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当时没有实行市场经济?<br> 作者不想对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做出评判,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只想去寻觅那过去的事情,那年那月那一天发生了什么……<br> <b>一、概念</b><br><b> 1.贫困陷阱</b>: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就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br>20世纪50年代有三位经济学家揭示了<b>“贫困陷阱”的产生根源:</b><br>(1)纳克斯(Nurkse)于1953年提出“<b>贫困恶性循环论</b>(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br>(2)纳尔逊(Nelson)于1956年提出“<b>低水平均衡陷阱</b>”(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论;<br>(3)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b>循环累积因果</b>论”。<br> 这些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和贫困的累积性恶性循环之中,用纳克斯的话说:“<b>一国穷是因为它穷</b>”(<b>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b>)。<br> <b> 2.</b>“<b>贫困陷阱</b>”<b>基本原理</b>: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 <b> 3. 计划经济</b>: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br> <b>计划经济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b>。避免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br><div> 计划经济体制依赖于指令性计划,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指令性分配资源,不受市场影响。</div><div> <b>4.市场经济</b>(Market Economy)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美国、德国、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世界各国中比较成熟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它们共同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行为主体的权、责、利界定分明,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竞争,实行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经济关系的国际化。</div><div><b>美国</b>强调保障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般较少直接触碰企业;</div><div><b>德国</b>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将个人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通过国家的有限干预实现“社会公正”;</div><div><b>日本</b>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调控市场,也直接引导企业,并且将重点放在后者之上<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b>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存在“贫困陷阱”</b><br> 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处于“贫困陷阱”之中,存在着“<b>低收入—低储蓄水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b>”的恶性循环。<br> <div><b> 用数据说话</b>:1952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50.5%、20.8%和28.7%;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83.5%、7.4%和9.1%。</div><div> <b>在农业领域</b>,人均生产资料非常缺乏。据195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全国农户土地改革时平均每户拥有耕畜0.6头、犁0.5部,多数农户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都很困难。</div> <div> <b>在旧中国的工业生产体系中</b>,轻工业始终占据绝对优势,重工业占的比重很低(《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P281)</div><div> 1952年,<b>中国的人均</b>钢、煤炭、原油、电力产量分别为2公斤、115公斤、0.8公斤和13度;而<b>世界平均水平</b>分别为82公斤、724公斤、242公斤和448度。在工业领域,主要工业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div> <b>生产力落后导致中国的资本严重短缺</b>。1952年,中国的GDP仅为人民币679亿元,人均119元;年末全国城乡储蓄存款8.6亿元,人均1.5元;国家外汇储备仅有1.08亿美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武力 李扬,《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9期)<br></div> <p><b>三、 实现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不忘初心</b></p><p> <b>毛泽东对于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始终怀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付出了毕生的精力。</b>他的这一探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1949至1956年,1957至1965年,1966至1976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在这四个时期都给予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巨大影响,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为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而奋斗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一定要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观点(《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朱佳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8期)。 </p><p> <b>(一)1949年以前,</b>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什么是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政治前提和如何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于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为这一革命制定的相关政策中。 </p><p> (<b>二)1949年到1956年期间,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中国工业化的具体道路和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贯彻措施中</b>。 </p><p><b> 1.实现国家工业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b>。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 “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毛泽东文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P146 )</p><p> <b> 2.1945年4月</b>24 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 出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b>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并强调 : “<b>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b>。” 。 </p><p> <b>3.</b>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划“在全国胜利以后,党的一个根本任务........<b>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b>”</p><p> <b> 4.1952年8月</b>,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全国财经会议上的结论时,第一次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做了完整的文字表述“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185)。