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盐隐藏着的故事……

乾祐香坊

<p>咸的没事,我再带大家聊聊盐的历史。东西方文明,总是咸的没事,为文明起源问题争吵不休。正直疫情期间,我突然对盐的起源对人类的进化以及生命延续进程问题突发奇想。个人感觉关于动物驯养、粮食作物、蔬菜、冶炼、建造等等文明,源于西方还是东方的问题,根本不够纠结,也不够咸。既然怕不咸,我们就来谈谈盐,保证很咸,只要您齁的住……</p> <p>无论是原始自然观的神,还是古老宇宙观的宗教,亦是科学时代观的社会。对世界的基本认知都是由:天空、大地、水、植物、动物、人六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以我的智商,暂且理解前三类为无生命(因为生命周期太长)的物态。后三者总体呈现为植物和动物两类短暂轮回生命的物态。那么,与我看来这两种生命一个有盐会死,一个没盐会死。这个辩证关系我是真心搞不懂,我想它和阴阳平衡也没关系吧?我也就能理解到“闲的厉害会害死你,不闲也会让你死”的层面……</p> <p>说了一堆,我自己都不理解的逻辑,感觉无味。我还是言归正传的从一粒盐开始,说说我们身边的历史吧……</p><p> 记得两年前我带领拓跋部落去三奥雪山登山的时候,两夜的牦牛困扰。第一次让我强烈的感觉到动物对盐的本能需求。这种本能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本源于洪荒时代。动物对含盐及盐水的舐饮,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谁先发现和食用盐,我想就不重要了。因为我们没必要去和满地爬的动物去争与生俱来的文明进程………</p> <p>反正咸人很多,总会纠结在中国与世界上的物种,谁先发现发明的问题上。于是,我还是要没事拿出点东西齁一会大家。我本着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把呈现机会先给西方。太阳从东方升起,毕竟我们亮的早么……</p><p>关于盐的考古:1、在罗马尼亚一个盐泉水旁边的考古遗迹里,发现一个非常古老的制盐厂。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6050年,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已经用一种叫briquetage的陶器煮盐泉水制盐;</p><p>2、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墓穴里发现盐。埃及人用盐腌的鸟和鱼供奉逝者,作为陪葬品的一部分。约公元前2800年开始,埃及人向腓尼基人出口咸鱼,换取黎巴嫩雪松、玻璃和紫色贝壳染料。腓尼基人从北非洲购买埃及的咸鱼和盐,转卖到其整个地中海贸易帝国。</p><p>3、公元前8世纪,由凯尔特人组成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在中欧留下开采盐矿的痕迹。公元前4世纪,一直开矿采盐的哈尔施塔特人开始使用平锅制盐法。公元后1000年里,凯尔特人通过卖盐和腌肉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而致富。</p><p>4、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文物,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代中国人就已学会煎煮海盐。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海盐。</p><p><br></p> <p>也是怪了,四大文明古国把小麦、大米、豆子等等这种基本有生命的东西都搞不清谁发明的。但偏偏把个盐这种矿物质给搞清楚了。我也是醉了😄😄……相传在炎帝时期,居住在山东半岛的夙沙氏,发明了用海水煮盐的方法。先秦时期,齐国煮海为盐,国富民强。中国古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中国是最早食用和人工生产食盐的国家,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p><p>因为盐就叫个“煮卤”所以竟然还冒出个逐鹿中原,逐鹿即煮卤,就是为了这个煮卤盐。如若以此类推问鼎中原为的这个鼎,不会就是为了吃卤煮的吧😄😄。还有更甚者认为炎黄二帝与蚩尤大战就是为了争盐。你说人类咸不咸😂😂……</p><p><br></p> <p>我前面讲的仅仅是海盐在中国产生问题。那么盐的存在不仅仅源于海。还有井盐、湖盐、岩盐、土盐、田盐等等,到底哪个更早呢?我想陆地上的盐文化应该会早于海盐文化很多。人类毕竟不是大海里的物种,动物对盐与生俱来需求,从海洋生物到大陆动物,再到人类的食用,应该是一个最为“咸”的探讨了。大河人类文明早于海洋文明,这以是共识。那么内陆河流流域的盐文化,也应该会早于海盐文化。无论苏美尔文明的盐场遗址,还是仰韶文化煮卤器,它毕竟是人类发明的生产工具后的事情,而在没有这些制盐工具产生使用时,与生俱来的食盐历程,也许和其它动物们舔盐一样的漫长……内陆动物对岩盐、土盐、湖盐的存在,应该是最易于原始动物的舔食开始吧……😂😂</p> <p>人类起初的神崇拜是一种自然属性,所以从天到太阳再到万物有灵。