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甘南到川西湿地是高原上的香巴拉,曲折的黄河给了这片草地苍苍,水天茫茫的壮丽景色;居住于此的藏、羌族民众及藏传佛教的寺庙带给了人们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开车旅行真正能体会到“天苍苍水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景色。</p><p>2019年“十一”黄金周刚过,人少了很多,向西路上的秋色却更加绚丽了。</p> <p>我们开着房车由西宁出发,不久就看见一段碧波荡漾的清澈黄河,都说“天下黄河贵德清”,可这一段黄河比贵德还要清。</p> <p>吾屯下寺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以北7公里的吾屯村。这里是藏族“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吾屯下寺殿堂众多,装饰华丽,寺内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p> <p>吾屯下寺三面阿弥陀佛,是吾屯下寺更登钦佩上师在2005年去四川峨眉山金顶顶礼朝拜普贤菩萨时,在普贤菩萨加持之下,发愿在大西部青藏高原上修建的最大一尊三面露天阿弥陀佛大像。</p><p> 这座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三面露天阿弥陀佛像正前方一尊是加持手印、右边一尊是讲法手印、左边一尊是迎接手印。三面佛代表了“佛、法、僧” ,她在青藏高原上是那么庄严、慈祥,他带给人们的是安乐欢喜、心灵解脱。</p> <p>吾屯下寺的大经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地基为正方形结构,长宽约25米。1981年,在原始建筑基础上,进行重修。供奉主尊为像有阿低峡大师、宗喀巴大师、一世夏日仓嘎旦尖措、白度母等泥塑镏金像。</p> <p>这座时轮解脱塔建于2004年,基座为正方形,长宽约2米,高约5米,由吾屯下寺画师华藏设计、募资修建,塔顶供奉主尊为时轮金刚像和肉旦知合阔罗像。</p> <p>出青海一路穿山越岭,秋色正浓。</p> <p>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有一种羊儿是这样 吃草的。</p> <p>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p> <p>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p> <p>前来拉卜楞寺敬拜的善男信女。</p> <p>几个僧侣轮流趴在地上看什么?</p> <p>走近看看是这么一个上面有个洞的小石碑</p> <p>我也趴下去看到的是这个。</p><p>我上网查遍了也没有查到这是干什么用的。</p> <p>沿途的秋色真是五彩斑斓,煞是好看。</p> <p>甘南扎尕那:深山中的藏寨秘境</p> <p>扎尕那是一处天然石头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p> <p>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p> <p>“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p> <p>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p> <p>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p> <p>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p> <p class="ql-block">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著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p> <p>夜色降临扎尕那</p> <p>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县,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p> <p>若尔盖大草原是大自然赐给牧民们的水草茂盛而丰美的天然牧场。居民多为藏民,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情。</p> <p>川西大草原出现的一抹彩虹像是在迎接我们这些远方的行者 。</p> <p>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p> <p>进入景区后经过一个叫索克藏的寺院</p> <p>索克藏寺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寺院。它面向黄河九曲第一湾,宏伟的建筑依山而建,还有大片僧侣的居屋建在山坡的下方,显得整片建筑错落有致。寺后面的山包大约有150米,是欣赏晚霞中的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最佳观景台。</p> <p>在索克藏寺后面有一处高台,一架“天边云梯”可以把我们送到150米的山顶 ,在这里可以尽赏黄河第一湾美景。</p> <p>黄河流经若尔盖草原腹地,和白河在此汇合奔流入滚滚黄河,形成声势浩荡的九曲黄河第一湾。</p> <p>这里最令人兴奋的是可以观赏九曲黄河落日的辉煌,感受草原落日的壮丽之美。</p> <p>不到黄河心不甘,在唐河饱览黄河九曲第一湾胜景是从甘南到川西的必选路线,尤其以日落和日出的景致为最美。傍晚,夕阳西下之时,黄河在夕阳下泛着红色的粼光,自由舒展地蜿蜒而行,那种雄浑的气魄与从容的风度,也只有九曲黄河第一湾才能拥有如此辉煌绚丽的日落。</p> <p>落日余晖透过云层洒在九曲黄河第一湾上,蜿蜒的河水被染成金黄色,由于云层的遮挡,秋日的草原和远处的山峦色彩斑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真是美极了。</p> <p>黄昏临近,日落时分,当夕阳一点点变红朝山边落下去时,整个河谷笼罩在了一片金黄之中。</p> <p>太阳刚落下一轮明月已悄悄挂上天空</p> <p>出黄河第一湾直奔红原。沿途有着鲜明文化特色的民居在斑斓秋色的映衬下使人感觉车行在一条五彩的藏羌文化长廊中。</p> <p>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西部境内、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 红原大草原地域辽阔,草地雪山,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是若尔盖湿地的一部分。红原大草原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风情独特,气象万千。当年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这片草原,并在此休息、驻扎。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壮举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国务院把它命名为红原县。</p> <p>红原处于大九寨国际旅游核心区,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史话就发生在这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撼度,而且民族宗教文化悠远神秘。</p><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湿地保护区”。</p> <p>红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于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白天日照强气温较高,所以紫外线比较强。</p><p><br></p> <p>红原大草原有大片的沼泽,当年红军在这里没少吃苦头。</p> <p>草原上几只黑颈鹤在沼泽里嬉戏、飞舞,给大草原增添了许多优美。</p> <p>草原鼠看上去有点可爱却是草原上的一大害。</p> <p>这才叫风吹草低现牛羊</p> <p>当然还有马🐴</p> <p>月亮湾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境内,是红原风景区的一处著名景观。月亮湾距离成都约400公里,距离红原县城只有3公里,是红原大草原生态旅游风景区内最美的地方。