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合作学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之“名优教师好文智囊推送引方向、同科伙伴实践探索互动献感悟”读书活动<span style="color: inherit;">——音乐学科教师读书心得分享</span></p></h1> <h3><b>学科名师简介:</b></h3> <h5>西站小学音乐教师 米丰<br> 高级教师,红桥区第四届名教师,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员,校名师观察团成员。曾获区“希望杯”、“成才杯”竞赛一等奖;市“双优课”评比二等奖;还曾获音乐教学能手称号。指导学生连续多年在区合唱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市区获奖和发表。<br></h5> <h3><b>教学名篇介绍:</b></h3> <h3>题目:《歌唱教学怎么评价好,这篇文章告诉你》<br><br><div>作者: 谢苑玫,台湾台南大学教授,硕士班导师,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研修小组委员。著有《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教师音乐知能指标建构研究》、《音乐教育论文集》、《要他练琴,也要教他如何练习》、《由音乐看世界——浅谈世界观音乐教学》等文章和著作。<br><br></div><div>文章摘要:这篇文章是谢教授在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上所做的主题报告,文中介绍了有关歌唱教学评价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br> 谢苑玫教授以“改善歌唱教学评量”为主题展开。直观展示了台湾音乐课程在歌唱领域针对儿童音域发展的不同制定的十一个测量标准;通过给出小学几个年级的演唱评量单,指出音乐教师应具体给予学生回馈信息;“注意具体回馈的演唱评量表”清晰展示了教师的评价既要有优点部分还应有具体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个方面,如何可以做到更好。<br></div></h3> <h3><b>学科教师读书心得分享:</b></h3> <h5>西站小学教师卢静<br> 从教26年,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学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作音乐。多次在红桥区学校文艺展演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曾在红桥区音乐学科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获市区级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在红桥区“希望杯”竞赛和微课比赛中获奖。<br></h5> 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悟颇深,教学评价的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除师评生之外,还可包括学生互评、小组交流、学生自评等。具体操作上,可以请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演唱,小组唱、个别唱,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对同学的演唱进行评价。可能刚开始学生的语言组织并不太好,语意不明,如“不太好”、“比较差”、“走音”等等,但经过锻炼和指导,他们的语言会更生动明确,会流露出对别人的欣赏,并拥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生生互评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地给自己定位,学会尊重、肯定他人,同时提高鉴赏、分析、表达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能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融合,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h5>西站小学教师王文静<br> 从教27年,教学工作中始终遵循“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传道授业解惑,更注重授之以渔。多年来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音乐水平为目标踏踏实实地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与收获,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项,带领学生在区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 <br></h5> 该文从小学歌唱教学与评量设计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为小学音乐教学和评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依据,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便于教师实际操作。在音乐教学中我觉得可以借鉴如下做法:<br> 首先,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了解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情况,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在尚未变声的小学阶段,仍应以兴趣培养、操作体验为主。<br> 其次,在评量设计之前要先理清目标与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因为歌唱教学中具有过程和结果双重的特性。<br> 第三,由于歌唱艺术表现的主观性,以及文字无法准确与完整地表达听觉印象的限制,老师在与学生沟通评量标准时,最好有文字的项目,并在教学时将文字链接具体的音乐行为表现,并通过示范沟通什么样的表现是“优”,什么样的表现是“优良”,什么样的表现是“合格”,什么样的表现是“再努力”。只要老师能和学生清楚的沟通评量要求,大多数学生不但会尽力表现良好,而且还能慢慢培养出评鉴音乐表现的能力。<br> 第四,音乐表现的主观成分是音乐艺术的独特之处,然而在评量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每一位老师应力求客观,对整体印象进行评价。此外,非音乐因素的考虑也是音乐表现之评量时应考虑的问题,如:服装、手势、仪态等。<br> 第五,情境的营造可以让歌唱评量更具真实评量的精神。为学生搭建一个小小的舞台,摆放一些气球,黑板上做一些布置都是可以的,将评量作为师生共同投入且分享的活动。<br> 第六,谢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评量”具体实施的项目清单,内容详细,利于操作。我们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使用。<br> 第七,谢教授提出要全员参与,通过老师评,同学评,自评来体现公平,民主。另外,老师在评量之后要对学生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结果要让学生知道,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出改进方案。谢教授的这篇文章对我今后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帮助颇大,我愿意积极实施歌唱评量,制定出符合我校学情的实施方案。<br> <h5>文昌宫民族小学教师王沐天<br> 在教学工作中,能够认真完整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社团工作,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曾获得第四届勃兰登堡国际音乐大赛三等奖;第四届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节国际声乐大赛二等奖;2019年天津市中小学文艺展演合唱比赛三等奖。