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至善 立德树人——全国新教育实验线上开放周:新时代 新德育

小一呀

<p>  新德育终将实现,我们培育出的一群又一群的孩子长大后,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p> <p>  新冠病毒暂时阻断了我们的距离,但是阻断不了新教育发展的步伐。疫情尚未结束,全国新教育实验线上开放周活动仍然如期开幕。这是新教育史的第一次特殊的开幕形式,我们相信不一样的方式也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精彩的体验。</p> <p>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为我们引出了此次精神盛会的主题:在新教育的课程体系“真”“善”“美”三个大环节中,“善”是根基和基础。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p><p> </p> <p>  围绕这一主题,祝祖岗、施健、蒋国生三位特级教师带领他们的团队,结合真实的一线案例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作了精彩细致的阐述。</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祝祖岗:为儿童拥抱未来的自己提供N种可能——新教育模拟课程叙事</b></p> <p>  教育是为未来生活而准备的,但是学校教育中,为儿童未来做准备的校园生活和他当下的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而在家庭中,家长越俎代庖,过多的干预,也是影响儿童综合素养提升的原因。为了克服这些综合性的现实难题,“模拟课程”应运而生。孩子们在“模拟课程”打造的具体情境中去模拟去经历,这种经历将成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的一种酵母,在未来的生活中激活放大。</p> <p>  以“南瓜节”为媒介培植学生财商素养的“模拟销售课程”;以“美德银行”“班级货币”为载体的“模拟银行课程”;以“诚信交往·规则意识”为主题的“模拟拍卖课程”;以“踌躇满志、直面现实”为核心的“模拟就业课程”,从坚守儿童的立场出发,贴近社会需求,驱动深度学习,注重统整融合。在更深层次、更广维度上研发、实施模拟课程,为儿童拥抱未来的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二、施健:以规则定向人生——规则素养课程叙事</b></p> <p>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世界。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经历了这场疫情,我们对规则素养也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更深的思考。不隔离、搞聚会这就是对规则漠视的一种表现。而在校园中,孩子们因为受到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规则的执行力不容乐观,常常会言行不一。规则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我们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必备品格,也是新时代合格公民的底线要求。</p> <p>  新时代新德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建构可能的美好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幸福完整的自己,成为有根有魂的中国人,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基于这个目标,施老师和她的团队研发了以规则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p> <p>(一)学习规则:人生定向的前提 </p><p> 它以“坚守课堂主阵地”“做足阅读大行动”“打造规则新环境”为主要途径。强调教师的榜样就是无声的命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修己达人。读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名著,进行道德上的熏陶。校园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境,也是学生一生的回忆。</p> <p>(二)思辨规则 : 人生定向的基础</p><p> 要在疑惑处思辨、在矛盾处思辨、在拓展中思辨。疑,思之始,学之端。例如:有序排队时,好朋友想插队,我们该让吗?这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例子,孩子们由思辨得出要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p> <p>(3)践行规则:人生定向的关键</p><p> 德育一定要靠体验、靠行为、靠活动。海门小学通过别出心裁的“父教共同体”的父子行动共筑规则之路。父亲本就是家里那个执掌“棍棒”的人,和父亲一起徒步、一起打球、一起观影、一起聊天,别开生面的活动引领孩子们体验规则的力量,体悟规则的意义,赏析规则的魅力,澄清规则的边界。</p> <p>(四)省悟规则:人生定向的核心</p><p> 自省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格,还是一种让人走向幸福的能力。在自我督查中自省、在多元评价中自省、在心灵对话中自省,让自省正真落到实处,让规则在心灵深处扎根并向阳而生。</p> <p>  规则素养课程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有意义探索,同时也给了所有人深刻的启示:以立德来树人,以铸魂来立根。</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三、蒋国生:奠定未来卓越领袖的基础——领导力素养课程叙事</b></p> <p>  领导力素养课程是新德育的有效路径之一,领导力课程历经了“社团—萌芽阶段”“校本—再认识阶段”“领导力—探索深入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构建、自我领导中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让每一个学生沿着适合的跑道,阳光向上生长。</p> <p>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人类最高的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们更加体会到应该重视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养成德育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p> <p>  在对孩子进行道德素养的提升中,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基于孩子家庭的价值观,耐心沟通,创造情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用正确的引领方式达到理想效果。</p> <p>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只是播下了一粒种子。</p><p> 等你发芽 我愿意</p><p> 等你开花 我愿意</p><p><br></p>

规则

课程

素养

模拟

德育

学生

教育

自省

思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