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家访,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曾经那么熟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访被“电访”替代。</p> <p>“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面对疫情,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了各学科的主题自主学习。但因家庭经济能力和环境千差万别,直播过程中网络集中拥堵,加之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孩子独自在家自控能力较差,造成网课学习效果极不均衡的情况,为了延期开学期间,学生成长不延期、师爱不缺位,我们四年级四班的老师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班主任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家访活动。</p> <p>李浩,一个圆头圆脑的帅气小男孩,总喜欢穿皮衣服。一学期的接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当老师提问时,总会胆怯地说“老师我忘了”,“老师我还没记下”。我曾布置写一篇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作文,李浩交来的是《我的爸爸》……李浩家住在学校后门附近,房子是租来的,十几平米,收拾的干净整洁,住着李浩父子俩,李浩的爸爸理着光头,也穿一条皮裤子。暖气片上放着两罐露露,小书桌上放着一瓶红牛。“老师,露露暖热了”李浩边说边把露露塞给我和史老师,又把红牛塞给廉老师。李浩爸爸告诉我们,李浩一岁时他和李浩妈妈就离婚了,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记不住东西。给我们看了一本厚厚的影集,里面有李浩从小到大的照片,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们家的事。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李浩像只小猫咪一样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着书,书桌上整齐地摞满了各种学习资料。出了李浩的家门,手里握着李浩给我的露露,热热的,暖暖的……李浩,原谅老师吧!</p> <p>马亚鑫,身材瘦小的回民小男孩,不苟言笑。每天上课,总有组长汇报“老师马亚鑫没交作业”,“老师,马亚鑫错题没更正”,“老师,马亚鑫课文没背下”……马亚鑫家住在地税局家属院,八十多平米,家里四口人,爸爸妈妈,还有上二年级的妹妹,爸爸在华矿工作,妈妈没固定工作,这套房是为了这两孩子上学方便专门买的,家里各种电器学习设备应有尽有,马亚鑫妈妈告诉我们“孩子懒,说谎,他爸爸一旦知道就是一顿打……”,我们交流了很久,临出门时,马亚鑫爸爸说:“当年老师要是也这样教育我,我也能考个大学……”</p> <p>姚欣然,一个机灵活泼的小丫头片子,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在校是老师的好帮手,学习从不让老师操心。都是疫情惹的祸吧,这小家伙最近迷上了手机,不好好上网课,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时不时的和家长对着干,这下好了,被妈妈收拾了一顿后,便离家去了黎明村的奶奶家,我们这趟去的就是她奶奶家了。奶奶家院子里正在盖房,院子里各种乱,我们去不了上房,便进了大门跟前她二妈的房子里,我们的到来,把姚欣然吓得藏起来了,过了好一会才一脸的怪表情来到我们身边。奶奶也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对待教育孙女上,和我们很默契,她告诉我们,孙女一个人坐了个车来,可把她吓坏了,万一出事了可咋办恰。最后,小家伙收拾好书包,高高兴兴地跟我们回家了。</p> <p>万茹,一个弱弱的小女孩,上课总爱偷着玩一些橡皮泥之类的小玩意。自打上网课以来,这小家伙就没交过作业,有时看着在线,可总是不说一句话。她老家在王峡口,为了上学方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一到寒暑假,便回老家。今天我们带着姚欣然一同来到了万茹家,这是个干净整洁的农村小院,接待我们的是万茹和她的哥哥,爸爸妈妈去干活了。哥哥正在上大一,由于疫情,也呆在家。哥哥告诉我们,爸爸妈妈一个字都不认识,加之忙于农活,妹妹一个在家我行我素惯了,这段时间他会尽力督促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的……</p> <p>李梦瑶,一个文静而有灵气的女孩。她家住的最远,山路坑坑洼洼,急转弯,坡度大,吓得我们小史老师坐在车上直冒汗。上坡、下坡、转弯,近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老远就看见李梦瑶和她的爷爷领着一条大黑狗,站在村口等我们。