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准确把握2020年高考方向,促进高三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达成高考新目标,实现高考新突破,4月10日,我校教学处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师参加了北京学海领航教育研究院在线上举办的“陕甘宁晋‘决胜2020高考’专家直播暨新形势下高考命题方向网络培训会”。</p> <p> 此次高考研讨会持续了三天,按学科分时段进行。4月10日,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高考命题评价课题组作文组组长,教学考试研究语文研究中心主任王老师对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进行了分析。</p> <p> 4月11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刘春明老师,针对数学学科,根据二十余年的高三的教学经验作了高三复习阶段的备考建议。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评价组组长王小舟老师也指出数学学科复习要立足考纲,核心突出,面向基础,适度创新。</p> <p> 结合在线教学的背景和教学规律和特点,衡水中学高级教师张老师提出了基于在线环境下的高考英语复习模式:五位一体的双线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张老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特别强调要打造教研共同体,共研共赢,设计好每一次话题或专题复习资源包。</p> <p> 北京市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北师大“高引精尖项目”专家党为名老师建议:以高考题为抓手,适当用好模拟题。“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通过纵向比较研究近6年高考真题地理知识点总分值分布图,寻找常考知识点,反应学科知识点的总架构。通过横向比较2019年全国1卷2卷3卷,总结高考只考7、8个地方的素材,所以追求知识点的全覆盖不现实,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p> <p> 人大附中政治特级教师,北京市政治特级教师郭红梅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备考策略。从周密备考计划,精准把握方向,夯实备考细节三个方面展开了详实的分析。</p> <p>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生物特级教师林祖荣老师强调了专题要合理设计,结合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展示了自己的专题复习模式,亮出了计划,指出了方向,结合案例强调了操作的细节。</p> <p> 衡水市名师,衡水市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王老师对近三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备考建议,分享了高考复习备考的经验与做法。</p> <p> 物理学科名师的讲座都是围绕着高考备战进行的,无论是解读考纲、关注高考变革的动向、深入挖掘高考试题还是高考试卷中的易错丢分诊断,都特别提到了物理的核心素养,物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四部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p> <p>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王宗琦老师就前期线上教学的忧与喜从两方面进行深刻总结。同时就2020届高考考查重点及变化进行分析,指出本届备考教学应该加强和注意的方面,以及后期备考教学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希望教师能积极应对新情况和新变化,加强“教学”和“引导”的结合,努力开创2020届高考备考的新局面。</p> <p> 专家们从考纲研读到历年高考命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他们个人的教学实际,预测了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为我校备战2020年高考指明了方向,为我校教师优化高三复习策略提供了宝贵经验,坚定了我们高考必胜的斗志。</p> <p> 最后愿所有高三考生,分秒必争,厚积薄发,不负韶华,勇夺桂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