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说过:“我从不认为世人有强者、弱者,抑或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我只将世人分为两类——学习者与不学习者。”李佩老师就是这样的学习者,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学习者,一位在顶级繁华地带坚持传递知识薪火的智者,一位备受人们尊重的知识老人。她创办“中关村专家讲坛”,并亲自组织和主持,至今已经走过十几个春秋。这位九十有几的老人主持讲座,把握要点,用心提问,依然是那样思路清晰,气骨苍然,散发着郁郁挺拔之气。这样的奉献,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精神,令人慨叹。</p> <p> 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应李佩老师邀请,历时六年之久,在“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述中国古代文学。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沉迷其中,俯仰山水,清虚心地,荡漾情怀,不亦乐乎。</p> <p> 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中国文学是原始歌谣,原始歌谣记录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神化和崇拜。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人们战胜不了自然,就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咒语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于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咒语的形式说出来。神话故事都是古人愿望的反映,就是把希望理想化。</p><p> 《诗经》反映社会现实,歌唱男女爱情,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最大的特色是比兴。</p><p> 《离骚》它的特色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好,九死不悔;“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热爱故乡,至死不渝;“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追求纯洁,好修为常;“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p> <p> 第一部历史散文是《春秋》,对它的评价有两种说法:一个叫“微言大义”,一个叫“褒贬分明”,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它们称之为“春秋笔法”。</p><p> 第二部是《左传》,第三部历史著作是《国语》, 其中召公的著名观点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第四部是《战国策》。</p><p> 诸子散文是诸子百家的散文,也叫哲理散文。第一是《论语》,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足16000字,关于《论语》的研究著作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个东西,一本书,一个人的思想著作,要是能让每一代的人进行研究,仿佛其中的东西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学”。</p><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己所不能,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言简意赅,意蕴丰厚,仅仅几个字却概括出社会和人生许多千古不变的的真理。</p><p> 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讲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p><p> 《论语》是语录体,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迁曲从容,是一种长者之风。</p><p> 《道德经》也是语录体,其中有很多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小心谨慎,总结经验;“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p><p> 庄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想象恢宏瑰丽,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具特色的一家。庄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顺乎自然,“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p><p> 孟子的文章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具有一种内在的让你不得不服的力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 秦代文学要说的是一本书《吕氏春秋》(“察今则可以知古”)和一篇文章《谏逐客书》,曾经有人说:“秦无文章,为李斯《逐客令》一篇而已。”其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成为千古名句。</p> <p> 1.汉赋</p><p>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也”。分为三个阶段:汉代开始的“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p><p> 2.汉代散文</p><p>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这幅对联可谓是真实写照。</p><p> 司马迁有进步的历史观,“不以成败论英雄”。</p><p> 《史记》语言平易,俗语丰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告诉我们人有成果,不必要自我炫耀;“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教人要襟怀坦荡,真诚坦率。</p><p> 班固的《汉书》是纪传式断代史,关于它,有个著名的典故,叫“汉书下酒”。</p> <p>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p><p> ——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p><p> 两汉的乐府诗保留下来的共120多首。诗歌的形式与抒情的感情是有关联的,要是感情非常激动,句子就长短不齐,他是内心激情的喷泄,如果感情非常轻柔,非常舒缓,句子往往非常工整,四言,或者五言,或者七言。整齐的句式适合抒发比较舒缓的情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适合于抒发激动的昂扬的情感。</p><p> 与男女爱情的歌唱,古代民歌中最好的一首就是《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p><p> 这首诗歌被誉为“短章中的神品”。评价书画艺术有“三品”:能品、妙品、神品(遗其形而得其神)。</p><p> 汉代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为为中国五言诗的定型打下基础。</p><p> 建安文学:诗歌的风格慷慨激昂,遒劲有力,形成一种风骨,人称“建安风骨”。代表人物有“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玚。</p><p> 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典故“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表达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心愿。《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大海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壮阔气势。</p><p> 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他还有一组文章,叫《典论》,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第一篇论文,“典”就是事物的法则和规律。他在文中主要讲了两点,他反对文人相轻,敝帚自珍。谚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看不起别人是非常无知的。地认为文学非常重要,他说从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其常期”。</p><p> 曹植,“千古文章未尽才,才如江海命如丝”。一生共有90多首诗歌,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他在促进五言诗成熟方面是有功劳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再掌,结交何须多”都是他诗中的经典名句。</p><p> 《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成为描写美丽女子的佳句,特别是“惊鸿”成了体态轻盈的女子的代称。陆游曾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怀念妻子唐琬。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有句名言:“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因此留下一句成语“才高八斗”,指人的才华横溢。后来又加上一句“学富五车”,指人的知识渊博。</p><p> 诸葛亮的《论交》:“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p><p> 全文只有32个字,但可以说是美哉斯文,真哉斯言,善哉斯道。