后来随着神格有了他的社会属性后,就把神社会化了。再后来神格开始步入伦理道德属性,就开始了人格化发展。于是,无论东方的偶像神格,还是西方的宗教神格,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盐神的味道……</p><p>我这里就盐神化,简单列举点滴:</p><p>一、东方盐神</p><p>因为,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盐神在中国各地也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神灵,不过因中国地域风俗和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各地供奉的盐神形象可谓千姿百态:中国唯一现存的盐神庙——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盐神庙以管仲为盐神供奉;四川省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的神祇中有一位盐神,则是一位少女形象;重庆市巫溪县也有“白鹿饮泉”的传说;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敬“盐姥”;资中罗泉的盐商们奉管仲为神,具有悠久的盐业历史渊源。春秋时期,颖上(颖水之滨)人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叫管敬仲,由具有生死之交的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盐业是管仲在齐国力主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他制定了《正盐荚》,成为了中国盐政的首部大法。“三代之时,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笑,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分开”(见《续文通考》)。管仲《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统治者对盐业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取法于《正盐荚》,利用管仲之术,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即实行盐业专买专卖制度。</p><p>二、西方圣经和盐</p><p>像很多古代文化一样,希伯来人赋予盐重要的象征意义,常用来比喻忠贞、净化、价值和忠诚。</p><p>在旧约中,摩西五经中的613条戒律指出,所有煮熟的牺牲都要加盐。并把上帝和亚伦签署的祭司公约比作盐。</p><p>公元前550年到450年之间成书的《以斯拉记》把接受别人的盐和为该人服务联系在一起。以斯拉的敌人在对波斯王表忠诚时说:“因为我们吃了宫殿里的盐。”这句话的引申意义是:“因为我们受了国王的恩惠。”</p><p>新约的《马太福音》中,耶稣以盐的宝贵来比喻门徒。在今天,这句话常被引用来表示一个人对社会格外有价值。此外,盐的保鲜作用也被提及。耶稣让门徒们在道德败坏的世界保留正直,他说:“你们里面要有盐,与彼此和平相处。”</p> <p>直奔主题突出重点,我还是讲些就在我们身边关于盐的历史故事吧……</p><p>西北地处干旱的中国内陆,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盐的体现无外乎还是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主题。为了盐的获取,亦成为一些战争的问题。宁夏盐池周边,因此而必然被卷入其中。于是我发现有史记载以来,这一带就成为了一个文化焦点。从秦皇汉武的设置盐官,到大唐六胡州采盐羁糜安民,从宋夏青白盐战争,到元明盐税修筑长城,从明清盐驼贸易,到三五九旅保障陕北革命根据地用盐等等,呈现出来的历史,我还想不出一个比盐湖还重要的文化意义。下图:是我简单手绘的一张关于我们生活区域附近的北大池、苟池、鄂包池三大盐湖及周边古城遗址图。后面我们就根据这张图来翻翻历史上点滴关于盐的故事……</p> <p>翻历史是我的强项。二十多年来,我从石器时代的宁夏开始,长城文化、古城文化、古塔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庙文化、古渠文化、古渡文化、石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等翻的我不知道翻什么了。😄😄今天咸来无事,我就再来翻翻古盐湖文化吧!</p><p>关于宁夏的古盐湖文化,不得不提盐池,但又不得不说盐池没盐,都在人家内蒙、陕西的地界上呢。这里我们不谈阿拉善地区的盐文化了,就针对秦汉以来地处宁夏盐池周边的北大池、苟池、鄂包池三大盐湖历史讲起。它的辐射范围可谓西北咽喉,东进秦晋,西去河套、南下秦陇、北入朔方。成为西北历史朔方郡、上郡、北地郡、安定郡等等的盐业核心区域之一……</p> <p>旁边这个老头就是和我一样咸的一位荒漠掘金者七公。在出发前夜,另一位咸者刘老师邀我一起咸着没事去转转。经过我再三考虑后,刚好针对张家场古城龟兹属国都尉盐官、盐丞问题有些疑虑,于是直奔大池古城。