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求学记</p><p> ------李彩云</p><p><br></p><p><br></p><p>鸡叫的时候,母亲把我从梦中唤醒。</p><p>那是1960年暑假的最后一天,我要到一百三十里外的县城去上初中。当时还不通车,往返都靠步行。母亲为我准备了炒玉米豆、烙馍、甜柿子,还有过冬的棉衣棉鞋,捆成两捆,用竹竿做成扁担让我挑。</p><p>为了送我上学,母亲几乎一夜没睡,老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吃罢我们那里的特色早饭‘‘滚水馍’’,母亲担着行李,拧着小脚,摸黑把我送到三里外的爷爷家(当时我们住在外爷家)。就像接力,爷爷要再送我一程。</p><p>黎明前的天特别黑。跟在后面的我,高一脚低一脚地总感到撵不上爷爷。因起的早,到十几里外的窑沟村时天才刚蒙蒙亮。爷爷把担子交给我,指了指往庙上去的路:“天明了,你慢慢走吧,到庙上你再问问咋走。不敢歇,要不然天黑就赶不到县里了。”我嗯了一声,感到有点儿难过。我说:‘’爷你回吧?‘’担着担子转身就走,不想让他看到我哭了。</p><p><br></p><p><br></p><p> </p> <p><br></p><p>走到庙上,太阳已升起老高。满头大汗的我饥累交加,看到路边有个的小饭店,赶紧停下歇脚。以为能吃好多,谁知道买了一碗没吃下一半就咽不下去了。我问邻桌也在吃饭的父子:“你们去哪呢?”父亲说去长水,我喜出望外,赶紧说:‘’我也是,正愁不知道路哩……‘’</p><p>饭后我们一路同行。那个父亲模样的背了个黄挎包,儿子紧跟。他们行李轻,走得快,担着担子的我,紧迈脚步还是赶不上。好在那对父子看我拉得太远,就坐路旁歇着等。可等我赶到也想放下担子歇歇时,他们又开始走了。没办法,我只有咬牙坚持,默默追赶。可我怎能追上轻身的他们?往往他们跃上山头,我才走到沟底,他们翻过山岭,我才爬到半腰。有几处路极险,只有一脚宽,外边是悬崖,里面是陡壁。我一手扶着突出的石头,一手扶着担子,小心翼翼。可上坡还是被脚下碎石子呲滑,膝盖被石渣子砭得出了血。尽管疼得两眼生泪,也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p><p>就这样,我走过了羊场小道十八盘,翻过老虎咀,通过鬼见愁、跨了應脚蹬,越过大铁钩。我的肩膀磨得红肿起泡,汗水和着泪水一齐往下掉。可为了赶路,我紧咬牙关,一直跟着前面走走停停的父子。直到夕阳西下时,我们下了一个叫双岩坡的地方,突然面前出现一大片瓦房。那个父亲说,这就是长水。啊,望眼欲穿的长水,说到就到了!我又流泪了。这次是激动的泪水。</p><p>直到许多年后,我在县文化馆大院看到文学大家曹靖华给烈士李翔梧写的碑文上有句‘’卢氏走路到洛阳去的人都知道,下了双岩坡是长水,长水再往东就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这无异于葡萄牙人看到了好望角。‘’对比,我深有体会。从现实意义上讲,对于我们徒步到县城去的山里人,看到了长水,就等于看到了希望。</p><p>那父子到了,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投去感激的一瞥。精疲力尽的我在路边的小饭馆休息。看到有个干部模样的也在吃饭,我主动跟他搭腔,问他去哪儿?他说是去县城开会,我听后高兴极了,问:‘’我到离县城不远的余粮,是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吧?‘’他说:‘’就是,你跟着我走就行了,不拐弯。‘’</p><p><br></p> <p><br></p><p>担起行李,肩上疼得像针扎,可也得忍住。同行的这个人不亏是干部,修养很好,他不仅没有不管我独自走,还主动替我担了两程。当他知道我是从上戈挑担走了一百多里山路时,惊讶极了,说:‘’你爸爸呢?舍得让你这么小的姑娘担着这么重的担子走这么远的路?‘’我说‘’俺伯(我们那里给父亲叫)在县城教书,我就是找他上学的。今晚先住余粮姑姑家。‘’</p><p> 天黑了,那个干部和我说着话,反而不觉路那么远了。又走了不知多大会儿,那干部说,‘’看,这就是余粮。‘’我那时小,不会说谢谢,就说:‘’你也到我姑家歇歇吧?‘’他说:‘’不了,我一会就到。‘’我们就此告别,等我找到姑姑家时,姑姑家人都已熟睡了,叫了好一会儿,姑姑才开了门。我一进屋就瘫倒在床上,顾不上和姑姑说话,就呼呼大睡。</p><p>第二天,我终于走到了县城,见到了在这里教书的父亲。父亲接过我的担子放下,给我端来了饭。那是我吃到的最香的饭,眼泪却不争气地往碗里掉。很快我的两个肩膀肿的像放了两个大馒头,疼了好多天才慢慢消退。</p><p>那时我只有十二岁。</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