</p> <p>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道弯弯的河流如同新月般蜿蜒流过,婉约而又明亮,世人称之为“月亮湾”。月亮湾恰似舞动的长长飘带,画出一个又一个弯曲的弧线,朝阳的晨光洒向水面,在月亮湾上泛起金色的粼粼波光,沉静的草滩顿时亮丽起来,草滩饮马,飞鸟群群,一派生息景象;到了傍晚,晚霞映红了月亮湾,水天一色,壮美无比。</p><p><br></p> <p>月亮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白河(嘎曲河)的一段,因草原湿地的影响,白河在红原境内呈弯弯流淌的流向,你会看到美丽宽广的草原上,清澈的河水在草原上划出一湾湾舒缓优美的弧线。</p> <p>红原大草原行车路况非常好,但随时有牦牛或羊群出现,所以进入驾驶一定要注意车速,以免发生危险并带来麻烦。</p> <p>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的棒托寺,距县城32公里。始建于元代,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寺院。现存文物包括喇嘛塔与石刻藏经两部分。为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国家在棒托寺修建了石刻文化公园。</p> <p>棒托寺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50万片石刻的大藏经,据说是60多名工匠花了9年时间雕刻而成的。</p><p>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刻公园以500年历史的降魔塔为中心,点缀着“万佛塔”、“尊胜塔”、“菩提塔”、“胜乐塔”、“多闻塔”、“仙人塔”、“长寿塔”、“时轮塔”、“伏魔塔”等32座塔,有的塔高达42米,有的则只有6米高,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塔错落其间。塔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几千尊菩萨,绘有几万幅各种佛像画,尊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刻公园依托棒托寺壮丽的庙宇,延大渡河支流则曲河两岸雕刻和修建了大量藏经文的石刻、石画和藏佛塔,形成壮观的塔群与周围秀美的山水浑然一体,傲居于青藏高原一隅,是藏文化的一朵奇葩。</span></p> <p>在甘南、川西大环线上有一个年保玉则景区,一段时间名气特别大,不过鉴于生态原因,景区现在已经处于永久关闭状态。而与之相媲美的还有一个叫莲宝叶则的地方,因2017年才开始对外开放,所以自然名气不如年保玉则。</p> <p>莲宝叶则风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在青海则称年保玉则。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公里,阿坝县的景区面积大约500余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p><p><br></p> <p>当我们临近景区的时就已经被她的雄伟的身影所吸引。由于知道的人不多,即使在旺季,景区游客也很少,所以可以驱车直入。</p> <p>莲宝叶则和年保玉则,其实在地理上因都处于同一个山域,只是两边由不同的省区管辖,名字也只因两边方言发音上有区别。</p> <p>“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被称为“天神的后花园”。</p> <p>景区的道路修的非常的平坦,越往深处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奇峰越让人惊叹。雪山,海子,一切都是那么神圣,纯净,这就是天神给自己留的一块自留地。</p> <p>在这天神的后花园中最美就是扎尕尔措,走过大约30分钟的木栈道,可以行至扎尕尔措湖旁,在一圈肃穆的群山围绕下,湖泊清澈,碧波荡漾,如同一位羞涩少女,静卧闺中。</p> <p>由于莲宝叶则刚开发不久,景区还在建设,可游览的区域不多,将来如果和年保玉则打通,这里注定会是国内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p> <p>像不像天狗望月,我给起的名字,一般人看不出来。</p> <p>出了莲宝叶则一路秋色如画直奔甘孜色达</p> <p class="ql-block">藏羌碉楼</p> <p>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地处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处,是四川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及青海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p><p><br></p> <p>色达五明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简称是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3600米上。它与亚青寺都是位列前茅的大型寺庙。</p> <p>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30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五千在家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p> <p>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为数众多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五千名僧俗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p> <p>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 这里的僧舍很壮观,据说曾经达到过一万间,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p> <p>在这里修行和学习的喇嘛(男僧人)和觉姆(女僧人)现在还有5000人左右。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充满虔诚、祥和的气氛。</p> <p>出色达约30公里转去塔公的路上,我们遇到很多的猴子在路边闲逛。当看到我停车拍照时,会跳上倒车镜伸手要吃的。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么顽皮的野生猴子。</p><p><br></p><p><br></p><p><br></p> <p>这些猴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藏猕猴,因为色达附近就是一个藏猕猴保护区,当它们在公路上问你讨吃的时候其实很温和。</p> <p>有两只母猴带着猴崽也来讨吃,一只猴妈妈背上的小猴身上还有伤。猴世间的母爱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车上的苹果都献了爱心了。</p> <p>塔公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境内,距康定市区113公里,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川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是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p> <p>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系藏区著名神山。该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县,其西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形成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如果盛夏时节来塔公草原,在如花似锦的草原上观瞻雅拉雪峰,一定会有如临仙界之感。</p> <p>我们在翻过一个哑口时看到的已经是冰天雪地了。</p> <p>傍晚的塔公草原实在是太美了。</p> <p>在这终年积雪的大山里正在修一条飞机跑道。</p> <p class="ql-block">我的房车之旅在川西康定告一段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