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母亲:李润琼(1925年~2013年) </p><p> 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p><p><br></p><p><br></p><p> 一、外婆</p> <p> 回忆母亲的一生,首先要从外婆说起,外婆叫伦娟,生于1893年~卒于1968年,广东省顺德县盐步镇人。伦姓国内很稀有,原以为是外国姓氏,后考查在顺德、南海一带曾有过伦姓家族居住。</p><p> 顺德是珠江三角洲的白菜心,十分富庶,自古以来这里人们勤劳肯干,丰衣足食,当年秦始皇派将军屠睢、赵佗平定岭南一统天下后,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发展当地经济,社会稳定百姓富足,达到鼎盛时代后便独自建立南越国,与朝廷分割独霸华南地区。</p><p> 广东人天生有闯劲,致富心理十分强烈,几百年来就有很多人下南洋闯荡,外婆很早时随家人就去香港闯世界了,在香港结婚生子,外婆中年守寡,一直跟随着母亲,关于外婆的婚史,母亲很少提及。</p><p> 外公那时在哪呢?是出走还是病逝,母亲在我们子女面前从不谈论她的父亲,后来断断续续听母亲讲,外婆曾有个丈夫,是荷兰医生,后来怎么样?都没有再细问过,也没有任何文字和照片资料留存,外公的身世至今都是一个迷。</p><p> 但是看看舅父和母亲的外貌和体型,还是有些混血因基的,但又不是十分明显,如果追溯到外公那里,外公可能也不是纯正的欧洲血统,也许是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混血。认真端祥外婆年老的照片,年轻时还是很漂亮的。</p><p> 外婆照片摄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p> <p> 外婆育有一子两女,在当时生育算少的,这与中年后不婚有关,母亲的妹妹很小的时候送人了,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香港,外婆带全家北上逃难到大陆广州,就与母亲的妹妹失联了,至今渺无音讯。</p><p> 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生计舅父一人独闯香港谋生,剩下母女二人留在广州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艰难,母亲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后遇到父亲,于46年结婚,结婚后家庭相对稳定多了,之后外婆就辅助母亲带孩子做家务,一直到解放后,跟随母亲到四川成都、陕西略阳。</p><p> 下图是1950年在广州的家庭合影。</p> <p> 1957年底,父亲从成都机务段调到略阳机务段后,外婆跟随我们一家到了略阳,随后几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鼎力相助母亲勤俭持家,抚养我们姊妹四人,在70多岁时瘫痪在床,于1968年去世。现葬在略阳雨山半坡上,山上草木繁盛,居高临下,俯瞰着整个略阳县城和略阳铁路地区,护佑着子孙们健康成长,平安幸福。</p><p> 一位广东老人背井离乡,从香港到广州再到成都、略阳,一生坎坷多变,最终孤独葬于秦岭山中一条山沟里,让人唏嘘不已,真可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处是归途?"</p><p> 下图为陕西省略阳县雨山,外婆长眠于此。</p> <p> 舅父李锦棠在1945年后,一人去香港打拼,后谋职到香港大北电报局职员,由于身高体壮,年轻时曾入选香港大北电报局足球队守龙门。</p> <p> 1945年~1946年间在香港结婚成家,与舅母终生相伴,育有二子二女,。</p> <p> 舅父身高1.8米,年青时更高些,性格十分开朗,声音宏亮,说话诙谐,生活随意洒脱。</p> <p> 你看舅父像哪里的人?一般广东人属于越系人种,额头高,嘴唇厚,个子不高,舅父还是从外婆那里遗传一些混血基因。</p> <p> 1981年国庆节期间,舅父专程来广州与我见面,十分平易近人。</p> <p> 二、母亲</p> <p> 母亲叫李润琼,一九二五年八月出生于香港,是由印度嬷嬷接生的,从小在香港英属殖民地的环境中长大,接受不少西方文化的影响,喜欢看欧美电影,模仿电影女主角的发型,喜欢拍照到处留影。