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星辰小学 于东霞</p> <p>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带着对李镇西老师的崇拜,我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获益匪浅。</p> <p> 在书中,你完全可以体会到李镇西教授带着自己所有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p> <p> 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教授不只是嘴上说说,更是这样做的。他对每个学生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们的快乐与痛苦,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爱好等等,都装在他的心里。他这样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贴得更紧。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p> <p> 班里的后进生是每个教师都头疼的存在,让后进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老师与它是一体的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在书中,李教授说到:“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李教授把自己的好多案例分享给了我们,为我们以后的工作亮起了一盏盏明灯。</p><p>万同,一个典型的“后进学生”。父母离异,家庭复杂,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有过一段流浪的生活。针对像万同这样的顽童,李教授不是向他们 “灌输”,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并且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还专门印制“报喜单”,如果某位“后进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一周犯错误的次数减少了甚至没有犯错误,就可以主动来领一张“报喜单”,拿回去向爸爸妈妈报喜。李教授还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万同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教授的心。而万同时好时坏的反复,更是考验老师的耐心。只是对后进生转化的的教育手记,李教授就写了50多页,可想而知,转化一名后进生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p> <p> 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一定要充满爱心、信心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和谐。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让我们真诚的去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师爱的雨露,让孩子在我们爱的滋润下茁壮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