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坪田,一个秀丽的小山村一在这里既能寻回你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也能激起你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min菲

<p>  去年在上海时就听说铜鼓坪田村有一个知青驿站,是为纪念知青曾经对铜鼓的发展和建设所作的巨大贡献而建,许多知青慕名而来,于是坪田小村出名了。</p><p> 想当年,69一70先后有两批上海知青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从繁华的都市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至今已整整50年了,当年才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如今大多已满头白发,将近古稀。</p><p> 五十年来小小的铜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是前后两重天,旧貌换新颜。铜鼓的交通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铜鼓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吃穿住等和城里人毫无区别。铜鼓的绿水青山,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资源,加之各届政府重视及全县人民的努力,铜鼓将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所有这一切将更加吸引知青们重返铜鼓,他们怀念铜鼓及铜鼓人民,也怀念那段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铜鼓人民也一直沒忘记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的艰难成长和付出,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曾经共同的劳动和生活铸就了铜鼓人民和知青之间的深情厚谊,这小小的驿站记录和见证了知青在铜鼓战斗的这一段激情岁月和光荣历史。</p><p> 知青朋友们,到了铜鼓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哟!</p><p> </p> <p>  我是去年12月下旬回来的,第一站就和朋友们相约,来这里看看。</p><p> 一走进这里就有种熟悉的感觉,过去的一切恍如昨天。(注明:我不是知青,但我和他们是同一时代人)</p> <p>  这个房间贴满各种照片。这里也记载了各公社(乡镇)知青下放名单。还记录了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战天斗地的光辉事迹,当然由于条件所限,很多人和事都难以记全,仅此也可略见一斑了。</p><p> 我们也照张像作为留念吧</p> <p>这是其中一张古桥知青的照片,看着照片中一张张年轻灿烂的笑脸,五十年岁月转瞬即过,不禁感叹时间之无情,韶华之易逝!</p> <p>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他们当时生活的境况,即使现在铜鼓的年轻人几乎都很罕见,可见当时生活的艰难。</p><p><br></p><p> 我们走出驿站,看到村民们正在辛勤劳作,好像是种菜吧,更不知他们是在种油菜。(这也是我年后再来的原因) </p><p> 坪田村真的不大,环村绕一圈可能只要个把小时,但确实很美,周围群山环抱,房屋依山而建,中间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地势平坦,二条小河从村子两边缓缓流过</p> <p>  这是村里新建的几个景点</p> <p>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因疫情原因天天宅在家里刷屏,有一天突然看到《乐在铜鼓》发了坪田油菜花开的画面的信息,觉得很美(才想起原来我们去冬去时,村民正在栽油菜) ,很想立马就去,但因疫情原因暂不能出去,几天后,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坐车第二次来到这个又因油菜花开而出名的小山村一坪田</p> <p>  一下车就看见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展现在我们眼前,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色光芒。哇!真的太漂亮了!</p><p> 周围还开放着粉红的桃花,玉兰,樱花,梨花等,整个山村就是花的海洋。</p><p>‘</p> <p>又是一个非常时期,游人不多,可以美美的拍下几张好片</p> <p>今天运气好,天特别蓝,太阳岭上的大风车都看得清清楚楚。顺带说一句,这是过去去太阳岭的必经之路</p> <p>  色彩变幻,黄白相间,颇具特色</p> <p>弯弯的田间小道</p> <p>小山坡上有片桃林,桃花开得正艳,可惜沒有油菜花气势恢弘,只能委屈她当配角了</p> <p>蓝天白云红花相映衬</p> <p>从上往下拍,正对花海,别有意味</p> <p>路边的樱花</p> <p>美丽的玉兰花</p> <p>亭亭玉立的玉兰,依依相伴的菜花一一相映成趣,好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p><p> 再见了,坪田!希望你越来越美,并让更多人欣赏到你的美!</p><p> 朋友们,下次最好在春暖花开来,这是坪田也是铜鼓最美的季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