</p><p> 外婆为了培养她,7岁时就送去上小学,小学上到四年级就弃学了,这期间外婆家中出现了变故,可能是外公的原因,家庭生活失去了经济支撑,为了生计,母亲十几岁就在香港一家工厂上班了,一群小姐妹都是她的工友(见下图,母亲为右边站立第二个),照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照的。</p><p> 就这样一直维持到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香港,外婆带领舅父、母亲逃难到广州,至此,在香港生长十六、七年的母亲就彻底告别了生她养她地方。</p> <p> 广州市芳村中市三横巷11号,父亲的祖宅,我们的根就在这里,房龄有100年了,这是老一辈谢家族群某人做大发了,在芳村地界上买下了一块地,盖起了上百户住宅,每排房子按一横巷、二横巷……排列,规划的很好,供谢家子孙住,这真是仁义之举。不过母亲在芳村没有住多长时间,不久就搬到广州市越秀区仁秀里了。</p><p> 族人们还在住宅区内建起了一座谢家祠堂,这个祠堂规模很大,解放后,让小学占用了一大部分,现存一小部分还保留着。</p><p> 打开广州市地图,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芳村,它就在广州沙面、白天鹅宾馆对面,隔珠江相望,是广州白鹅潭地区中心位置,未来不可限量。</p><p> 祖辈留下的老宅历经百年依然坚固</p> <p> 这条巷子就是三横巷,现在看来很破旧,当年可是很辉煌的,房屋经历100年的风雨依然十分牢固,布局严谨合理,规模很大,没有一定实力是做不出来的。</p><p> 芳村谢家大宅区究竟是哪位大侠牵头修建的,没有考证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清朝至民国,广州芳村谢氏家族是一大望族,是独霸一方的。</p><p> 广州芳村中市三横巷</p> <p> 从百度查到,谢家祠堂位于广州市茘湾区芳村中市南街,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古老祠堂,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三开三进两天井,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祠堂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精美绝伦,目前保留一处是南便祠。</p><p> 1924年7月农民协会在谢家祠成立,这里还是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旧址,目前已定为广州市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芳村中市谢家祠堂南便祠俯瞰图</p> <p> 年青时的母亲喜欢照像,重情重义,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喜欢美喜欢玩,在香港、广州到处都留下她们的倩影,母亲站立在后面(下图)。</p><p>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拍照的合影</p> <p> 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母亲的几位好友留影,时间不祥,从母亲的装束和照片发黄程度看,应该在解放前1945年~1946年间,母亲在前排左边座。</p> <p>年青时与好友合影。</p> <p> 与闺蜜们一起照像,每个人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下图),拍照时间估计也在1946年左右。</p> <p> 年少时,没事骑自行车在香港大街小巷中玩,骑的又快又飙,被小伙伴们起个外号叫"黑牡丹"。</p><p> 一转眼出落成大姑娘了,楚楚动人,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拍的照片,当年香港那些星探们不知去哪里了。</p> <p> 1946年,母亲经人介绍,认识了父亲,那时父亲在广九机务段开火车,跑广州到香港九龙线路,利用工作之便,经常从香港带些稀缺食品和外国货送给母亲。