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绿豆兔

<p>  明天,我的学生们将归来!</p><p> 这个春天,我们期盼了很久,很久。</p><p> 我相信,这个寒冬里的故事,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 &nbsp; &nbsp;吹响“战疫”的口号</span></p><p> 2020年,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第二天便是除夕,一个不同寻常的除夕。因为从那一天开始,全国开始为武汉担忧,疫情无情地在华夏大地蔓延,“宅在家里”成了全民抗疫的口号。</p><p> 每天,都有无数的生离死别在上演,都有无数的白衣天使在拼命。于是,我临时在自己组的学生群里发起了号召,呼唤每一个孩子记录下“抗疫”中感动自己的画面,并创作成诗歌,以文艺的形式声援武汉。</p><p> 两天时间我们完成了创作与编辑,最终在2月1日,我们将创作的31首诗歌,通过“美篇”这个网络平台发布。当天,我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转发和点评的人很多,最终还被学校的公众平台选用。就像季加龙同学在《希望》这首诗里说:“只有团结一心,希望才会到临!只有永不放弃,胜利的旗帜才能扬起!而他们的希望,将来自,我们!”</p><p> 许多人正是被孩子们这种纯朴的笔风和诚挚的真情所打动,他们说,这些诗歌能让人们看到明媚的阳光与前行的力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 &nbsp;挑战“不可能”</span></p><p> 2月初,接到学校通知,原定的班级开学计划,无法如期施行了。2月19日,将正式开启“网课模式“。</p><p> 重建可以发布作业的qq群,用平板录微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群直播课,这一路坎坷,我和学生们一起携手走来。</p><p> 第一次进腾讯课堂,邀了两个学生来试效果,她们和我都很激动。</p><p> “听得见声音吗?”</p><p> “看得到屏幕吗?”</p><p> “看得见!听得见,老师!”</p><p> “老师,你的样子好模糊哦?能否再高清一点!”</p><p> “网课好有趣!”</p><p> 可惜的是,这股子新鲜劲,在后来的一两天,就变了味。从早到晚,都要面对电脑,手机,平板,眼睛实在有点吃不消。在后来的网络家访中,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从早晨开始坐在电脑旁,除了吃饭,几乎很少有别的运动。刘芮宏同学当时还对我说,“如果长期如此学习,我快疯了!”也是鉴于关注学生用眼健康这一问题,我的语文课一直以录课为主。</p><p> 然而,录课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路。虽然技术并不难学,但是课件的制作;录课时,语言的简洁,都需要反反复复的磨。刚开始,有时候,为了录一次让自己满意的少出错的课,可能要反复说一二十遍。 </p><p> 经常发生的这一幕,最让我哭笑不得:快要录好了,结果,楼下的车突然猛叫唤;或是突然传来几声小区邻里大吵大嚷的话语。我只能重头再录。</p><p> 这些录课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录音主播绝对是一条锻炼口才的捷径,因为舌头一定要跟上思维的节奏,否则就会笑话百出。</p><p> 两个多月以来,我录了近20节语文微课。我全部将它们投给了“语文报社”编辑部。这些微课在首届“语文报杯”线上优质课展评公益活动中得到推送,它们能帮助更多的学生在网上学习新课内容。</p><p> 工作之余,也能为“战疫”做些公益的事,为此,我很开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nbsp;&nbsp; &nbsp;直播,原来见不到“美女”</span></p><p> 我们班,我是最晚开始直播的老师,因为要教文言文了,如果不直播,很难详尽地知道学生的断句、理解情况。</p><p> 于是,3月下旬,我开始在QQ群里吼,“同学们,语文要开始直播了哈,请大家准备好自己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哦,顺便带上自己激动和兴奋的心!”</p><p> 没想到,得到的回复是——一片“哭泣声”!</p><p> “老师,可不可以不开视频!”</p><p> “我长太胖了,没脸见人!”</p><p> “我是不是该带个丝袜!”</p><p> “我要戴口罩!”</p><p> “老师,我的视频有问题!”</p><p> “老师,我的麦克风有问题!”</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老师啊,我估计我得早起半小时来捯饬自己!”</span></p><p> 原来是我太多情,网课并非大家所想的那样受热捧,深入人心,我的班上全是一群爱美的“小妖精”。</p><p> 最终,我妥协了,“好吧,我们只是语音直播,这下,我们的直播里,只能闻声,可见不到美女哦,哈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百变课堂,花样作业</span></p><p> 网络教学确有诸多不便,然而,别样的课堂形式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多样的才华和与平常不同的学习状态。</p><p> QQ学习群里很多孩子会给我推荐新歌,我也会把经典文学作品视频在周末发给他们。我们可以时常写诗,写阅读感悟,并及时把它们编辑成电子文稿,发布在网络平台。孩子们的课堂笔记都记得比平时认真很多,作业本上多种颜色的笔交错,让你感觉像看到了美术作品。</p><p> 在这特殊的背景下,学生们能静下心,多读,多写,多记,我想应该就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收获。</p><p> “战疫”本身就是一堂语文课,它让我们更关注民生,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世界。这一段难忘的寒假经历,这些“宅家学习”的点点滴滴,也将会成为我们交给自己的人生的一份特殊作业。其中的酸甜苦辣,都会让我们更珍惜未来来之不易的校园学习机会。</p> <p>  虽然,这段时间,我几乎从早到晚都被三样冰冷的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包围;虽然,网络平板改卷,让我不得不开始重新过上贴眼贴的生活;虽然,我的颈椎告诉我,你必须多放风筝,否则疼死你。</p><p> 但是,因为这几个月,你们每天都在线上努力,所以,我很欣慰。</p> <p> 而明天,你们将归来。</p><p><br></p><p> 我满怀期待,</p><p><br></p><p> 可爱的“小妖精们”,</p><p><br></p><p> 双中高二(15)班的教室,</p><p><br></p><p> 我们约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