西汉的上郡属国都尉、唐代六胡州的兰池州都督的历史,都牵扯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西域中亚文化和民族问题。汉武帝是一个咸不住的大帝,励精图治开疆扩土,痛击匈奴服化边民众所周知。从公元前135年迁西域龟兹民众数万于上郡朔方一带,并建立属国都尉管理(属国即内附我国的国家,都尉即管理称谓)。到了大唐中华再度复兴,同样的励精图治复疆扩土,痛击突厥服化边民亦是如此。高宗调露元年(679),将降附的数万突厥、粟特人安置在朔方一带,并设置六胡州的羁糜州统治机构(以夷制夷的自治管理机构)。而这两个华夏史上大帝国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恰恰都发生在同一个地区,即北、鄂、苟三大盐湖周边区域。同时也给两大帝国埋下了覆灭的隐患,让我这些年,时不时深入沙漠荒野,探究那段悲凉的历史,凭吊昔日的荒垣……</p> <p>根据我多年来的实地踏勘,发现最为密集的古城遗址分布都是在北大池盐湖周边。方圆两公里内的有:大池古城、夏池古城(并排的一个西夏时期古城);方圆十公里内的有:张家场古城、乌兰道崩古城;方圆二十公里左右的古城有:查干巴拉嘎素古城、盐场堡古城;方圆三十公里左右的古城有:巴郎庙古城、苏力迪古城;我列举的这八座古城,都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人马驼一日能够到盐湖的古城,再远一点百公里内的就更多了,我这里就不列举了。那么以古盐湖为核心的荒野中,为何有如此密集的汉唐古城呢?下面我就找些历史故事线索吧……</p> <p>关于汉代龟兹属国在宁夏张家场古城,这个论述以不足为奇了。我只从一些不同的角度和民间出土的东西另类的论述一下。张家场古城到底是属国的龟兹县,还是郡太守和属国都尉所在地,还是需要论证的。汉代是郡县制,郡设郡守和都尉郡监,下辖县。首先我们看看这一带在汉代相关的郡主要有:上郡、北地郡、朔方郡三郡。在《汉书 地理志》中,各郡县关于盐官都有着明确的记载。原文如下:</p><p>北地郡,秦置。莽曰威成。户六万四千四百六十一,口二十一万六百八十八。县十九。马领,直路,沮水出西,东入洛。灵武,莽曰威成亭。富平,北部都尉治神泉障。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莽曰特武。灵州,惠帝四年置。有河奇苑、号非苑。莽曰令周。眴衍,方渠,除道,莽曰通道。五街,莽曰吾街。鹑孤,归德,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有堵苑、白马苑。回获,略畔道,莽曰延年道。泥阳,莽曰泥阴。郁郅,泥水出北蛮夷中。有牧师菀官。莽曰功著。义渠道,莽曰义沟。弋居,有盐官。大要,廉。卑移山在西北。莽曰西河亭。</p><p>上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翟国,七月复故。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属并州。户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三,口六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县二十三: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独乐,有盐民。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畴。木禾,平都,浅水,莽曰广信。京室,莽曰积粟。洛都,莽曰卑顺。白土,圜水出西,东入河。莽曰黄土。襄洛,莽曰上党亭。原都,漆垣,莽曰漆墙。奢延,莽曰奢节。雕阴,推邪,莽曰排邪。桢林,莽曰桢幹。高望,北部都尉治。莽曰坚甯。雕阴道,龟兹,属国都尉治。有盐官。定阳,高奴,有洧水,可{难灬}。莽曰利平。望松,北部都尉治。宜都。莽曰坚宁小邑。</p><p>朔方郡,武帝元朔二年开。西部都尉治窳浑。莽曰沟搜。属并州。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县十:三封,武帝元狩三年城。朔方,金连盐泽、青盐泽皆在南。莽曰武符。修都,临河,莽曰监河。呼遒,窳浑,有道西北出鸡鹿塞。屠申泽在东。莽曰极武。渠搜,中部都尉治。莽曰沟搜。沃野,武帝元狩三年城。有盐官。莽曰绥武。广牧,东部都尉治。莽曰盐官。临戎。武帝元朔五年城。莽曰推武;</p><p><br></p> <p>从《汉书地理志》中不难看出上郡、朔方、北地三郡的龟兹、沃野、弋居都设有盐官。三郡辖区有个交汇地区,那就是鄂托克旗北大池盐湖一带。沃野在临河阴山一带、弋居在甘肃庆阳地区一带,唯独这个龟兹成为一个疑惑的焦点?根据《地理志》可知三郡中上郡最大,且管理户口也比其它两郡多三倍以上。抛开王莽改制后改称的地县名称。还可以看到上郡,汉高帝刘邦时还称做翟国(本人疑此翟国与后来靖边北周粟特人翟曹明墓志铭载祖上翟国有关)。关于上郡中还记有:匈奴都尉、北部都尉、属国都尉(治龟兹县),均在北方与北地郡、朔方郡接壤。另外,《汉书·西羌传》记载:“雍州有龟兹盐池为民利。《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记载“龟兹城在卫东北。汉县…有盐官”。</p> <p>很专家学者都认为来自西域的龟兹属国,在陕北的榆林市。它的依据我个人认为非常的牵强。