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時間精力,能用腳步去探遊世界是奇妙和幸運的事。不在乎波瀾壯闊,只是看看不同的地方,即便是那里的平常與普通。姑且把行程點滴當流水帳來記下,也是滿足!</p><p>自前兩年去西歐沒到英國,老媽子一直耿耿於懷,唸叨快八十了,今日不知明日事,就想去看看英國倫敦。能帮老媽子圓夢,少一點遺憾何嘗不是幸福的事兒!</p><p>度着假期,瞅準空檔,盡快成行,便有了首次參加這新春旅行團,行程1月23日至2月1日,從己亥豬年橫跨到庚子鼠年。似乎冥冥之中,注定這次行程的難忘與特殊⋯⋯</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3日,香港國際機場</i></b></p><p>農曆年廿九的子夜,飛往倫敦的維珍航空班機坐無虛席,出乎意料的客滿。機上的服務有點失望,餐食及消磨時間的電影種類等,均不如荷航、法航,甚至俄羅斯航空😅 十三個半小時後,當地時間早上五點半,飛抵希思罗機場。</p> <p>行程由倫敦希思羅,向上北行,往英格蘭的劍橋、約克,蘇格蘭的愛丁堡、格拉斯哥,再往下到格雷特納(Gretna Green) ,溫德米爾湖区、水上伯頓⋯⋯返回到倫敦。</p><p>英國的冬季日短夜長,下午五點左右就天黑。每天的行程排得很滿。</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4日,劍橋大學 Cambridge University</i></b></p><p>機場出發,二小時后,早上九點半到達劍橋。</p><p>落車,天氣陰沉,沿這片翠綠草地進入校區。劍橋大學,英語世界里歷史悠久的著名學府,在世人眼里永遠是被仰慕的,能入讀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p><p>像如今的許多大學城一樣,劍橋大學由許多學院組成,歐洲中世紀建築群分布於劍橋市內,以康河岸邊最為盛名。</p> <p>silver street /mill lane site 银街區</p><p>三十几位團員,領隊兼導遊是個年輕人,進入街區后便讓大家自由活動了,也好!</p> <p>中世紀的歐洲,哥德式建築輝煌鼎盛,如眾人所知:巴黎聖母院、德國科隆教堂、倫敦西敏寺等。它們整體風格高聳削瘦、尖肋拱頂、彩繪玻璃、浮雕⋯⋯,陰郁、神秘、哀婉的情調,又搓揉了文藝復興的浪漫和熱烈崇高的情感。世上每個地方的人文建筑,無不是時代歷史的珍貴寫照。</p> <p>國王學院</p> <p>聖凱瑟琳學院。</p> <p>聖瑪麗教堂。</p> <p>聖三一學院</p> <p>聖三一學院門前,傳說中的牛頓定律蘋果樹。</p> <p>我們流連在silver St,Bridge St , Sidney St ,market St等街 ,也許正值新年,校園區遊客疏落,穿街走巷得愜意。</p> <p>單車是學生常用的代步工具,也租给遊客。</p> <p>劍橋的煙火味,市中心的集市Market Square有許多攤位,新年期間顯得冷清,其中居然有一家中國小吃攤忙活中。在瑪莎超市,2英鎊多可買到一大盒新鮮草莓,又大又甜,想起仍覺清香蘊繞。</p> <p>很想嘗遍摊档上的西餅,每樣盛惠2英鎊左右。</p> <p>日日有鮮花陪伴也是日常生活的奢望啊!</p> <p>大學城也不落俗套,街頭巷尾隔幾步便有一間賣紀念品的小店。有間書店吸引了我,因為徐志摩。不遠萬里在異國他鄉,相信康河和詩,多少能慰籍留洋學生孤獨寂寞的心吧。</p><p><br></p> <p>這就是康河啊!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有多少普通的河流,有詩就有了浪漫傳奇,有詩就賦予了大江大河的情懷。如此,就毫不普通了。</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4pm,英格蘭約克的傍晚</i></b></p><p><br></p> <p>下午三點多光景,路過諾汀格雷Knottingley休息站時天空已掛起彩幕。在沿途,但凡休息站都會買杯當地咖啡嘗嘗。</p> <p>英國的一月雖沒見下雪,但室外還是相當冷,薄羽絨加防風外套和帽子是必須的。可在這寒冷之際、樹木凋零之時,卻總能見到路旁綠茵茵的草地。</p> <p>“約克的歷史,就是英格蘭的歷史”。