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俞老师说“知识是不用教的,孩子心里面有,我们老师只需要把孩子心里面有的知识拿出来整理整理还回去就可以了,就是这么自然。”<br> 本周所有数学组老师聆听了俞正强老师《如何教好数学课》的讲座,对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br></h3> <h3>俞正强,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第二届明远奖获得者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研究员浙江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h3> <h3>郜艳芳老师通过学习俞正强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用某个知识点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用而用,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它。比如在讲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从而喜欢用,而不是被迫用。除了这一点,在对方程的认知上我也有了新的理解,“字母不等于未知数,等号不等于等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向俞老师学习,面对“权威”也要敢于质疑。</h3> <h3>刘璐老师听完俞正强教授的题为“如何上对数学课-以方程的认识为例”的讲座,对个人来讲受益匪浅。 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唯上、唯书”,要“唯实”,不能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孩子一些面上的东西,要勇于抓“神”,而非“形”。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培养向不理解说“不”的勇气,不能照本宣科,应将数学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重形式而轻内涵。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要牢记这一点,重视实践应用,摒“形”而重“神”。</h3> <h3>梁胜男老师听了俞正强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俞正强老师以方程的认识为例,让我们从本质上体会方程的意义。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先想好坏,要先想清楚对错,要注重教学的神,不能一味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为什么不会,仅仅只是练习的少,还是学生从根本上就没有理解教学内容?我们要时刻反思原因在哪里,反思是否是我们自己的教学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会我们的学生。</h3> <h3>杨静老师学习了俞教授的《如何上对数学课》感受颇多,看见这个题目的时候在想怎样的数学课算上的对?怎样的数学课又算上的不对?听了俞教授的讲座明白了,一节数学课的本质是要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而不能只停留到表面,我们要抓住一节课的“神”,不能只停留在“形”,缺了“神”,“形”就乱了。一节对的数学课有其固定的教学框架,就像人的人体结构一样,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内在结构都是固定不变的。</h3> <h3>李小雪老师通过俞正强教授的《如何上对数学课》明白了,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很可能是老师的教学出了问题。一节课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定式的,如果没有定式,说明这节课一定有问题。老师上课不应该只上好坏,应该先明白对错,不能一味的形式主义,更应该抓住一节课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困惑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会,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h3> <h3>刘芳老师聆听了俞正强教授的讲座后,对等式和算式,等量关系与数量关系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解决了平常教学中学生不愿意用方程解题的困惑。主要还是很多时候老师没有把数学课上对,数学课不能把数学知识形式化,教条化,只留下“”形”剔除了“神”。课上对了,孩子们对所学内容深刻理解了,才能学得轻松。总之,学生的学的问题很可能是老师教的问题,多进行学习与反思,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h3> <h3>任山瑞老师听了俞正强老师的《老师如何上对数学课--以方程的认识为例》讲座,听完以后感到很疑惑,难道我们平时按照书上讲的知识并不一定就是对的?教材还能有错?我们教学时对教材的内容从来不质疑,完全按照书本来进行讲解,如果用其他方法还不行,因为书上的例题不是这样教学的。今天听了俞正强老师的讲座,知道俞老师是一个爱思考,敢挑战权威的老师,我们也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学,在教学中改进教材,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h3> <h3>庞宇飞老师通过俞正强老师《如何上好数学课》的讲座,明白了我们应该善于思考,反思教学中使学生困惑的地方,将数学从“体力活”转变为“智力活”,让学生从对学习数学的害怕转变为乐趣,我们老师首先就要明白应该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导,我们在思考存在的问题时,除了思考正确的、理想的之外,更要思考正确的、理想的东西是怎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h3> <h3>贾静老师学习了俞正强老师的《老师如何上对数学课--以方程的认识为例》讲座,明白我们数学老师一定要用我们的智慧,不要用我们的力气,不要把教数学变成一件力气活,我们要把教学化成一场智慧的火。让学生懂,并深刻的理解,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不用做那么多习题,而且他能融汇贯通!之所以出现学困生,很可能是教师的教出现了问题,可能教的不对,导致学生学起来困难,因此让学生感到数学比较难慢慢对数学失去兴趣,最终成为学困生。从而导致数学老师负担很重,那么如何减轻数学老师的负担?从上对每一节数学课开始!</h3> <h3> 做所有事情,都要先明白我要干什么,上课亦是如此。在我们走进课堂前,要先明白我们去干什么,既所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平,即是教学活动所支付时间的价值所在。<br> 我们老师将整节课转变是一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学生又怎么会学得不快乐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