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阳镇双岗中心完小“严控疫情,预防溺水”春季防溺水安全教育

零阳镇双岗中心完小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打破了往年的平静,为了防控疫情,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逆行而上,而学校、幼儿园也根据教育部门的指引要求老师每天收集家长、孩子的健康信息,按时上报,为了不给国家添乱,响应政府的号召,全民总动员过起了宅家的日子,大家一心一意抗疫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随着气温的回升,加上还不能回到学校上课,一些同学可能再也坐不住了,说不定偷偷走出去玩,甚至去玩水,这就非常危险了!鉴于全国各地每年都发生未成年人溺亡的悲剧,溺水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请各位家长在做好疫情防范的同时也要做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b></p><p>●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p><p><br></p><p>● 即使是熟悉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p><p><br></p><p>●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p><p><br></p><p>●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p><p><br></p><p>●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b></p><p>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3.不准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游泳。</p><p>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会溺水时的自救方法</b></p><p>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p><p>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p><p>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p><p>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p> <p>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各位家长请务必履行监护人职责,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p>

溺水

游泳

不准

疫情

导致

抽筋

家长

安全

水中

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