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武夷山下流芳百世的《朱子家训》

荷风

<p>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两省的界山,也是一座揽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遗迹于一体的文化名山。在武夷山南麓的福建一侧山峦下,有一个五夫镇,一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山坡上硕大的“朱子故里”几个大字,这里就是世人尊称为“朱子”的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熹原籍本在武夷山以北的江西省婺源县,在他14岁时,其父朱松因患重疾一病不起。临终前,朱松将一家老小托付给挚友、抗金名将刘子羽扶助。年少的朱熹安葬好父亲后,遂遵从父命,带着母亲和妹妹,辗转来到福建武夷山下五夫镇的刘氏家中,在此读书、讲学、立著,前后生活了四十多年。</p><p><br></p> <p>  朱子故居“紫阳楼”就在五夫镇边的一片古樟树林中。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徽派古建筑庭院,年少的朱熹在这里成长、成才、成家,并创立了著名的朱子理学。</p><p><br></p><p> 朱熹当年居住过的老楼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巨变,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房屋是在原址上仿原样重建的。</p> <p>  故居门前古树参天,路边小河岸上有一棵朱熹当年种下的香樟树,仔细看去,发现这棵800多岁的古樟树腑内虽已空,但树皮连根,树木仍存活,枝叶翠绿,生命不息!</p> <p>  走进朱子故居,正厅是“紫阳书堂”,堂中的朱子塑像两边的墙壁上悬挂着四个木制的竖匾,上面书写着“<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守礼保家之本</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和顺齐家之本</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勤俭治家之本</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读书起家之本</b>”等朱氏族人秉承的祖训、家规。我国历史上最著名、影响最为深远的家训《<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朱子家训</b>》,就是朱熹当年在这座“紫阳楼”里著述的。</p><p><br></p><p>&nbsp;&nbsp; &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朱子家训</b>》原载于《<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紫阳朱氏宗谱</b>》中,因其关于修身、治家的思想宗旨为世人所称赞,故不仅在民间广为传颂,亦为宋、明以后的历代朝廷所倡导和推崇。《朱子家训》何以受到如此赞美与尊崇呢?我们摘录其中的几个段落来读一读,感悟一下:</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b></p><p><br></p><p>&nbsp;&nbsp;&nbsp;&nbs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nbsp;&nbsp;“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患难不可不扶。”</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朱子家训</b>》全篇共三百多字, 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从家庭亲睦、人际和谐和重德修身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仁、义、礼、智、信的要义,表达了朱熹关于治家、做人、处世的准则,也是朱熹理学思想在家教、家规中的浓缩和体现。这些也是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是相一致的。</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熹不仅在治家、修身上有理论、有思想,在实际行动中也是世代楷模,成为后人仰慕和学习的精神导师。</p> <p>  朱熹一生孝敬父母、恩爱夫妻、慈教子女。朱熹出生在并不富裕的书香门第,他少年失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四十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为守孝道,他在母亲墓旁搭建一个寒泉精舍(又名方谷书院),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课三年;朱熹对妻子也是感情至深,临终前还为亡妻刘清四写下《墓祭文》:“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音容,永隔泉壤。一觞之 ,病不能亲,谅尔有知,尚识予意”。真情挚爱溢表于文中。</p><p><br></p><p> 朱熹教育子女是“爱而有教,慈而施爱”。其长子朱塾顽皮贪玩,朱熹便易子而教,送他远行千里赴浙江金华,拜哲学家吕祖谦好友为师,并给儿子写下《训子从学贴》作别;朱熹老年时曾去看望出嫁的女儿朱兑,女儿因家贫只能以葱汤麦饭招待老父而心感内疚。朱熹却笑着挥笔赋诗一首:“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这首诗后来成为女儿夫家黄氏的家训,流芳于世,传为佳话。</p><p><br></p><p> 朱熹在处世交友上,更是不论出生,但看德行修养和思想理论,只要志同道合,皆能视为知己。“举凡士子儒生、骚人墨客、羽士释子、田夫野老”。 他一生淡泊名利,清贫时安守本分,从不妄取不义之财,别人救济也不要。他人生大多时间都在讲学论教、著书立说。</p><p><br></p><p> 他为官时间并不长,总共只有七年多,但只要在任官位时,他最关心的就是民间疾苦。他扶助农桑,减轻赋敛,兴教办学,扬善除恶,他还创建社仓,救助灾民,被世人誉为“先儒经济盛迹”,传承至今。</p> <p>  我们循着朱熹的成长之路从朱子故居紫阳楼来到村外的五夫古镇,镇上的古街上有一个兴贤书院,是朱熹少年时拜师求学和成年后早期讲学的地方。书院门楼上嵌石刻“兴贤书院”竖匾,围以龙凤呈祥浮雕;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以示儒学正宗,四周饰有花鸟人物砖雕。书院虽几经自然损毁,又经历代文人贤达重建,至今古风古韵依旧。</p><p><br></p><p> 朱熹除了在这里的兴贤书院学习先贤经典著作、历史古籍,深研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也不吝赐教,四处拜师会友,交流思想学说。他还拜理学名家、周敦颐的学生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深究儒家理学精髓。