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淮安——周恩来同志故居和纪念馆

东风如意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晴间多云转阴<div>6:20起床,洗漱,7点吃早餐,7:50退房,7:55驱车出发,奔往淮安。刚上高速,苏州高速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大型吊车都用上了,我们被滞留在高速路上将近1个小时,影响了我们在淮安的旅游计划,午饭只好在服务区了。350公里用了大约6个小时,将近13:45我们才到达事先在淮安预定的卢园宾馆。好在周恩来同志故居就在卢园宾馆的马路对面,安排好住宿,14点我们进入周恩来同志故居参观。(下面的文字说明,绝大部分选自故居和纪念馆的介绍)</div><div><br></div> 周恩来同志故居。<div>周恩来故居为典型的明清苏北民居建筑,共有32间房。<br><div><br></div></div> <div>周恩来读书房。<br></div>故居进门右转就是周恩来小时候在家里读书的地方,当年使用过的书桌还保存至今。墙上挂着的是周家始祖、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千古名作———《爱莲说》,两旁的对联:“未熟黄粱弹指光阴经富贵,无欺暗室居心忠厚即神仙”,驻足细品,这就是总理秉承的“视富贵如浮云,以忠厚为家风”的优良家风。<div><br></div> 周恩来五岁时入家塾馆念书,他学习认真刻苦,在认字、背诵、书法和默念上成绩出众,初步显露了他的聪明才智。<div><br></div> 周恩来父母的居室在东宅院,堂屋东侧的房间是周恩来出生的地方。<div><br></div> 这里是生母万氏生下周恩来的地方,屋内布置十分简单,床、梳妆台、几把椅子;生母万氏十分能干,善于处理家务。<br><div><br></div> 周恩来出生房间的墙上挂着周恩来父母的照片。周恩来的父亲名叫周劭纲,母亲名叫万氏。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出生在这间房子里。周恩来在故乡生活了12年,于1910年离开家乡到东北去读书,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div><br></div> <div>主堂屋。</div>这里是周恩来曾祖父周光勋和祖父周攀龙居住过的地方。周光勋在清道光19年(1839年)从浙江绍兴迁居淮安山阳县(今淮安区)。祖父周攀龙曾任过淮安府师爷,阜宁、涟水县知县等职。<div><br></div> 周恩来故居水井。<div><br></div> 乳母住房。<div>北面的屋子是周恩来乳母的房间。周恩来乳母蒋江氏出身于山阳县(今淮安区)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在周恩来幼年时,乳母就经常带着他到后院的空地上种瓜浇菜,讲述春种、秋收等许多农耕知识,感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培养了周恩来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div><div><br></div> 乳母房间的桌上还摆着没有做完的针线活。<div><br></div> 百年树龄的大榆树。<div><br></div> <div>嗣父母住房。</div>西宅院嗣母陈氏的房间与生母万氏房间的陈设几乎一样。<div>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得了肺病,为给病者“冲喜消灾”,周劭纲夫妇把不满周岁的周恩来过继给小叔父为子。小叔父病故后,幼年的周恩来就由小婶母陈氏养育。</div><div><br></div> 嗣母陈氏知书达理,擅诗文书画,在思想上、文化上给予了周恩来良好的启蒙教育。<div><br><div>周恩来的3位“母亲”,她们各自不同的言传身教,给幼年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br>离开淮安后,周恩来还经常深情地说起3位对他影响重大的母亲。<br></div></div><div><br></div> 周恩来八婶母住房。<div>八婶母杨氏是周恩来八伯父周贻奎的妻子。杨氏一生信仰佛教,追求“积善积德”,她是周恩来1908-1910年实际抚养人和监护人。曾于1950年、1953年两次被周恩来接到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居住,杨氏晚年在家乡的生活费、医疗费等均由周恩来承担。</div><div><br></div> 周恩来故居的厨房。<div><br></div> 周恩来乳名大鸾。<div>周恩来生前一直告诫在淮安的亲属,不要说出他住过的房屋,在旧居不要挂他的照片。当听说不断有人瞻仰他的旧居时,就对亲属说:“把房子拆掉,就没有人去了。”不知他能否谅解,后人没有遵循他的嘱托,因为有太多的深情和哀思需要寄托,有太多的感情需要承载和表达。</div><div><div><br></div></div> 后花园的周恩来墨迹碑廊,共有镌刻碑文24块。<div><br></div> 碑廊。<div><br></div>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的樱花树。<div><br></div> 邓颖超纪念园。<div>故居后院的邓颖超纪念园里陈列着很多当年的珍贵照片,这些照片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怀着相同的革命理想,并肩奋斗的最好写照和见证。<br><div><br></div></div> 邓颖超塑像。<div><br></div> 海棠亭。<div>14:40我们离开周恩来故居,去往下一个景点。<br><div><br></div></div> <div>15:05到达周恩来纪念馆。这是周恩来纪念馆前的荷塘。</div><div>整个周恩来纪念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馆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br><div><br></div></div> <div>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高26米,为外四方内八角形建筑。主馆分为三层,分别为影视厅、瞻仰纪念大厅和观景平台。改扩建的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内设四个展厅,按年代和专题分别陈列展出了周恩来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图片和相关的文献、文物。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br></div> <p>周恩来</p><p>——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p><p>不忘初心 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p><p>对党忠诚 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p><p>热爱人民 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p><p>自我革命 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p><p>勇于担当 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p><p>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p><p> ——习近平</p><p><br></p>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br>周恩来参与了党中央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为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是对二十世纪中外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代伟人。