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的随想

123

<p>关于钱的随想</p><p><br></p><p>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p><p><br></p><p>在世人眼里,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p><p><br></p><p>好像没有人不缺钱。挣扎于贫困线上的乞丐肯定缺钱,身价上亿的商人似乎也不富裕,要不看看那些腰缠万贯的大亨们哪一个在银行里没有几许贷款?人似乎只有闭上眼安息了,才可能永远与钱脱离干系。但又不尽然,清明节上坟,活着的人总要在坟前为先人们烧上几沓“票子”——就是官话说的“冥币”,我们又称“纸钱”。票子的面值动辄上亿,孝子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么多钱虽不能确保先人过上小康生活,至少应该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希望先人们收到了钱能够福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多多发财。至于究竟有无用处,谁知道呢?</p><p><br></p><p>票子制作的原材料特别简单,几张白纸、一个印版、一碗红墨水勾兑的颜料,一个中年的劳动力在几小时内即可生产无数。小时候去同学家里玩,同学的妈妈蜷腿坐在小小的炕桌旁,用牙刷在印版上涂点红颜料,沓上一张纸,手一压,一张百元的票子就好了。</p><p><br></p><p>那时就很惊诧,想着要是这样能印出人民币来就太幸福了,这样校门口那位摆地摊老爷爷的瓜籽、水果还有皮筋想要多少就买多少,再不用从妈妈那里一分一分的抠了。</p><p><br></p><p>在我的记忆里,家里从没有印过这样的票子,说父亲是彻底的唯物论者,好像也不是,生在俗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免不了俗味——父亲也是,母亲也是。父亲自幼父母双亡,很小的年纪便要为生计拼搏奋斗,在部队打拼的许多年里,所受的教育使他远离了故乡的习俗,逐渐的不讲究起来,也或许上坟烧纸祭奠先人的事情有二伯父操持,不用他操心张罗,所以小时候,从未见家里人印过票子。</p><p><br></p> <p>2000年母亲的突然去世,给全家以沉重的打击。料理完后事,父女们坐在一起,为母亲能做的事情只剩下了一件——印票子。一张一张的票子印好后码了一箱又一箱,谁也不说话,空气在那一刻凝固,姐妹们默默的干活,无声的流泪。</p><p><br></p><p>在很多年后,失去母亲的悲恸如影随形,那不仅仅是生活里少了一个亲人,从此以后,回家再也没有热乎饭吃,没人整天在你耳边没完没了的唠叨,心里烦闷了再也没人替你分担,感觉心里一个重要的东西失去了,谁也无法替代,谁也不能填充,家显得那么空旷,死一般的静寂冰冷,再没有热乎气。</p><p><br></p><p>悲愁无法排遣的日子里,印“票子”是我们唯一能为母亲做的事情了,我们也想以此让母亲在别一世里活得好一点,吃穿不愁,可是从此母亲孤零零的一人,没有了陪伴和亲情,那么多钱究竟能起多少作用呢!而我们——我们也是一样的境况了。</p><p><br></p><p>父亲的一位同事说:给逝者的钱,要子女亲手印才行,别人印的在那一世是无法使用的。我是个很傻的人,听了这话,真理一样的遵守着,给母亲烧的纸钱都是自己亲手去印,尽管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这不过是心理的一种安慰剂罢了,但还是坚持这样做,或许在人人都默认的一种行为里,大多数的人都是被裹挟着走,我也是这样,无法免俗也不能免俗,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求得一份心安,同时也默默祈祷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安康顺遂。</p><p><br></p><p>生下闺女的那一年,十月一送寒衣的日子快到了,正好赶上坐月子,心里思谋着怎样为母亲印些票子,在我嘴里念叨的时候,婆婆的一席话却让我如闻惊雷。</p><p><br></p><p>“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女子印的票子假着呢!那一世里不能用,后人(儿子)印的才能用”</p><p><br></p><p>“谁说的?”</p><p><br></p><p>“庄里人谁家的女子印票子呢!都是男人印,你印的那不能用!”</p><p><br></p><p>想起这多少年姐妹们印过的票子,心里突然特别难过。倘若婆婆所言为真,那生了三个女儿的母亲在那一世处境该是很惨了!突然间就想起祥林嫂,嫁了两次男人的祥林嫂即使给庙里捐过门槛,无论如何也是抵补不了她嫁了两次男人这样的罪过了,因为她嫁了两次人,即使她如何样的努力干活,鲁镇的人也决不会让她碰一下祭祀用的贡品,柳妈的一番话成为压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为祝福声里死去的祥林嫂感到难过。一个世纪过去了,柳妈早已化为尘埃,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却依旧存活着,要不一张纸票子,为何男人印的才能用呢?</p><p><br></p><p>那一年的票子是丈夫替我印的,我想既然女儿印的母亲无法使用,女婿印的母亲更加的无法使用了——况且还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婿,作用就更其渺茫了,于是对于冥币的作用也开始深深的质疑起来。</p><p><br></p><p>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灵魂的有无,也渐渐知道了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主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死灰飞烟灭。佛教则认为生死轮回,如果生前没有特别的修行,死后就会转世,转世的人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前世的事情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如果生前干了恶事,死后就会下十八层地狱。我总认为,不管怎样的信仰,如果对社会他人有益,总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何况一个有信仰的人总不会绝望,因为信仰可以产生信念,而信念却可以支撑人一直坚持和坚强。</p><p><br></p><p>春来寒往的日子里,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人们祭奠亡故亲人的形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公墓里送鲜花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墓前坚持烧票子的习俗大家依旧保持着,机器印出的冥币金额已经是几亿元一张了,而且一次烧一大堆。大家都在烧,心里的疑问却从未减少,那么大面额的钱,故去的父母能否找到一个将它们换成百元大钞的地方,毕竟一亿元要换成百元那是何等的多啊!再倘若阴间确实用这种纸钞的话,阳世的人这么不计后果的送,肯定要造成通货膨胀的了,估计一棵土豆也要以万元为单位去计量了,否则这么大的一张钞票,先人们该怎么花才好呢?再要不然还是为亲人们额外送一部手机吧,用微信付账就省去找零钱的各种麻烦了。丈夫则一本正经的建议说亿元、万元、百元面值的各烧一些,不要让父母在那一世为难,比如购置房产了就阔绰一点甩一张亿元的,买菜了有一张一百元的足够。而我则觉得烧一个纸糊的手机或许更方便一点,可以微信转账,但是丈夫也有他的疑问:倘若那一世没有网络怎么办?</p><p><br></p><p>其实这完全是以孝子之心度亡者之意,究竟有谁知道,阴间世界的人究竟需要些什么呢?</p><p><br></p><p>又到清明,孝子们又为先人去送票子,亿元面值的冥币烧了几大沓,一面是为故去的亲人送些盘缠,一面祈求先人们保佑自己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也有什么不求的,只为心中的一份念想,但是生前不要钱的陪伴和爱却永远也回不来了。</p><p><br></p><p> 2020年清明写于定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