可我們只有傍晚時間走馬看花,自然僅僅是點個卯而已。</p><p>想起年輕時就喜愛夏綠蒂·勃朗特姐妹的《簡愛》、《呼嘯山莊》。那個發生在十九世紀初英格蘭北部貧瘠鄉村的故事,不知是否就在約克的鄉郊呢?時過境遷,二百多年前那高地、沼澤、山荘,那曠野上的風鈴草和小動物⋯⋯ 如今是何模樣?</p> <p>約克,一組傍晚四點多的藍調照片。遺憾愛攝影的好友沒來,否則眼前美景又會讓她尖叫。</p> <p>約克古城門口</p> <p>約克大教堂。中世紀哥德式建築。</p> <p>當晚住在Wetherby 的 Mercure Hotel 。</p><p>晚餐主食是鸡肉,煮得那個硬啊,好多團員幾乎沒吃。我們仨基本上吃完,不管廚師手藝如何,不可浪費食物。看着侍應們忙進忙出,這三十幾位的晚餐,想必拖累他們收工了。</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5日,蘇格蘭首都愛丁堡</i></b></p> <p>領隊說這不在行程景點范圍,他是為我們特意停留,無論如何讓我們體驗一下站在Scotland界碑下的感覺,他口口聲聲“我哋英國、我哋蘇格蘭” 。蘇格蘭並非百分百由英國話事,又怎會是香港領隊口中的“我哋蘇格蘭” ,哈哈😄 </p><p>提起蘇格蘭,跳出來的印象必定是男人穿格子裙,吹風笛,喝威士忌。</p> <p>荷里路德宮(Holyrood Palace),亦稱聖十字宮,前身為荷里路德修道院,位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皇家一英里的最東端,是英國女王常居停之一,也是英女王夏季在蘇格蘭居住時的行宮。</p><p>當屋頂升起黃旗時,表示女王當日在行宮。碰巧了,我們到此一遊的這天掛著黃旗。</p> <p>愛丁堡城堡,在此愛丁堡城盡收眼底。</p> <p>老媽子在愛丁堡老街,是否有點兒像哈里波特裡人物😂 據說巜哈里波特》作者JK羅琳 就曾在老街的某一咖啡店寫作過,我們來回尋了二趟,就是沒找着,這等有名的地方也不廣而告之一下。難道又是導遊騙人的鬼話?</p><p><br></p> <p>作家博物館。</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6日,蘇格蘭第二大城市格拉斯哥</i></b></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大清早到格拉斯哥,寒雨冷風,年輕露宿者倦縮濕濁街頭,滿地煙頭。頗有記憶中巜孤星淚》巜三十九級台階》那些個時代背景的感覺。恍惚讓印象這東西把時光倒回了。</span></p> <p>格拉斯哥大教堂</p> <p>雨中,格拉斯哥最古老的建築。</p> <p>不難看出格拉斯哥在機械製造方面的舉足輕重。在Burchana St(布坎南街) 看到此櫥窗的展品很是興奮,有那麼一個年代,與鳳凰自行車並列的就有這縫紉機。對車衣縫紉還痴迷過幾年,做了好些兒子的衣服,反正幼稚園小孩不會投訴樣式好壞。</p><p><br></p><p><br></p> <p>領隊把我們散在布坎南商業街,又去偷閒了。走了整條街,連超市和便利店都逛了,最後還是咖啡店最受歡迎。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茶,英國的甜點和咖啡還是很吸引的。</p><p>我們仨坐在咖啡店,這是寒冷旅途上最普通的暖暖的享受。此時,收到了同事的電話,算算今天是大年初二,肯定是急事。自去年六月社會運動以來,新年前的香港少少平靜了一點,想不到一場世紀瘟疫在中國新年開始蔓延了。同事們正夜以繼日地找口罩、消毒液、預防感冒沖劑等。于是,馬上加入搜尋隊伍,用微信、微話、WhatsApp 信息、電話,聯絡能聯絡的人⋯⋯。</p><p>緊接着,又不斷收到家人和朋友的信息,叮囑:“見到口罩和酒精啫喱,有多少買多少,說買到了你的旅行費用就賺回了⋯⋯”。從没想過,我診所天天用,平常得看都不看的東西,四十幾元一盒口罩(50個)幾十元一加侖的酒精,竞會變成全世界瘋搶的寶貝。 </p><p>自此,旅途多了一項搶購仼務。馬上把布坎南大商場幾層店鋪搜了一遍,可惜只有一家買化妝品兼藥物的,問及口罩及消毒液,店員很爽地答: No,顯然已有人問過。說英人一般鋪頭從不售口罩,就算可以訂也不是一二天可以到货。