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p><p> </p> <p> 4月11日,大同市丁瑞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34次线上“读书沙龙——延期开学好书分享”活动如约而至!我们每个人把读过的好书,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倾情分享,大家一起浸润书香,以书为友!</p> 一年级 <p>顾承红老师推荐的书目是英国作家约翰·洛克创作的教育学著作的《教育漫话》</p><p> 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深刻影响后世、不朽的教育经典,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学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读之书。</p><p><br></p> <p> 真正有故事的老师,一定是有耐心的老师,有耐心的老师,一定是民主的老师、和气的老师。特别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对于孩子们常规的养成不能太过于严厉,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接受自己。</p> <p>杨兰老师推荐的书目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p><p>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中国也同样实用。</p> <p>精彩语句:</p><p> 1.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p><p> 2. 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p><p> 3. 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身教确实重于言教。</p><p> 4. 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p><p> 5. 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p> 其实对老师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老师的教育,学生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br>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p>赵鲜儒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p><p> 华应龙的课为什么总有点与众不同?他的课为什么学生听了不愿下课?一个数学老师的文章为什么如此生动、亲切、富有诗意?这本随笔将帮助你寻找答案。</p><p> 华应龙出身农民家庭,从12岁起干了许多农活,他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情结。他像农民种地那样去教书。他说,教育像农业那样需要信任、宽容、耐心、期待和守望。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p><p> 本着这样的教育信念,华应龙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碰撞中把自己的课堂不断带入新的境界。他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好玩和有趣,他说,我就是数学。</p> 读到最后,我找到了华老师的课为什么总是那么精彩,学生听了为什么不愿意下课的答案——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知识是容易传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是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却需要“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正如华老师所说:“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踏实、很幸福、很惬意的事。”<br>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学习华老师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那将是教育的春天,学生的春天! 二年级 <p>李燕老师推荐的书目徐长青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p><p> 这是一本很适合我们一线教师阅读学习的书籍,理论与案例的双效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实践思考,从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精神。让人深深感受到作者是个非常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思想,专业内涵及其丰富厚重的数学教师。</p> <p>精彩段落赏析</p><p> 1.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与研究,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p><p> 2.一个学生没有活动,没有做,就不会形成学习。</p><p> 3.数学的学习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学习并提升自己。</p><p> 4.教师的警示干预,杜绝了学生以偏概全,以特殊证一般的认知误区,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从兴奋的可能性的发现,走进冷静的一般性的证明。</p><p> 5.教师的警示干预,杜绝了学生以偏概全,以特殊证一般的认知误区,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从兴奋的可能性的发现,走进冷静的一般性的证明。</p><p><br></p><p><br></p> <p>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徐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做”“学”“问”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将“知”“做”“学”“问”“用”紧密相连,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其逐渐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徐老师是个有着自我独立思想的努力实践者,是个对教育对课堂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辛勤耕耘者。</p><p> 2.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徐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p><p>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徐老师在《思与行》中提出:“问”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更体现在伴随结果出现而引发的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与问题中,探究者所表现的思维的深刻性,也将是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当创造一个积极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 刘璐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幸福,从接纳开始》。