<br>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div><br></div> 走进周恩来纪念馆的大门,道路两旁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1000多株樱花树。由陈列馆向北,是周恩来铜像广场。<div><br></div> <p>周总理的铜像。</p><p>铜像连基座高7.8米,寓意周恩来度过的78个人生春秋。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重量两吨多。由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守仁创作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铸造。取材于周恩来总理五、六十年代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交谈时习惯性站姿。</p><p><br></p> 西花厅简介。<br>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时期建筑,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原是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登基后,为其父摄政王载沣修建的摄政王府的西花园,后为北洋时期的国务院,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北平特别市市政府。<br>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不久,周恩来移住西花厅,将其作为办公和生活的场所,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周恩来故乡淮安按1:1比例仿建了西花厅局部,并按周恩来、邓颖超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原貌陈设,于1998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br><div><br></div> 仿中南海西花厅,1998年2月落成。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具晚清风格的北方四合院儿,按照周恩来曾经工作生活26年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格局,以1:1的比例设计和建造,并按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原貌陈列。下层为文物库房和办公用房。<div><br></div> <div>前客厅。</div>周恩来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div><br></div> 活动室。<div><br></div> 周总理的活动室里有一张乒乓球桌,墙上挂着中国地图,屋内摆放着地球仪,行至此处不禁猜想,总理是不是在这里想出了著名的“乒乓外交”呢?<div><br></div> 周恩来办公室。<br>总理的办公室,简朴的陈设,连书桌旁的立地台灯都是用废钢管和铁皮做的,惟一值钱的高档家具是周恩来生病以后毛泽东送的沙发,还特别指示总理要“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可是毛泽东比周恩来高10厘米,所以沙发下还加了个脚凳。这里再现了当年周总理工作的真实情景,细节之处见品质,让人看后感动震撼。<div><br></div> 后客厅。<br>周恩来会见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还兼做餐室。<div><br></div> 邓颖超卧室。<div><br></div> 邓颖超办公室。<div><br></div> 周恩来卧室。<div><br></div> 东厢房。<br>原为周恩来亲属和他所扶养的烈士子女用房。<div><br></div> 周恩来的家规。<div><br></div> 西花厅西侧的西花苑碑园与北京西花厅前院相似,陈列周恩来手迹石刻10处、书法家作品石刻100处。<br><div><br></div> 周恩来乘坐过的红旗轿车。<div>1958年一汽“红旗”轿车诞生不久,周恩来就选定为自己的专车,在重大国事和外事活动中坚持乘坐,并一直使用到临终,这辆CA770型黑色三排座红旗轿车长5.98米,宽1.99米,高1.62米,重2730千克。</div><div><br></div>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民歌。<div><br></div> 长征路上(雕塑)。<div><br></div> <p>如果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p><p> ——毛泽东</p><p><br></p> 周恩来骑过的马(标本)。<div><br></div> 抗战中的周恩来。<div><br></div> <p class="ql-block">"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我虽然将近五十之年了,但不敢自馁,我们一定要走完这最后而最艰苦的一段路!”</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p><p class="ql-block"><br></p> 西苑阅兵用过的美国吉普。<div><br></div> 日内瓦会议期间总理穿过的风衣。<div><br></div> 万隆会议中的周恩来(木质雕刻)。<div><br></div> 周总理为大将签发的任命书。<div><br></div> 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周总理穿过的呢子大衣。<div><br></div> 周恩来《避暑记》片段。<div><br></div> 周恩来《射阳忆旧》片段。<div><br></div> 文革期间,总理废寝忘食,昼夜工作。为此,工作人员于1967年2月3日给总理提意见。<div><br></div> 总理病重期间脚肿,为此特制的布鞋。<div><br></div> 周总理生病期间,毛主席的批示“应当休息、节劳,不可大意。毛泽东 1972.11.12.”<div><br></div> 油画。<div><br></div> 《人民总理周恩来》陈列展,全面再现了周恩来伟大而又不平凡的光辉一生,集中展示了周恩来为党、人民、国家和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生动展现了周恩来身上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德。他的卓著功勋和崇高精神,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一种巨大力量,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div><br></div><div>17:30我们离开周恩来纪念馆,18:00回到下榻处。<br><br></div> 18:30外出吃晚饭,19:20回到卢园宾馆,22:43休息。<div><br></div> 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多云间阴<div>6:20起床,7:15外出吃早饭,我还是习惯吃油条、豆腐脑。大约8点返回宾馆,8:35开车返回北京。一路还算顺利,只是在山东境内由于修路,高速路限速每小时80公里,午饭、晚饭都是在服务区。离开了江浙,从饮食上来看,这方面北方明显比南方要差。由于无法提速,一路磨磨蹭蹭,22:30才到家。此次12天的苏州、淮安旅游圆满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