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跳藏舞——了解藏舞的基础知识

影姿舞蹈

<p>  ——走进西藏,感受和了解西藏文化。</p><p> 藏舞就是舞友们了解藏族文化的一个窗口!!!☀☀☀☀☀☀</p> <p>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p> <p> 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p> <p>藏族舞蹈体态基本特征:</p><p> 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者连绵柔韧的屈伸,并且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主动。</p> <p>藏族舞蹈有五大元素——“颤”、“开”、“顺”、“左”、</p><p>“绕”,它们是不同种类藏舞的共同特点,使藏舞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p> <p>藏族舞蹈在舞蹈的律动上还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p> <p>“蹭”、“拖”、“踏”、“蹉”、</p><p>“点”、“掖”、“踹”、“刨”、</p><p>“踢”、“吸”、“跨”、“扭”12种基本步伐是藏族舞蹈的脚部动作。</p> <p>“拉”、“悠”、“甩”、“绕”、</p><p>“推”、“升”、“扬”则是藏族舞蹈的七种手势变化。</p> <p>藏舞舞蹈技巧主要有:</p><p>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p> <p>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三个方面:身姿稳定、手臂晃摆、脚步颤踏。</p><p><br></p> <p>1、身姿稳定</p><p>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身姿要保持稳定。</p> <p>2、手臂晃摆</p><p>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p> <p>3、脚步颤踏</p><p>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呈现出自然摇摆的状态。</p> <p>  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以后会和舞友们继续分享!🌺🌺 </p><p> ——李超广场舞</p><p> 2020.4.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