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说朱永新“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顽童。”在《中国新教育》这个充满实践之风的文本中,恰如其分地彰显着朱永新先生的人生理想和人格力量,他诗意又理性的文字,传达着中国教育另一种不同凡响的景象。</p> <p> 今天我们共读《中国新教育》第十四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则</p> <p> 所谓底线,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规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底线”。从这个底线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者,是最大程度超越底线的人,就是新教育实验所说的“榜样”。</p><p>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p> <p> 新教育不是靠它的概念写进历史,也不完全是靠它的理论写进历史。而是靠他的榜样写进历史,靠他的故事写进历史。</p> <p> (一)优秀是卓越的大敌</p><p> 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柯林斯说:</p><p>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我们有优秀</p><p>的学校。</p><p> “一旦你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卓越,那滑向平庸的过程也就开始了。”</p><p>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p><p>蹴而就的。这个转变的过程就好像无休无</p><p>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轮子不停</p><p>转动,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p><p>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p> <p> (二)谦逊而坚韧:“第5级经理人”的启示</p><p> 第5级经理人与其他管理者不同。“平和而执着,谦虚而无畏。在他们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后面,往往有着钢铁般的坚强的意志力量;在他们温和的外表下。往往又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一种尽可能追求完美的献身精神。”</p> <p> “窗口与镜子”模式——在一切顺利的时候,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功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没有特定的人或者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们就会朝镜子里看,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p><p> 这个模式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p> <p> (三)“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p><p> 在挑选合适人才的问题上,那些专业的公司往往看重的是道德品质的好坏,而不是学历背景、知识技能。</p><p> 身为教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p> <p> (四)做一个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刺猬”</p><p> 刺猬理念的含义:一个组织应该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知道最好的实现方法,并且坚定不移地对那些不符合即定目标的机会说“不,谢谢”。也就是说,新教育应该更加专注,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p> <p> 刺猬理念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它来自对以下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理解。</p><p> 现在,我们结合实际工作思考几个问题?☞</p><p> 1. 什么是你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p><p> 2. 你在集体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表现在哪些地方?</p><p> 3. 你具备哪些能力,能够使你成为班级、幼儿园最优秀的?</p><p> 4. 是什么给予你工作的动力?</p><p> 5. 你对什么充满激情,并保有持久性?</p><p> 试着认真地回答以上问题,并记在心上。</p> <p> (五)创造卓越的小气候</p><p> “卓越不是环境的结果,而是明智的选择和严格的要求所产生的结果。”</p> <p> 实验区是新教育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是主力军,是实验推广的重要载体。</p><p> 新教育实验必须把教科研核心教育的研发推广一体化。用新教育的行动思想和理念去构建实验区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态是非常重要的。</p><p> 新教育不进入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教师们的交流分享中,不难看出我们已经跃跃欲试,如何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新教育理念迁移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拭目以待。</p> <p>(一)遵守实验规程</p><p> 规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程是大家共同的约定,用制度来规范是最重要的。</p> <p>(二)规范新教育用语</p><p> 新教育有些重要的提法是新教育价值和新教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尽可能地统一新教育的用语,发出一致的声音。</p> <p>(三)积累实验资料</p><p> 无论是从叙事研究还是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资料的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p><p> 积累资料的过程就是共读、共写、共同实践的过程。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p><p> 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恢复并长久的拥有“共读”的传统、“共写”的实践,从而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是我们安幼人共同的愿景。</p> <p>(四)关注新教育实验动态。</p><p> 关注新教育研究中心的足迹,新开发的课程,包括每天发布的东西等。</p> <p>(五)遵循“底线+榜样”模式。</p><p> 没有底线,就没有基本品质的保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教师身边的榜样。</p><p> 通过近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很多老师已经逐步突破个人“底线”,成为“自己的榜样”、成为“大家的榜样”。</p> <p> 当我们老了的时候看到新教育的事业辉煌时,也能够像一位第5级经理人所说的那样,“希望有一天我能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世界上最卓越的幼儿园,说我曾经在那儿工作过。”</p> <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不知道将会把公司带到何方,但我知道只要以合适的人才为起点,通过问他们一些正确的问题和让他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条令公司繁荣昌盛的道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 马克斯韦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