中国是礼仪之邦,非常重视友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讲“来而不往非礼也”,而且“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我们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那么“涌泉之恩”,就应该“大海相报”。</p> <p> 西晋文学不能不说潘岳潘子安,开创“悼亡诗”(即悼念亡妻的诗)先河,“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比目鱼、并蒂莲、连理枝,都是中国传统的带指夫妻的意象。</p><p>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p><p> ——唐•元稹《离思》</p><p>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p><p> ——宋•贺铸《鹧鸪天》</p><p>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p> ——宋•苏轼《江城子》</p><p> 西晋时,另一个文人是陆机,与潘岳并称为“潘陆”。他有著名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很有名的一篇文章。</p><p> 左思,因《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有《咏史》诗八首,奠定了中国咏史诗的基础。</p><p> 东晋诗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他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田园诗派,菊花是陶渊明的化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独放;“宁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执着。</p><p> 陶渊明的诗歌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他的咏史诗,他的《读山海经》都写得慷慨激昂。他的哲理诗如“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令人深思。</p><p> 从陶渊明的散文《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不难看出,陶渊明是很有理想的,有乌托邦的理想。一个人要是没有理想的光芒,他的作品就会黯然失色。有了理想,才有激情;有了理想,才有对现实的激愤;有了理想,才会有岁月流逝的悲哀。当岁月流逝而事业无成时,才有激动,才会奋发有为。</p><p>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为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好的两句诗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他的侄子谢朓山水诗中最有名的句子是“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李白一生不肯向别人低头,可是他唯独特别推崇“小谢”,他说“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p><p> 一个人的人生磨难,可以折磨一个人,更可以玉成一个人,这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朝诗人庾信,写了很多很好的边塞诗歌,如"青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园”。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p><p> 南北朝民歌非常突出,是开得非常鲜艳的花朵。南朝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洲曲》,北朝民歌中很有名的是《木兰诗》。写东西的时候,如果是主题需要的要详写,用中国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泼墨如云”;不是主题需要的,就要“惜墨如金”。</p> <p>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一首无名氏的送别诗,说明隋代就开始“折柳送别”。</p><p>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p><p> 唐诗重情趣,唐代的诗人用热烈的激情来感受生活,写在诗里,从此我们读唐诗会得到振奋,得到激发。读唐诗如饮美酒,让人热烈兴奋。而宋诗重理趣,给人以启迪。读宋诗,如品名茗。</p><p>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p><p> “初唐四杰”:</p><p>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p><p>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p><p>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p><p> </p> <p> 盛唐的诗歌反映了盛唐的精神,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的、昂扬的、乐观的精神;有一种高亢的、豪迈的旋律,这就是文学史家非常称道的“盛唐气象”。</p><p> “ 山水田园诗”代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写洞庭湖的名句。杜甫写洞庭湖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p><p>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p><p>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p><p>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p><p> “诗仙”李自</p><p>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p><p> 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p><p> 要则不飞,一飞冲天;要则不鸣,一鸣惊人。</p><p>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p><p>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p><p>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p><p> ——杜甫赞李白</p><p> 李白的诗歌第一个风格是豪放飘逸。“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以形容他清新自然的风格。好的诗歌是“到口即消,味之愈长,历久弥新”。</p><p> </p> <p> 中唐时,元结与顾况可以看作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先声。白居易曾把自己写的诗歌给顾况看,顾况看到他的名字,随口就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等他看完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又曰:“居天下亦易,老夫前言戏耳。”白居易受顾况影响,诗的内容多反映现实,形式上则喜欢在题目下加个小注。</p><p> 从盛唐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向侠骨香”到中唐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到晚唐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可见时代对诗歌的影响。</p><p> 在中国历史上,诗人自编诗集开始于白居易。他是最典型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40岁以前他做谏官,以诗歌作为奏章,他认为诗歌应“补察时政”,对老百姓有帮助。前期他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他著名的诗歌主张。</p><p> 唐宣宗李忱悼白居易诗里称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p><p> 中国历史悠久,对同一历史事件历代都有不同看法。</p><p>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p><p> ——唐•杜牧《题乌江亭》</p><p>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p><p> ——宋•王安石《乌江亭》</p><p>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p><p>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p><p> 劝君莫唱长恨歌,人间亦自有天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p><p> ——清•袁枚《马嵬驿》</p><p> 《琵琶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用诗歌描写音乐的最好的诗歌。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形体的东西,是转瞬即逝的。诗歌是语言艺术,用诗歌把美妙的音乐刻画出来,保留下来,是非常难的。音乐反映生活主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节奏,一个是旋律。绘画反映生活也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线条,一个是色彩。诗歌反映生活,主要靠文字。白居易描写音乐,用了两个方法:以声拟声,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听到的声音来模拟琵琶的声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读了这样的诗歌以后,会唤起一种生活的联想。用人们生活的经历来弥补和丰富音乐的声音,这是以声拟声。</p><p> 第二种手法,描写效果,侧面烘托。