</p><p> 5.<b>1954年2月</b>,<b>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b>(《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P49)</p><p>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执着、最成功地完成了建设国家工业化!</p><p> <br></p> <div> (三)1957年至1965年期间,是我们国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探索,主要围绕加快经济建设速度和采用群众运动方法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被称为“三面红旗”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一系列纠“左”的努力和反复之中。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都与加快工业化建设的速度有关。</div><div> (四)1966年至1976年期间是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工业化建设的所谓“路线”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以及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上。</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b>四、实现工业化的内部束缚</b></p><p> <b>1.</b>高度分散、落后的农业个体经济、城镇私营及个体工商业和手工业经济“剩余有限、资本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P281)</p><p> <b>2.</b>没有资本积累;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来,受外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举步维艰,到1949年,整个民族工业资本才20.08亿人民币(1952年币值),对外国垄断资本具有相当大的依赖性</p><p> <b>3.</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沙健孙,高等教育出版社,P256) </p> <p><b>五、实现工业化的外部刺激</b></p><p><b> 1.经济封锁,</b>新中国成立后即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禁运,1949年12月,新中国被列入“巴黎统筹委员会”管制的国家行列。</p><p> <b> 2.朝鲜战争。新</b>中国成立不久同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力量悬殊的较量,凸显了工业实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给稳定战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强烈对比,使得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国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加紧迫(《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198)</p><p><b> 3.苏联经验</b>(略)</p> <p><b>六、发展国家工业化的一般模式</b></p><p> <b>1.英美模式</b>,英国、美国在十七八世纪,以发展轻工业起步,待积累了大量资本后,再发展重工业;</p><p> <b>2.德日模式</b>,十九世纪中后期,德国、日本在继承早期工业化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发展重工业,由民间投资发展轻工业;</p><p><b> 3.苏联模式</b>,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包围,捍卫国家安全,在沙俄时代军事工业初步发展基础上,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197)。</p> <p><b>七、新中国路径选择</b></p><p> <b> 1.</b>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也<b>曾设想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b>。</p><p> 刘少奇:以供给工业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和积累资金,同时把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步,然后才有可能集中最大的资金和力量建设重工业的一切基础(《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P5)</p><p> <b> 2.</b>面对实现工业化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束缚,毛泽东1951年12月指出“<b>重点是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b>”,<b>因为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大量提供化肥、农业机械、柴油、水利工程设备,就不可能大量修建铁路、制造机车车辆、汽车、飞机、轮船、燃料和各种运输设备</b>。</p><p> 另外,<b>缺少来自重工业的机器设备和现代技术装备,何谈扩大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b>。</p><p> 同时,<b>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中,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迅速发展现代国防工业</b>(《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199)。</p><p> <b> 3.</b>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指导方针:<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204)。</p><p> 一般认为,<b>国家或政府在后发展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要大于起步更早的地区</b>(《国家作用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一个新李斯特主义的解读 》,严鹏,当代经济研究 2015-12-15 )。</p><p> <b> 为了快速改变贫困落后的状态以及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保障,新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b>(《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P275),及苏联模式。</p> 中国为什么积贫积弱?很多人以为:中国历史上一向不重商,由于不重视商人和商业,反而是“重农抑商”,结果商业不发达,所以就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对这种肤浅的观点,陶希圣先生早已经彻底批驳过了。黄任宇的基本观点同样也是说:中国历史上的商人与生产活动、生产者是完全脱离的,商人有了钱,无非是买地和放贷,而这些都破坏生产和国家税收,正因为商人与生产相脱离,所以国家抑商就是自然和必然的。何况近代以来,更有买办商人,完全流于替外国资本放债盘剥中国市场和生产者,<b>因此中国要完成工业革命,就非要国家资本、国有企业不可</b>(《五百年来谁著史》 韩毓海著 九州出版社 2009年12月出版) <p>八<b>、措施一</b></p><p><b> 1.节衣缩食、艰苦奋斗。</b>重工业建设周期长、产品不能直接满足人民的消防需求,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只能要求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P201)。你理解为什么学孟泰!学雷锋了吧,为什么穿补丁衣服、一个牙刷用几年!</p><p><b> 2.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提高农业生产率,牺牲农民利益</b>。工业化需要大量资金,必须依靠国民经济内部首先是工业内部的积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原始积累,相<b>当一部分资金积累要来源于农业</b>!</p><p> <b>3.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和个体手工业改造</b>,发展国营经济。 </p><p><b> 4.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p><p><b> 通过3、4两项措施,实现了国家资本主义!</b></p><p><b> 5.扫盲与普及教育,提升了劳动力水平。这一条往往被忽略,但的确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b></p> <p><b>九、措施二</b></p><p> <b> 1.成立计划管理机构</b>: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到1957年,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计划委员会。</p><p> <b>财政体系</b>:1953年建立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分级管理,财政结余一律上交,财政支出中央站75%,地方占25%;</p><p> <b>物资体系</b>:重要生产资料实行中央统一分配制度,统配品种最多是达301种;</p><p> <b>劳动工资体系</b>:高校毕业生、干部、技术人员、复转军人、工人国家统一分配;</p><p> 国家统一的工资体系。