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

雨过天晴

<p>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p> <p>  城墙始建于东晋,历史上曾多次拆毁、重建及修缮,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p> <p>  2001年6月,台州府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由台州府城墙等组成的“中国明清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曾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赞誉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p> <p>  台州府城墙规格与规划布局基本符合传统的礼制文化要求,与襄阳、荆州等明清城墙是同等行政级别的规格,只是较以往更高大、更坚固,具备明清城墙的典型城防单元和完善的城防体系,蕴含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p> <p>  临海古城的选址考究,其城墙形式随山就势,并根据防倭的军事要求,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城防系统的创新,强化了防御效能,且与南方的地理气候与社会文化高度协调,具有南方城墙的形制特点。又因为滨江近海,其防洪抗倭功能特点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p> <p>  台州府城墙用料考究、城砖砌筑方式和质量管理都和明清都城建设一脉相承,细节设计到位,体现了明清高超的筑城技术。</p> <p>  当代所能见到的遗存下来的一些古城墙,多数是建于或重建于明清两朝,而台州府城墙可以认为是北宋时代的遗物,它以其悠久的历史而独具研究价值。</p> <p>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随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