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共写了三次弹琵琶。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p> <p> 晚唐的社会、政治,晚唐人的心态,晚唐的诗歌创作已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的状态。同样是“夕阳”,在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笔下,却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李商隐的无题诗一共20多首,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些虽有题目,但也属于“无题”诗,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扑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与盛唐诗歌明朗、乐观、奔放的风格相比,晚唐诗歌却是收敛、晦涩、隐晦曲折的。</p><p> 杜牧,最有名的是七言绝句。</p><p>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p> ——《赤壁》</p><p>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人这个“生”字用得非常好,充满生命的诞生感。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p><p> 唐五代词。词的雏形期代表作有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中唐张志和的《渔歌子》(五首),白居易的《长相思》和《忆江南》。成熟期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和韦庄,五代词人冯延巳,南唐二主李璟和李煜。</p><p> 以水喻愁的名句:</p><p>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p><p>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秦观</p><p>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p><p>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p><p> ——宋•李清照</p> <p> 唐诗宋词,如“双峰对峙,两水分流”。</p><p> 宋初词坛重要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后半句据说来自手下王琪之口,儿子晏几道的代表作《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来自五代诗人翁宏诗句。</p><p> 宋初范仲淹《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难怪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写边塞生活的代表作《渔家傲》开创“豪放派”之先声。</p><p> 欧阳修,继承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运动——文以载道。他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的《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幼年刻苦学习,有“欧母画荻”之说。往年编写文集,一丝不苟,反复锤炼,用词甚苦。他说:“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哂。”</p><p> 北宋初期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金主完颜亮听后遂起挥戈南下之志想去攻打杭州。明代人谢处厚有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说的就是这首词。咏柳,还有一首送别的词很有名,叫《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p><p> 北宋中期的苏东坡是千古第一文豪,千古第一才子,才如江海,开创“豪放派”词风。唐宋散文八大家族最有名的四家中,有所谓韩文如潮,柳文如泉,欧文如兰,苏文如海之说。成都眉州三苏祠有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认为,写文章应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他的诀窍是:“如流水云,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p><p> 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代表作《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p><p> 李清照是著名女词人,“济南二安”之一。词作不多,才30多首,可每首都可称得上精金美玉。如记录少女生活的《如梦令》,表达离别思念的《醉花阴》,晚年凄婉的《声声慢》。</p><p> 陆游诗歌的主旋律是抗战的声音。其中名句:</p><p>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p><p>——《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p><p>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p><p> ——《示儿》</p><p>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p><p> ——《书愤》</p><p> 陆游的词有160多首,也写得很好,他的词名为诗名所掩。其中代表作有《诉衷情》《卜算子•咏梅》《钗头凤》。</p><p> 辛弃疾,一生写词共600多首,他的词的特色是用典故、成语、故事非常多,将这些信手拈来用在自己的词中。如《南乡子》中“年少万兜鍪,坐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末句引用曹操的话。辛弃疾的词,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p><p> 南宋后期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写尽人生感慨,少年的轻狂,中年的飘泊,老年的无奈:“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他的另一首《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末句与陶渊明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同为慨叹时光易逝的名句。</p> <p>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杨慎《临江仙》</p><p> 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是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雏形是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成熟是唐朝的传奇小说和宋元的话本小说,成熟的标志是唐人传奇“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即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小说。古典小说发展到明清两代,则进入了全面繁荣期。无论是创作规模之大、题材领域之广、反映现实之深,还是思想内容之丰富、人物形象之丰满`艺术技巧之精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p><p> 明代小说的新特色:1.小说的地位得以提高。2.白话小说有了新进展。3.由加工向独创的飞跃。4.小说形式上章回体的产生。</p><p>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同中求异,虚实相生,张弛相问。</p><p> 《水浒传》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主要有两点:1.情节曲折,生动跌宕起伏,摇曳多姿。2.人物形象深刻典型,具有鲜明个性,又有发展变化。</p><p>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一是神话英雄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二是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对神话世界的神奇描写上,表现在情节的离奇曲折上。</p><p> 明代戏剧“临川派”代表汤显祖乃"绝代奇才,冠世博学;才思万端,似挟灵气门。他是传奇黄金时代的杰出代表,文学上主张诗要言情:“世总为情,情生诗歌。”主张文学作品有生于情而“形于神”,而要想神形兼备,关键要求“奇"。她的传奇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p><p> 明代诗文作家主要有宋濂、刘基、高启。宋濂的散文代表作是《送东阳马生序》。刘基的《卖柑者言》揭露了贵族官僚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抒发了作者满腔愤世之情;语言犀利,生动有力。其小诗《玉阶怨》构思新颖,含有微讽。诗曰:“长门灯下泪,滴做玉阶苔。年年傍春雨,一上宫墙来。”沉寂孤独,凄凉之情溢于言表。宫门深似海,人却不如苔——令人辛酸,情何以堪!</p><p> </p><p> </p> <p> 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将中国古代小说推进了最高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精美的诗词在《红楼梦》中俯拾即是。这些都是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可以说曹雪芹不仅是卓越的小说家,而且也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p><p> 【后记】</p><p>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p><p>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p><p><br></p><p><br></p>