</p> <p>喬治廣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格雷特納(Gretna Green)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格雷特納,蘇格蘭邊境小鎮,一個私奔結婚聖地。 據說,</span>1886年主人Hugh Mackie決定開放此地成為蘇格蘭第一個旅遊景點。我們的領隊簡直像二道販子,總以帮人捎東西為由,帶頭血拼,吹噓 這兒Famous Blacksmiths Shop 的曲奇餅如何如何好,讓隊友八盒十盒的買。</p><p>不忘留意詢問口罩,答案是NO。</p> <p>今晚沒包餐,晚上九點来鐘,這附近沒打烊的吃店就這間,薄餅都是現打餅胚現烤的,挺好吃😋</p> <p>是晚,住宿的小鎮名叫Penrith ,這家鄉村酒店的名忘拍了。喜歡這鄉郊小鎮。</p> <p>喜歡洒店小客廳的壁爐,一下把寒冷擋在門外。二位女士閒懶地坐着喝酒,輕聲聊天,這樣的把酒談心,是輕鬆的享受。對東方人而言,又可否歸為精致的文明?</p> <p>老媽子在對面坐下,享受一下洋式爐火的溫暖。到英國這二天,行前的雀躍一掃而光,開始投訴鬼天氣。外面冷,車內室內熱,上下車得不停地脫衣穿衣,煩! 連看景色也打折扣,說草地就跟老家萬傾洋的田野一樣,建筑更看不懂,一路要去哪說多少遍也記不了,這外國名字也的確難記😅 真是難為老太太。幸好,她喜歡西方世界的咖啡面包甜點。</p> <p>酒店清晨,有朝霞,天晴了</p> <p>不得不說說團隊司機,在他駕駛位方寸之間,竟掛有幾套西服。每天清晨第一道風景便是司機先生,他變換着不同的西裝革履,醒神!每次下車都會不斷招呼:Have a good day 、Have a nice day、Enjoying Enjoying 。雖然重複平常的話,卻使人很受用。他是見過的最gentleman 的司機,原來司機也可以這麼當呀!三百六十行,敬愛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熱愛和投入,自然會令人尊重敬佩。臨別時團員逐個前去打賞話別,硬把司機先生感動得流淚了。</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7日,溫德米尔湖區</i></b></p><p>去湖區沿途風光。都說一月既凍又濕,不是遊英的好季節,可這綠,分明是春意盎然啊。</p> <p>溫德米爾湖區,岸邊小鎮鮑內斯,早晨,靜悄悄。店舖基本上沒開,但有一家必定會趕早,為滿足慕名而來的遊客。對於沒有女兒也不買公仔的人來說,到此也算是現學現長見識。大大小小的兔子迷還真不少。原來大名鼎鼎的英國女作家暨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創作《彼得兔》時就住在這湖區。這家店便是彼得兔🐰專買店。</p> <p>古樸的鮑內斯小鎮,也有興建中的仿古屋子,真正是地球村,這頭與那頭,總有相似的東西。</p> <p>溫德米爾湖,英格蘭最大的湖泊。</p> <p>落暮前到曼徹斯特參觀曼聯球員俱樂部,實際是球迷們要買紀念品,甚至有些老太太團員都是粉絲。</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8日,莎翁故鄉</i></b></p><p><br></p><p>莎士比亞故鄉Stratford(斯特拉特福德),這條河名為River Avon(埃文河)。</p><p>莎翁的戲劇巜羅密歐和茱麗葉》巜哈姆雷特》巜李爾王》等等,部部經典,膾炙人口。話劇迷的閨蜜同學曾說,這些演出票貴而難求。如果她到此一遊,會否激動?</p><p><br></p> <p>圣三一教堂,它的另一邊就是埃文河,還有墓地、公园⋯⋯ 可惜,在此心不在焉,沒去莎翁墓地。</p><p>因為,心思都在口罩消毒液上,那是最深刻難忘的搶購。我們搜了小鎮上的藥房、文具店、幾家超市。在其中一超市發現了酒精啫喱,瞬間被團員搶光,本人有幸搶到10小瓶,如不是遲疑了一下,可能是20瓶😂</p> <p>莎翁寫劇的屋子。</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柯茲窩的水上伯頓</i></b></p><p>Bourton -on-the -water (水上伯頓) 。我們從停車場穿過二條帶青苔墻的小道,進入伯頓。午後的陽光明亮而溫暖,灑向老屋子土黃色的牆、麻灰的屋頂和煙囪,清清小河穿鎮而過。