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p> <p>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礼仪分为好多种,如待人待物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礼仪是文明的象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班的小朋友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因为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利于小朋友遵守规则,专注学习,乐于交往,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小朋友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小朋友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小朋友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必修课。小朋友作为祖国的花朵,从小就应该讲文明,懂礼仪,才能将我国的文明礼仪文化长远的传承下去。</p> <p> 小朋友来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文明礼仪,一起来学习吧!</p> 幼儿学习篇 礼貌用语 <p> 礼貌,是小朋友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学会了使用礼貌用语,往往就学会了最基本的交往规则,给人好感,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礼貌用语有:“您好!”“再见。”“谢谢你!”“对不起”“请”等等</p> <p> 请小朋友动起来,一起跟着陈老师学一学《礼貌用语》儿歌吧!</p> <p> 表演者:中(3)班 陈华琴老师</p> 进餐礼仪 <p> 小朋友在用餐时也要讲文明哦!比如小朋友在餐前可以帮助家长摆放桌椅、餐前洗手、摆放碗筷、呼唤长辈准备用餐等;小朋友们在进餐过程中,不说话、不浪费、不挑食、不抢食等;在进完餐后帮助家长收拾碗筷、饭后擦嘴、漱口等。</p> <p> 请小朋友动起来,一起跟着陈老师学一学《进餐礼仪》儿歌吧!</p> <p> 表演者:中(3)班 陈华琴老师</p> 尊老敬老礼仪 <p>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和财富。请小朋友宅在家里这段时间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孝敬他们,让他们开心。</p> <p> 请小朋友动起来,一起跟着陈老师学一学《敬老礼仪》儿歌吧!</p> <p> 表演者:中(3)班 陈华琴老师</p> 交往礼仪 <p> 小朋友懂得更多交往礼仪方面的知识,就越容易适应社会化生活,如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如何接电话等。因为疫情,小朋友都宅在家,与家人交往时也要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文明用语,出门要主动向家长说再见,回家要主动和家长打招呼。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p> 公共场所礼仪 <p>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特殊的场所就特别需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比如医院、图书馆等。小朋友如果在图书馆看书,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持安静,安静地看书,爱护图书,看过的书或不看的书记得要放回原位。</p> <p> 请小朋友观看下面的视频,想一想: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p> 待客礼仪 <p> 当家里来小客人时,小朋友应该以小主人的身份主动亲切地打招呼并请小伙伴入座,主动分享玩具和美食给小伙伴,离别时,主动向小伙伴说再见。</p> <p> 请小朋友一起学学这首《文明礼仪歌》吧!</p> 父母培养篇 策略一:微笑 <p> 微笑也是一种礼貌。所以,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小宝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他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p> 策略二:文明语言 <p> 请爸爸妈妈与小朋友之间多用文明语交流,多鼓励小朋友使用文明语,对小朋友使用了文明用语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例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先对人家说:“请”;做错事、惹了麻烦或影响到别人时,应说:“对不起”...... </p> 策略三:倾听 <p> 爸爸妈妈在家与小朋友交流时,提醒小朋友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安静地倾听,不插嘴。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做是让孩子懂得,倾听是对他人尊重。</p> 父母培养守则 <p> 1.给孩子一个“范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p><p> 2.提供“实习”的机会学习讲文明,知礼仪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p><p> 3.避免“硬碰硬”有的孩子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主动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让孩子明白自己该怎么做。</p> 大田城幼中班小标兵 世界篇 <p> 文明礼仪,古往至今都有,世界各国也有,只是形式多样化。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外各国的一些文明礼仪吧。</p> <p> 作揖是中国、朝鲜、越南传统礼仪,以示尊重。节日或庆典时一般会一边作揖一边说恭贺说话。在中国古时武士对决前或与朋友见面也会作揖以示尊重。</p> <p> 握手,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握手礼含义很多,视情而定,分别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p> <p> 军人的举手礼,国际上常见的举手礼方式是右手五指并拢、手掌伸平,举至右眉或右太阳穴附近位置,然后放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军队规定在穿军服、不戴军帽的场合也可以行举手礼。</p> <p> 行举枪,敬礼时取持枪立正姿势,以右手将枪举至身体中央前方,枪面向后,左手紧握枪之中央,前臂水平,紧靠身体,然后右手移握枪颈,两眼向前平视,并向受礼者注目。待受礼者答礼后“礼毕”。依举枪相反程序,将枪放下,恢复持枪姿势。</p> <p> 碰鼻礼是新西兰毛利族人的一种独特见面问候方式。</p> <p> 在西方,特别是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和道别礼,还有贴面礼,吻手礼。</p> <p> 我想文明礼仪不光是一种学习,而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为了祖国的花朵,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将礼仪传统传播出去,将文明礼仪种在孩子们的心中。让文明润童心,让礼仪伴随人生!</p> <p>图文编辑:徐珍</p><p> 审 核:翁丽萍 陈金环 陈华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