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创神奇 ——观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刘建君的诗词书画作品有感

尹德庆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微信介绍,鹰是鸟类寿命最长的,可以活到70岁。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爪和羽毛退化,再不自我更新,等待它的只有死亡。这时,它就要费力的飞到高山之颠,通过150多天痛苦的自我更新,啄掉喙,啄掉爪,拔掉羽毛,重新展翅高翔。获得重生的它,从此可以再活30年。鹰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只要我们战胜意外死亡,战胜各种病痛,战胜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我们也能浴火重生,去享受世界层出不穷的精彩。建君就是一位浴火重生的典型范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与建君相识于1964年。1963年我毕业于万县农校,被分配到川黔湘鄂四省交界的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工作。而刘建君1960年毕业于成都医专,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防疫站工作。我们相识于一次去龙池乡处理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牛炭疽病疫情。当天上午疫情处理完毕后,下午同乘一辆货车返回县城,在车子里短暂的交谈,给人映象是她善良诚恳和蔼可亲。后来多次接触,看到她一手漂亮的的钢笔书法,对她油然而生敬意。加之,我未婚妻姓刘,叫孟君,与她的姓名只一字之差,关系就更加亲切了。每每未婚妻进城,她总是热情接待。我与妻子都把她当成自已的姐一样。大家相交坦诚,无所不谈。渐渐地,我才知道了她内心的许多烦脑与痛苦。自古说“红颜女子多薄命”,由于有才,常常无端遭到一些人的忌诟,加之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仍孑然一身。萌生了调回魂牵梦绕的故乡绵阳的想法。通过不懈努力,她终于如愿以偿。可是她的人生总是命运多舛。在绵阳,她有两次失败的婚姻,加之病痛的折磨几乎使她九死一生。2008年5月,她带着病体专程来万州看望我全家,那佝偻成180度的腰简直使我忐忑不安。我惟恐她出了安全事故不好交待。妻子陪伴她去游小三峡,参观袖珍古城大昌古镇,我心里无时无刻在捏着把汗。5月12日送她回成都又恰逢512大地震爆发,火车被堵在成都郊区。幸好我给她带的方便面救了她的急。从那以后,我一直挂牵着她的人生命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没想到,2016年5月的同学同事的广汉聚会,2017年5月的遂宁聚会,2018年10月的成都人民公园聚会,她几乎每次必到,在朋友们面前她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佝偻的腰已变得挺直,人变得十分活跃。当遂宁聚会结束后,我们在火车站一直等待她一同乘车去成都,她却迟迟沒到。当我们正焦急万分的时侯,她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来,临离开遂宁前,有一处景点她没看到,次日,趁我们还在梦乡,她就只身一人,急急忙忙去看完景点,又迅速赶到火车站与我们会合。由此可见,她对自然风光美的追求多么执着,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她的诗书画摄影艺术结出了累累硕果。&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十年前,建君即刊印了精美的《滴泉集》,为自己六十华诞留下珍贵记忆;二十年后,当她80华诞之时又编成《滴泉续集》,为人生再添亮丽风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中国国家书画网,中国当代收藏家协会,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将她遴选为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并列为《中国文化》第033期封面人物给以报道。她的生平事迹和诗词书画作品不仅在期刋上展示,并被载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大文化卷》,她参编的《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等多部医学论著也名列其中。看吧,这是当年发行达6万份期刋封面。</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期刋首页中,书画大咖们普遍认为“刘建君先生其书法具晋法之气象正大、厷秀考究,颜体筋骨遒劲有力、情融笔墨,草圣杯素之气象贯通、神采动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山水画的魅力不仅在于画面的视觉灵感,更在于深刻的文化内蕴与其映衬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先生踏实地走在艺木探索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而又从容不迫。我们相信先生您定会为中国梦时代的中国当代书坛带来更多惊喜。”</p> <p>期刋中的部分作品展示:</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对这幅字,一书画大咖说,“刘建君先生书法注重内在气质的自由张揚,端庄肃穆而气韵生动,气势奔放而章法考究,线条饱满而疏密有致,刚柔并济而参差唯美,个性鲜明而充满时代锋芒,同时各种技法运用娴熟,左右逢源,显现了一位书法名家极为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功力。”</p> <p>春光焕发刘建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8岁的母亲仍然那么健朗。凭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刘建君百岁可期。图为建君母女春光里的合影。</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后记:刘建君女士能成为中国文化传承人物,并在期刋上作为封面人物给以报道,这是她人生中可喜可贺的大好事。她称得上老有所为的典范。她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总结她的成功原因,不外乎一是她找准了病根。是“甲减”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而当她精准治疗,赶走病魔后就一身轻松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建君出于书香门第,其父刘成义系蜀中著名书画家,曾为新都桂湖公园“聆香阁”命名并书写匾额。在父亲谆谆教导下,她从青少年时起就认真习字临帖,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其后长期坚持不懈,终有所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94年,她按政策规定从本职岗位退下来,但退而不休,继续前进。她任职于医药保健研究单位、老年大学、党派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投身社会事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力求老有所为;她承袭家学渊源,发扬自身优长,悉心钻研书法、绘画、诗词和摄影艺术,取得丰硕成果。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绵州杏林女才人”的美誉,谱写出动人的黄昏乐章,活出了自己的风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建君生日宴会上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一位是中国共产党。她现在也是名光荣的中共党员,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是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她就没有幸福的今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