</p><p> <b>物价体系</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工业产品统一定价;</p><p> <b>外贸体系</b>:进口计划国家计委统筹、出口计划外贸部计划管理(《世界经济通史 下卷》,高德步,高等教育出版社,P214)。</p><p> <b> 2.投资和生产管理方式的重构</b>。<b>投资-建设-生产-积累成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b>,而<b>重积累轻消费的理念一直持续到1978年</b>。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个年代是物资匮乏的时代!</p><p><b> 3.粮食统购统销</b>-为了解决工业用粮食和城镇人口急增对粮食的需求与粮食供给小的矛盾,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b>计划收购</b>”被简称为“统购”,“<b>计划供应</b>”被简称为“统销”,范围又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在统购统销中,国家规定了城镇人口每月的粮食定量。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发布票和粮票了吧?!</p><p> 由统购统销政策可以引伸出改革开放前30年很多基础政策的出发点:插队、户籍管理等,“剪刀差”对农民伤害比较大。</p><p> 萧冬连在《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中认为,1953年开始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国经济计划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他披露:1953年,面对粮食紧张,毛泽东让中财委拿出办法,共提出了8个方案,归纳为两条,一是继续市场收购,一是统购统销。邓子恢等主张维护自由贸易,陈云权衡利弊,认为只能统购统销。毛泽东采纳了陈云的建议(该书P45)</p> <div><b>十、实行计划经济:跳出“贫困陷阱”和突破重工业瓶颈 </b> </div><div> 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促使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伴随“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建立了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在确保人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集中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一举跳出了“贫困陷阱”,为生产力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div> <div><b>十一、计划经济第一阶段(</b>五十年代<b>)-封锁与一边倒 </b></div><div>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的生成、 确立和巩固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其逻辑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目标驱动之下,在工业化具体实现路径、发展步骤、发展关系等方面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学习与模仿,通过以<b>“156 项工程”为主体的“一五计划”的实施</b>,加之“全面学习苏联”运动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逐步确立并巩固(《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转换》,王赟鹏 ,求索,2019-09)<br></div> <p><br></p><p>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最后施工的为150项)。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b>初步建起了工业经济体系</b>。</p><p> <b> 这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的构成是:军事工业企业4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其中包括钢铁工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1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b>“156项工程”的尘封记忆<b>》,</b>陈夕,人民政协报,2015年03月12日<b>)。</b></p><p> <u> </u><b><u>不能否认,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达开始布局的。据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到1964年,重工业各主要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有2/3以上是在“大跃进”期间开工的</u></b>(《世界经济通史 下卷》,高德步,高等教育出版社,P218)</p><p> 156个工业项目,是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过程中最大的一次知识产权转移!奠定了中国国家工业化基础(金灿荣)</p> <div> 从 1952 年开始到 1965 年, 在短短的13 年时间里, 通过以“156 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雏形;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农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轻工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一五” 时期“156 项工程”的工业化效应分析》,唐艳艳,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第8期)。</div> <p><b>十二、计划经济第二阶段</b>(六十年代)<b>-调整工业布局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p><p><b> 三五规划启动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问题,通过一、二、三线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下》,沙健孙,高等教育出版社,P433)此项规划在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史上意义重大。</b></p><p><b> 开放中西部地区,是从三线建设开始的!</b></p><p> <b>在与苏联的合作中断之后,1962年3月起到1965年,这一时期中国从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荷兰、联邦德国、瑞士等国共进口了84项成套设备和技术</b>,涵盖了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领域,项目大多是我国在技术上难以解决但又迫切需要因而希望引进的技术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8—1965)》对外贸易卷,P427)。</p> <div><b>十三、计划经济第三阶段</b>(七十年代)<b>-中美关系缓和</b></div><div> <b> 进入70年代后,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中国的技术引进又创造了有利条件</b>。国家计委明确提出了“将于三五年内,进口43亿美元的设备”(此即“四三方案”)<br></div> <b>在1972年后引进、1979年建成投产的项目</b>(1)冶金工业(6.75亿美元):重点是进口矿山设备和轧钢设备;(2)煤炭工业(7亿美元):以增加国内原煤生产能力为目标,进口设备用于老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并建设大型煤炭出口基地及煤矿;(3)石油工业(6亿美元):进口设备以提升原油生产能力和炼油能力;(4)化学工业(7亿美元):重点引进乙烯装置及配套设备以及增加化肥生产能力的设备;(5)机械工业(2.2亿美元):用于进口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制造车间成套设备,大型、重型及高效机床等;(6)水利电力(3.5亿美元):主要进口成套火电设备、原子能电站及大型施工设备;(7)交通(1.7亿美元):主要用于造船、内燃机车制造工业以及进口装卸专用机械设备;(8)轻工业(7亿美元):重点为石油化纤设备。整个70年代中国的技术引进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共党史资料》第90辑,中共党史出版社,P14—17页)。 <p><b> 效果:</b>“四三方案”项目用于与人民生活吃、穿、用密切相关的领域的投资在逐步增加<b>,这与计划经济初期完全侧重于重工业的技术引进明显不同。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已经在逐步调整<u>积累与消费</u>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调整恰恰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b>。就<b>实际影响</b>来看,“四三方案”的实施带来了一些行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四三方案”的26个项目中有13项是引进合成氨生产的成套设备,分别来自美国、荷兰、日本、法国等国家,70年代中期这批设备的陆续引进投产使中国的合成氨生产能力提高了30%以上 (《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以此为基础,<b>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80年代农业产量随之大幅增加</b>。