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为打造“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每周四如期相约在会议室,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明德小学的每一个角落。是花,没有不怒放的理由,卢校长写过一篇文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苔花,它却没因自己的微小,而卑微沮丧,竟学着富贵的牡丹怒放,把自己最美丽的瞬间毫不保留的绽放给整个世界,最让我欣赏的是它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奉献精神。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成为明德精神,为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懈地努力。我若是一棵小草,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里,也给明德增加一丝绿意。<br> 我认真研读了“两段三环六步”教学法之后, 就想尝试做两单,心里正琢磨着,卢校长发来信息说,让我准备一节课,于是就在无任何借鉴和参考的情况下,傻大胆的我把两道思考题整合成了一节练习课——《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练习》。《自学质疑任务单》和《共学提升活动单》把教学任务分成自学和互学两段,并没有割裂教学内容,课前自主学习反而为后续课上研究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经验,清晰体现了两段教学法。 <br> 自主学习从动手操作开始,用一张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圆柱。预设:卷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左往右卷,另一种是从下往上卷,大多数学生只能卷出其中的一种(第一种居多),两种卷法都能呈现的孩子极少,孩子们的作品不同,计算结果有异,探索之旅便从此开启。<br> 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我设计了根据圆柱上的信息,请你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预设:不同学生提的问题难度会有所不同,但不会偏离圆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就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疑惑和发现写下来,有意识培养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勇气。<br>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共学提升活动单》中的"独学,对学,群学"三个环节,在合作交流、协作探究中逐一体现。剪一剪,卷一卷活动,适合六人组完成。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交流意识,协作探究,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能力。最能体现群学的活动还是“验证结论”,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或宽),使结论的普遍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以验证,为孩子们今后在数学上的发展奠定基础。<br>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把数学从生活脱离出来,单单研究数学,将会失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打通数学和生活的正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我设计任务单时,忽略了这一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设计里没能体现出来。课上完了,知识的应用成了本节课永远的残缺。<br> 期待学生重返校园,我带上完善好的教学设计再上这一课,让预设与生成同在,让活力与收获共存。<br>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可我们探索“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脚步却不能停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