外婆看到父亲为人还可以,忠厚有责任心,就默许了他们的婚事。</p><p> 父母共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解放前看的美国电影《出水芙蓉》始终念念不忘,当年的发型都是照着电影女主角做的,是标准的追星族。</p><p> 这种习惯一直保留到成都、略阳,在略阳城大桥头电影院父母是常客,每逢有新电影必看,而且全家出动,出门前先梳妆打扮半小时,衣服穿戴整整齐齐,父亲的皮鞋擦的诤亮,然后母亲带大部队先行,父亲关好炉子锁好门压后,浩浩荡荡向略阳电影院奔去,看一场电影就像过节一样。</p> <p> 父亲谢全,1925年出生与母亲同年,年青时也是靓仔一枚,这在广州男孩子当中不多见的,浓眉大眼,五官端正,一头浓发,个子不算高,在广东人来看也是中等个子之上了,除了外在条件外,吸引母亲的还是他的工作收入。</p><p> 解放前要开火车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因为火车司机是日本人,没有文化是不行的,父亲的字写的不错,到老了还时不时的露一手,每逢清明为外婆扫墓,贡品上的字都由父亲来写,以我看是有些功底。</p><p> 父亲开火车后,除了拿固定工资外,再加上去香港捎买带一些物品,家庭生活大大改观不少,47年结婚后,母亲辞去了被服厂的工作,一门心思当起了家庭主妇,生儿育女,一家人也过的充实幸福。</p> <p> 1947年与父亲结婚后,就住在广州市越秀区仁秀里,处在广州闹市区中,在北京路与中山三路之间。</p><p> 房屋大门是典型的广州解放前民居防盗门,由胳膊粗的圆木做成一格一格的,一般人钻不进去,门里面装有一个暗道机关锁住门,即保持通风又可防盗。</p><p> 母亲在广州市仁秀里旧居拍照。</p> <p> 广州市仁秀里旧居留下了母亲的青春回忆,自跟随父亲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后,就再也没有回去了。</p><p> 母亲与外婆及亲戚在旧居门口拍照</p> <p> 结婚后,依然热衷于拍照,一旦时光过去,就不再来了。</p> <p> 母亲一生为人坦诚,乐于助人,好交友,从少年到老年都结交很多朋友,也算是性情中人,每次回广州都要探望她众多的闺蜜,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母亲最要好的闺蜜之一,母亲称之“木兰姐“。</p><p> 母亲还有两个最好的儿时伙伴,是上小学时的同学,一个叫爱娣,一个叫巧霜,一直保持着几十年的友谊,爱娣的父亲是解放前香港的资本家,家庭比较富有。巧霜则在解放后去广州一家医院当护士,后与大学教授丁乃昌结婚,住在广州市一德路(离广州海珠广场很近),家里有一幢二层小洋楼,81年去广州时代表母亲去探望过他们,言谈举止处处都感受到其知识和教养。</p> <p> 1957年在重庆与三舅母合影。</p> <p> 1951年,父亲被广州机务段选调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支援成渝铁路,解放初期四川人民修铁路热情十分高涨,在很短时间就修通了成渝铁路,这时候就需要大量的熟练枝术工人来管理和运营铁路。</p><p> 那时调动没有商量的,父亲就从广州机务段调入成都机务段,出发前广州机务段敲锣打鼓欢送父亲一行,有近百人之多一同调动,有司机、副司机等职务,这些外调的广东同事,几年后有三分之一又调回到了广东,有少数分流贵阳,后留到成都有几十个人。</p><p> 1951年底,接工作调令后,父亲携全家老少包括外婆,长途跋涉北迁,由广州坐火车到汉口站,下车后转轮船从汉口港坐船,沿长江逆行而上,到重庆港口下船,在九龙坡、隆昌往了一段时间后,又举家全迁成都市荷花池地区,位置在人民北路北段,离成都火车站很近,几分钟的路程,那里是成都铁路局家属住宅区,十分庞大,路局机关、各站段大部分职工家属都在此定居,医院、学校、生活供应一应俱全。</p> <p>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全家在成都安了家,机务段统一分房,我们家背后就是成都铁小操场,左邻右舍都是机务段的,陈安华家就在我家对面,她父亲是从长沙机务段调过来的。</p><p> 生活恢复安定后,父亲照常跑车,外婆和母亲操持家务,当一切都料理妥当后,这才发现,父亲调到四川太值了,物价比广东便宜一倍不止,广东人好吃,四川物产十分丰富,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真是有失必有得啊。