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淡了本应欢乐祥和的节日,打乱了原本井然的假期和开学生活,也打乱了我们的复习迎考安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位家长和每个孩子都经历了特殊的磨砺,也自然有了特别的收获——学会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开学在即,我们在这里等孩子们回到校园。由于开学后还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看看学校都是如何安排的,请各位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把好每一关。</p> <p>开学前:</p><p>1.排查筛查。一是排查从湖北省、黑龙江及国外等高风险地区的返长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二是排查从低风险地区返长人员体温检测正常,不再采取隔离措施,通过申领个人健康码等健康认证,可到校上课;三是排查境外返长人员,按国家要求隔离14天以上,并做好核酸检测。</p><p>2.体温监测。家长认真监督孩子测量体温,做到一日一测,三日一报。体温超过37.3℃、咳嗽、乏力等症状的孩子,家长陪同及时就医,并报告给班主任。</p><p>3.健康卡填写。督促孩子每天认真填写《长春市一〇六中疫情防控师生健康卡》。开学当天将纸质版的打印两套,并有家长签字。</p><p>4.孩子准备。每人必备一个电子体温计,建议准备医用口罩、75%酒精消毒湿巾、纸巾、保温杯等,供自己使用,开学当天统一拿到班级。开学后学校每天给每名学生配一只口罩。</p><p>5.家长准备。尽量减少行踪轨迹,做到家和单位两点一线。如果有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及时就医,不要接触孩子。</p> <p>开学后:</p><p><b> 第一关:家庭</b></p><p><br></p><p>1.健康卡上交。</p><p>在开学第一天早晨入校时,将一套健康卡在学校正门交给值班教师,另一套在入班时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同时收《长春市第一〇六中学家长诚信责任书》和《长春市第一〇六中学生责任承诺书》,并认真核对学生和家长是否签字。</p><p><br></p><p>2.测量体温。</p><p>学生早餐前,家长监督测量体温,并将结果填写在测温卡上。开学以后,每天早晨进入校园时,出示测温卡,合格进入校园。 3.应急处置。体温正常可以上学;体温超过37.3℃、咳嗽、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报告给班主任。如果有接触史,报告社区或疾控中心,由120送到定点医院就医。</p><p><br></p><p><b>第二关:上学 </b></p><p><br></p><p>四种上学方式:步行到校、乘私家车、公交车、校车。每天班级测温重点是乘公交车和校车人员;校车每车不超20人,原来每排坐4人,现在只坐2人,而且靠窗就坐;乘坐公交车的孩子,要做好个人防护,并配合公交车司乘人员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到校后及时洗手。</p><p><br></p><p><b>第三关:校门</b></p><p><b> </b></p><p> 1.错时错峰。</p><p>三楼初三孩子6:40前入校,二楼孩子6:50之前入校,一楼孩子7:00之前入校。</p><p>2.学生入校。</p><p>全身校服,1米间隔,两路纵队,每天早晨出示测温卡,合格方可进入。从正门通过消毒脚垫次第进入校园。 </p><p> 3.封闭管理。</p><p>孩子进入学校后,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出校园。疫情防控期间无特殊情况,家长一律不准进入校园。</p><p><br></p><p><b>第四关:正厅测温 </b></p><p><br></p><p> 所有人必须从学校正门入校,经过篮球场规划路线至一楼正厅的红外线热成像系统检测体温。体温异常到应急保健室复测。学校集中建设了应急物资室、应急保健室、应急隔离室、应急心理咨询室,尽可能做到小范围、短时间内,快发现,快处置,快流转,把好学校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关。</p><p><br></p><p><b>第五关:班级</b></p><p><br></p><p>1.临时调整。</p><p>在初一初二未开学前,将初三每个楼层4个班,调整为2个班级,占用初一初二教室,按疫情防控路线通行。上学、放学、上体育与健康课,均走此路线,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同时每个班级配置一个备用教室,供用餐、自习、答疑交流使用。教师分散办公室备课。 </p><p> 2.座位编排。学生单人单桌,佩带口罩,不能串座。 </p><p> 3.三次测温。第一节和午餐前及放学前五分钟,全班开始测温,同学相互查看,报生活班长,生活班长记录在案,体温异常班主任报疫情防控指挥平台。 </p><p>4.应急处理。</p><p>体温超37.3℃、咳嗽、乏力等症状,逐级上报,班主任立即将学生带到隔离室,德育主任到班级管理学生,校医询问情况,无接触史,通知家长。有接触史,报疾控中心,由120送定点医院。</p><p><br></p><p><b>第六关:课间</b></p><p><br></p><p>1.做到“三不准”。