下了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头调转,妈呀,多亏我这驾照是考出来了!李梦瑶摁着大黑狗的头让我们走,爷爷怕孙女摁不住,挡在黑狗前,让瑶瑶领着我们走,他看住狗。瑶瑶拉着我的手,蹦蹦跳的来到了一座没有院墙的小院,院中两间房都破烂不堪,奶奶从一间小房里出来,边甩着手上的水,边说让我们屋里坐,她在地里铺地膜,接到电话就赶紧回来,生了炉火,让我们取暖,她去给我们做手工面吃,我们拉住她,说我们刚刚吃过,我们就想和她聊聊。奶奶告诉我们,瑶瑶不到一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是她和爷爷拉扯大的,爸爸在上海打工,工钱没领到又遇疫情,春节也没回来。爷爷在年前开着三轮车回家时,与一车相撞,住进了医院,对方给了三千元,自己又搭了一千多,钱花光就出院了,至今胳膊肘疼,头晕。爷爷的手机不能上网,奶奶的能上,但家里信号不好,要到山顶去上,瑶瑶的网课没法上,只能每天勉强完成健康打卡。廉老师又问了孩子开学的准备情况,爷爷说,都准备好了,口罩、体温计都有,房子也租好了,一开学奶奶就陪瑶瑶读书,他继续干活,种有七八亩地,果树也挺多,邀我们暑假一定要来吃果子。我带了本资料书给瑶瑶,告诉她我们网课所上内容,叮嘱她应该怎样学习,她不住的点头,史老师将自己的发卡别在了瑶瑶的头上,瑶瑶开心的笑着,要领我们到她家桃园去看,由于天快下雨了,怕路滑,我们就赶紧告辞,瑶瑶把我们一直送到了车前……</p> <p>姬轩烨,一个古灵精怪,胆小又胆大的男孩。记得上学期的一个课间,他撇着嘴,叉着腿,走到我跟前,“老师,我拉裤子上了……”他家住在华矿小区,一家四口人,爸爸出外打工,妈妈照顾着他和三个月大的弟弟。一听说老师要来,小家伙中午没吃饭就把作业做完了,一进门就给我们拿出来看,这是一次做得最认真的作业,尽管和别的孩子还有差距,我们当即表扬了他,并告诉他,加强书写和阅读训练,他红着眼圈不住的点头,妈妈抱着小宝说,孩子还算听话,她现在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由于家离学校较远,上学要坐公交,廉老师就开学的准备与防护做了详细的安顿……</p> <p>陈凯,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上学期住在南新街,前段时间回上关,今天说又搬到三中对面了。租的房子,难找,接到电话后,陈凯和妈妈便在马路边等我们,我们把车停在马路边上,陈凯领着我们走进一小巷,走上窄小的楼梯,三拐两拐就到了家,十几平米,两张床,一大一小,小床边有小书桌,没有凳子,坐在床边就能写字看书,门口做饭。我指着小床说:“陈凯,这你的床吗?”妈妈笑着说:“是给他准备的,但他不睡,要和我挤在一起。”陈凯的哥哥陈琦,也是我的学生,当年我们的小学霸,如今上大一了。前年,爸爸妈妈离婚,陈琦跟着爸爸,陈凯跟着妈妈,上关就是他的老家。妈妈为了陈凯上学方便,关掉了南新街的小面馆,把家搬到了这里,说这里离学校近,租金也便宜,自己又在保险公司找了份工作……</p> <p>高晨然,长着黑葡萄似的眼睛,只是衣服总是洗不干净。写的字牛头大,如今还经常完不成作业,打回去的作业,他会原封不动的给你重新提交三四次,真是够执着的哈。他家住在石堡子,虽然远点,但路好走,不大会我们就到了。开发区吗,到底是和别处不一样,这里花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高晨然和奶奶在路边等着我们,接上我们后,孩子跑在前头带路,奶奶要去路边的小卖部里买烟买饮料,被我们硬拉了回来。前面的小黄楼就是他们家,那是当年520医院的大夫们住过的楼。虽在二楼,但楼梯还是有点高,要拐三个弯,奶奶腰疼,上楼吃力,我扶着奶奶一边上楼一边聊天,奶奶喘着气说:“唉,操不完的心啊,儿子和媳妇在高晨然三岁时就离婚了,女儿快四十了还没婆家,老头子去年九月份去世了……</p><p> 到了家门口,高晨然已经打开了门,房间挺大,九十多平米吧,各种各样的旧式家具摆满了房间,但仍抵挡不了春天的寒气,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奶奶说我穿的衣服太少了,房间没暖气,爷爷在的时候生炉子,把房间熏的黑的,如今他奶奶孙子俩不生了,冷的很了就插电暖器,高晨然爸爸开大车,嫌家里冷,不怎么回家,昨天回来了一次,把高晨然扇了两巴掌就走了。谈到上网课,奶奶说她不懂,娃自己弄,拿着个手机说是上网课,实则是玩游戏,有一次她听到老师点高晨然的名,他便把声音关掉,不让她听,我们要看看他的作业,他找到了些零散的、很久以前做过的……问到开学的准备,疫情的防控,奶奶说娃自己准备好了,高晨然却吱吱唔唔的,奶奶翻箱倒柜找出来了体温计,两人却都不会看,廉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看体温计,如何量体温,如何洗手……</p> <p>一次家访了解一个家庭,一次家访走进一个心灵,一次家访震撼一次心灵。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接地气的教育,老师不光要走下讲台,更要走进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