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疫情期间,学前教育的工作场所从幼儿园转移到了家庭,幼小衔接的落实面临着新挑战。对大班孩子的家长而言,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爸爸妈妈别着急,虽然疫情让我们“宅”在了家里,但是在家里同样可以行动起来哦,让我们一起来做好孩子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什么是幼小衔接?</b></p> <p><b> 幼小衔接:</b>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互相连接,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成长路上的一个转折期。</p><p><b> 特点:</b>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学习生活的过渡阶段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幼小衔接重要性</b></p> <p> 众所周知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活动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p><p> 如果处理不好,会令儿童压力过大,导致他们焦虑、退缩、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表现出厌学等适应不良的问题。</p><p> 所以,帮助幼儿平缓过渡就显得极其重要。要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入学准备,即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等学习品质,而不是过早地让幼儿品尝学习的压力。</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b></p> <p> 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幼小衔接的误区</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正确的认识</b></p><p>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明智的做法</b></p><p> 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误区二: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正确的认识</b></p><p> “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明智的做法</b></p><p> 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孩子的事儿</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正确的认识</b></p><p> 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明智的做法</b></p><p> 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误区四: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正确的认识</b></p><p>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明智的做法</b></p><p> 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p><p> 2.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p><p> 3.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p><p> 4.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b></p> <p>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p><p>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p><p>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p><p>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p><p>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p><p>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等事情?</p><p>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p><p>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p><p>孩子是否能熟练使用颜料、剪刀、胶水等物品?</p><p>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p><p>孩子是否能说出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生活习惯培养</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培养规则意识</b></p><p> 1.确保孩子的作息时间与上幼儿园时基本一致,并且每天保持规律。</p><p> 2.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要求孩子早睡早起。</p><p> 3.与孩子一起制定进餐、看电视、学习规则,提醒幼儿遵守规则。</p><p> 4.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p><p> 5.引导孩子由“游戏”课堂到“学习”课堂的转换,家长要事先做好思想工作或者提早进行训练,让孩子从“动”转“静”顺利过渡。</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培养学习适应能力</b></p><p> 1.每天陪孩子专心干一件事情,培养专注力(拍皮球,串珠,拼图,挑豆粒、等)。</p><p> 2.在生活中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或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阅读,养成安静阅读的好习惯。</p><p> 3.和孩子大声朗读诗文,练习发音、咬字、气息、感情、流畅。</p><p> 4.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保证每晚20—30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p><p> 5.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坐写(书写数字)姿势。 </p><p> 6.进入小学后,应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并且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学习习惯培养</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会“两对照”</b></p><p> <b style="color: rgb(25, 25, 25);">1.对照抄作业本完成当天的任务。</b></p><p> <b>2.对照任务表备齐第二天的学习用品。</b></p><p> 因此现在在家中,可以和幼儿玩任务配对的游戏,培养幼儿备齐物品的习惯。</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良好的倾听习惯</b></p><p> 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重中之重。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听音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好习惯,再让孩子复述故事的内容,考察孩子的倾听效果,为日后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正确的书写姿势</b></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进入大班后,相信爸爸妈妈们一定非常重视宝贝们的书写习惯。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span></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会做准备工作</b></p><p> 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自信心培养</b></p> <p> 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p><p> 首先,您不要乱作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p><p> 其次,您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p><p> 最后,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p> <p> 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需要幼儿园、家长、孩子共同努力。希望本期内容能带给各位家长一些启示,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多多交流,一起携手为孩子入学做好十足的准备,让我们的孩子都能自信的走进小学。</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阳光热线:26183322/2611556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