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书”有约——读书分享会 第一期 胡同二幼

姜波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冬,宁静不安;春,活力欣然。无论季节的更替,心情的复杂,生活的无奈,病毒的可怕,总有能让我们静思的地方或角落。书——就是我们灵魂的避风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每当被风吹过的时候,我都会闭上眼让脸庞感受;每当吃美食的时候,我都会闭上眼让味蕾感受;只有看书的时候,我是眼看脑想,心在感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可爱敬爱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你们的书里,远离市喧,开拓视野,进化心灵。</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园长:姜波</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给孩子立界限》</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常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那长大了真的好了吗?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深思这个问题,作者用自己的两个孩子钱儿哥哥和妹妹二胖的成长经历作为例子,给了我最好的说明:家庭的变故,经济上是否富足,都不是改变孩子人生的决定性节点。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爱与用心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的满满的安全感和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对孩子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者的教育心得,值得我一看,更值得我一学,对孩子的教育不急不躁,如今的教育,家长都是建立在自己的面子上,而对孩子急功近利,不断给孩子施压不讲求方法,父母就变得越来越焦虑不安。而钱儿妈的育儿故事,展示了一种既不功利又有教益,既有挑战又值得鉴赏的教育选择,为我们解决了太多常见的心理困惑,从生活细节,文明礼貌,语音沟通,思想品德,大爱博爱,孩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是很好的育儿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孩子的成长有好的父母陪伴比遇到良师更加重要,而作为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我,接下来把伦理变为实践,就是我人生新的育儿挑战和开始!</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副园长:王海东</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狼道》</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狼道》从多方面对狼道、人道进行诠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狼道》是著名的畅销书作者王宇的又一得意之作,此书是一本全面解读狼的书籍,书中展示了一些狼的纪律、狂野、多变、忍耐、意志及策略,从多方面引用狼道对人道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书中通过一些古代的、现代的,企业的、个人生活的生动事例,全面地为我们解读了狼的性格、狼的智慧、狼的生存哲学,给我们工作、生活以启迪。单从个人来阐述人生哲理,该引用狼的精神,学会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现在的社会不管哪个行业都是优胜劣汰的。做任何事情都该给自己树立目标而才会产生动力;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坎坷坷,人生遭遇各种挫折是必然的,而我们要做的是用中庸的心态来面对,使自己做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并不是一直缅怀着失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特别是现在90,00后的年青人更缺少生活中的磨练,对于挫折我们该坦然面对,在挫折面前一定要充满自信,坚信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生活中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一经挫折就退却做了懦夫,而强者在经历了第一百次挫折的时候,便开始第一百零一次的冲击。书中引用了多个经典范例告诉我们应该具备愈挫愈勇的精神面对人生。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这个大家庭不仅要有狼的团结精神,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像狼一样有强烈的生存意识、野性拼搏意识,以狼群杀阵般整体配合与分工协作,靠集体智慧和力量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超级团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通过对《狼道》的阅读,可以学到团队竞争中所需要的一些智慧,比如合作、分工、策略、沟通、危机意识、消化能力。狼是最具有团队精神的兽群,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团队,团队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同样的道理,单位要生存要发展也应该奉行狼道准则。工作中我们也应分工协作,团结一致,在协作中遵循自己做事、做人的规则,用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自已。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坚韧的精神是值的我们每一位成员在工作、生活中学习的。在这个社会中,办事实、干大事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相互合作,发扬狼道精神,发扬狼道文化,才能拥抱成功,才能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郭浩</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措活佛,他生活在藏区,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早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总喜欢写诗,这本书是他的随笔,每篇文字不多,但句句都是触动心灵的警言。在生活中,当你的心感到繁杂的时候,不妨打开这本书,认真地朗读几篇文中的文章,作者加措活佛简洁、纯净的文字,会帮助你整理内心,生活也会随之变得平静。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加措活佛的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这是一部可以源源不断给人补充内在能量的书。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世间有何种烦恼,你都可以从加措活佛对人生的加持与开示中获得改变的力量,把自己变得更好。世间一切苦乐都只是一步之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更有力量的自己。  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读完这本书,在生活中,每当遇到情绪问题,都会适当的想一想其中的道理,不仅时刻警醒自己,同时也提升了自己。</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杨慧超</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正面教育》</b></p><p> </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写的一本书,她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 正面管教,被评价为一个被无数家庭和学校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儿童情商与自立,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的教养方法。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 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就是第4章的“重新看待不良行为”。当我们重新来看待不良行为,不再把责任感等同于责难或羞辱时,其结果对孩子和大人就都是令人鼓舞的。如果你把责任感看成是一种解放——某种基于你知道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事情——而不是负疚,你就能做得更好。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得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想到许多小孩子因为发展适应性行为而受到惩罚,就让人觉得实在痛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遇到孩子不听话时,我让家长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通过与孩子亲密地接触,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可以使孩子更信赖父母,愿意把真相说出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帮助孩子分析对错,引导孩子承认错误。有问题时,运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巧妙地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对与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及造成的后果,然后再指导他如何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能催他,给他些时间去反省,让他真诚地说出来,才是最真切地认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以平常心,安抚孩子的情绪。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孩子的道歉。父母千万不可以凶巴巴地审问孩子,因为压力愈大,防抗越强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家长也尝试着用这几种方法与孩子进行教育,果然发现孩子在行为上进步了很大,有时做了错事也会主动向家长认错。特别是比以前更乐意与家人分享当天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对待别人非常有礼貌。俗话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孩子有改正错误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孩子改错的权利,给予孩子改过的机会。作为家长不能忘了,教育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过,要给孩子成长所需的时间。成长是一个过程,教育也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正面管教》这本书带给我的,还有诸如“和善与坚定并行”、“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犯错误时学习的好时机”、“鼓励孩子,而不是赞美孩子”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我在其他书里面没有接触的,并使我深深地感动。