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早上醒来,已过七点半,睡到自然醒,算是个懒觉,因为是周六。早餐吃什么呢?疫情以来,我家早上基本上吃面条,不过也吃了几顿包子和馒头,那是妻子买面粉第一次在家自己做的。她在一次疫情值班时,一位热心“馒头哥”把发酵、揉面、蒸煮等有关经验技巧耐心地与她分享。回到家的当晚,她立即付诸实践,捣鼓起来。我也掐揉了几下子,感觉黏黏糊糊,用力不上,效果不佳。最后,妻子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把包子馒头生产出炉了。自家的面点感觉格外新鲜好奇,那次,我和儿子接连吃了好几个,味道还不错,虽然它们的外相和形状欠佳。</p><p> 今天做早餐的食材有面条和红薯粉丝两种选择。由于天气从昨天下午开始又下雨又降温,老话说“捂三冻九”,倒春寒至今尚未结束。我自认为红薯偏凉性,不能吃太多,于是选择下面条。一直以来,我热衷于做早餐,特别是下面条,原因何在?一来简单快捷,二来少油低脂,三来常吃不腻。家人也喜欢吃我下的面条。做面条的步骤如下:一是烧开水,放入盐和姜末,二是放鸡蛋和面条,蒸煮一会儿,三是洒些酱油和葱末。这就是我多年沿袭不变的三部曲,屡试不爽。姜葱,辛辣驱寒;酱油,调味增色;鸡蛋,补充营养。</p><p> 上午10点许,我走进书房看书。最近,我在翻阅《易经》。这本书神秘深奥,蕴藏了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华传统文化,因文言文部分比较生涩,所以看得比较慢。将近11点钟时,我下楼去买菜。为啥不早点去?我想,晚点可避免拥挤排队,毕竟疫情还未解除,聚集扎堆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路上,不少行人已经不再戴口罩了,开车的人和店铺老板不戴口罩的则更多。到了菜市场,发现这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和吵闹,但买菜的人确实比较多,各摊主已各就其位,摊点已正常经营,井然有序,菜品丰富齐全。因为家里还有牛肉,况且我昨天下班时带回来了两条大雄鱼,所以我只买了包菜、青葱等。包菜每斤3元,价格和其他蔬菜一样已经回归正常。青葱用于做鱼头,去腥润色,必不可少,可惜没买到豆腐。这是我春节以来第一次光顾菜市场,对于很多卖菜的家庭来说,它就是生存之地、谋生之道,太重要了。</p><p> 午饭后,我照例休息了一小时左右,然后打开电视。我对妻子说,美国新冠肺炎病例已经确诊了40多万个了,她不相信,我就将节目调到有关最新疫情动态的《新闻30分》。结果更惊人,截至4月1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60多万,较昨天新增9万多,其中美国50多万,西班牙16多万,意大利14多万,法国、德国均12万多,英国7万多。世界“战疫”愈演愈烈,人类命运越来越紧密。前段时间,我们在小区和其他指定地点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值班站岗多次,风雨无阻,昼夜不断,一直坚持到3月底。对于检查、盘问、扫码、测量体温,大多数市民、业主理解配合。听妻子说,有些人主动给她们送水果、饮料,遇上饭点时,还叫她们吃饭;但也有人牢骚烦躁,不愿配合,还有人甚至冲卡、顶撞。上周,所住小区为我们每个值班人员颁发了一个水晶纪念品,以示谢意。对于这份意外礼物,我感觉受之有愧,因为只是为自己小区做了点该做的事情而已。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利己利人;疫情防控,匹夫有责。</p><p> 下午5点半时,天仍然下着雨,未曾停过。因为家里快没米了,我决定又下楼去隔壁超市买米。出门时,我忘记戴口罩,于是毅然返回拿。我觉得口罩完全摘除的时机尚未成熟,那些店面老板、菜市场卖主每天会接触很多人,更不可裸脸“开放式”经营。隔壁超市老板是九江人,十分热情,他们大前天才过来开店复工,在老家那边待了两个多月。我本来特意出来买米,结果店里的几包大米还是去年9月份的存货,已经过期,我只能改日再买了。为了不无功而返,我在超市买了一瓶酱油,又顺便来到小区后面的菜店,买了一些辣椒和芹菜,接着到水果店买了几斤香蕉和鸭梨,可谓小载而归了。</p><p> 晚餐有芹菜炒牛肉、鱼头和腌菜春笋,恰逢周末,所以我温了碗冬酒喝。酒是清明时从乡下带过来的,岳母家和妹妹家都给了几斤。岳母另外给了一大罐自制的醋姜和一些土鸡蛋、油圆。慈母之爱,如雨似露,涓涓细流。老酒香醇,我每次喝一碗,似醉非醉,有点怡然自得的样子。喝酒恐对身体不益,妻子遂不让喝。我决定少喝点,不再每天贪杯了。吃完饭后,我打算回看昨晚的《新闻1+1》,可妻子一直守候在电视机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非诚勿扰》,看得呵呵笑笑,不亦悦乎。雨天又无法出去散步,于是乎,我又回到书房看书。窗外的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绵绵不绝;风时不时一阵阵地吹进房间,掠过全身,虽是春风,却让人仍感到一丝丝的寒意。想起去年此时,我带妈妈去上海看皮肤病,于是跟她打个电话,提醒她注意预防风寒。</p><p> 一天下来,所做事情像流水般地交织杂碎,普普通通,苟苟且且,甚至不足挂齿。但心里转一想,生活无非就是早出上班、晚归持家,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杜甫曾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至今,安居乐业向来是人们的追求,更何况在这个特殊时期呢。</p><p> 所以,日子哪怕平淡如水,若能谷丰瓦全,不也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