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北击匈奴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龟兹是西域36国之一,汉武帝将内附的龟兹部落迁于榆林城北15公里(榆阳区境内古城滩),设“上郡属国都尉”,并以龟兹族名呼其为龟兹县。东汉末年,匈奴再次崛起入侵,龟兹、肤施以及上郡大部分地域为其占据。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下令撤废该县。榆阳区的这个龟兹县的论断,从未有文物印证,也并无确切史料注释。随着宁夏盐池张家场古城大量考古文物的出现,才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有些认可。加上民间收藏实际文物的大量出现,让龟兹属国的地点更为清晰了起来。</p> <p>张家场古城距北大池盐湖直线距离约8公里左右,与北大池东一公里多的大池古城城址地表散落的具有汉代特征的灰陶片,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特点,就是张家场古城的陶片以砖瓦片等建筑构件居多,而北大池古城则是以陶罐碎片为主。这说明张家场古城是以人居住生活为主,大池古城则是以盐业生产为主。大量的陶罐胎质较薄较轻,罐体造型相近类似,应为盛盐的容器。并且城址附近还有一个面积非常大的陶窑遗址。多年来张家场古城附近村民在农耕过程或大风过后,捡到过很多古城遗物,加上官方考古挖掘的文物,将张家场古城明确的引向其应该是:西域龟兹古国内迁的龟兹县属国。首先,就是大量出土的印章和封泥。</p> <p>据我的调查走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家场一带出土的印章在数百枚之上,很多名字都很奇异。封泥那就更多了,都是成堆的出土,据说有关龟兹丞之类字样的就过千枚。但由于文物部门的政策与不合理打压等原因,很多早期收藏者都将其倒手转卖出宁夏,甚至出境了。宁夏境内公开可见的龟兹丞、龟兹令、膚(肤)施丞之类的封泥以为数不多,实属遗憾。</p> <p>印章大家都知道,但封泥的概念或许比较模糊。我国的封泥是一种官印的印迹,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行政文书的加密措施。印章与封泥现象最早源于西亚苏美尔地区的泥板印章形式。是西亚中亚经西域传人我国的。说白了就是拿麻绳把行政文书捆好,绳子封口糊块泥巴盖上印章以示保密。跟现在公文密函,封口后加盖个骑缝章差不多。王国维先生《简牍检署考》云:“古人以泥封书,虽散见于载籍,然至后世其制久废,几不知有此事实。……封泥之出土,不过百年内之事,当时或以为印范。及吴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为封泥。”</p><p>封泥的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如《周礼》、《左传》中关于“玺之”、“玺书”等几处记载。</p><p><br></p> <p>张家场古城上千枚龟兹丞等铭文的封泥出现,足以说明西汉西域内附的龟兹县应该就在其附近。从古今行政文书上下行文的制度来看,张家场古城应为郡属,而且是管理边境国家属民内附的属国都尉郡属,即上郡属国都尉(我见到过一枚张家场出来的有上郡字样的封泥)。龟兹应为其下辖县。县令、丞的官方行政文书上行至郡太守和属国都尉处,打开封泥查阅文书后统一存放于某一城址区域,两千年后因其不易损毁而得以保存,并大量的出土。图片中出土于张家场古城封泥上的膚施丞,应该指的就是上郡的扶施县(古写做膚施即延安附近)。</p> <p>我仅在张家场古城博物馆看到的一些出土文物,能够印证中亚及西域文化风格的东西就非常之多。如:陶扁壶、玻璃珠、蜻蜓眼玻璃珠、连珠纹八芒星纹饰砖、骨片、异域风格瓦当等等。下面还有很多图片,我随后再介绍。这里我针对宁夏文物界争议非常大的张家场骨简牍问题,带着大家再次共同关注一下它。</p> <p>2008年光明日报的一篇张家场古城骨简牍的报道,在国内文物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关于它的真假热议也随之曝光。由于真假难辨,最后就不了了之,千枚骨简牍亦不知了去向。为此,我走访了骨简牍收藏者赵培祥先生。据他讲,十几年前出来了约三千多枚骨简牍,他收藏到了一千来枚。当时他收购的价格就两三块钱一块,造假意义何在?后来故事复杂化后,他便将所有骨简牍出手了。至于后面的故事,牵扯的问题太多,他不便于说,我也就不便于问了………</p> <p>我有幸亲眼目睹并亲手抚摸到图片中的这只骨简牍。仔细看过后心情不好且非常忐忑。简牍中的文字信息,着实吓了我一跳。据曾经的收藏者赵培祥介绍:“他收藏的其中14片张家场汉代骨简牍,记载了汉武帝刘徹时代,既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92年,计41年间西汉帝国北部抗击匈奴的史实,内容包括抗胡、屯田、采盐、驻军、移民、运粮调盐、征用牛羊、降胡安置、修固城防、户籍人口普查及手工业产业分布等重大历史事件,骨简牍采用一事一记的叙事方式,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均记录的非常准确和详实。”