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生动历史画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长篇巨著。<br>——重读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小说《静静的顿河》</h1><h1> 秦刚<br> 庚子年春,宅家避新冠时疫,重温典籍名著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用两周的时间,重读了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地顿河》。与青年时代读此书的感觉大不一样。当年读这部小说的感觉是,对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的新奇感,以及对哥萨克民族勇敢豪爽的崇拜和对书中主人公遭遇的同情。当然那个时期是一本禁书,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心理是矛盾的,幸亏当时是私下里偷偷的读,不需要也不敢公开场合谈读后感。近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后重读此书,对内容、情节特别是作品主题的理解要深刻得多,深感它是不仅是前苏联一个特殊时期生动的历史画卷,更是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长篇巨著。</h1> <h1> 《静静的顿河》这全套四册,1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那样一个在美丽迷人的顿河沿岸村庄的富裕人家的哥萨克小伙子,从沙俄时代被征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回到十月革命后故乡,向往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农牧人家的生活。由于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余粮征集制”触及了富裕农户的利益,当地的哥萨克民众受到境内外反苏维埃势力的煽动而叛乱,与苏维埃政权为敌。葛利高里作为沙俄时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旧军官,有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凭着哥萨克民族的勇猛被推举为所谓的“顿河军”首领,从指挥一个连到指挥一个师。在一段时间里给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红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来苏联红军主力集中力量平叛,“顿河军”和支持他们的国内外势力节节败退。在败军整编中由于传统的军官制度对哥萨克的歧视和不信任,文化程度不高,且性格桀骜不驯的葛利高里被授以中尉军衔并降职为连长,继续与苏维埃政权为敌,最终在大溃败中携带父亲和情人向境外溃逃,又因渡船拥挤和受到歧视而愤然回返,利用混乱和之前沙俄时期自己投诚革命阵营的短暂经历,而参加到红军中担任连长,参加国内的平叛战斗。因当时苏维埃政权的肃反委员会对旧军官的不信任和严厉惩处,深感不安的他提前申请退役回到家乡过平静的日子,但他的妹夫、村苏维埃的主席对他不信任和威胁,让他到镇上的肃反委员会报到,接受惩罚。到镇上后又听到许多对其不利的消息,最终在苏维埃肃反委员会准备逮捕他的前夕再次脱逃,参加了一股沙俄旧军官发动的叛乱并在这伙叛匪的裹挟下与顿河沿岸的苏维埃政权和平叛的苏联红军对峙和周旋。后来叛匪被击溃,仅剩几骑人马逃到荒野里躲藏。颠沛流离的生活及失去多位亲人 的悲痛,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流离失所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他对自己的灵魂作了审判,冒着极大风险,毅然回到自己顿河边美丽的故乡,与战争离乱后剩下不多的几位亲人共同生活,过平静的日子,哪怕是受到死亡和牢狱之灾的惩罚也无怨无悔。小说的结尾没有点明主人公的结局。但在离开流亡匪徒准备回村时,曾听到这年五月苏维埃政权可能对他们这类人大赦的消息,也许是对主人公结局的暗示……。</h1> <h1> 《静静的顿河》展现了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俄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对生活在顿河两岸的哥萨克民族风情和风俗描述得非常生动,特别是对顿河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描述恰到好处地镶嵌在每个章节故事情节中。对哥萨克民族豪爽的性情和他们极高的荣誉感和热爱自己那片土地的自豪感在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中十分生动。包括书中人物表现出来的一些,现在看起来有些野蛮和和粗俗的行为和开玩笑时露骨的色情味道,都有其生活和艺术的真实。书中人物的勇敢豪爽善良而有些狡xie和自私愚昧的性格双重人格也是那个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可恨又不失可爱,可悲又令人同情。</h1> <h1> 书中对顿河两岸叛乱的原因没有简单地归结为革命和反革命两个阵营,而是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条件。包括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特别是村一级基层政权在制定政策和处理一些社会矛盾时的一些失误和走的弯路,客观上加大了苏维埃巩固新生红色政权的难度的教训都跃然纸上,令人唏嘘!掩卷沉思,《静静地顿河》这部长篇小说,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它可以促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思考人类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寻找战争与和平的最佳抉择点,在任何时候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广大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的重要法宝,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更加自信。</h1> <h1> 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年)出生于顿河维申斯克镇附近的克鲁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父亲当过店员和磨坊经理,业余好读书,订阅多种文艺报刊和书籍,培养了他自幼对文学的爱好。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1918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1920年顿河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后,他热情投身新生活的建设,先后当过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扫盲教师、业余剧一团一的编剧兼演员、武装征粮队员等。1922年秋到莫斯科谋生。1923年发表第一篇习作小品文,从此以写作为生,不断在各级报刊发表小品文、特写和小说。1923年,肖洛霍夫与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4年12月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1930年肖洛霍夫写出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1940年,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完成。小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哥萨克形象,并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上过前线,写了许多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罪行,歌颂苏联军民的爱国热枕和英雄功绩,如《学会仇恨》等。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以连载形式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洛霍夫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39年他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57年肖洛霍夫发表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当代苏联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1960年获得列宁文学奖金和其它多种荣誉。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去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h1><h1> (2020年4月10秦刚完成于蓉城斋)</h1> @侠骨柔情:<br> 我也是在五十年前的文革中读的《静静的顿河》,同时还读了作者肖洛霍夫的另一部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以后就没再读过。作品对战争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人物性格的刻划,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br> 我读这两部小说的背景情况,说起来很有意思。我是69年进入中学的。大约在70年深秋,我已读初二,当时《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大块文章批判肖洛霍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文章说这两部小说是修正主义文学的大毒草,于是,学校安排在语文课上学习这篇革命大批判的文章。一次在课上学习这篇文章下课后,也是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把我拉到一边叫我放学后到他家去一下,他家就在学校里,我去后老师拿出了他的藏书《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给我,说是学了批判文章却没有看原著咋行,他的意思我懂,我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不需要说。<br> 我看小说比较早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的第一部小说是冯德英写的《苦菜花》。后来对俄罗斯文学感兴趣,两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都看过,读过屠格涅夫的作品,还读过普希金的诗集;对苏联时期的文学作品也读过一些,如高尔基的作品,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毁灭》等等,还读过马雅科夫斯基的诗集。这些都是在小学和文革学校停课时读的,我对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时期的文学都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知,如对苏联文学的印象是革命的文学,主要人物都是正面人物都是革命者,有点像我们的样板戏和样板小说,当然比我们的样板要丰富得多。但我之前却没看过《静静的顿河》和肖洛霍夫的其它作品,家中没有。<br> 看了《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让我大开眼界,顿河风光之美没怎么吸引我,书中对人物的塑造和细节描写让我震惊。如《静静的顿河》中有个细节描写,长时间没有丈夫在身边的年轻农妇,经历了勾引16岁留守少年和不拒绝老人公调戏的感情挫折和生理心理的极度痛苦后,不堪痛苦折磨的她,拿了把锋利的菜刀,用胸部朝着莱刀的锋口压了下去,只听见噗旳一声,像切烂白菜的声音一样。这些场景设计和语言描写,令人震惊,又符合生活实际,只能出自大师笔下,所以肖氏要得文学诺奖。<br> 你对《静静的顿河》的读后感我完全赞同,你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经历和性格特点的解读很深刻,触发了我对与之有关的一点往昔回顾!谢谢!网友欧尔(陈夷涛)评论留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