不串班级,不串楼层,不在走廊聚集。</p><p>2.拉大课间时空。课间由10分钟改成15分钟。</p><p>3.做到勤手洗。排队去厕所,同学间隔一米以上。入厕以后要用七步法洗手,班级设置免水洗手消毒液,避免拥挤。</p><p><br></p><p><b>第七关:两操一课</b></p><p><br></p><p>1.课间操。上午在室内进行,播放手语操,领操员领做;下午由教师直接带到操场固定区域分散适当运动。</p><p>2.眼操。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手接触到眼睛,全校学生做“多维爱眼体操”,它是通过眼球各个方向运动,眼部肌肉不断地放松与收缩,来改善眼部肌肉疲劳,预防近视。</p><p>3.体育课。体育教师到班级将学生按照疫情防控路线带到上课场地,严格按照课程内容上课。体育动作要舒缓,避免剧烈运动。下课后,体育教师统一将学生按疫情防控路线将学生带回班级。</p><p><br></p><p><b>第八关:心理支持</b></p><p><br></p><p>1.关注学生、家长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p><p>2.应对策略(1)四级管理: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2)心理教师已经开通网上、电话咨询热线;(3)家长和孩子认真学习学校的微信平台推出用“心”战“疫”系列课程;(4)如有需求请拨打吉林省和长春市的心理公开求助热线。</p><p><br></p><p><b>第九关:饮食</b></p><p><br></p><p> 1.选聘配餐公司。企业具有一级资质,具有中央厨房,具有配送能力。</p><p>2.午餐。(1)午餐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带餐,二是订营养餐。(2)在午餐前5分钟,餐饮公司将学生订的营养餐送到教学楼门口后,立即离开,不可与学生有接触。(3)中午采用分餐制,班主任以最大限度拉大距离为原则,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班级内用餐,乙组到班级备用教室相对应的位置用餐。(4)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带好一次性手套将营养餐分别发给在座学生。(5)餐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生活班长带领同学用正确摘掉口罩,消毒湿巾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洗手后就餐。(6)中午学生上课后进入教学楼取走餐盒。</p><p><br></p><p><b>第十关:消毒</b></p><p><br></p><p>1.班级大型消毒每天一次,晚上放学后,由后勤专职人员负责完成。班级门把手、教辅用具等每天消毒三次,9:30、12:15和16:15,由班主任负责。</p><p>2.公共区域和厕所大型消毒与班级同步,上课期间由清洁工人擦拭消毒。</p><p>3.学生走廊、功能室等公共活动区域由后勤专业人员消毒。</p><p><br></p><p><b>第十一关:通风</b></p><p><br></p><p>1.班级:早晨上学前通风一小时,由学校更夫负责。每节课间通风10分钟,中午通风30分钟以上,课间和中午通风由生活班长负责。</p><p><br></p><p><b>第十二关:垃圾处理</b></p><p><br></p><p>1.垃圾清运。校内所有垃圾存放在指定地点,专人、专车负责清运。每天清运两至三次,将垃圾清运至指定地点。</p><p>2.医疗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垃圾桶套黄色医用垃圾袋,密封处理后,专车送到医用垃圾暂存点。</p><p>3.废弃口罩处理。废弃口罩垃圾桶套黑色垃圾袋,每天一收集,并进行消毒密封,放置学校指定回收处,学校拨打专用电话处理垃圾。</p><p><br></p><p><b>第十三关:邮件</b></p><p><br></p><p>1.收寄场所。学校在正门处设立收寄件场所,每天定时消毒,快递员固定时间佩戴口罩将快件分类放在收寄件场所内。</p><p>2.收寄要求。师生取件需全程佩戴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取件时“立取立走”,减少人员聚集,避免拥堵。倡导师生疫情期间减少网上购物,尽量减少收寄快递数量。 </p> <p>学生在校一日流程图</p> <p>学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p><p>教育孩子遵守学校要求,观看学习防控演练,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正确的学校生活方式,以及突发疫情事件的处理流程。这将是老师和学生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工作方式。尊重生命,遵守规则,为自己也他人负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胜疫情需要你,我,我们十四亿中国人的共同努力!</p> <p> </p><p>美丽的校园,春意盎然,阳光与春风在小径间游移,弥漫着清新与灵动的气息,它期待与同学们相遇!</p> <p>一〇六中学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小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