</p><p> 成都机务段附近有个青龙场,那是当地很大的农贸市场,逢到赶集人山人海,各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母亲带着外婆,坐着当地的鸡公车(独轮车),嘎吱嗄吱地赶去,每次都是满载而归。</p><p> 下图在成都摄于1952年</p> <p> 在成都那几年,是母亲最滋润的几年,外婆身体还好,可以帮着带孩子,当时成都铁路医院要招护士,母亲想报名参加工作,被父亲一口回绝了,理由是父亲的工资足以满足家庭生活支出,还绰绰有余,当时父亲月工资正司机岗位是108元,加上每月节煤奖、安全奖等,合计收入在150元以上,这在五十年代平均月工资三、四十元相比已经很高了。</p><p> 当时的铁道部长腾代远就是想打造一支半军事化的企业,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奖罚分明,火车司机又是铁路行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受益匪浅,得到不少实惠。</p><p> 母亲这张照片气质多好啊!成熟中透出淡雅。</p><p> (摄于1950年前后)</p> <p class="ql-block">1954年初,我们姐弟四人在成都合影,童年的生活十分幸福。</p> <p> 广东人的老乡观念特别强,到哪里都喜欢抱团,生活稳定后,我们家成了广东老乡的聚集地,每天都高朋满座,花生、瓜子、香烟、茶供不应求,走时一哄而散留下一地瓜子皮和烟头,这是我小时候印象,但母亲和外婆不厌其烦,每次老乡来都是热情款待,因为机务段留下的广东老乡中还有不少单身汉,出乘回来就来我家摆龙门阵。</p><p> 当你深入接触到这帮广东人后,才发现来自沿海富庶地区的人与内地人是不一样,他们见多识广,活的大气,不拘小节,思想活跃,广东人骨子里还是很幽默风趣,大家相聚互相爱开玩笑,时不时爆出几句方言金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p><p> 广东人性格特别好,达观开朗,能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你走到广州大街上,看到同样是穿的汗杉,踢踏着拖鞋的人,没准就有腰缠万贯的巨富,与大家一起吃早茶,从不讲排场,不修边幅。</p><p> 广东人还有个特点,不关心政治,不喜欢走仕途。</p><p> 下图是1956年在成都的全家合影。</p> <p> 父亲工资收入高,四川物价水平特别低,着实让我们一家过的十分愉悦和满足,广东人会煲汤,母亲和外婆就到荷花池附近的药材市场去淘,甘肃的当归、党参,青海的冬虫草、发莱,西藏的藏红花,有什么就买什么,按母亲的话说东西便宜到底了。</p><p> 母亲善于料理家务, 每天和外婆一起精心为我们姊妹们打造食谱,粤菜的白切鸡、烧鹅、五杯鸭、清蒸鱼、梅菜扣肉以及莲藕鸡汤、淮山羊肉汤等,这些家乡风味菜肴一直陪伴我们成长,到今天我们姊妹们都能做出几个像样的传统粤菜。</p><p> 父亲一旦出乘回来,全家老少又是全部出行,要不逛公园,要不找一家粤菜馆打牙祭,去的次数多了,饭馆老板老远就吆喝里面请。</p><p> 下面的全家合影是1957年照的,那几年生活无忧,全家精神状态特别好,孩子们都个个健康成长,哥姐们都在成都铁小上学了。</p> <p> 三、艰苦岁月</p> <p> 为支援宝鸡至成都铁路通車,1957年父亲接到成都机务段的调令,机車包乘组全体连同火车头,整建制调到略阳机务段,机车号1681(新中国号),他们这个机車包乘组是成都铁路局先进标兵,下面那张照片当时放大后就挂在成都铁路局文化宫宣传窗里的。 </p><p> 父亲前脚走母亲后面就张罗搬家,搬到由略阳机务段分配给职工的四分会家属住房,考虑我们家老少七口人,照顾分了一套一间半的大房子,说它大实际也就三十平方左右,七口人住进去十分拥挤,小房摆一张床,大房摆两张床,再加上从成都带来些家俱,房间挤的滿满的。</p><p> 略阳是陕西省的一个县城,与四川省接壤,位于宝成铁路中段,处于秦岭深山中,当地的山民十分落后,58年全家搬到略阳时,经常能看到一些山民们把辨子盘在头上,然后用布条缠上几圈,因为缺碘的原因,很多山民脖子上长个大包。