河邊的樹木,有伸張着枯枝爪仍在冬眠的;有剛剛吐露粉紅苞蕾的;也有翠綠松柏間夾着紅枝條的⋯⋯ </p><p>如詩如畫,尤如走進舊電影里的歐洲鄉村小鎮。</p> <p>後來才知《唐頓莊園》也在伯頓附近。我一直是唐頓的電視電影迷。</p> <p>小巷子里很安靜,見不到什麼人。只在河外面的馬路旁,有些店鋪,有些遊客,有些咖啡吃店,坐着本地人在下午茶。</p> <p>Bibury拜伯里。天氣欠佳,當時還細雨菲菲,但依舊迷人的小鎮。</p> <p>是晚,住在一個叫Frampton Cotterell地方的酒店</p> <p>行程最愛的夢幻酒店,想最初屋子的主人一定是英國貴族吧?如唐頓莊園。</p><p>起早捕捉到此景,不睡覺也值。</p> <p>酒店外面,巨大的一個草坡地。看着朝霞一絲一縷射出,直到輻鋪滿東方的天際。</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29日,巴斯及羅馬浴場</i></b></p><p>巴斯,是英格蘭西南區域薩默塞特郡巴斯和東北森麻實區的一座城市。雖沒到過羅馬,但眼前的雄偉建筑,讓人看一眼就猜想到羅馬。的確,它是羅馬人的溫泉聖地。</p> <p>不朽的建築。</p> <p>巨石陣</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溫莎堡</i></b></p><p>與倫敦的白金漢宮、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一樣,溫莎城堡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伊利沙白女皇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度過。</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29日晚住宿酒店</i></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30日,牛津大學</i></b></p><p>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到過劍橋,再走牛津,不知為何已沒有了同等的新鮮。趕行程,加上疫情,憂煩!</span></p> <p>古老的博德萊安圖書館。</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Bicester Village</i></b></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在此第一次吃上旅行團提供的西式午餐,好大份量,平常心對待團餐就好。</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1月31,倫敦。英國🇬🇧脫歐</i></b></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老媽說起來是要去英國倫敦,結果到行程最尾才到此一遊。巴士經過倫敦市中心,導遊一路介紹,只記住了倫敦大學。大笨鐘也被木架罩起維修。真正的走馬看花,但這一次看花遇見創世紀的一刻,英國脫歐。</span></p> <p>泰晤士河,又回到陰天。</p> <p>西敏寺,自然而然地想起戴安娜王妃,她的世紀婚禮和去世,令人唏噓。</p> <p>白金漢宮。大英帝國曾創造過多少輝煌,曾殖民過多少地方,包括香港。如今恢宏的篇章已掀過,自然界總有它平衡的法則。</p><p>而對西方人的印象,英國像紳士,美國像牛仔。難怪日本人對歐洲文明情有獨鍾。</p> <p>同學畢業于倫敦大學,想起第一次在香港見面已是十年前,時光飛逝。</p> <p>到倫敦,看得出大家都已歸家心切。家裡被疫情籠罩,如陰霾在心,從沒旅行得像這次般,越走越憂鬱。</p><p>領隊說上機一定要戴口罩,除了幾瓶消毒液,口罩自始至終都沒買到,幸好出來前隨身備了幾個。</p><p>臨走得知英國出現2例,這是1月31日,我們行程最後一天。想不到二個多月後的今天,這篇流水帳記完的這一天,4月17日,英國感染人數已超過10萬。地球的這里和那里,既然無法阻止雪崩,那就祈求各自珍重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