“量”,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适当的语言输出、在联系前后课时、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情境创设方面再下些功夫。在近期的网络直播课中,我也在进行着大胆地尝试。<br>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做到活学活用,争做巧教会教的新时代英语教师。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情境中教学词汇,构建生动课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词汇教学系列课程学习体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沙瑞雪</div>在工作室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车老师有关词汇教学的有关知识。词汇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词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呢?词汇教学原则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通过对车老师第二课时讲座的学习,我对这些知识又有了深入的理解。<br>词汇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词汇的学习规律为依据。车老师指出。死记硬背养成习惯的学习方法已经过时,现在词汇教学强调意义记忆,注重学习过程。二词汇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我们的教材是以话题为核心,以单元为单位选取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因此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模块的形式出现。并且围绕模块话题组成单元。这样话题更加明确,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又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迁移。在这样的依据之下,词汇教学应遵循四条原则。一、情境性原则。二、重复性原则。三、趣味性原则。四、应用性原则。<br>在讲座中,车老师举例说明了情境性原则。创设节日文化情境,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文化。我个人认为这是情景原则之一。车老师以牛津版about me这个单元举例说明。本课时是about me当中的第二课时,确定的话题为Making gingerbread man。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身体部位的相关词汇,正确使用核心句型向他人介绍自己。通过设置的这个话题。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教学活动设计前已经设定了一个节日文化的大背景。<br>在教学片段中,共呈现了四步的教学设计。第一步,教学设计know more about the Gingerbread man。设计了问答。What is it?what color is it?When do we eat it。这些问题并不是脱离情境而任意提出的,是在教师给予了gingerbread man的图片以及名片卡。在这种直观的图片与文字的呈现下,创设出直观情境。在大的话题情景中,回答四个问题。第二个教学步骤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这是利用歌曲动画延续同一个情景的创设。这种情境更加生动有趣,容易被低年级的孩子理解。以便知识的迁移。第三步:Students do a quick response。在这一步当中涉及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情景之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第二个问题,When do we make and eat the Gingerbread man。是对构建完整语篇的一个铺垫。一个完整的情景下的语篇形成,在这样的情景中,将本科的知识融于所有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词汇教学任务。<br>在认真学习完车老师的讲座后,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英语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既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实物、图书、手势等直观手段,使学生亲身生动具体的感受。驱动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同时对他们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学方法。<br>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自己虽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情境创设,但是创设的情景过于狭隘。基本基于教材,不能提升深度,而且情景的创设比较片段化。通常集中在导入阶段或者最后的拓展阶段,很难贯穿始终。另外情景的创设有时非常生硬,为了创设而创设。活动的方法也非常的单一,不能像车老师所出示的示例那样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将前景贯穿始终。在车老师的示例中,情景的创设自然而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自始至终融于情景中。贯穿与导入。新课呈现新课及课后练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钻研,将情景教学自然化。<br>现在我以四上六单元Meet my family A Let’s learn。为例说一下自己创设的情境。第六单元的主题是meet my family,主要学习家庭成员称谓及关系。本课是六单元第二课时。以meet my family为主线,学习parents、 cousin、Uncle、aunt,baby brother称谓及关系。我设置的主题情景为家庭聚餐照。1.greeting. Know more about me. Introduce me and show the photo of my family。2. Sing a song my family。3. 出示Amy一家家庭日聚餐照片介绍西方文化有关家庭制的文化,学习五个家庭成员的称谓,并比较熟练地运用句型介绍家人。4.用学生自带的家庭照,使用句型和单词介绍自己的家人。5.利用绘本Bunny’s family利用Bunny一家照片形成思维导读,构建知识网络。整个的设计以家庭聚餐为主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br>总之,境为情设,情由境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和学在情境中达到互补。最终达到老师易教。学生爱学的效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基础词汇课 隐藏大智慧</b><br>---词汇教学系列课程学习体会<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刘桂娟<br> 最近一段时间,跟随工作室的活动安排,我认真学习了车建芹老师主讲的词汇教学系列课程。这次学习让我对词汇教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次线上交流活动,倾听其他老师对讲座内容的理解以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分享,我对词汇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感觉到原本认为最为简单易上的词汇课,其实充满着大智慧。想要上好一节词汇课,并非如我认为的那么简单。<br>一、“我认为的”狭隘与局限<br>词汇教学的内容包含音、形、义三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一直秉持“音义领先形随后”的原则。但通过本次学习发现,一直以来我所理解的“音、义、形”,特别是“形”和“义”与专家所讲的内容还有一定偏差。我一直把“形”简单的定义为词汇的写法,单词是什么样子,由哪些字母组成;认为“义”就是单词的含义。一直没有把单词的词形变化作为词汇教学的内容,而是把它归类为语法教学的一部分。对于词义更是不知道应该包括它的语法意义。