更让人感到失落的,还有文化娱乐、生活供应、医院学校等远不如大城市,这让母亲她们从未见过大山的,产生未名的恐惧,种种现实预示着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p><p> 在成都父亲和机车包乘组全体合影</p> <p> 进入六十年代,国家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接着又是文革十年动乱,国家元气大伤。</p><p> 我们家的境遇也没有好到哪去,60年,父亲又奉调到宝鸡机务段,支援宝鸡到天水铁路通車,那时候国内政治气氛,从57年反右运动开始骤然紧张,接着60年美蒋反攻大陆,由于父母都有海外关系,又是外省人,父母待人处事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偏不巧父亲在一次出乘中出点小事故,宝鸡机务段针对父亲海外关系背景在事故处分上做了加重处理,降职降薪,调离机务段。</p><p> 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是我们家最阴暗的时代,遭受到政治上岐视和经济上窘迫双重压力,父亲降薪后的工资远远不够家庭开支,在这种困难时刻,母亲以娇嫩的肩膀分担着家庭负担,走出家门做五七临工,为街坊邻居裁剪衣服,以微薄之力来补贴家庭生活支出。</p><p> 这是在略阳时我们家曾经住过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六十年代物资紧缺,全家老少七口人,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时期,外婆已瘫痪在床,父亲的工资就捉襟见肘了,母亲就到社会上找些临时工的工作补贴家用,曾经给电厂卸过煤,给施工工地挑过河沙,给工程部门砸过石头,这些都是高强度劳动,但是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母亲也硬撑着,每天累的精疲力尽第二天又坚持去了。有空闲时间,白天又到略阳钢铁厂抬锯沬回家当柴烧,晚上加班剪裁衣服,每天要忙到很晚才休息,整个人就是在连轴转,为了这个家庭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姐弟几个到蔡家坡跌中上学时,每月生活费每人给13元,已经高出当时的平均水平了,这里面就有母亲辛勤劳动的心血,她怕我们吃不好营养不良,耽误学习影响健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革时期在极左思潮影响下,父母受到冲击最大,因为有海外关系,我们家被划入“黑五类“,父亲被单位列入“内控"对象,时刻受到上级组织的监督批判,文革时期还被造反派抄家,孩子们招工参军都受到影响,家庭笼罩在政治阴影之下,处处受到社会岐视,一些人在背后风言风语,说我们家不是劳动人民出身,母亲是资产阶级生活的家庭等等,面对黑白颠倒是非不清的年代,母亲由生性活泼变成沉默寡言,父亲脾气也变的暴躁起来,孩子们放学回来都有意躲避父亲,多少年过去了,母亲仍然对这些极左思潮的做法,始终不能释怀。</span></p> <p> 这台50年代出厂上海制造的金豹牌缝纫机,陪伴母亲几十年,母亲利用自已年青时在广州被服厂工作的基础,会一些裁剪手艺,为了补贴补家用,凭着毅力边干边学,先是接点小活挣点小钱,后来由于服务态度好,裁剪衣服质量高,十分受到周边邻居好评,名气越来越大,连医院的大夫、单位职工都慕名而来,成为当时略阳地区几位名裁之一。</p><p> 我记得当时做一条裤子三角钱,做一件衣服四角钱,价格还算十分公道的,到六十年代未期好像分别又涨了一角钱,不要小瞧这些小钱,贴补家庭生活当时还是很给力的。</p><p> 接活最忙的时候就是春节前,做衣服的布料堆了一摞,活多的忙不过来,家长带着孩子量体裁衣后,就要求赶紧做出来,不能耽误孩子过年穿,母亲满口答应,接着就连夜加班,经常都做到后半夜2.3点,有时半夜起来还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踩踏着缝纫机有节奏地发出响声。</p> <p> 缝纫机、量衣尺子、剪刀、熨斗都是母亲的为贴补家用辛苦劳作的真实写照。</p> <p> 母亲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这在当年职工家属中是不多见的,遇到有些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都请母亲帮忙,后来,家属委员会就让她负责家属小组工作,比如计划生育、发放避孕工具,组织注射疫苗、集体打扫卫生,还有夫妻间或邻里间闹矛盾去调解,也忙的不亦乐乎。