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新高考来了,教师如何转型?

张媛媛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下,中国教育中考、高考正在进行改革。中小学需要适应新的评价制度,加大、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学历来受考试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极端的状态就是应试教育,考什么就学什么。然而,考试内容是有限的,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多方面的。不同学生的优势不同,不可能通过标准统一的应试把各种不同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和展现出来。所以,中考、高考改革后,中小学要让具有不同个性特点、不同优势潜能的学生,通过新的中考、高考能够有所表现,更好地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发展自己。中小学要自觉顺应变革来应对中考、高考改革需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确立新的教学观与课程体系</i></b></li></ul><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学观的改变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课程:真正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应转变从前“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唯考是学”的观念,让课程建设与学生的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更多地依据学生选什么决定课程教什么,以学生的优势潜能和人生志向决定他学什么。学生学什么决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决定他考什么,通过选考科目得以实现。课程规划要以学生的选择为依据。学生需要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中就要有职业生涯指导;学生需要变更课程结构,就要对相应的课程结构进行变革;学生需要更丰富的课程,就要设法开设更丰富的课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小学要考虑建立健全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同时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学校要切实加强课程意识,全面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实施力。要分类分层开发选修课程,构建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推进有序的校本课程方案,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的学习需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校还要注意有序落实课程改进,注意教学时间安排、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连贯性、可持续性。一方面,要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的总时间。另一方面,要做好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的安排,要防止出现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从而造成学生高一、高二课程多、课时紧、负担重,高三只应对语数外统一高考科目的现象。要防止强制性集中补课赶进度、强制性统一设置学生选考科目套餐、强制性简单组合分班等现象发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要充分保障学生的选课需求。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分层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兴趣特长、学科学业基础、专业发展趋向、高校招生要求自主选科目,选层次,选教学班级,合理规划学业。要根据学校师资、装备和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提前告知选考科目教学班的最大容纳量和师资配置情况,引导学生有序选择。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span></p><p>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教学:由单向的教学关系转变为由师生双方合作生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要根据学生当下的状态和成长、发展需要决定教学,而不仅仅依据知识的逻辑和事先准备好的教案照本宣科。教育教学要朝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与课程菜单的方向发展,将课程学习与创新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课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教学观与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是教学相长、师生相互激励的共构过程。</span></p><p><br></p> <p><br></p><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教师应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i></b></li></ul><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里,由于考试分数在升学过程中的权重越来越高,教师逐渐滑向所考知识的灌输者,并且不同教师不断竞相提高灌输的技巧。他们认为,成绩的提高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而不只是先天能力的反映,不用顾及学生的天性;成绩的提高不只是个人的目标,还是全班的集体荣誉目标、学校工作的绩效目标、地方政府的政绩。同时,还有潜在的观念——人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教,而不在于学;考试的结果主要由教师教的范围和方式决定。在这样的高考招生体制里,不仅学生被绑架了,教师也被绑架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考、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人们,教学效果的第一个决定因素是学生的学,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span></p><p>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需要学会与学生协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考、高考改革在给学生更大选择机会的同时,也给教师更多的教学选择权。学生选科的时候教师成为被选择对象,从这个角度看选科就是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做被动的选择对象,而需要依据学生的选择调整、改变并完善自己,甚至要向拥有更大的教学与课程主导权方向发展,以实现师生双方在选择过程中的双赢。理论上说,教师是教学与课程主导权的最佳拥有者,现实中教师的教学与课程主导权在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中变得越来越有限,中考、高考改革给了他们一次改变这种状况的机会。师生需要在互动和相互改变中达成更优的选择结果,只有这样才符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初衷。</span></p><p>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需要更多地转型为导师</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师不能只是教课,而要助力学生成长,丰富学生的成长过程。新的中考、高考要求教师不仅要把课程教好,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的人生选择做参谋,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更多的选择,需要教师及时提供可信的指导。教师要负责为不同的学生搭建各不相同的知识框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制订指导性学习计划。学生要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知识需求,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span></p><p>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的中考、高考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试图让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有自主人格的人;由对考试的准备变为对人生的理解;由对知识的背记变为对规律的总结;由内向羞涩变为勇敢大方;由自私变为热心公益。教师相应地也需要做出改变,由依靠经验变为通过科研确定如何工作;由重复现成的知识变为依据新的学生需求与学生相互生成;由学生的师长变为学生的朋友。教学就是师生在走向创造过程中共同体验和感悟,在探求真理的路上成为同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简言之,教师需要向专业化,开放型、民主型、专家型教师转型。</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文章来源:节选自源创图书《新高考十讲》,储朝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内容简介</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进入新高考时代,新高考将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变挑战为机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新高考将会遇到哪些阻力?学校如何参与新高考?学生如何借助新高考成才?新高考改革未来走向如何?……在本书中,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深度解析新高考十大关键问题,让你真正读懂新高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书适合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与家长等阅读。</span></p><p><br></p><p> </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作者简介</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入选“影响中国时代进程100人”之“十大教育工作者”。著有《中国教育再造》《理想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心平气和做教育》等。</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图书顾问:张媛媛</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联系电话:18131090927(微信同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