<br>二、语境的创设大有智慧<br>车老师给出的词汇教学策略中反复提到依托语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运用词义。在讲词汇教学的原则时第一条说的就是情境性原则。由此可见情境的重要性,而这一条恰恰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地方。我们词汇教学有一个原则是词不离句,句子本身就是一个小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并不是那么难,但是创设一个完整的大语境,整节课有一条连贯的主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像沙老师说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为了引入话题而去创设一个语境。如何创设符合话题的完整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以及其他课型的教学是我们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br>三、词汇教学的四条原则我做到了几条?<br>车建芹老师提出了词汇教学的原则有:情境性原则、重复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反思自己的词汇教学,这四条都涉及了,但经不起仔细推敲。情境有时不太完整;重复性里提到教学设计要有新颖性,而非机械的重复,这一点做得就不好。我的“重复性”更多体现在重复的跟读与操练,活动缺乏层次性;趣味性在低年级还比较明显,高年级就没什么趣味了;应用性原则体现在每节课的Production 环节,但有时效果不是很好,我想这跟前几条做得不到位有关系。<br>反思自己的词汇教学,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有待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也更加体会到不要对词汇教学掉以轻心,一节词汇教学课并非教几个词汇而已,这背后可以有完整的语境,有隐藏的文化,有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越来越有智慧的老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夯实基础 提升课堂</b><br>——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系列课程学习体会<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任广娟<br>车建琴老师小学词汇教学课程系列的第一讲注重介绍了词汇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词汇教学。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第二讲第三讲词汇教学的内容和原则则渐入佳境。让我收获更多。<br>正如我们所知,词汇教学包括音、形、义三方面。车老师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详细讲解了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词音:在进行单词教学之前,我都会反复查阅单词的发音、练习,防止出错;充分利用自然拼读法,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语音教学,培养学生听音能拼、见词能读的能力。词形:英语中的单词词形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会发生变化的。词形变化复杂,我们如何让学生掌握呢?首先老师要熟记于心,了解构词,识记词形,借助结构,了解词形。这一部分我平时都是把一些词形变化融入到一些简单易学的童谣、歌谣、口诀之中。比如:基变序,有规律,123特殊记,8去t,9去e,ve要用f替.见y变为i 和e,词尾加上th,若是遇上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词义:词义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它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车老师所提到的词形学习策略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车老师举例给我们讲解了如何依托语境,理解词义、运用词义,依托故事,运用词义。也让我思考,在词汇教学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利用我们的故事教学资源,去让学生运用词义。<br>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的进行都要有规则,我们的词汇教学也讲究原则。我们词汇教学的原则提出是有依据依据的: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词汇的学习规律教材的特点为依据。词汇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记住几个单词,更是希望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能享受学习过程、了解文化常识,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车老师也多次提到我们词汇教学原则的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我们的教学要始终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的教。在学习了词汇教学原则以后,诸多反思体会希望能够利用起来,提升自己词汇教学水平。<br>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每位小学英语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教学是没有定法的,但是又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有积极进行探索并不断进行总结,才会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升。<br><br><b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论词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关系</b><br>——词汇教学专题学习体会<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赵杰<br>在学习了车建琴老师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专题讲座的第一讲,明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后,我们接着学习了词汇学习的内容和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词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我应该怎样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大框架中进行词汇教学。思考过后,对此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br>一、词汇教学内容的递进性<br>词汇包括音、义、形三要素。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音、义、形,并能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之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词汇的音和义两个要素,而对词形不过早地提出过高的要求,仅达到能够听懂、会说、会读的三会目标即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体现出明显的递进性,对于单元词汇,不仅要能够听懂、会说、会读,还要达成会拼写单词的目标,即在学生掌握了词汇的音和义的基础上对词形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体现了词汇教学内容的递进性。<br>二、词汇教学情境的递进性<br>正如车老师所讲,对于词汇音、义、形的教学又要遵循情境性原则。而在单元这个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中,我们所设定的统一的大情境也必然具有明显的递进性。