</p> <p> 尽管到外省多年,广东口音始终改不了,与外人交谈都带着一口浓重的广东口音,与北方人格格不入,有点鹤立鸡群味道,但母亲乐善好施,与街坊邻居也处的很融恰,特别几家东北人达到无话不说的情份了。</p><p> 母亲还通过打麻将交了不少牌友,母亲打麻将不管输赢从不红脸,大家都喜欢跟她玩。下图是几个街坊姐妹合影。</p> <p> 母亲讲卫生爱干净,还有些洁癖,特别到老的时候,洗脸洗脚能洗半个多小时。平时出门在外,穿戴整整齐齐,家里的被褥、家俱什么时候都是一尘不染,每天早上吃完早歺,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擦桌子、扫地。</p><p> 特别是家里的地面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用水冲洗地板,每次冲洗时,就跟打仗一样,需要三、四个人配合,一人负责拎水冲,两人负责赶水前后夹击,一人负责将赶过来的脏水倒入厕所,这卫生搞的够彻底的了。</p><p> 母亲不但自己讲究卫生,孩子们也收拾的整整齐齐,虽然都是补丁落补丁,经母亲巧手剪裁修改,穿上也十分齐整精神。</p><p> 母亲对我们的教育不光在外表,更重于思想品德,平时鼓励我们要上进要诚实,不做味良心的事,做自食其力的人,不要偷奸耍滑,时至今日,孩子们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儿女姊妹四人家庭和睦,孙辈们干的更加出色,这与母亲的家庭教育和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p> <p> 四、血浓于水</p> <p> 自1951年父母携全家北上到四川、陕西后,十分不适应北方寒冷气候和生活习惯,思念家乡成了最大的精神寄托,五、六十年代差不多隔段时间都要携子女回广州,探望亲朋好友,回味一下南国气息,品尝家乡的饭菜,每次省亲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特别到陕西略阳后,生活供应和与广州差的太多了,加之政治氛围十分压抑,心理上产生巨大反差,思乡情结更是挥之不去,每逢收到亲人们的家书、照片,如获珍宝,看完后小心翼翼珍藏起来,下面众多的的照片和信件,反映了亲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p><p> 这是父亲保存伯父、伯娘和燕云妹的合影。</p> <p> 这是伯父六十年代寄来的照片,与燕云妹和炳文弟的合影,几十年了像片保存的极好。</p> <p> 这是舅父家的小女兆珍表妹,70年代初照的吧,长的多漂亮!</p> <p> 这是三叔家的阿秀姊妹三人。</p> <p> 这是七十年代初拍的吧,姑丈一家聚歺,伯娘、三叔、三婶、炳辉哥、卫忠弟等都来了,很热闹。</p> <p> 分了两桌,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饭菜烹调肯定是姑丈了,做饭一把好手。</p> <p> 姑丈在像片后面专门注明,各人座位情况。</p> <p> 各家信件寄来很多,父母都精心地保存下来,逢我们姊妹们回家后,每封信都打开看,教导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在遥远的南方,那里有我们众多的亲人。</p><p> 这是伯父写来的信,有时还夹带些照片。</p> <p> 这是伟明表妹写给父母的信,字体俊秀,礼貌得体。</p> <p> 这是卫忠弟写给父母的信,经常代表三叔问安。</p> <p>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了,1981年,伯父伯娘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带着炳文弟,不辞劳累,千里迢迢从香港乘火车来到陕西略阳,探望父母,那时国家刚开放,物资紧缺,居住条件很差,能来探我们,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真实体现,为表示感谢,伯父一行返程时,父母派二哥光华专程送到郑州。</p><p> 下图是伯父与父亲在略阳县嘉陵江边合影,看到这里山高沟深,土地贫瘠,伯父心里不知有多少感慨!