<div> 《幸福,从接纳开始》是一本美丽的书。书中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心旷神怡。书本封面的那一片向日葵花田让人一眼望去便充满阳光和力量,幸福的暖流随之涌上心头。书中的插图更是耐人寻味,它用最直观、最唯美的方式揭露问题、阐释道理,让人在一瞬间产生共鸣,追寻幸福的脚步也因此变得愈加坚定。<br></div> 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无论是成绩、习惯或是各方面能力,只要稍有进步,都会欣喜若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成绩差强人意,老师着急之余总会千方百计地帮学生提高成绩,找到自信,但是努力过后,依旧有个别学生的成绩止步不前,老师心力交卒,疲惫不堪,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自哪里?读了本书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如果爱没有增加,事情就不会有任何改变。<br> 教育孩子不是工业生产,而是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物不到开花的时候就不会开花,在静待花开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给予孩子真诚、无私的爱,因为每一份爱都将成为学生长成参天大树的天然肥料,无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学生的不完美,少一些期待,多一些关爱,事情反而会向着阳光明媚的方向发展。 <p>王真珍老师推荐的书目是日野原重明的《活好》。</p><p> 《活好》浓缩了日野原重明先生105年的人生感悟,他讲述生命、爱、死亡,讲述孤独、疾病、朋友、亲人......令人感动,也给予人智慧。这本书,是通过访谈的形式整理成书的,也是日野原先生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留下的生命智慧。他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仔细品读。</p> <p>精彩语句分享:</p><p> 1.真正哭过,才会理解别人的苦。</p><p> 2.伤心和喜悦,就像钱币的正反面一样,紧密连在一起。</p><p> 3.所谓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他。如果不顾及对方,只考虑自己,那么即使有人爱着你,你也根本不会感受到。</p><p> 4.也许死亡令人恐惧,但它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新的开始。</p><p> 5.人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p> 什么才是真正的活好?“不在乎身外之物;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同时顺其自然;”这三点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是极其困难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追名逐利,那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真正做到以上三点的人很少!感受很深的一点:年轻的时候我们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都用了在自己身上。但是成熟要学会把时间花在帮助别人身上,这个观点与《自卑与超越》中的观点一致。当生命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中时,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其他人,这也意味着你在改变世界,世界也会因为你的行为而变得好那么一点。这样的活法才有乐趣、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贺军老师推荐的书目是金陵著《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 <div> 翻转课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就像氧气存在于生命体一样,本身存在却又不被察觉,让学生自主学习,却一点都不觉得是在学习一样,让学习成为一种习 惯,完全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这反映的是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在家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div> <p>节选要点:</p><p> 1.录屏软件+应用软件。一般用录屏软件+PPT、几何画板、Flash等其他应用软件录制。 当前比较好用的有微讲台、屏幕录像专家、录屏王等软件。有时还会用到视频编辑软件。</p><p> 2.手写类:用手写板、数位板、电子白板写字板、录课笔等方式录制。</p><p> 3.录像类:用录像机、数码相机、手机等工具录制</p><p> 4.综合类:将以上几类综合使用。</p> 随着微课程教学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适用材料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研究团队,进而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解。而且未来的某段时间网课与微课会成为新的教学模式。 三年级 <p>马霞老师推荐的书目是法国作家米卡尔《万物皆数》。 </p><p> 《万物皆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年轻的数学家米卡埃尔·洛奈,是一位热衷于针对公众进行数学 推广的活动家,是法国“文化与数学游戏沙龙”的成员。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一本数学史读物,也可以看做是一本数学科普读物。听了这本书,更感觉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好数学很重要。</p><p> 全书以时间线为顺序,依次介绍了从史前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到近现代各国的数学发现,及当代的计算机、阿尔法狗等,每一个场景都如此栩栩如生,而数学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以优美流畅而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数学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人为之沉迷。 </p> 数学是人的大脑的产物,是在人的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模型,数学的发展动力除了人的数学思维和探索世界的乐趣外,更重要的是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需要。由于这种实际需要,数学在古代已经产生。<br> 数学的精髓在于运用。它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等去解决,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万物皆数” 。 这本书首先让我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史,洞悉万物皆数的秘密。其次告诉我们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让人们认识到数字的重要性。最后他这本书也会让不爱数学的人爱上数学,让热爱数学的人更加热爱。 <p>常祺老师推荐的书目是林文虎的《好老师在这里》。 </p><p> 怎样才算好老师?好老师的特质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好老师在这里》。 </p><p> 书中的人物和所有人一样过着平常得不得了的日子,但是有许多的孩子在这些平凡的身影下找到了春天点。他们也过着马不停蹄的生活步调,但他们却“不会累”、“不觉得累”,成功的秘笈在哪里?......他们懂得尊重孩子。</p> <p>金句赏析</p><p> 1.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高度肯定他的价值。</p><p> 2.请不要比较,只管找到孩子的优势能力,自己的孩子一定最好。</p><p> 3.请不要比较,只管找到孩子的优势能力,自己的孩子一定最好。请不要急不要硬塞。建立学习环境,提供学习素材,接着就耐心等孩子起步。</p><p> 4.请多阅读,陪孩子阅读,只要孩子喜欢,读什么书都好,多读几遍更好。请陪他玩,陪他说话,不只是看着孩子玩。</p><p><br></p>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新鲜又真实的教育故事,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适合我们教育的方法。 “教育之道无它,爱与榜样而已。”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着接受一切好东西而敞开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一书中的坚定的话语。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枝花,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养料和水分的空间,让他们去展现婆娑的姿态。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善于用适当的方式,在教育中巧妙地传送着自己的爱,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让爱的教育像流水行云般自然和谐。 蔡雪姣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刘加霞主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div>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步褪去了形式上的新颖外衣,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与活,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思考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够真正有所发展,即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却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之根本。本书重新理性地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基于教学现实场景中所出现的形式化问题。因此非常适用于现在我们数学老师的教学。</div>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毋庸质疑,留下的是数学的思考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浸润的是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本书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闻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小学阶段能够渗透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哪些、怎么教?学生研究的切入点是什么?怎样研究学生?每个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题、细节,还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诠释。它们都是真实的,都是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它们可能不是灵丹妙药,但给予我们思考问题的视角,给予我们对“问题”深入追问下去的勇气和方法。 左新华老师推荐的书目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div>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透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div> 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深深地感受到,卡耐基的思维太广阔了,读他的书就像坐在你的面前对你不倦地讲述一个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在他说描述的人际关联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能够发生的事,无论是平常的问好、直接的冲突、公事的交涉都简单化、巧妙化,都能够在人均收益的状况下排解,而且不受死板的规则所约束。我想,如果都能如卡耐基所说的去处理你的人生,那简直太完美了。但是看完之后,确实有许多启示,个性是里面的一些小例子,小故事,让人看后受益匪浅。<div>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生动简明的例子让我领悟到不少道理,有了这种激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发奋更充实,我想正是正因人性确实充满弱点,人性存在弱点,我们才可能去期盼明天会更好,会更完美。</div> 四年级 赵晓云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徐飞老师的《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div>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div> <p> 1.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是自我教育、自我成全的最佳方式。</p><p> 2.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着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p><p> 3.不读书的生命犹如一小塘池水,虽然最初也算清澈可见,但由于缺少了活水,这一池水逐渐沦为死水,水草乱长,杂物漂浮,继而泛出臭味,人们只能掩鼻而过。</p><p> 4.不读书的生命会走向局促、狭窄、浅薄,固守于经验形成的圈套而不可自拔,精神开始萎顿,灵魂也变得鬼鬼祟祟,整个人望之令人生厌。</p><p> 5.研读名师,可以研读他们的成长经历;研读名师,要去研究他们的课堂教学;研读名师,要去研读他们的教育论著。</p> 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 ——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br>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原宏波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div>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这本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主要内容从理论前沿性:立足新修订课程标准,对教师理解课程标准新理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深刻阐释。如何理解数学本质?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数学?什么是数学思考?……都既有理论又有案例分析,即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操作。