中国第一套年产<b>30万吨乙烯装置</b>的建成投产亦是因为“四三方案”的推动。化纤设备的引进<b>为中国化纤产量的增长以及后来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b>。</p><p>(《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王丹莉,《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7期)</p> <p><b>十四、客观评价</b> </p><p><b> 1.在计划经济时代,到1965年</b>,我国初步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新中国经济史》,王海波、董志凯等,经济管理出版社)</p><p> <b> 2</b>.<b>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b>(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7日<b>)</b><br></p> <b>3.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认为</b>:“<b>很多人以为,中国大陆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都浪费掉了,是完全黑暗的时期,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摸索奋斗30年,这30年并没有白费</b>。”“<b>共产党建立了动员能力特别强的现代国家体制,并且树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志。这个体制在中国的历史上和地域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动员渗透能力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同时,共产党完成了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把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本,变为国有或是集体所有。而这个庞大的公共资产,是后来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本</b>”。顺便提一句,台湾中央研究院具有政治学背景的院士只有两位,一位是朱云汉,另一位是胡佛。他们对于大陆前三十年历史的看法是一致的。(《关于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的若干补遗》,胡新民,《党史博采》,2016-04) <b> 4.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给予了客观</b>、高度的评价:“<b>毛泽东的经济记录无论在许多方面有多大的缺点,仍然是中国奠定现代工业化基础时代的记录</b>。”没有毛泽东时代的工业革命,经济改革家恐怕没有多少改革对象(〔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b>5.</b>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锐基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并逐渐成为<b><font color="#ed2308">西方学界的主流观点</font></b>。他认为,<b>毛泽东时代,甚至“文革”时期,中国的普及教育、工业化、农村集体工业萌芽,都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础,也是后来乡镇企业萌芽发展、农村工业化开始的先导</b>。他特别分析了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唯有中国的对外开放能够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他发现的秘密是,<b>中国吸引外资的并不是其巨大且极其低廉的劳动力</b>——<b>这个条件印度等很多第三世界大国都具有,而是这个劳动储备的高质量,包括健康状况、教育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再加上中国政府的资源动员能力</b>(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关于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的若干补遗》,胡新民,《党史博采》,2016-04) <div> <b>6.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教授亚历山大·艾克斯坦在大跃进</b>、三年困难和苏联撤走专家之后写出报告。他详细研究、分析了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成败得失,发展的动力和模式,每次变化起伏的根源,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情况等等,得出的结论是:<b>总的说来,中国已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足以保证高生产、高收入和高消费,却足以维持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保持能在亚洲推行其“野心”的军事力量</b>。总之<b>没有任何根据足以支持中国经济要“垮台”之说</b>。他们总的结论是“<b>中国对世界事务的重要影响这一主要因素是美国无法逃避的</b>”。(《关于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的若干补遗》,胡新民《党史博采》,2016-04)</div><div> <b><font color="#ed2308"> 如果前三十年不实行计划经济,我们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什么时候造出来,很难说,起码速度慢些,时间往后推多少年。</font></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b>十五、尾声 经济落后国家工业化道路选择:计划经济</b> <div> <b>一般规律:</b>资源全球化时代,国际暴力竞争所造成的强大外部压力不断强化着落后国家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在外部压力之下,国家在选择经济制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把实现国家安全作为最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b>国家主导型经济的极端模式-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是实现国家这一优先效用的制度安排</b>。强大政府的传统以及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现实,<b>使得工业落后的俄罗斯、中国构建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本相对低廉</b>。(《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研究》,贾国雄,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br><br> <b>1984年</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了21世纪,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步入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div><div> 计划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div> <p> 著名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b>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b>。”为了今天,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付出了很多牺牲,做出了很大贡献!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p><p>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基础!</p> <div><b>题外话:</b></div><div><b> </b> 启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两种生产要素必不可少,<b>一是劳动力。</b>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政府对就业和工资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中国的工资制度慢慢地走向了集中化和统一化,<b>为了确保高积累率,政府一直维持着较低的工资水平</b>,但尽管收入水平不高,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分配却是非常平均的,没有显著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div><div><b> 一是资金</b>。在实现银行国有化的基础上,为了解决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外汇,中国除了依靠大量农副产品出口换取外汇,还进行了高度的外汇管制。(《中国经济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P287)</div><div> <b> 我们理解了父辈低收入、粮食要统购统销等一系列影响生活的各种政策的出发点了......</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