</p> <p> 伯娘与母亲、家人在嘉陵江桥头合影</p> <p> 伯父与父亲游略阳灵岩寺,这座灵岩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距离略阳城南3.5公里,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自成天趣,寺内楼台殿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洞穴恢弘,悬空凌云。自古李白、杜甫历代名人都留下不少石刻,被誉称为陕南"小碑林”。</p> <p> 84年,应伯父一家邀请,实现了父母梦回香港的想法,那里有母亲熟悉的味道,有儿时的回忆,重走那些小时候行走过的大街小巷上,真是感慨万千啊!香港社会经过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物是人非了,心理落差太大了!</p><p> 84年父母在香港合影</p> <p> 父母与伯父、伯娘、炳文弟在香港合影。</p> <p> 84年,伯父与父亲在香港合影,哥俩不光长相相似,性格也十分相似。</p> <p> 在港期间,还拜访舅父一家,这是母亲的唯一亲戚,解放前兄妹分离后,大家天各一方,相见很难,这次来香港也算圆梦了。</p> <p> 1984年姑姐一行来陕西,一路经由略阳、宝鸡、蔡家坡,这是姐姐与姑姐和芬表姐在家中合影。</p> <p> 1991年,父母去广州探亲,与姑丈全家合影,此次去广州还探望了三叔一家,与伯父在广州相见,兄弟三人并就祖屋重新分割,达成了协议。</p> <p> 姑姐与母亲的合影。</p> <p> 1991年,母亲与舅父两个孩子兆仪表妹、兆珍表妹合影。</p> <p> 父母与舅父的长子兆宽表哥合影。</p> <p> 1994年,姑姐家表姐夫阿余、阿芳表妹、阿余和正仔夫妻俩,专程来陕西略阳看望父母,这期间我们两家亲人互动十分频繁,正应了一句老话“亲戚越走越亲“啊!</p> <p> 2009年金秋时节,舅父家三兄妹荣表哥、兆仪表妹、兆珍表妹专程来西安看望母亲,让母亲激动不已,那一年母亲已八十三岁了,谢谢兆珍一行兄妹们,你们有心了!</p> <p> 2017年,我与大哥到广州,探望姑丈及各表姐妹,与姑丈一家老少四辈欢聚一堂。</p> <p> 随后再赴香港探望伯父、伯娘一家,受到热情款待,歺后大家在酒店合影。</p> <p> 2018年10月,兆珍、阿昌两夫妻来西安探望父亲。兆珍表妹在2006年第一次来陕西见到父母亲后,曾经承诺争取隔一年来一次,在路途遥远身体不便情况下,你做到了,你对老人的孝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2018年10月,姑丈家七姐妹约好,一齐来西安探望父亲,真的十分难得,家家都有自己的事情,都克服了自己的困难,真心感谢各表姐妹了!!</p> <p> 2018年的金秋十月,是西安最好的季节,姑丈家七姐妹相聚在父亲周围,场面十分感人。</p> <p> 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它将永远记载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亲情像珠江之水长流不断,让我们的友情万古长青!</p> <p> 五、颐享天年</p> <p> 八十年代以后,儿女们陆续结婚成家了,父亲也退休了,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p> <p> 逢年过节,儿孙们回家看望父母亲。</p> <p> 孙辈们一天天长大了。</p> <p> 四世同堂,重孙辈也有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从小受外婆的影响,很小就在香港麻将桌边看长辈们打麻将,久而久之也练就一副好身手,一直到老,打麻将都是她一大爱好,走哪都有牌友,以牌会友,这边正在吃饭外面就有人叫了,每次都是赢多输少,节假日家里也支起牌桌,陪她玩几圈让她高兴过过瘾。</p><p class="ql-block"> 母亲打麻将牌风正,正襟危坐,从不东张西望,出牌速度快,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大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摸牌从不理牌,按摸牌顺序一字排开,外人看的乱七八糟的,实际她了然于胸,清楚的很。二是牌风极好,心态十分平静,从来看不到输贏的反常情绪,这叫胜不骄败不馁。