<br></div> 实践导引性:破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为教师开展教学和研究提供鲜活具体的案例。<br> 选材典型性:针对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观点,提炼反映课改理念的焦点问题,展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br> 论述深刻性:理论解读有深度,案例评析有厚度,观点描述有宽度。通过这几点可以深刻的了解其中的道理。 <p>仝智荣老师推荐的书目是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p><p> 师生之爱,有别于亲情之爱,有别与友情之爱,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仅“教育后进生”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有十多种,这些都是李老师提炼归纳出来的,另外在具体的案例中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李老师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在教育中付出的爱心,促进和提升了他个人的智力智慧。读这本书后都会深刻的发现,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才是一个快乐的人。这本书会教育我们如何去赢得学生的爱心和真诚非常适合教师读!</p> 这一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用爱去赢得爱。用爱心化解许多矛盾。爱我们身边的人无意识用爱播下了种子。让他们也懂得用爱去关心和爱护他人。尤其是当老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滋润。 我们给予他们的爱心也一定要会影响到他们日后对别人的态度,曾几何时看到书上有几句话“不会对别人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不会宽容的,不会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总相信你付出的爱越多。你也会获得更多的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纯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们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者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任夜明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华应龙与化错教学》。<div> 这本书是上次我们集体交流共用书,在上次的阅读中感受到了华老师教学的魅力,觉得应该再继续读下去,再次去欣赏、品味华老师的“幸福指数”。<br></div> <p>精彩片段分享:</p><p> 幸福一:蹦进明亮的教室,聆听姚良强、仲伟功、陆玉贤、顾敦沂、陆志平等老师的教诲,如坐春风之中,我是幸福的!</p><p> 幸福二:教育虽是明天的事业,但确实也是今天的需要。当年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诚然,我们的母校不可能与哈佛大学相提并论,但我们这些学子在如师的怀抱里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哈佛的呵护。二十年之前,我们就享受到“素质教育”理念的滋养,我是幸福的!</p><p> 幸福三:那时让我感到幸福的事儿还有——我们能和老师们一起打篮球。陈艮书、常生等老师出神入化的球技,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吴啸啸、王小明等老师在我们身上的故意犯错,让当时的我们是哭笑不得。现在想想,这就是幸福。</p> 所有的一切幸福,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位华老师。他不仅是数学课堂的权威,也是数学教师们的榜样。这是一位接地气、在基层的教师,他的点滴是真实的,他的成就是点滴的。他能把生活中的经历梳理凝聚在他的数学课上,让智慧成形,让爱落地。正如华老师笔下的恩师陈今晨对华老师的影响一样,华老师也影响着像我这样的人。 五年级 贺治华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听吴正宪老师上课》。<div> 本书收集了吴正宪老师近几年广受好评的公开课以及一些典型的课例片段,并附以专家的精彩点评和同行的学习感悟。吴正宪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众多课例不仅展示了她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她独特的儿童观和数学教育观。这本书不仅是数学教师的必读书,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读一读的教育经典著作。<br></div> 吴老师的课堂“情”是底色,“尊重”是前提。课堂中吴老师既注意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又制造思维的碰撞与深入。她以做启思来提升能力,纵横联通却不失简洁。有时候她关注的是数学与生活,而有时候却要探究知识的背后,看似只有当前的真诚交流,实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通读全书我折服于吴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惊艳于吴老师的教学智慧。看完吴老师的书,我收获多多、感想多多。 徐瑞君老师推荐的书目是任恩刚老师的《如何培养教师的生成教学能力》。<div>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真实的生命历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不可重复的生成资源,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呢?《如何培养教师的生成教学能力》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br></div> 课堂关系纷繁复杂,审视角度不同呈现出的关系也就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呈现出的是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堂呈现出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呈现出的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冲突、调适的画面。 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即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创新就是打破旧有的模式化的东西,如果用刻板的行为替代多样化的行为的话,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生成教学实施中,至少应该成为学生的对话者、引导者,课程的设计者,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闫丽琴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听吴正宪老师评课》。<div>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收录了不同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课例,在每个课例后都有吴正宪老师的精彩点评,以及老师们的反思总结。书中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评课方式,尤其是对话式评课和学生访谈式评课已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研究团队的特色。