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山村老家返回县城时,路边一树翠绿翠绿的榆钱在春风中欢笑着舞蹈着跑进眼睛里来,触碰了大脑里那根记忆的弦,于是便想起韩愈那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诗,心中就无端地想为杨花榆荚喊冤叫屈,打抱不平了。对大文学家大诗人的韩愈来说,杨花榆荚只不过是他拿来作诗成名的景物,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人间四月天的榆荚岂能是自然界的一种凡物?四月天的榆荚,也许“无才”,但她有用,有情,她在我的眼中留着特殊的地位,心中存着别样的情感,脑海里装着温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一出生就赶上了闹饥荒的年代。我现在还在想,是我不该在哪一年出生,还是饥荒不该在哪一年发生?但孩子一旦生下来了,天下的父母总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听母亲说,每天吃不饱饭的她哪里有充足的奶水喂我,只好喂我一点奶水,再喂一点炒面糊糊。没想到,不但这样喂活了我,也养大了我。当我能跟着哥哥姐姐身边跑前跑后时,家里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过,每年春天一到,家里就不愁没啥吃了。哥哥姐姐就提着篮子到野外去挖野菜,摘榆钱,掐苜蓿,在还没有播种庄稼的空地里挖小蒜、铲苦菜、荠菜、灰条菜,到麦地里铲麦辣辣……有了这些从地里、树上采摘回来的野菜,母亲放在开水锅里煮熟了,或与玉米面、白面拌在一切做成菜饼子,或做成胡辣汤,或做成野菜拨拉,一家人有了这些,就可以吃饱肚子,度过饥荒,等到当年粮食收割入仓了。</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童年时代的人间四月天,没有如今孩子有父母陪着去踏青郊游的幸福,也没有父母陪着放风筝的快乐,更没有吃过饭放下碗筷就玩游戏的惬意。我记忆中的童年,每天满脑子想的最渴望的一件事就是拿什么来填饱肚子。每天必须做的,不是扫地扫院、喂鸡喂猪、哄弟弟带妹妹、拾柴禾烧炕、收拾牲口圈,就是到野外地里为一家人去找吃的……所以,从小就在脑海里形成了一种观念——不劳动就会挨饿受冻。所以,人间四月天,是孩子们最忙碌辛苦的季节,也是最快乐幸福的时刻。因为可以自由自在的奔向自然,理由充分的一边玩耍,一边劳动,一边品尝人间野味。似乎四月天的人间都是属于我们这些小孩子的,那些可以生吃的野菜都是大自然特意馈赠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的。玩疯了,吃够了,篮子装满了,天色也暗了,才是一个个高高兴兴回家的时候。最盼望的是四月天能下一场如丝的春雨,雨过天晴,便可以到山坡的空地上草丛里去拾地软软。因为拾地软软的大人、小孩多,我怕被别人抢拾完了,就顾不上只选地软软拾,而是大把大把的把地软软和跟它在一起的柴草都拾到篮子里,篮子拾满了,压一压,继续拾,直到篮子实在满的装不进去了,就提着篮子回家去。慢慢把地软软里面混杂在的柴草捡净了,母亲就把地软软放进开水锅里煮一煮,或跟土豆包包子吃,或跟土豆丝一起炒着吃,都是香甜可口的。可以说,童年时代的四月天,饥饿着,自由着,劳动着,快乐着,成长着。</p> <p class="ql-block"> 背着书包走进学堂之后,每到人间四月天,就不能整天投奔大自然,只能上学放学路上一边走,一边玩,一边找,一边吃。尤其是上了初中后,坐在教室里,望着一天比一天绿的柳树,就想着偷偷溜出教室,拧下一节柳枝,做一个柳笛,尽情地吹吹。望着对面山坡上,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就想起陶行知先生那首有名的《春天不是读书天》: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 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 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牛塘边,赤脚种田。 春天不是读书天:工罢游园,苦中有甜。 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焉,太讨人嫌! 春天不是读书天:书里流连,非呆即癫!若不是心中有梦想,真的敢把陶先生的话当真,放下书本不管不顾的投奔大自然。若是老师质问或责罚,我就会说:“不是我的想法,是陶行知先生的主意。”可是,幼稚的想法总打不过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念头,所以,不论是大自然有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的美丽迷人,还是有着“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热闹非凡,我也不敢长久的想入非非,更不敢有过多的时间去分心跑神。因为颜真卿有首《劝学诗》总萦绕在耳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所以,我将心中对春天向往与憧憬化作一股为梦想而努力的动力,争分夺秒地埋头苦学。1984年也成了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春天,寒窗苦读的我终于走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夏天,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就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因为带语文的原因,每年春天总会带着学生去野外郊游,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去觅春。