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个统一而又逐层递进的情境中逐步习得词汇的音、义、形的。<br>还是以三下Unit5 Do you like pears?这一单元为例,我们是否可以设定fruit party这个大情境,把Part A Let’s talk 与Part B Let’s talk融合在一起作为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对orange,pear,apple,banana和grape等单词达到能够听懂、会说、会读的要求,重在在语境中感悟话题,获取语料。第二课时,延续fruit party这个情境,孩子们吃完水果后进行了一些与水果有关的游戏,在这个情境中进行本单元词汇的学习,进行词汇操练,并更多地关注词汇的词形以及语用。<br>总之,词汇教学必须依托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开展,只有在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中词汇教学才能得以循序渐进地开展。<br><b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乘着春天的翅膀成长</b><br>--词汇课例学习体会<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王艳艳<br> 春风化雨,变作竹节生长的力量,研读学习助我不断成长。<br>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到词汇是语言表达的最小的独立单位,词汇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水平。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入门阶段,词汇学习策略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后续的发展。通过第二讲和第三讲的学习,我学习到了词汇教学的内容-词的音形义及其教学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活动的教学策略,以及词汇教学的四大原则:情境性原则,重复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在六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力例分析解析下,对词汇的第二讲和第三讲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r>要想使学生掌握好单词的词音、词形和词义,我们就必须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我经常用到的就是一些游戏活动,比如听音指词、手势拆音等活动,这些活动在课堂操练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游戏活动特别感兴趣,他非常愿意跟着老师去做去模仿。这么做也符合课程标准中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br> 词汇的机械操练与重复,只会让学生暂时记住这些单词,而难点就在于如何去运用词义。这是在实际考试过程当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知道词义,认识单词,也会读,就是不会运用。我想这还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忽略了四大原则:情境性原则,重复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其实在平时的词汇教学当中也尝试依托语境进行词汇教学,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理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境进行词汇教学,但是却没有像视频中专家所举例的那样,做到情境的连贯性、统一性,这也体现出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原则。<br> 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获取信息或表达观点,这是词汇教学的应用性原则。词汇到底如何真正的应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课堂词汇教学中除了机械的操练,还要进行有意义的,有一定语境的操练。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eather A let's learn这节课中,主要学习了cold,hot,warm,cool四个表达天气的单词。新授部分是让学生结合天气预报这个情境来学习这四个单词,在后续的练习拓展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来应用这部分天气词汇。我尝试继续引用天气预报员这个情景,先是询问学生,which city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哪一个城市?Can you make a weather report for it?你能为这个城市充当小小天气预报员做一下天气预报吗?Can you introduce Feixian's weather to them?把教材的情景和学生的实际情境就结合起来。<br> 当然词汇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不简单的课题。它是我们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我们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必须经过的第一阶段,此为教学重中之重。<br>春暖花已开,与万物共成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强词汇教学 夯实语言基础</b><br> 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丁明艳<br>词汇是语言表达的最小的独立单位,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水平。通过学习车老师的第一讲的内容,让我对词汇教学的意义以及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个整体上的理解。第二讲词汇教学的内容与第三讲词汇教学的原则让我对词汇教学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特别是讲座中的具体课例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实践。<br>首先,合理利用教学策略,提高单词学习能力。词汇教学的内容包含音形义三个方面,词音方面,一般的字母及字母组合都有其固定的发音规律,根据单词的读音规律进行拼读单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比较朗朗上口的chant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音节,辨别发音。单词的词形则在不同的语境之下由于人称、时态和语态的差异而使用不同的形式,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了解构词,识记词形;借助结构,了解词形等方式。而词义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通过依托语境和故事进行理解和运用词义。<br>其次,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创设语境。词汇教学的原则有情境性、重复性、趣味性和应用性原则,这赋予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获取语言能力,文化品质、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而词汇学习的过程则围绕单元话题为中心,结合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教材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进行迁移运用。在教学设计方面,注重以情感驱动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驱动学生的学习和记忆。<br>在我日常的词汇教学中,关注到了词汇的音形义的学习,但是忽略了语境的重要性。