三是奉陪到底,不论输赢,绝不主动叫停,陪你玩到底,可谓柔中带刚。四是技高一筹,宝刀不老,盯着上家,看住下家,不随便放炮,一般都是赢的时候多。</p><p class="ql-block"> 母亲打麻将的作派,让儿孙们开了眼,真真切切感到姜还是老的辣啊!牌风如人品,母亲的精明和聪慧在牌桌上表现的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在家照的,那时父母已七十五、六岁了,姿态、笑容依然还有明星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全家相聚,到照像馆拍一张标准全家福。</p> <p> 母亲73岁生日,与父亲合影。家庭教育有方,家风严谨,儿孙们十分懂事孝顺,个个事业有成,也算是对父母辛苦一辈子的回报。</p><p> 父母的家乡观念特别强,凡是从广州带回来的东西,不管再便宜都视为珍宝。广州亲人们寄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始终抹不去他们的乡愁,特别从广州带的煲汤料,一定要等到全家人到齐后,大家一起来喝汤,共同品尝老家的味道,十分珍惜故乡的每一样物品。</p><p> 平时他们都喜欢广东音乐和粤剧,每逢来客人给你放一段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丹凤朝阳"等,逢年过节再放一首"步步高",母亲有时心情好时,还能哼一段粤曲"'帝女花"唱段,场面十分温馨。</p> <p>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光华、光礼两兄弟先后调到西安,住房条件改善不少,原来母亲的手脚一到冬天就生冻疮,严重时冻裂流水,让人十分揪心,这也是年龄大了气血不足引起的,为此,儿女们每年接送父母到有暖气的地方居住,像候乌一样,夏天住略阳,冬天到宝鸡或安康,后来就在西安、宝鸡轮流住,条件好多了,母亲的冻疮再没有冻过。</p><p> 这期间是父母晚年最幸福的时光,在饮食上儿媳妇想方设法调剂口味,让父母吃好睡好,平时各类时令水果随时供给,逢年过节孙辈们请爷爷奶奶吃大歺,心情好吃的好,你看母亲的精神状态不错吧。</p> <p> 兆珍、阿昌夫妇每两年都要从香港远道而来看父母,母亲十分高兴,酒都要多喝点,这是在西安相聚。</p> <p> 2013年,兆珍、阿昌夫妇俩再次来宝鸡,探望父母,这是在大哥家拍照的。</p> <p> 2015年4月父亲90岁大寿,由孙女慧莹给爷爷在酒店举办的,场面十分排场,令人欣喜。这次祝寿亲人们都从各地赶来,十分热闹。</p> <p> 2016年元月在家拍照的,父亲在看报纸,这一年已经九十一岁了,你看像吗?</p> <p> 涛涛和西园专程从上海来西安看望佬爷,大家围绕着父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母亲临终前半年,姐姐偷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母亲八十八岁,此时的母亲身体已十分衰弱了,为了鼓励她多吃点饭增加体力,姐姐经常托着母亲慢慢地走,锻炼腿力,每迈一步都十分困难,步履蹒跚,看到此情此景你才真切的感到,时光过的真快啊,从母亲年青时的仪态万方,到眼前的耄耋老人,一辈子就是弹指一瞬间,多么希望时间过的慢些再慢些……</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母亲六、七十岁时经常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说,我怎么这样难看,越看越不想看,殊不知与母亲同龄人比较,你还是显得很年轻精神的,只是你的爱美之心几十年都没有变,一直从心底里捍卫你的美貌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最后的岁月依然保持她优雅的气质,对生死淡然的神态,是的,母亲你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美的,你没有走,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来世我们再见!</p> <p> ——结束——</p><p> 谢谢各位分享。</p><p><br></p><p> 2020年4月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