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学习心得

长江紫都幼儿园

<p>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音乐与幼儿音乐、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原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教育评价等。这本书凝聚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专家丰富的个人经验和团队智慧,很适合一线教师研读。</p><p> 关于以音乐作品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书中结合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等特点,综合幼儿喜欢声音饱满丰富和情绪愉悦的音乐、喜欢生动的音乐内容、喜欢在运动中感受音乐等发展特点,提出了幼儿欣赏音乐的关键经验及其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p><p> 书中认为,幼儿欣赏音乐的关键经验包括节奏性关键经验、描述性关键经验。据此,作者提出了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的三个过程,即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式感受、身体动作表现。</p><p> 通过一系列学习,我在音乐作品的选择和挖掘、教具材料准备、结合幼儿关键经验的目标设计和活动过程设计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p> <p>  学习过程中整理了以下笔记:</p> <p>  其中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关于节奏具象化的问题,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p><p> 音乐节奏型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幼儿感知大自然和生活的节奏,可以使他们认识到音乐节奏是从生活和大自然中转化而来的。所以在活动组织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水龙头没关紧,有“滴答滴答”的流水声;刮风了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另外,节奏感不是从符号学习中获得的,它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要依靠整个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处处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节奏、感受节奏。所以说,幼儿在学习和感受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极其重要。</p><p> 幼儿的音乐教育应当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通过游戏般的引导,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地成长。我们教室只有不断地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科学地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中,才能让幼儿终生受益。</p>

幼儿

音乐

节奏

音乐教育

幼儿园

活动

感受

经验

关键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