……</p><p>曾经的那批骨简牍,如果为真,其史料价值之高,足以令人乍舌😄😄……</p> <p>据赵培祥先生介绍:其中字迹清晰的部分骨简牍中,一片100余字的骨简,详细记述了元封三年西北地区备运食盐的情况,从各地分配的食盐的数量似乎能对各地人口、经济的异同有一个初步判断,其文如下:元封三年郡县 □□□通往□可行北地郡太守令龟兹盐丞备运食盐三百六十万余石于平凉郡;令龟兹盐丞备运食盐一百三古万余石子萧关;令龟兹盐丞备运食盐一百七十万余石于河西:令龟兹盐丞备运食盐六十五万余石于朝那县以备郡县食盐之用……</p><p>关于真假,我不想评说也无能评述。关于骨简文字内容透露出来的信息,我只有陷入了沉思。</p><p>下面摘取部分赵培祥先生抄录并考证下来的部分骨简牍文字信息,让大家看看吧!照片我就不一一发布了……</p> <p>&nbsp;汉武帝徹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p><p>&nbsp;&nbsp;&nbsp;元光二年北地郡都尉府调集军卒五千余人驻守龟兹于民开屯盐田万余亩以增产食盐二年五月北地郡都尉府令上郡都尉府调集军民修建龟兹城防以保沿边安居产(业)以保郡县食盐通运</p><p>&nbsp;&nbsp;汉武帝徹元朔四年(公元前127年)</p><p>&nbsp;&nbsp;元朔四年胡寇侵入神郡上郡一带郡县北地郡太守请奏帝王调集军卒抗击胡寇八月帝王令陈武将军率将卒十余万于北地郡太守抗击胡寇击退胡寇数部北地郡太守调集军卒二万五千余人驻守上郡神郡龟兹于民修固城防以防胡寇侵入</p><p>汉武帝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p><p>&nbsp;&nbsp;&nbsp;元守二年北地郡太守令驻三水属国都尉安居归降胡寇给于各户降民田数亩牛羊以保安居生息次年十一月驻三水属国都尉令龟兹丞调运食盐二万五千余石以备降民之用</p><p>&nbsp;汉武帝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p><p>&nbsp;&nbsp;元守二年帝王令北地郡太守备养军马二十万余匹以备李延堂将军于军卒北出萧关抗击胡寇调用次年三月北地郡太守令上郡都尉府备养军马十万余匹令神郡马丞备养军马八万余匹(令)令龟兹丞备养军马三万五千余匹</p><p>&nbsp;&nbsp;汉武帝徹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p><p>&nbsp;&nbsp;元鼎二年北地郡郡治驻守军卒二十余万人上郡驻守军卒十万五千余人神郡驻守军卒六万五千余人龟兹驻守军卒五万二千余人三水县驻守军卒三万五千余人富平县驻守军卒五万余人</p><p>&nbsp;&nbsp;&nbsp;汉武帝徹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p><p>&nbsp;&nbsp;&nbsp;元鼎三年安定郡太守令上郡都尉府运牛五千二百余头羊二万五千余只于朔方郡令神郡丞运牛三千余头羊二万余只于灵洲县令龟兹丞运牛二千五百余头羊一万五千余只于富平县以解郡县军民食物之用矣</p> <p>&nbsp;&nbsp;汉武帝徹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p><p>&nbsp;&nbsp;元朔三年帝王令抗胡将军岑琼率将卒三万余人驻守北地郡郡县于民抗击胡寇次年十月击退胡寇数部北地郡太守令调集军卒五千余人驻守龟兹于民开屯盐田以保食盐安全产业</p><p>&nbsp;汉武帝徹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p><p>&nbsp;&nbsp;&nbsp;元封五年北地郡都尉令神郡丞迁移民二千五百余人于朔方郡开渠屯田令龟兹丞迁移民一千五百余人于富平县开渠屯田令上郡农丞迁移民三千余人于灵洲县开渠屯田以助河西郡县增产食粮</p><p>&nbsp;汉武帝徹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p><p>&nbsp;&nbsp;太初二年三月安定郡太守令上郡牧丞运牛二千余头羊三千五百余只于高平令神郡牧丞运牛二千余头羊三千五百余只于朔方郡令龟兹牧丞运牛一千五百余头羊二千余只于富平县以供军民食之用矣</p><p>&nbsp;汉武帝徹元封四年(公元前97年)</p><p>&nbsp;&nbsp;元封四年安定郡太守令龟兹盐丞运食盐八万五千余石于高平令龟兹盐丞运食盐三万五千余石于朔方令龟兹盐丞运食盐三万二千余石于富平县令龟兹盐丞运食盐二万五千余石食盐于灵洲县以解郡县食盐之备用矣</p><p>&nbsp;&nbsp;汉武帝徹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p><p>&nbsp;&nbsp;&nbsp;征和元年郡县查以户口产业朔方郡户有六万九千余口有三十四万余以盛产食粮有林木矿石能铸冶富平县户有三万五千余口有十七万余以盛产食粮畜牧为主神郡户有三万七千余口有十八万余以盛产军马畜牧为主有矿石能铸币器物制陶为矣河西郡户有七万三千余口有三十七万余以盛产食粮畜牧矿石林木能铸冶器物矣。</p> <p>骨简牍的事情,不了了之了,我也无力追寻。骨简牍文字中,关于盐和龟兹的记录与张家场古城密不可分。至于骨简真假和内容源于何地等很多的问题,我也就不想多言了。我们还是回到北大池盐湖的历史问题上,将历史移至大唐盐州。</p> <h3>大唐盛世的到来,再次让西北的混乱局面得以安定。唐初于此地屯兵屯田,设朔方节度使,亦称灵州节度使、灵盐节度使,统领七军、六州、三受降城、关内盐池使等。