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末,信步去园艺场的山中踏青,在山岗眺望,昨日的沙尘暴已过,今晨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空气澄明,能见度高,小城尽收眼底。没有料到的是,山中的早杏已开,真是让人欣喜!</p> <p> 向阳山坡的一棵杏树,枝繁杆粗,树皮发黑,附了一层金黄色的苔藓,周身开裂一指宽的皱口,虬枝纵横,尽显出干旱山塬中的一丝生机,呈示一棵树最美的春光。干旱中成长,岁月的沧桑,春意的铅华,生命的坚韧顽强,得到最好的诠释。</p> <p> 以小城和梯田为背景,一树白雪样的杏花,绽放着春意,红杏枝头春意闹,只有在杏花树边,你才能体味到闹的意趣。其实这闹的是山脊中呼啸的风,是早春翩飞的花蝴蝶,是不请自来的野蜜蜂,它们时儿纷飞,时儿悬停,嗡嗡嗡嗡忙碌的声音,在花丛间播放,仿佛是美妙的音乐,又仿佛是唱给每一朵杏花的情歌。而那些花儿也春情吐露,倾心地把花心的花粉,慷慨地送给蜜蜂,好让它们酿造生活的甜蜜。</p> <p> 山顶有一条宽宽的小道,便于园艺工人种植或者浇水护林,一边种植的是国槐,一边种植的是侧柏,小道边间杂着一行行老杏,别看这些树的树杆纤细,不到碗口粗,但它们在这干旱的山梁已存活了三四十年。这缘于干旱处的杏树能把根扎的很深,自然地选择,适者生存,只要到崖坎边,看见因坍塌而露出的老杏根,你就知道干旱山塬杏树的顽强和生命的力量,手腕粗的根有三四米,扭曲地嵌于厚厚的黄土层,在两三米干透的崖畔上茁壮成长,如一根连接天地的天线,为树冠输送着大地深处的水份和营养。仿佛是一条通向春天的山路。</p> <p> 有些杏树开白花,有些杏树开红花,红与白的杏花在油绿测柏的映衬下,在粗犷的黄土高原相互陪伴,格外的耀眼夺目。我细心观察,那些艳红的杏树大多较细小,而开白花的大多粗壮,这或许是品种的不同,或许是树龄的不同。一些杏树好象是灌木,一丛丛的,远没有高大粗壮的树杆,一些杏树好象是乔木,有高大的树冠,粗壮的枝杆。由此我想树的年轮是否也代表着它们青壮和衰老。但无论怎样,它们春天开花,引来蜜蜂喧闹授粉,秋天结出一树金黄的红杏就足够了。</p> <p> 这棵杏树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摧折,面对悬空的崖坎,它没有抛弃岁月,而是选择顽强地活下来,它曾经向天空的枝丫,倒向崖坎悬空而弯曲,可以看到,整个树身己倾倒,但那折断处的伤口,却被一年年新生的树皮包裹,自我疗伤,自我修复,虽然不再站直身子,有些丑陋,但它用弯曲的树杆支起向上的枝丫,支起干旱山塬的一片绿色,支起春天灿烂的杏花,支起秋天的金黄的硕果,支起鸟鹊们啼鸣的乐园,是啊背负时光的沉重,弯曲的身子是为了站直,这真是一种为量,一份智慧。</p> <p>干旱处的老杏树,在根部每年都会发出些新的嫩枝,细细的嫩枝苞芽处,率先结出花苞,艳红的花萼托举出洁白的花骨朵,衬在老树皮皱褶的背景里,犹如夜空的星星般明亮,更似火柴头闪亮的光焰,那么新鲜,那么耀眼,给老树干以青春的陪伴。虽然那些细枝不能长粗,但它们一丛丛围在老树的根部,象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孤独的守候和陪伴。在老树活着的时候,它们很难长粗长壮,但等老树倒下时,它们一定是老树留在所坚守土地上的新的绿阴和希望,轮回与更替,一棵树也懂得,生机与生命的延续。</p> <p> 独木不成林,一棵杏树在天地间是非常渺小的。尤其是在干旱贫瘠的山塬。但一棵杏树驻守着脚下的土地,象一位哨兵孤单地耸立,拥有着自已枝叶延伸的空间,但它不自私,不能全部拥有这片土地和这一方天空。土地上还有伴生的杂草,还有蚂蚊的洞穴,天空中还有鸟儿穿梭的身影,还有流动的风和飘落的雨雪,伞盖一样的树冠,并不贪婪,只把天空条分缕析,而它只是让枝叶在空中摇曳,根紧紧地抓住大地,经历着四季的繁华和凋落,经历着一圈圈扩大的年轮,迎送着日月星辰和南来北往迁徙的鸟翅。</p> <p> 杏桃最解春风意,寒山的雪仍在峰头耀洁,远山的绿正在孕育,燕子还没有归来,成双的红嘴鸦掠过田野,冬麦油绿,冬油莱的地里,偶尔也会发现几朵花黄,一枝红杏足以证实春天的来临。</p> <p> 峰头远望,曾荒芜的许多田地,一些耕作的农人,伏在田地间,播种锄草,在这个视角里看不到它们的荒芜。宅居小城两个多月,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告诉人们,粮食对于生存的重要,因为多国已限制粮食出口。不耕种的田地,国家将会收回,这的确是一项好政策,因为养育人的只有土地。大疫防大难,自给自足,自己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最没有风险的生存保障,朽人忧天,或许是一种过过苦日子的担忧。</p><p><br></p> <p> 在春天,看见荒芜多年的城郊水地,内心一阵紧,也一阵疼痛。土地是用鲜血和生命从地主手里夺得的,革命换来的田野啊,是那么让人们幸福,让人有希望。新时代了,一张30年不变的地契,让那些想耕种的人不能耕种,而土地的主人,让它长满了杂草,年年荒芜,真是让人心疼。水渠、道路、灌溉用水都到了地头,平整肥沃的土地却一直荒芜,还要领取国家的种粮补贴,不播种让杂草丛生,任它荒芜,不产出一点养人的粮食或蔬菜!</p><p><br></p> <p> 人类若满足果腹之需,就应把多余的土地还给自然,让它们重新变成荒芜。退耕还林,是对自然的修复,但不是针对平整的良田。荒芜和天空一样,它远离人类,容纳万物,孕育而不占有。假如有一天,我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在满足自我裹腹之需后,我愿让多余的部分变成荒野。把一部分土地还给自然的慈悲,也是对自己善意的觉醒。相对于荒野的文明,人类的文明恰好是野蛮的。</p> <p> 武汉部分解封,一场灾难折射出人们面对灾难的众生之相,也更凝聚了民众的爱国之情。春光不会因疫灾而消失,杏花不会因疫疠而幽闭。西部的春来的虽然晚些,但杏红柳绿,杏花开满山川,谷雨将过,万物生发,火热的夏季就要来临,小城定会有更美的景色!</p> <p>远处的凤凰山幽静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