他既能综罗百代、兼容并包,又能自是、自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最终创立了流芳百世的"朱子理学"思想体系,撰写了《近思录》、《四书或问》和《四书章句集注》等传世著作,提出“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成就了较为完善的人生修养论,完成集理学之大成的历史使命。</p><p><br></p><p><br></p> <p>  朱子创立的“理学”学说由武夷山下传播开来,很快引起当时文化界各学派的关注,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无数学子前来拜师求教,也得到宋朝的宁宗皇帝的赏识。宁宗皇帝封朱子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专门请他到身边去讲学。此后,朱熹还成为了孔庙中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祭祀的圣贤,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朱子家训</b>》也随着"<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朱子理学</b>"的传播,从原本朱氏家族的家训,广泛流于民间,传至朝野,成为家喻户晓的家训经典,也成为许许多多家族学习和传承的家规、家训。</p><p><br></p><p>  隐秘东南一角的武夷山也因朱子名扬天下,当地百姓均以朱子为傲,有诗为证:“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华古文化,泰山与武夷。”</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续篇:朱子理学与古代书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哲学思辨的发源地:“鹅湖书院”</b></p><p><br></p> <p>  朱子的“理学”思想学说在民间广为传播后,各派学说传人都想跟他交流讨论一番,这其中以创立"心学"理论的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最为关切。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受好友吕祖谦之邀,去往武夷山北麓的信州(今上饶市)鹅湖寺,与陆氏兄弟展开了一场学术大辩论会,这就是有名的“鹅湖之会”。</p><p><br></p><p> 这场关于理学与心学的思想理论辩论会,吸引了当时江南地区大批的文人墨客翻山越岭前来旁听。会上,辩论双方各执已见,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听者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虽然辩论会最后并没有分出胜负,朱、陆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 但“鹅湖之会”却开创了中国哲学思想辩论的先河。其后,辛弃疾等先贤们也曾模仿朱、陆会在此论书说道,形成理论学说思辨之风,后人为纪念“鹅湖之会”,将原来的鹅湖寺扩建成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p><p><br></p><p>  鹅湖书院经由800多年时代变迁,经历过战火损毁,也经过多次重建复修,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是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我们在霏霏小雨中进入书院大门“礼门”,首先穿过建于康熙年间、悬挂有“敦化育才”的“头门”,一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石牌坊映入眼帘,高大的石牌坊前、后两面分别刻有"斯文宗主"和"继往开来"的额匾,四周雕有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等精美图案。</p> <p>  书院里有一座“御书楼”,据说楼门上悬挂的“穷理居敬”牌匾,还有左右廊柱上的文字“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都是康熙皇帝亲笔书赐,可见朱子理学的地位。</p> <p>  环顾鹅湖古书院内外,仰视肃穆的学堂、书楼,重温厚重的“朱子教条”,感悟其教化育人,渊源流长。虽然在如今的教育理念看来,“朱子教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鹅湖之会”的历史意义实在是了不起!站在湿滑的泮池桥上遥想当年激辩的场景,感怀于先贤们执着于真理,毫不妥协的精神与气节,值得当代青年人深刻学习与反思。 </p> <p><br></p><p>  <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古书院之冠:白鹿洞书院</b></p><p><br></p><p>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渊源比鹅湖书院久远,名气也大得多。据说是在唐朝的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和哥哥李涉在庐山五老峰下的溪边隐居读书,因李渤养了一头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又因此处地势低凹,俯视似洞,于是有了"白鹿洞"的说法。后来朝廷曾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前来学习交流。</p><p><br></p><p> 大约在“鹅湖之会”后的第四年,理学宗师朱熹到九江任职,见到当时杂草丛生的书院,于是决定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同时还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教规》(后人又称其为《朱子教条》),白鹿洞书院由此更加兴旺,数百年来有大批的文人名家来此兴学、讲学,学习受益者不计其数。朱熹在此制定的教规和办学的模式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影响甚远,白鹿洞书院也成为闻名于世的中国四大古书院之一。</p> <p>  白鹿洞书院比鹅湖书院的规模大很多。书院正大门上是明朝的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院内设有纪念朱子办学的先贤书院、朱子祠,有礼拜孔子的礼圣殿,有建于明朝的棂星石坊,还有白鹿洞书院讲堂的明伦堂和御书阁,以及以朱子称号“紫阳先生”命名的紫阳书院等古建筑。多少年来,白鹿洞书院成为无数先贤、学者来此讲学求教,传播思想,交流理论的一座大学堂, 也是见证深厚的国学文化的一座历史丰碑。</p> <p>  古老的鹅湖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不仅留下了理学宗师朱熹的历史足迹,也传承了朱子的学说思想。数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几乎所有的古书院都将朱熹为书院定下的《朱子教条》奉为院规,其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至今还被许多知名学校作为校训,可见其思想影响致远至深。</p> <p>本文图片所有权属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