<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开元十五年,朔方节度使兼关内盐池使。据《新唐书》五四《食货志》记载,朔方节度使管内的盐州、灵州、会州、安北都护府共有十三池。这些盐池所产之盐,除一部分上贡朝廷外,一部分用来满足当地驻军的需求。</span>《新唐书 食货志》载:“安北都护有胡洛池,岁得盐万四千斤,采盐归官,实行屯盐,供振武、天德军军需…”。为了保障军需、盐税、征伐、秋防等原因,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盐州。关于盐州的建制,百度君云:盐州,五原。中府。开元户三千二十五。乡七。元和户《禹贡》雍州之域。春秋为戎狄所居地。《史记》“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朐衍”,谓此也。及始皇并天下,属梁州。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至晋,地没赫连勃勃,後魏平之,改为西安州,以其北有盐池,又改为盐州。隋大业三年为盐川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置盐州。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复为盐州。</h3> <p>为了加强盐政和边户管理,唐在此地置盐州的各类记载非常之多。如:“唐有盐池十八,……盐州五原有乌池、白池、瓦窑池、细项池,……皆输米以代盐。”“以其地有盐,遂以城之,即开皇九年置盐池也,唐贞观二年,改置兴宁县。至景龙二年又改为白池县,取盐白池为称。又水名白池、乌池。” 盐州“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今度支收粜,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新唐书》载:“盐州五原有乌池、白池、瓦窑池、细项池。”“地居沙卤,无果木,不植桑麻。惟有盐池,百姓采漉以为业。……盐池四所,乌池、白池出盐,唐增收其利,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p><p>从上述唐宋史料可以看出,至迟到唐代后期,瓦窑池、细项池两处盐池均已废弃,唯有乌池、白池,而且至今依然还在开发利用……</p> <p>我多年调查的关于唐突厥六胡州区域问题,也恰恰在这一带。其中很多的古城与六胡州古城有着重叠迹象。唐中期因为六胡州康待宾、康愿子造反的问题,让大唐皇帝龙颜大怒。唐玄宗并亲自写了《讨康待宾敕》的檄文。无独有偶的事情就是,数次叛乱后的胡人在这一带并未消退过。加上吐蕃的入侵,默许回鹘人的刻意劫掠等等。让另一位大唐天子:唐德宗李适,在“安史之乱”“吐蕃入侵”后的边患下,唐德宗下诏再度重修盐州,并亲自写下发自内心的文章《城盐州诏》</p><p> 《城盐州诏》</p><p> 设险守国,《易象》垂文,有备无患,先王令典。况修复旧制,安固封疆,按甲息兵,必在於此。盐州地当冲要,远介朔陲,东达银夏,西接灵武,密迩延庆,保捍王畿。乃者城池失守,制备无据。千里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若非兴集师徒,缮修壁垒,设攻守之具,务耕战之方,则封内多虞,诸华屡敬,由中及外,皆靡宁居。深惟永图,岂忘终食。顾以薄德,至化未孚,既不能复前古之封,致四夷之守,与其临事而重扰,岂若先备而即安。是用宏久远之谋,修五原之垒,使边城有守,中夏克宁。不有暂劳,执能永逸?</p><p>宜令左右神策军及朔方河中绛邠宁庆兵马副元帅浑瑊、朔方灵盐丰夏绥银节度都统杜希全、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邢君牙、夏绥银节度使韩潭、鄜坊丹延节度使王栖曜、振武麟胜节度使范希朝,各於所部简择马步将士,合三万五千人,同赴盐州。左神策将军兼御史中丞张昌宜充右神策军盐州行营节度使,权知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杜彦光可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应所板筑及缘修城杂役等,宜共取六千人充。其馀将士,皆列布营阵,戒严设备,明加斥候,以警不虞。其修城板筑功役将士,各赐绢布有差。其盐州防秋将士,三年满与代,更加给赐,仍委杜彦光具名闻奏,悉与改转。其防遏将士等,毕事便令放归,仍赐布帛有差。其诸军吏士,都赐帛七千匹。</p><p>朕情非为己,志在靖人。咨尔将相之臣,忠良之士,输诚奉国,陈力忘劳,克茂功勋,永安疆场。必集兵事,实惟众心,各相率励,以副朕意。</p> <p>关于盐池一带重修盐州的重要举措,也在唐代白居易的笔下被呈现出来:白居易的《城盐州》,写的就是这次筑盐州城的事。</p><p>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p><p>蕃东节度钵阐布,忽见新城当要路。</p><p>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p><p>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p><p>自筑盐州十馀载,左衽毡裘不犯塞。</p><p>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p><p>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p><p>灵夏潜安谁复辨,秦原暗通何处见。