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4月2日—4月11日(每晚20:00),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邀请10位名师,联合推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10堂公益读书课。临沂南坊小学英语组的老师们紧紧抓住了这次提升自身读写素养的机会,丰富理论涵养,为自己加油充电。</h1><p><br></p> <h1> 朱永新老师的《在阅读与写作中成长》,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三种风景,最好的风景便是人精神的风景,是由智慧的文字构造起来的,需要我们读万卷书才能建成。</h1> <h1> 跟随冷玉斌老师曼古埃尔探访阅读的历史——从《阅读史》说开去,让我们明白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扇门。走进这扇门,就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想象与可能。</h1><p><br></p> <h1> 周群老师的《跨领域阅读:将语文课引向开阔地》为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老师先读书;二、围绕阅读,找师生共读的“最近发展区”;三、以语文学科做主打学科的跨领域阅读——找到跨领域阅读的结合点,以语文的方式推进;四、跨学科联手的课程,跨领域阅读的学科等;五;书香校园的建设等。</h1><p><br></p> <h1> 杨叶老师的《在电影中挖掘读与写的宝藏》让我们发现了电影、孩子、写作之间的秘密。孩子的成长规律与电影的契合,电影艺术的语言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电影的种种创意对写作的影响,这些关联使老师们不可忽视电影教学的力量。</h1><p><br></p> <h1> 史建筑老师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标准的阅读》的直播课中,帮助我们反思、解惑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让学生在清晰与简洁之中,感受到阅读的丰赡与厚重。</h1><p><br></p> <h1> 邱磊老师的《教育经典著作的打开方式》带领着我们踏上发现自己的旅程,启迪我们经典是点亮教师心中的明灯,能促使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让我们更好地打开自己,让思想在心里留下痕迹。</h1><p><br></p> <h1> 卫功立老师推荐了书单中不能缺少的一本书——《教育漫谈》。我们跟随卫老师倾听了这本著作里有关教育的睿言智语。</h1> <h1> 曹勇军老师的《新的阅读环境下,工具书绝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给了老师们一些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建议。</h1> <h1> 祝荣泉老师在《教师如何将阅读转化为“生产力”——故事思维与教学产出》指出故事即课程,无故事不教学;故 事即方法,故事让教学得法;故事让教学得法;故事即自己学,故事提供学习支架;故事即课堂成分,是课堂的钙片;故事即课堂艺术集大成,让学习有种、有趣、有料。</h1><p><br></p> <h1> 王维审老师的《当阅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在哪里都有诗和远方》,以阅读建立教师的精神生活,阅读对于教师具有种植性、获得性。阅读可以解释情绪,阅读可以合并孤独,人越忙碌越孤独,文字可以使孤立的人找到同类,让孤立的个人产生归属感,开辟新的精神领域。阅读可以疗愈不安。</h1> <h1> 英语组的老师们认真倾听了每堂课,做了详细的笔记,获得了很多新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不一样的心境,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获得这样那样的领悟。</h1><p><br></p> <h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让我们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予我们浮躁和孤单的心灵以慰藉和滋养,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的遨游! </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