虽然,对于正面管教的精髓,我还需要仔细琢磨,但我相信,凭着这些有用的经验,在我的教育路上,或许能少走点弯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通过读《正面管教》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正确地使用正面方法管教学生,让他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赵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书名:《为何家会伤人》</b></p><p> </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 疫情期间喜欢上了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并且反复阅读了武志红写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真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感触颇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为90后 ,我们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家中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经常我会发现我们并不会爱别人。作为恋人,恋爱中因为一些小事便大动肝火,争吵,冷战,其实想想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怎么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为子女或者夫妻,家庭里,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遇见情绪的时候,交流感受才是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而不是批评或者解决问题。时代改变了,我们爱的方式却没有改变,心里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主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互相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作为父母,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天然有一个精神胚胎,不是白纸。父母的职责是用爱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父母如果想决定孩子的命运,就是改变了孩子的命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为老师,我也经常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反而没有在乎他们内心真正的感受,我只是把他们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塑造他们。其实我们不也是在给予孩子们爱的同时也在伤害他们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作为父母,作为老师,我想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吴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书名:《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b></p><p> </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我是通过樊登老师推荐买来读的一本书,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她致力于从刚出生到6岁大的儿童的成长教育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同时她也是两位孩子的母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分为六大板块: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情感引导、与婴儿期孩子的亲密关系、与2-3岁孩子的亲密关系、与4-7岁孩子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原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写到“通过情感引导孩子,尊重孩子,没有任何理由值得对孩子发怒”。很多事情,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条件的给孩子情绪的支持,是的,可是家长们又怕自己会走到放任孩子的那一面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关于孩子发脾气:如果孩子犯错或者发脾气,一般是他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给孩子一段『反思时间』或者『冷静时间』,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和他聊聊刚才的行为,并问她下一次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提前告诉孩子我们的预期,他们一般会更合作。这里有个值得借鉴的方略: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情感引导的好处: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有什么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 播下种子,提前清晰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 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 聆听,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齐平,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四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五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育儿即是育己,不仅仅是帮助孩子,更是成为更好的自己。</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段春燕</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书名:《缓刑》</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漫漫人生长河中,人总要往前走,而不断看到新的风景,也会不由得回忆曾经,《缓刑》这本书运用回忆的艺术 唤起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如流水账般的叙述,只是在介绍坐着的童年经历,可就是这样当作者成年后在回顾时,依然充斥着无法言说的悲伤、压抑和迷茫,像是等待死亡却还抱有希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中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印记,二战时期的法国巴黎,那时已被德国纳粹所占领,那时的人们不愁吃喝,通行自由,但作者的童年却是灰色的,作者和弟弟寄居在别人家,虽然母亲的朋友待他们很好 ,但任就无法替代父母的那种情感需要,致使作者的童年是充满不安和焦虑感的,但作者依然坚强 努力的长大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读书后也引发了我的深思,从我们身边说起,我们幼儿园中也存在很多留守儿童 ,尽管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爱只多不少 但任就无法比拟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和情感 ,作为孩子们的老师 ,我对孩子们的情感也替代不了孩子们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情亲和关爱,但我时常在想,我还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还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些什么?</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王笑</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影响力》</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作者特别出名。罗伯特·西奥迪尼,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专家。《影响力》这本书在我没有看之前,只是对影响力这三个字有着一个大概的字面理解,当我打开书去看,我才明白不是我字面理解的那样,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心理学还可以运用到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等的关系还可以这样来进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如何说是或不,如何学会六大心理秘籍为自己所用。这六大秘籍包括互惠、承诺和一致、喜好、社会认同、权威和稀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的一点,承诺和一致。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作者指出,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者举了个公开承诺戒烟的例子,有位女士决定戒烟,于是她列出了一张名单,名单上全是她尊重的人。接着她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寄了一张卡片,写道:我向你保证,我再也不抽烟了。最后这位女士居然靠这个公开承诺成功的戒了烟瘾。(想戒烟的朋友可以试试)。作者认为,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虽然这本书讲的都是关于销售的问题,但是,我也想到了教育。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也应该做到承诺和一致吗?在班里经常会听到小朋友说爸爸妈妈答应他们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他们很失望。还有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不能够保持一致性。这样就导致了幼儿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其实,教育也跟销售一样,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销售员推销产品的过程,父母要把孩子的优点无限放大“推销”给别人,而两者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就是让人们为你的“产品买单”。</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孙双</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书名:《约好了春天开花》</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走进春天,记录此刻的美好,孙老师用她的心传递给我们春的力量,春的风光,春的故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书里有说不完的故事,书里有讲不完的道理,在书里看人生,参人生,会让我们的人生走上顶峰。每当我们走进书里,就会情不自禁的爱上它,书会把它的美好留给我们,这就是灵魂避风港的魅力所在。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通过老师们的开怀畅享,让我觉得身临其境,胜似已经读到了你们的书,并且走进了它,使得我心里的这朵花也欣然的开放了!</span></p>

孩子

本书

管教

父母

我们

教育

感受

自己

作者

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