</p><p>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p><p>城盐州,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p><p>德宗按图自定计,非关将略与庙谋。</p><p>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p><p>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p><p>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p><p>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p><p>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p><p>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p><p>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p><p>从大唐帝王到大诗人,对盐州的重视程度来看,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一带在唐朝统治者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性……</p> <p>插播一则广告“好盐出在北大池”。我与七公、刘老师在北大池古城调查中,鬼使神差的到了北大池(即白池)盐场。于是,不约而同的走进人家的制盐车间,试想搞点这声明千年的北大池盐尝尝。一进大门保安就把我们拦住了,并说明了盐场的严格管理要求。尴尬中,突然一位手持对讲机,气度不凡的中年女性从制盐厂房走出来,并询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久闻好盐出在白池,就想要一点点盐尝尝而已。”没想到她就是来自北京的盐场经理。并爽快的答应免费送我们些盐。而且是一人一盒的“晶湖牌”礼盒精盐。做人要厚道,为北大湖好盐代言应该是必须的哦!后来我在二道川村与当地的老人交流中,无意得知北大湖这一带的人非常长寿,活过百岁和九十多的老人很常见。在风沙肆虐,黄沙与白碱之间的土地上有着如此长寿之源,我想跟常年吃这里的白池盐有一定关系。盐对杀菌和人的寿命,事实也是密不可分的。北大池所产之盐称:“青浪盐”,亦称“鄂尔多斯盐”、“花浪盐”。即历史上所称之戎盐、青盐、胡盐、有药性。据《魏土地记》载:“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p><p>广告做完了,自己也心里踏实了。我们继续走进盐湖的历史故事里去。唐晚期,此地为党项拓跋部定难军节度使的藩镇区域。大唐被五代取代后,这里就变成各民族藩镇割据政权争夺的战场。直至党项拓跋部建立西夏。</p> <p>北宋时期,中原王朝失去控制北大池、苟池、鄂波池地区的管理权,为西夏踞有。开始被称为“青白池盐”,并成为宋夏边贸和事端的导火索。因为晋陕陇地区,千年来食惯北鄂苟三池一带的青白盐。政治因素影响到食盐的供给后,北宋边民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内部矛盾和西夏的边贸矛盾因青白盐而不断升级。宋元《文献通考》载:“山西、陕西、延州、环庆、渭源、保安军、德顺军,兼食青白池盐,淳化三年,陕西转运使郑宝文奏请,商人只许贩卖解盐(山西运城盐)禁运青白盐以资国家,官获其利,诏从其请,行数月犯者益众,而贩运解盐商人少利,致使陇民无盐食,境上骚扰,边民冒法,抵死者众。文宝又奏,减解盐价格,不足满岁亏课二十余万贯,无奈淳化四年又开其禁……”</p> <p>关于西夏青白盐的历史事件非常之多。西夏境内的盐湖从东部的青白盐池(即北大池、苟池),到阿拉善沙漠中的盐湖,再到河西走廊的盐业,都成为西夏与宋边贸的主要商品。因青白盐交易问题也引发了很多宋夏战争。西夏与宋的边境贸易点多在陕北的神木、延安、绥德、佳县,甘肃的庆阳、环县,宁夏固原、海原一带。这个地区,自古以来的盐业核心区就在北、鄂、苟三池一带。称乌白盐,也是池盐的名称。其产于盐州五原(定边)的乌池、白池等地。色有青、白二种。青盐品质纯净,稍带青绿色,比白盐为优。西夏建国前,党项人多用青白盐与宋朝边民交易谷麦。如前所述的:宋淳化四年(993),太宗为保障河东解盐的专利,借此控制李继迁,采纳郑文宝建议禁青白盐入境。盐禁使宋人与党项族各受其害,边地骚乱,遂弛其禁,旋复禁。夏景宗时期(1032—1048),西夏要求向宋朝岁入青盐10万石,宋拒绝开禁,但民间走私始终不断……</p> <p><br></p><p>据清代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西羌部落种艺殊少,惟用池盐与边民交易谷麦。保吉自银州入扰,朝廷震怒。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建议以为“银、夏之北,千里不毛,但以贩青白盐为命,请禁之,以困戎人,保吉可不战屈也。”数月,西人大困,沿边熟户无以资生,皆叛归保吉。保吉合四十二族首领盟于杨家堡,引兵万三千人寇环州石昌镇,屠小康堡,知环州程德元击之,不退。