该书充分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她独特的儿童观和数学教育观。<br></div>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和解读。也对评课的涵义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地阐述: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传统意乂上的评课多侧重于对教师的评价,对教材教法的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随着教与学方式的优化,评课的方式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吴正宪老师认为: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硏究学生的学。评课是听课活动之后的延伸,是要引发教师们的参与,互动评课,从多角度思考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需求反思自己的教学。“评课”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智慧的重要手段,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 <p>高翔老师推荐的书目是王永春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 </p><p>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阐述,下篇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案例解读。在上篇的案例选取中,基本出发点是尽量少出现教材及练习册中常用的例子,就是想给读者多提供一些案例,以拓宽知识面、更加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思想方法、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有的案例是在小学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有的是中学知识的简化,可能在理解时会有一点难度。下篇的教材案例解读,没有按照思想方法分类,而是分册编写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查询。这本书可以说是教师的工具书的同时,也为教师们打开了数学思想的一扇窗,你值得拥有。</p> 对学生来说,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概念与技能通常可以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希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六年级 侯林光老师推荐的书目是贾平凹先生的《游戏人间》。<div> 全书共有56篇文章,内容比较庞杂,有个人自传、生活爱好、家乡的变迁、西安的风土人情,也有走过的地方、朋友、茶事、美食等。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根,无论走多远,走到何处,对故乡的记忆都是根植于生命、流淌在血液中的。贾平凹在书中多次写到故乡,如《自传——在乡间的十九年》、《棣花》、《从棣花到西安》和《六棵树》等都写出了对故乡的记忆。那里有童年的欢乐,也有生命的苦涩;有父母亲人的爱,也有淳朴豪饮的乡亲;有春节欢乐的戏台,也有热闹拥挤的场面。 </div> 经典语录摘抄:<div> 人生的意义是在不可知中完满其生存的,人毕竟永远需要家庭,在有为中感到无为,在无为中去求得有为;为适应而未能适应,于不适应中觅找适应吧,有限的生命得到存在的完满,这就是活着的根本。所以,还是不要论他人短长是非,也不必计较自己短长是非让人去论;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走。这就是性格和命运。命运会教导我们心理平衡。</div> 贾平凹的《游戏人间》绝无“游戏”之嫌。他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忆故乡、说朋友、谈家庭、聊爱好。那些拉拉杂杂的文字里,是贾平凹真实人生的写照,也有我们似曾相识的生活。这本纯文学书值得一读,因为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故乡是什么,要怎样的生活。 <p>卫小霞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p><p>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一一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p> <p> 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是取决于教育还是他的天性?天下没有完美家长,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犯错,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家长犯少量的错误是正常的 ,犯得多了,就是问题。我们对孩子犯了很多错误,所有的错误概括起来,其实都是一个,就是家长太强势,不给孩子自由,也不给他自信。你的孩子降落在一个物质优裕的家庭,却一直戴着精神的镣铐成长。</p> 师新芳老师推荐的书目是《墨菲定律》。<div>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类潜在种种心理效应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其中有代表性的即“墨菲定律”。作者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引出了数十条对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管理学定律,比如巴纳姆效应、瓦伦达心态、韦奇定律、洛克定律、马太效应等。将一个个看似艰深晦涩的定律阐释的透彻明了,对人们正确理解人性和社会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br></div> 根据“墨菲定理”,我们可以知道:<br>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br>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br>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br>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告诉了我们面对生活,面对失败的态度,它告诉我们,环境可以很恶劣。但是,我们的心态一定要阳光。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实质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因此,我们要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一颗理性看待问题的心,一颗奔腾的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只要在自己的舞台演好,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犹如一壶清茶,那淡淡的清香,滋润心灵的净土。<br>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们的读书分享漂流活动能延续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田。更希望所有老师在不忘初心的同时,捧起教育的书目徜徉在知识的养料中。 <p>供稿:小数工作室全体成员</p><p>制作:常 祺 蔡雪姣</p><p>审核:丁瑞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