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平台和助手,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要努力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争做一名“四有好网民”,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时刻注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才是重中之重。</h3> <h3> 但是在疫情期间出现了青少年借着线上学习的幌子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新天寄宿制小学开展了“远离网络拒绝诱惑、做自律小学生”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h3> <h3> “远离网络拒绝诱惑,做自律小学生”<br> 主题班会</h3> <h3>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h3> <h3> 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br><br> 1.毅力和自控能力下降,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过度使用网络,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冒险和刺激、在网络交友中的方便、以及网络中一些不健康内容中的诱惑等,会使青少年慢慢形成“网瘾症”,从而对自已的生活和学习却失去兴趣,容易导致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等问题。<br> 2.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心理学专家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在心理上则表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抑郁性神经症。<br> 3.人格异化。部分网络游戏以“暴力、凶杀、色情”为主要内容,长期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长期在网络游戏中的练级和买装备,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引发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问题增多。<br><br><br></h3> <h3> 沉迷网络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屡见不鲜</h3> <h3> 为此我们倡议以下几点<br> 1.青少年依法上网,严格自律。自觉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选择健康信息,不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拒绝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信息,切实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br> 2.青少年文明上网,传播正能量。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自觉在学习、生活中,在网络空间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旗帜鲜明地驳斥杂音噪音,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绿色网络建设。<br> 3.理性上网,明辨是非。从自身做起,抵制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敢于担当,大胆地同网络上的杂音噪音、歪风邪气作斗争,增强明辨是非、判别对错的能力;提升网络素养,争做网络时代的新青年,共同推进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br> 4.善于网上学习,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学习一些网络知识与技能,提高操作水平,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br><br></h3> <h3> 家长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孩子不沉迷于网络呢?<br> 当然,我们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管理办法。</h3> <h3>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举起右拳郑重承诺“要合理应用网络,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做自律小学生!”</h3> <h3>策划:李鸿鹄<br>编辑:辛录霞<br>审核:张文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