太宗诏知制诰钱若水驰驿诣边,弛其禁,抚慰诸羌,乃已。</p><p>按:青白盐为西人生计之原,自保吉兵起,一再禁止,历德明、元昊,遂失其利,夏国缘是终臣。文宝之策,未为过也。但太宗既从其议,宜令边臣豫为之备,保吉虽强,岂能肆逞?乃戎人扰动,遽而改图,是朝廷之禁令凭敌势为转移,岂谋国之计哉!</p><p>自茶山铁冶入于中国,国中乏铁,常以青白盐易陕西大铁钱为用。</p><p>从《西夏书事》中的记载,不难看出盐铁贸易对于西夏人的重要性,银夏之地的青白盐指的就是此地。</p> <p>西夏被成吉思汗灭国后,这一带的盐成为了蒙古大军,牛马驼队和军盐的主要供给地。并冠以蒙古语名称为“喀剌芒尼池”即北大池。由于西夏对青白盐池几百年的独霸开发与贸易,直至金元时期,晋陕陇东地区都以食此盐为主。西夏中晚期,西夏韦州静塞军司将青白盐运至韦州,开始大量的盐业出口,为西夏经济和东部边境军事实力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韦州形成了以“北鄂苟”三池盐业贸易为主的夏、秦、陇边贸中心,后“青白盐”又被称为“韦红盐”。从此由韦州静塞军司管理的韦州,因盐贸而富甲陇东。</p> <p>韦州盐业贸易的发展至蒙元时期仍然十分兴盛。蒙元政府将西北地区盐课统一纳入元庭管理,被称为“韦红盐”的北大池盐,依旧红遍秦陇,但明令禁止过黄河销往山西。史载:“元至顺二年(1330)陕西省汉中道肃政廉访使奉言:今后大河以东定课买食解盐,大河以西之民计口摊课,任食韦红盐。盐官不被扰,民无荡产之祸,且解盐结之于风,韦红盐产之于地。东盐味苦,西盐味甘,又岂肯其美而就其恶乎?又可免巡禁之劳,而民亦受惠矣。至顺三年陕西行台俱呈书中书省议准,陕西百姓一概准摊解盐之课食用韦红盐。解盐依旧西行,韦红盐不准东渡,以黄河为界,经州、白家河督查所在。军民官严行禁约,勿使韦红盐犯界侵课………。”</p><p>元至顺三年后,从此陕西延榆、河凤,甘肃之环庆、秦渭、平凉、固原等秦陇之地,被规定为韦红盐的销售区。</p> <p>因后期蒙元史料匮乏,我也就此停笔。至明代后,这里的盐业更加凸显其宁夏边卫的重要性。据明史载,明朝在这里修建抵御蒙古骑兵的边墙长城,耗资非常巨大。其中有一半的修建资金就来自于此地的盐税。明清至今这里的盐业,依然非常重要。我翻阅了我收藏的八十年代初铅印版的内蒙古盐业史,看到文中也有很多清代和民国时期,北大池、苟池、鄂波池的史料及盐湖租赁合同等宝贵资料。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p> <p>关于宁夏军阀马鸿逵,控制北鄂苟三池盐业到边区盐业生产的故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红色根据地以来,王震将军带领359旅战士,边保卫盐湖边搞生产到解放战争时期,此地盐业为解放事业贡献的问题,今天也就不多说了……</p><p>因为时间关系,下面就简单的用图片说明吧!</p> <p>北大池附近捡到的西夏白剔刻花瓷片</p> <p>张家场古城考古发现的部分具有中亚和西域风格的瓦当。</p> <p>张家场古城出土的,具有典型中亚、西域风格的连珠纹八芒星花砖。</p> <p>北大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梅村老师在西域考古二十五讲中,关于蜻蜓眼玻璃珠的文章。</p> <p>张家场古城出土的中亚蜻蜓眼玻璃珠和琉璃珠串等。</p> <p>关于蜻蜓眼:所谓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指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玻璃珠。在珠体上嵌入一种或数种不同于母体( Matrix ) 颜色的玻璃,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效果,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眼睛形状,形成“鼓眼”,颇似蜻蜓的复眼。西方学界称之为“眼式珠”(Eye Beads) 或“复合眼式珠”( Compound Eye Beads),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安家瑶称为“镶嵌玻璃珠”。但这种珠子的制造方法多样, 绝非“镶嵌”一种, 以其形制命名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应更为形象全面。其主要来源于西亚中亚地区,后来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并成为官僚贵族们的掌中宝物。</p> <p>关于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渊源,安家瑶指出, 西方单色玻璃珠的出现要比彩色玻璃珠早一千多年, 而中国的玻璃制品和“镶嵌玻璃珠”都是在春秋末期同时出现, 没有任何发展过程,因此突然出现的“镶嵌玻璃珠”只能用贸易品来解释,它也是丝路贸易产品中西文化交流的承担者、交通路线等重要的细节信息……</p> <p>张家场古城出土的部分封泥</p> <p>定边县王圈梁村的苟池盐湖</p> <p>苟池盐田</p> <p>盐湖的魅力不可抵挡,每一粒盐都似乎有着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