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学习某个单词或者背记单词,而是需要置于在一定的有意义的语境中,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交际与应用,在语境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图片,歌曲等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比较快速的吸引到学生。而中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擅长思考,因此需要设计一些有思维含量的活动与问题。<br>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不断的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对象,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在今后我的词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对照和提升,学习理论的同时,不断的进行实践反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复与趣味同在 提升词汇教学水平</b><br>——词汇课例学习体会<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刘阳<br>在学习了车建琴老师Oxford English 3AM3U2 《About me》第三课时这一课例后,让我对词汇教学的重复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单元整体教学中单元总目标和分课时目标中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的体现也有了新的认识。<br>在本课时当中,单元目标和三个课时的分课时任务充分体现了词汇教学的重复性原则。单元总目标里由介绍家庭成员、朋友,然后到介绍自己和他人,最后拓展到介绍动物,三条目标都是介绍,充分体现了词汇教学的重复性原则。其次,在分课时目标中,第一课时是学习及辨识脸部的身体部位单词,并能够运用My eyes are... / My nose is...判断使用单复数表达身体部位的特征;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加入了除脸部之外的身体其它部位的单词的学习,并进一步判断表达身体部位的单复数,并加以特征描述,同时增加了运用句型I can...with... I like...根据对于自己身体部位的了解分析不同部位的功能,在描述自己特征、能力、爱好的过程中凸显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第三课时则是在前两课时掌握了介绍自己、家庭成员和他人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核心句型及身体部位的词汇,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拓展到描述各种动物的身体部位及外貌特征以及该特征的功能,并尝试模仿及演绎。层层递进的分课时目标设定充分体现了词汇教学的重复性,也体现了层次性和递进性。<br>对照这一课例,我也对我们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这一单元的单元整体设计有了新的一些想法。本单元的核心词汇是7个有关水果的单词,核心句型有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 I like... I don’t like...同时也是需要学生了解并判断运用水果词汇的单复数形式,跟这一课例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么在单元整合过程中我们就不一定非得框死在我们的教材中,可以将单元的整体内容重新打乱组合排列,比如在第一课时可以先掌握4个水果词汇apple, pear, orange, banana,由最简单的I like...引入学习词汇,再过度到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的学习上来;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掌握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加入另外3个水果词汇grape, watermelon, strawberry,复现旧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I don’t like...进行学习;第三课时基于教材中去Sarah家做客的场景,设计到来自山东的张鹏家做客的情境,并由此在巩固复现前两课时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运用,并能够加入一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介绍给学生,增加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浅谈关于词汇教学思考</b><br>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王安娜<br> 词汇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无论学习哪种语言,词汇都是丰富目标语言知识的关键。在在本次学词汇教学内容策略对于词汇教学有了跟家深刻的认识。<br>词汇教学的原则的提出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和词汇学习的规律。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自我约束力欠缺,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使得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听不懂、听懂了但是记不住、记住了却不快乐的情况。想让学生尽量理解并记忆词汇,可以利用在读音方面的一些规律。正确的发音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很快记住一个新单词。如果学生知道如何发音,就可以很容易地拼写它,这在听力中的作用也是异常重要的。要想很好地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发音,就要认真落实自然拼读教学,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听音写词。<br>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将记住的知识应用到生活里,陶行知先生的代表理论就是生活教育,教育就蕴藏在生活之中。教材的设计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话题与学生生活相关,在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语言成为学生交流的工具。<br>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偏重于音、义和用。学生都爱唱爱跳,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朗朗上口的歌谣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发展其个性,展现才能。在教学中,利用现成的歌谣,还可以利用学生已会的歌谱创作一些简单的歌谣,也可以是简单的有一点节奏的 chant说唱。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歌谣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脱口而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我会经常加入chant或者是sing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br>游戏教学策略是我在平时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如:我在教学" climb mountains、do morning exercises, play sports……"等词组时,孩子们总不能很好的读出。我便适时告诉孩子:我们要玩炸弹游戏,遇到炸弹就只是拍手,不读单词,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快学生单词学习的速度。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枯燥的单词教学,反复的朗读,难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门对游戏可谓是喜爱有加。在各种游戏中他们反复朗读单词直至掌握,就简单有趣得多了。