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谁动了你的奶酪?

凱哥

<p>  多年前,我曾站在珠江口,回望1840,鸦片战争,硝烟滚滚,欧洲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响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枪。暮年,才知“在康乾盛世的末期,乾隆皇帝还沉浸在下江南的风花雪月中时,英国人先从制造业上打响了对华战争的第一枪。早在英国把鸦片贩卖到清朝之前,经济战就已经打响了。这一仗的战场,正是古代中国的看家行业——陶瓷业”。抗疫期间,读学者波音的《王朝的家底》,让我独立古老的中渡口,沉思良久……。</p> <p>  只怪超牛的郑和,七下西洋,东方船队,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满载的中国瓷,风靡欧洲,被称为“白色的金子”,让蓝眼睛惊鸿一瞥而不能忘,他们渴望有一天也能是制造出东方的“假玉器”。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仿佛也是写给在泥与火中求索的欧洲人,他们忙活百年,却始终没能走出硝烟弥漫的窑道。上帝呵,何为中国瓷这块“奶酪”的配方?</p> <p>  18世纪60年代的一天早晨,英国人韦奇伍德撬开窑炉,惊喜若狂,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就是魂牵梦绕的中国瓷吗?”英国乃至欧洲陶瓷业的新局面,一夜之间到来。当然,他只能暗自窃喜。他的外孙就是提出“进化论”学说的查尔斯.达尔文。波音戏说是“达尔文家族砸了景德镇的场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谢顿多年后指出“十八世纪耶稣会士带回更多的中国技术资料并被采用,欧洲才生产出真正的瓷器。”</p><p> 那么,古镇景德,是谁动了你的“奶酪”?耶稣会士又是谁?</p> <p>  时光记住了古时的中渡口码头,“雨过山头云气湿,潮生渡口岸痕深。”南来的渡船,走下一个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登上昌江南岸,消失在古镇的烟雨迷漫之中。多少年后,有人问,难道那是一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序曲?中渡口曾是一个人的“诺曼底”?</p><p> 他叫佩里·昂特雷科莱,中文名殷弘绪,来自大洋彼岸“诺曼底”的法国,以牧师身份来到中国传教。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他肩负重任,走进古镇,深入坯房,出入窑厂,十个春秋,孤灯长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于,如愿以偿获取了中国瓷器的秘密。1716年,一封记载着秘密的万言信,连同瓷器原材料样品,漂洋过海到了欧洲耶稣会奥日神父的手里。该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立刻轰动欧洲;1722年,殷弘绪又发第二封信进行了补充,彻底破解了困扰欧洲千年的陶瓷谜团,中国瓷器从此秘密不再。</p> <p>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回首千年,抱愧古镇。“天下窑器所聚”,海纳百川,博大包容,没有城墙,成就了景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峰巅地位。今天,当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陶瓷史,殷弘绪到底是经济间谍,还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使者已不重要;“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解读殷弘绪现象,清理岁月的沙滩,可以清晰发现,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业长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专利的制度,注定就在不远处遇见“滑铁卢”。</p><p> 纵观欧洲乃至世界陶瓷史的阶梯,正如波音指出“英国的瓷器技术能够从无到有,最终将称雄世界数百年的中国瓷器技术甩在身后,这其中的推手是专利制度。”所以,“如果没有对发明和发明人的专利保护,就不会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大英帝国。英国陶瓷业的崛起,毫无疑问也得益于当时英国对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 <p> 历史告诉今天。假如当时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业实行专利保护制度,又何来殷弘绪现象?《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将重新改写。然而,没有岁月可回头,只留下“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更令人伤心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却不乏素材,恰如连续剧仍在前些年一集集上演,只是换了场景与主角。</p><p> “古镇不幸诗家幸”。工作之余,我客串了一回法律宣传员,创作了微电影剧本《孪生瓷画》。该剧素材就是我市一起发生在陶瓷创作中的“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几年前,原告孙某独立创作出陶瓷作品《春雪》,可是,不久发现在市场上有仿冒的《春雪》。“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才知是同行冯某,逐将其告上法庭。市中级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未经原告许可,生产销售被控侵权产品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对《春雪》美术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该案例“荣登”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名单。我的拙作被景德镇电视台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拍摄后,在全国法院微电影评比中脱颖而出,当最高人民法院推荐向全国法院系统展播时,我却笑口难开。“一切诉讼,均为不平之鸣。”</p> <p>  其时,此案并非个例。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古镇陶瓷市场“鱼龙混珠”,仿冒乱象丛生,“孪生兄弟”“孪生姐妹”层出不穷,“谁动了我的奶酪?”恼怒声一片;世人在问:景德何时成为孪生家族的母亲?孕育了一批抄作业的子孙。诚然只是少数人,却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斯文扫地。孟德斯鸠言“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这个国家。”长此以往,何为景德?“镇将不镇”!</p><p> 在郑和下西洋的数百年后,我随最高法院的中国法官代表团,来到太洋彼岸,与美国加拿大法律界交流。我不是郑和,也不是陶人,也许因为来自世界瓷都,被外国同行“高看一眼”,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频频提及。我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法律课题。在中国文化中,最早也是最容易被世界所接受的是陶瓷文化,陶瓷知识产权自然倍受关注。是呵,地球另一边的人们仍在惦记着昨天东方“奶酪的味道”,他们期盼倾听今天古镇春暖花开的声音。</p> <p>  你一路走来,那是越过冬日泥泞的铿锵脚步。2007年,中国首个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景德镇。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加强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2014年,《景德镇市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出台。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中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尤其是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如同“植树节”,对知识产权的敬畏,象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迎来了“上安下顺,风清弊绝”。今年是第二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陶瓷来源于水、火、土,是人与自然最伟大的创造,是最有希望的绿色未来。镇上人深知,保护陶瓷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景德镇”品牌,这是古镇最大的财富,就是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就是给古镇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p> <p>  今天,古镇正甩开膀子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其实是一种回归,回归世界陶瓷舞台的中心。大海,那是古镇梦里一片蔚蓝色的畅想;而古镇的“奶酪”,对于大海永远是来自东方千年的诱惑……。</p><p><br></p><p> 初稿于2020年4月12日夜</p> <p> </p> <p> 图片摄影:凯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