初春的田野虽不是处处花红草绿,但对春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总能用自己的眼睛找到春天的影子。你看,孩子们惊呼声此起彼伏:老师,春天在草丛里,你快来看,小草发芽了!春天在这里,你看枝头上有花蕾了,老师快来呀!唉!春天藏在这里,你看老师,柳树发芽了……看着孩子们奔跑着,喊叫着,这儿用手抛抛,那儿用手摸摸……有的躺在软绵绵的枯草上打几个滚,有的爬上树用手触摸着鼓囊囊的花蕾,有的趴在地上出神地看着成群结队的蚂蚁从洞里出出进进……记得在乡村初中教书时,有一年春天,带着孩子们去郊游,还组织了一次“狩猎”活动。我提前把各类飞禽走兽的名字写成卡片,让其他老师先行上山时,把这些卡片藏在草丛里和大树上。然后告诉学生,一边爬山赏景,一边捕获“猎物”。谁捕获的“猎物”多,谁就是本次狩猎活动的冠军,将会获得丰厚的奖品。那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活动的快乐,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记得活动结束后,我让孩子们以这次活动为素材,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那次学生的作文,不仅没有一个人抄袭,没有一个人胡编,而且篇篇真实生动,都超过了规定字数,甚至有学生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张。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研究写作生活化的问题。最值得一提的是,那次活动结束后,在班里还生发了一场关于“动物生活习性知识”大辩论。缘由是老师们把兔子放到了树杈上,有学生认为兔子是不会上树的。为了借这次辩论会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我给学生两周准备时间,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辩论,用了几节课才把辩论会搞结束。那场辩论会不仅给我和学生普及了生物知识,又为学生作文提供了素材。所以,自然是学习的活教材,春天是能给孩子们神奇力量的季节……可惜,现在没那个老师敢做主在春天把学生带到野外去郊游,到大自然去觅春。没有了回归自然的经历,眼睛看不到最美的景致,耳朵听不到最妙的声音,手掌触摸不到最新的生命,大脑里怎么能生发出最奇特的思考?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天,是最能启迪孩子们思维与心智的大好时光。</p> <p> 不知什么时候,不再留意人间四月天时,时间也在不经意间一年又一年的逝去。真正又一次在意春天,在意人间四月天时,已是儿子都可以在春天的草地里追着蝴蝶跑来奔去了。可童年时代救过命的那些野菜、榆钱们,也同样被我冷落了很多年。</p><p> 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带着儿子去看油菜花,望着地边肥胖的苦苦菜的瞬间,脑海里滋生的不只是怀旧的念头,还有感恩她的救命之情。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子,用手拧了很多苦苦菜带回家去。妻子将苦苦菜捡干净,用开水烫过后,拌成凉菜端上桌。儿子吃饭时,尝了一口苦苦菜,又尝了一口,还一个劲地说:“这是啥菜?好吃!好吃!”看见儿子这样喜欢吃苦苦菜,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心里想,是苦苦菜真的好吃,还是儿子身上留有我当年吃苦菜形成的基因?不过,儿子喜欢吃就好。于是,我又掐回来苜蓿。结果不论是苜蓿菜,还是苜蓿面,儿子都吃的津津有味。没想到,我小时候吃得胃发酸脸发黄的野菜,却成了整天吃着精米细面的儿子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庚子年)的春天更显得别样不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不仅开学时间延迟,人也被局促在一室之内,不敢轻易外出,更不敢奢望去投奔自然。好在时间的车轮驶进人间四月天时,武汉解封了,开学时间也确定了。终于接到了上班的通知。站在久违的春风里,微风抚摸在脸上,阳光照在身上,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春来美景如画,人人见之赏之都会满心欢喜。春天的校园因为有了师生走动的身影,有此起彼伏的朗朗书声,显得更加美丽动人。站在校园,眺望山上一树树盛开的杏花,思绪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把持,想着又可以尽情地奔向自然,欣赏如苏轼《蝶恋花》中描写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一般景象了。</p> <p> 十分怀念童年记忆里那种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怀念与孩子们投身大自然春游的情景,更加渴望每一年的人间四月天,都是春和景明、美好迷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