<br>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当前的教学没有完全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进度,更多教师中心的方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调整。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都说一遍。英语词汇本身就复杂多变,毫无规律的讲授,根本不能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有时候过于重视课堂气氛,自己认为一堂优秀的课就是氛围活跃,学生要快乐,于是在课堂上不停进行游戏,但重乐轻智,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累。<br>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策略,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使他们有更好的词汇根基,更轻松地学习英语,与人沟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达到好的词汇教学效果,就要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策略,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记住并受益,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和交流。词汇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发掘创造。</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词汇教学系列课程学习体会</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费小英名师工作室成员 王巧瑞</span></div>近期,工作室集体学习的是车建琴老师的词汇教学系列课程第二讲和第三讲。通过学习和线上研讨活动,我加深了对词汇教学的认识,更新了词汇教学的理念和原则,也丰富了教学策略,从其他老师们的<br>分享中也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br>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即词音、词形和词义。词音就是单词的读音,词形是指单词由哪些字母组成的。主要注意的是:英语中单词的词形在不同情况下是会发生变化的。同一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由于人称、时态和语态的差异而使用不同形式。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形变化等。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单词的含义)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很多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br>二、我们在教学中,要按照音、义先行而形随后的顺序来教学。不同的方面,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我在词汇教学中关注主要有以下几点:1.词音方面:简单单词,直接拼读。长的单词:拆分音节、降低难度。对于一些较长的单词,不管是读音还是词形书写,学生记忆起来难度都比较大,所以可以利用拆音节的方式,再配上数手指动作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巩固记忆。比如五年级下册三单元学习月份的词汇,单词都比较长,难度大,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如January可以分为Ja-nua-ry三个音节 ,September可以分为 Sep-tem-ber,November可以分为No-vem-ber,December可以分为De-cem-ber。其实这一点和车老师所讲的在教授词音时运用游戏活动来理解音节的策略是一致的。也可以用打拍子、砍胳膊等的操作法。2.词形方面:归纳规则,特殊除外。不同语法情况下,词形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总结规则来记忆,对于不符合规则的、特殊的要记住,心中有数。3.词义方面:归类记忆,巩固词义。比如三四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具类、颜色类、身体部位、水果类、家人类、动物类等来归纳,分类记忆单词。高年级也可以归纳不同的分类。通过分类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和用法。<br>三、学习了车老师介绍的词汇教学策略,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理解的策略方法。1.依托全身反应法,理解词义。比如教授动作类词汇时:eat,jump,walk...等,我们老师做吃东西、跳、走路的动作,学生瞬间就会明白意思了。2.通过直观呈现法,理解词义。比如三年级教授文具、水果类词汇时,可以用实物;比如教动物类时,可以用简笔画、图片等,这些直观明了方法,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3.利用游戏活动法,学习词汇。游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词汇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游戏来教学。我常用的有sharp eyes,high and low voice,read and point,jump and say,what’s missing? I say& you do, choochoo game,guessing game,bomb game等游戏,可以用于单词的呈现、操练和巩固环节。比如三上二单元学习颜色词汇,我就利用guessing game来引出新词。事先准备好几瓶矿泉水,内瓶盖上涂上不同的颜料,然后变魔术:摇晃水瓶,让学生猜透明的水会变成什么颜色。事实证明,学生的兴趣高涨,非常喜欢这样好玩的课堂。比如五上二单元教学活动类词汇:watch TV, wash my clothes,read books等。我在巩固环节就利用I say& you do和I do&you say 的游戏,通过做动作和说单词的游戏,帮助学生在说说、动动中巩固单词的音义,学生很乐学,也很易学。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玩的游戏,天天玩,学生也会有审美疲劳也会腻烦,所以要不断丰富游戏,每节课用不同的游戏,也可以开发旧游戏的新玩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4.注意前后联系,以旧带新。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以很多时候在学新词之前,可以先唤起学生的旧知,来引出新的单词。比如四年级上册五单元A部分词汇课中有个新词是beef。除了用拼读的方法,还可以利用本册一单元故事中出现的角色bee来引出。这个故事趣味十足,学生对bee印象也深刻。再比如教“toy”时可以用“boy”来引出,“ball”由“tall”来引出等等。<br>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有好的教法,更要教给学生好的学法,让学生乐学、易学!<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活动最后,梁夫霞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老师们的发言汇报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并就工作室的下一步活动计划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提出了部署和建议。 通过本次研讨会,老师们对词汇教学的内容、策略和原则有了更深的理解与领悟,同时互相交流了自己积累的词汇教学经验,丰富了教学方法,专业得到了进一步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人,才能在这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这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这万物萌生的四月,愿我们一路向暖,不负春光与时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