<br></h5>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认识到,小学歌唱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性的评价,比如除了歌唱质量以外的一种评价——表现力评价。 音乐表现的主要成分是音乐艺术的独特之处,唱歌是一种表演艺术。在演唱歌曲过程中,演唱者的音准、节奏、声音固然重要,但有的时候表现力丰富往往更加令人动容。有的学生虽然天生嗓音不错,音准也较好,可是唱歌时没有投入情感,没有任何表现力,往往会使人感觉枯燥乏味。而有的学生在歌唱时的状态积极,神态、动作、音乐语言丰富多彩,表现力很强,就很容易打动听众。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歌唱时,我更加注重学生表现力评价,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演,充分表达出对学生的肯定,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等等。不断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多多鼓励学生大胆、勇敢的表现自我。 <h5>邵公庄小学教师施颐<br> 担任音乐教学工作28年, 曾担任区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片教研组长,带领我校科任组获得红桥区首批“青年文明号”称号,多次担任音乐学科技能竞赛评委工作,先后获得“希望杯”“成才杯”竞赛一二三等奖,区级学科带头人,撰写的四十余篇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在全国、市、区级评选中获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br></h5> 长期以来,学生唱歌的评价标准大都缺少全面性和客观性,例如:在考查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时,教师会指定一首歌曲,学生演唱后打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制约了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结合歌曲的风格、题材与表现的主题,给每一个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邀请有表演意愿的学生,将自己的歌唱展示给同学们,再引导全体学生说说你对同伴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一起分析同伴唱的好或不好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歌曲中容易出错的小节,这些地方刚才是否认真听了,唱了?对于演唱中出现的不准确之处,我则当场范唱纠正,强化演唱效果,保证歌唱的质量。这种评价的方法,形成了师评、自评、互评等多角度评价的好习惯,学生在参与评价中会积累学习经验,懂得如何欣赏别人。 <h5>跃进里小学教师武林<br> 2016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从教以来,努力研究教法,向前辈们学习,对工作充满热情,自学合唱与指挥,参加童声歌唱发展建设研讨会学习声乐技巧。参加2019年红桥区学校文艺展演,获得一等奖。<br></h5>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认识到,在实际的教学中,制定一个具体的评量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歌唱表现按优、良、可三个程度分别描述符合该程度的学生表现状况。<br> 文章中还列举了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演唱评量表和使用经验分享,在实践教学中,我觉得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其他三个年级的具体评量表,把目标变得更具体化,老师提前让学生知晓要求,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会逐条对应,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还可以让家长等群体参与进来。教师的评价既要提出优点也还应有具体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如何改进。掌握评量的方法可以检视我们的教学,为自己的教学带来动力,让学生拥有拥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br> <h5>中心小学教师王佐<br> 小学二级教师、2012年7月参加工作、曾荣获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br></h5> 通过品读这篇文章,让我对音乐教育及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将音乐教学评价融入到课堂至关重要,学生通过教师点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回访等方式,充分地了解自己,做到知晓长处获悉不足,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同时更能够增强演唱技艺,完善自我,从而对音乐充满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将音乐评价体系融入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快乐的学习。 <h5>邵公庄小学教师刘芝涵<br> 201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钢琴系。2019年进入邵公庄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坚持将歌唱教学与艺术鉴赏相结合,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得到综合发展,更好的表现音乐的美。在2019年红桥区文艺展演中,所带小合唱获得区级二等奖。<br></h5> 在深入研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多领域多层次的评价对于歌唱教学有着多方面不同的意义与作用,也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方式尚且浅薄,不仅需要学习谢教授的评价方式,更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精髓,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例如,我会让学生在歌唱时注意身体舒展背部挺直,保持呼吸顺畅,想象自己的面前是一朵芬芳的花朵。从而做好歌唱的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准备。测评时通过教师的亲自示范展示给学生什么是“优”,什么是“可”。通过正向积极的反馈,学生们会更直观的认识自己,从而尽力表现好,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h1><b>名师总结:</b></h1> 谢教授的这篇文章对我们一线音乐教师的触动很大,开卷有益、掩卷深思:歌唱教学的评价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学习的渴求;运用不好则很可能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音乐教学的评价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意志品质的建立,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积极与社会、学校、家长沟通,让外界知道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做了些什么?即将做什么?并且通过正向的、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身已经具备的音乐素质和无限的音乐潜能,从而建立起对音乐的终身热爱、迸发出终身学习音乐的动力! 撰稿人:西站小学 米丰<br><br>审核人:教师进修学校 齐鹏<br> 西站小学 高玉萍 李秀君<br><br>制作人:西站小学 陈嘉鹏<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第一合作学区</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04</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