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口灿莲花

一念花开

<p>&nbsp; 在这个从未有过的超长假期里,在喜马拉雅听书网听了好几本小说,其中玉雕龙老师的作品一听再听。从他的《纸醉金迷》,到《九龙夺嫡》,再到已听第二遍的《红楼梦+柳玉柱点评》一书。《红楼梦》一书本身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诗词、美食、医学、民风世俗、官场百态等等为一体,再加上每一章回一结束,总有柳老师拨开迷雾见真知的点评,让听众从中收获许多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道理,他的点评细致而准确,到位而精辟。真是:好书不厌百回听,一番听来一番新。</p> <p>  今天听了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nbsp;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柳老师的评论用了一句“伤疤也能说成是桃花瓣”的谚语开头,他认为这不过是一句形容词而已,生活中谁看到这样的巧嘴了?这一回听到凤姐讨好贾母的一番说辞,竟比这句谚语还要生动出彩。却说因为史湘云做东起“菊花诗社”,一家人坐在“藕香榭”的亭子上举办“螃蟹宴”。贾母却说起自己小时候曾失脚掉进水里了,几乎没淹死,虽然被救上来了,可是鬓角却被木钉碰破了,现在还留着指头顶大的坑。贾母说了这件陈年旧事,以常人的情商很难凑趣捧场,至多说点“幸而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样的话了。可是到凤姐口中,竟是一嘴说出二十四朵莲花来,不少一个瓣。就听她笑着说道:“要是那时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的福分叫谁享去?可见老祖宗从小的福分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福窝来,好盛福寿的。寿星佬的头上原是一个窝,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倒凸高出来了。”听到这里,真是让人服了凤姐的那张巧嘴了,由伤疤拉扯到福寿,这中间要转多少个弯呀?可是她竟能转的如此轻巧自然,难怪贾母听了合不拢嘴说:“嗨,这猴惯的竟拿我取笑起来,恨的人想撕她的油嘴,明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常笑笑觉得开心!”这就是常说的“三句好话当钱使”了,对于深享福中的贾母来说,凤姐的巧嘴给她带来的快乐,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p> <p>  柳老师最后说到:通过听了本小节,让我们想到能随机应变、应时对情的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是智慧和聪慧的表现。书中说凤姐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形容的是恰如其分啊!这种聪慧得自天分的多,不是从书本上学得来的。有句俗话说:输了官司才想出理来。唐朝的话到宋朝才说,纵然是妙语如珠,这种也像是雨后送伞,派不上用场了。唯有像凤姐这种恰到好处的口吐莲花,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 <p>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凤姐大字也不识几个,却能处处显出聪明才干来的,在当时当境里,确实高过“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书呆子几筹来。大家都想拥有一张巧嘴吧?在众人面前,话说的风趣又巧妙,幽默有智慧。既不显得刻意的巴结逢迎,又不显得粗鄙低下,就要像凤姐那样多转几个弯了,转的又巧妙又平顺了。凤姐,她靠的是语言的天分和个人的灵巧,还有心思缜密、独具慧口。作为我们普通大众而言,还是要多读书多经历,如何把书面语巧妙、聪慧的口语化,语不带讥,话不伤人,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团结他人为最好不过了。若没有这个本领,我宁可多听少说,就如一句俗话所说:一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愿我的朋友们都能口灿莲花,闻者捧腹,给身边的人带来无限的快乐,因为人生已经很苦了,人人都想笑口常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