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漫长的宅家生活激发了大家的很多隐藏技能,也激起了梧村小学老师们的读书欲望。这个特别的暑假里,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本周,语文组的老师们互相分享了自己阅读时的所感所悟。</p> <p>阅读书目:《基督山伯爵》</p><p>教师:戴建丰</p><p> 读懂清风朗月,自然恬淡;读懂花鸟虫鱼,自然悠闲;读懂风花雪月,自然浪漫;读懂豁达善良,自然心宽;读懂酸甜苦辣,自然香甜;读懂拼搏努力,自然拔尖;读懂奋斗坚持,自然辉煌灿烂;读懂聚散离合,自然随遇而安。世界读书日,读懂朋友你,自然快乐无限,愿你幸福连绵。</p> <p>阅读书目:《有意义,有意思》</p><p>教师:韩之润</p><p> 这次我阅读的书籍名称是《有意义,有意思》。作者郑友民是一名资深班主任,参加工作23年来,从未离开过班主任岗位。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他的理念:“爱需要表达,心需要沟通,人需要鼓励”,致力于把有意义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意思。他把班级日常工作活动做出了新意,同时又把有新意的活动日常化;懂得适时“放权”,甘心做一个在台下鼓掌的人;善于研究师生沟通之道,摸索学生自我教育之路;开发仪式教育模式,用仪式升华班级活动的意义。</p> <p>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p><p>教师:胡玲丽</p><p> 再次重温《海底两万里》,我发现这本书得以广为流传,与作者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儒勒•凡尔纳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作者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p> <p>阅读书目:《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p><p>教师:李雅琦</p><p> 第一次看阎连科的书,才知道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卡夫卡奖”的中国作家。看完书觉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和他的经历密切相关。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人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直走,天一定会亮。”阎连科的文字有绝望也有倔强,如同射向黑暗的一丝光亮,使人感受到人的生命和呼吸,感受到光、美和伟大的温暖。</p> <p>阅读书目:《全世界都想上的课》</p><p>教师:胡焱</p><p>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教师恰恰从事的就是“树人”这一工作,其难度可以想象,但是一旦这项工作能够做好,其产生的正面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它将对学生的人格乃至灵魂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想,除了把教师这一工作当成简单的养家糊口之事的人,每一个踏上教师岗位的人,我想都应该是怀抱着成为一位好老师的期待,并为之付出过努力的。成为让学生感佩怀念的“恩师”,也是作为教师最具有成就感的事吧。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把教书育人当作苦差事?没有经过考证调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通过读这本书,从桥本武先生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些成为“恩师”的必备品格以及能力。</p> <p>阅读书目:《幸福假面》</p><p>教师:胡诗佳</p><p> 这本书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觉是 “家庭生活从来不是平静无波的”。作者利用意识流的写法,将一个婚后女人的自以为是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幸福”的背后掩藏着残酷的真相。在旅途中与自己的对话开始探寻,热情与惶恐交织,然后回归正常生活里后的勇气缺失,重新戴上假面。幸与不幸,并没有所谓的真相吧。</p> <p> 林清玄老师关于写作与静心曾说道:“对于一个作家,文字就是最好的修行,文学就是最好的道场。”我想,对于老师来说亦是如此,文字是最好的修行,文学是最好的道场,静下心来,坐于书桌前,捧起一本书,心就安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